云龙纹博山炉 - 故宫博物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云龙纹博山炉,清乾隆,通高21.8厘米,盘口径10.9厘米。
此器通体为暗黄色,由盖、炉、盘三部分组成。
炉盖为镂空的山峦形,其上有图案化的流云纹。
炉身豆形,腹中部饰 ...
确定
首页导览展览教育探索学术文创关于
留言板
登录
注册
中
EN
青少版
开放时间票务服务交通路线游览须知全景故宫
近期展览专馆原状陈列赴外展览
教育新闻故宫讲坛书画考级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国际博协培训中心故宫志愿者
建筑藏品古籍宫廷历史文物医院文化专题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藏品总目
学术资讯专家名录故宫研究院故宫学院其他学术机构故宫博物院院刊
故宫出版文创产品故宫壁纸故宫APP故宫游戏
总说领导资讯院史编年景仁榜机构设置
EN
青少版
导览
开放时间票务服务交通路线游览须知全景故宫
展览
近期展览专馆原状陈列赴外展览
教育
教育新闻故宫讲坛书画考级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国际博协培训中心故宫志愿者
探索
建筑藏品古籍宫廷历史文物医院文化专题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藏品总目
学术
学术资讯专家名录故宫研究院故宫学院其他学术机构故宫博物院院刊
文创
故宫出版文创产品故宫壁纸故宫APP故宫游戏
关于
总说领导资讯院史编年景仁榜机构设置
收藏
首页
»探索»藏品»青铜器
【云龙纹博山炉】
云龙纹博山炉,清乾隆,通高21.8厘米,盘口径10.9厘米。
此器通体为暗黄色,由盖、炉、盘三部分组成。
炉盖为镂空的山峦形,其上有图案化的流云纹。
炉身豆形,腹中部饰三道弦纹,外撇圈足上铸乾隆时期流行的云龙纹。
柄部和圈足系套接而成。
柄底有阳文“乾隆年制”篆书款。
盘为平折沿,浅折腹,底内凹,中心有一圆孔,与炉身的细柄套接。
该炉仿汉代博山炉制作,做工精细,形制规整,与汉代博山炉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炉内壁满布烟熏痕,说明它在当时被实际使用过。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
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
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即是香炉之一种,其水盘中央有一山形之盖,当中有一细柱顶立,系汉代之大铜器,后世则用作佛具,在六朝、唐代曾盛行一时。
青铜器中的盘一般为承水器,多与匜、盉配合使用。
其用法据《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沃盥,即洗手,以匜或盉浇水于手,盘则用来承接弃水,宴飨前后行之,也称“沃盥之礼”。
此盘形体颇大,也可作盛水之用。
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战国时逐渐消失。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
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盛食器,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
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一种重要器物,常以偶数出现,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也称香熏,为焚香用具。
瓷熏开始出现在三国东吴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比较流行。
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当时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敷粉施朱”的生活习俗的需要。
明清时期瓷熏的造型和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TAG标签耗时:0.019398927688599秒
撰稿人:杨勇
关键词: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
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
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龙纹
博山炉
即是香炉之一种,其水盘中央有一山形之盖,当中有一细柱顶立,系汉代之大铜器,后世则用作佛具,在六朝、唐代曾盛行一时。
博山炉
盘
青铜器中的盘一般为承水器,多与匜、盉配合使用。
其用法据《礼记·内则》载:“进盥,少者奉槃(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沃盥,即洗手,以匜或盉浇水于手,盘则用来承接弃水,宴飨前后行之,也称“沃盥之礼”。
此盘形体颇大,也可作盛水之用。
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战国时逐渐消失。
盘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
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镂空
豆
盛食器,专备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
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是青铜礼器中的一种重要器物,常以偶数出现,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
豆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
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弦纹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阳文
熏
也称香熏,为焚香用具。
瓷熏开始出现在三国东吴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比较流行。
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当时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敷粉施朱”的生活习俗的需要。
明清时期瓷熏的造型和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熏
分享到:
图书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v故宫
延伸文章資訊
- 1博山爐 - 故宮精品網路商城
博山爐. Replica of Po-shan-lu Incense Burner. 附禮盒包裝,適合收藏、做為餽贈之禮品。 ... 本商品創意來自於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品「漢博山爐」。
- 2漢博山爐 -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品名, 漢博山爐. Incense burner in boshan mountain shape, Han dynasty (206 BCE-220 CE). 類別, 銅器、金屬器. 質材, ...
- 3铜力士骑兽博山炉 - 故宫博物院
铜力士骑兽博山炉,西汉,高23.9厘米,宽10.1厘米。 此炉盖雕镂成山峦形,人物、禽兽饰于其上,伫立峰顶的朱雀极富生机。山峰间有孔,熏香点燃后,烟从孔中冒出,如 ...
- 4漢博山爐< 精選圖像下載< 故宮Open Data專區
漢博山爐. 文物圖檔編號:C1A000025N000000000PAB; 朝代:漢; 類別:銅器; 功能:香具; 質材:礦物/金屬/青銅; 說明文: 器呈豆形,蓋呈鏤空的山巒狀,器身飾纏繞的 ...
- 5漢博山爐 - | 開放博物館
您不需告知即可使用,但需註明作者。 ... 漢博山爐。典藏者:國立故宮博物院。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version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