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漫画《王者天下》中王骑这一角色?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嬴政的刺杀危机稍微缓解之后,王骑亲自培养明显是嬴政死忠的李信进而扶持嬴政一派的力量,然后出战在马阳迎击入侵的赵国军队。

王骑的马阳之战,激励了下面几个人物:. 漫画历史日本漫画如何看待/评价TA王者天下如何评价漫画《王者天下》中王骑这一角色?关注者42被浏览91,284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添加评论​分享​10个回答默认排序TOTOLO​漫画等5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关注88人赞同了该回答写这个回答还是先略微讲一下,讨论内容全部基于《王者天下》漫画内容,和真实的历史人物评价无关。

这是《王者天下》651话连载时发布的最近一次总选举投票的结果,在王骑退场接近十年之后,他依然能压过男主角,高居第二位。

这深刻说明了王骑这个角色在《王者天下》读者心中的地位。

王骑是男主角李信的领路人,不仅如此,他更是《王者天下》这部作品领路人。

王骑的死亡把这部作品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这部作品进入到了下个阶段。

在当下,即使《王者天下》通过[攻邺]大篇章的圆满收尾让自己来到了当下最优秀的超长篇作品的位置,王骑这个角色为这部作品留下的伏笔、铺垫依然在支撑这部作品继续驶向更为伟大的位置。

《王者天下》的故事由嬴政被刺杀的节点开始,嬴政和成蛟的王位争夺是这部作品最开始的篇章。

嬴政一方在最初的力量是非常弱小的,为什么获胜,明面上是昌文君、李信等人的奋斗,暗地里是王骑的支撑。

漂被刺杀的部分,王骑放走昌文君、伪造昌文君尸体;信和杨端和进宫刺杀的部分,实际上是王骑和腾主导了局面。

在嬴政的刺杀危机稍微缓解之后,王骑亲自培养明显是嬴政死忠的李信进而扶持嬴政一派的力量,然后出战在马阳迎击入侵的赵国军队。

王骑的马阳之战,激励了下面几个人物:嬴政蒙武李信腾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下面我们就围绕前三位人物以及李牧,展开来讲。

首先是最重要的始皇帝嬴政。

《王者天下》最开始的大部分内容实际上都是围绕着秦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展开,争夺权力这个事情一直持续了352话,以嬴政率领蕞城军队成功抵抗六国部队为标志,完成了对内部势力的整合。

在李牧抗秦失利的部分,当我们看到:李牧和嘉公子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会对前352话里面众人的奋战,有着另外的认识和感受。

赵王子嘉已经是看上去“贤明”的君主候选,李牧是掌握赵国军队指挥权的大人物,齐心的两人依然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可见嬴政这位不世出的君王才是一切的关键,而选择嬴政的人,就是王骑。

从某种意义上,王骑是被李牧的计策所害不错,但是长远来讲,选择、培养、保卫、激励了嬴政的王骑,才是真正的赢家。

也就是说,《王者天下》这部作品的精神气,在最初就是由嬴政的雄心、李信的野心和王骑的梦想一起定下的。

在秦国不断侵略其他国家的之后的故事里,残酷现实的摧残下,王骑对嬴政的激励一定是他继续挥师前进的支撑,也就是说王骑依然会被不断提及。

接下来自然就说到了我们的主人公,在出场641话之后才有名字的主角李信。

我们之前讲了,不世出的秦王嬴政才是一切的关键,李信这个从小卒子干起、641话才当上将军的角色,在很长时间内本身的实力是很有限的。

他特殊在那里?不是自身的什么资质、潜力,而是忠诚和目标。

这部作品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给李信设定了一个和嬴政长的一样的发小,于是李信对发小的情感(?)就无限转移到了嬴政身上,而嬴政要做的事情刚好和他的人生追求(成为天下第一的大将军)相同,于是李信就成为了最受嬴政信任的人。

所以,就算李信自身的武力、能统帅的部队实力一般,他也能身处故事最核心的部分。

成蛟叛乱的时候,派谁都不放心,那就找李信过去看到底是啥情况。

守卫蕞城的时候,为啥安排和嬴政一起守孤城的将领是李信和昌平君?都是铁忠臣,战斗到最后一卒也不会把秦王交出去,所以蕞城守卫战能够设计得如此极限和精彩。

上面我们讲了,李信对嬴政的感情,一部分是对自己发小的情感,一部分是这两人之间实在的友谊,另一部分是自己的梦想。

从小山村出来的李信的“要做天下第一的大将军”的梦想是模糊的,而让李信的梦想具现化的,就是王骑将军。

说得粗俗一点的话,李信就像是一头光想吃胡萝卜的驴,而王骑就是那个在他脑袋前面栓了个又大又红的胡萝卜的人,画了个巨饼。

不需要想太多,跟着胡萝卜使劲往前跑就完事了。

想成为像王骑一样的将军,就必然会忠于立志统一中华的秦王,于是李信这个角色是被反复地和嬴政绑定了。

这一点重不重要,当然重要。

秦国新生代的三位将军:蒙恬、王贲、李信,怎么看就属李信是“自己人”。

对于王贲,历史上是忠于秦朝,但是作品里面对王贲之父王翦“自立为王”做了很多铺垫,不知道会改成什么样子。

对于蒙恬,他的父亲蒙武和昌平君的反叛会如何处理?你会发现,蒙恬和王贲后面的“立场”都不是完全确定的,但李信真的是百分之百的死忠,于是嬴政和王骑就逮着这一根苗使劲地薅(笑)。

简而言之,李信几乎可算是王骑化身的存在,继承了王骑的武器、意志和目标,因此即使王骑退场已久,观众依然能在李信身上强烈地感受到其存在。

现在进行到了660话,李信杀死了庞煖,为王骑报仇,在武力上姑且算是达到了一个等级。

而大家不要忘记了,在王骑死后、李牧访秦的宴会上,李牧对李信有这样的发言:李信达成目标的标志——起码是阶段性标志——是打败李牧。

诚然,李牧在[攻邺]大篇章之后失势,暂时退居二线,但这个角色并没有退场。

大家要知道,李牧和桓骑之间还有“肥之战”要打呢!《王者天下》里面的“黑羊之战”里,桓骑与李信发生冲突但是大胜而归,李牧的那一句“发现了桓骑的弱点”实际上就确定了之后会打这一场仗而且桓骑会败得很惨。

李信和桓骑的冲突,一定会在将来的“肥之战”里有对照的部分的,桓骑失败了,那李信呢?我们拭目以待。

也就是说,武力上面基本上练满级的李信,毫无疑问会以“将军”的身份作为起点,开始在谋略、统帅上面有长足的进步。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预期?还是因为王骑将军,因为他给我们和李信展示的“天下第一”的形态就是文武双全的。

王骑对蒙武的激励在作品里面不是特别地明显,主要是因为蒙武人狠话不多(笑),实际上他内心情感的表现还是很丰富的:在李牧访秦的时候,讲“刺杀李牧”的时候,先出现的是蒙武,后出现的是腾这些王骑的死忠部下。

秦赵结盟之后的宴会上,他的做法也很有个人特点。

为什么是蒙武?当然是为了给之后李信、蒙武攻楚,被反叛的昌平君击败的相关故事做铺垫。

原泰久在110话落下的笔,已经看到了可能是1000话以后的未来,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事情。

蒙武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只是想炫耀自己武力、证明自己是天下第一“武将”的愣头青,只是跟随着昌平君的指挥而四处出击。

而随着蒙武的冒进害死王骑,他本身的变化、成长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一定会在昌平君反叛的篇章里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王骑是肩负了何等分量任务的角色。

最后要谈的还是李牧。

王骑的死,本质上是把六国之中最出色的将领——李牧——抬上了台面。

说实话,这才是设计“王骑战死”的最重要的目的。

王骑这样一位天花板级别人物的死亡,说明新登场的李牧会是更恐怖的角色,而李牧则是把《王者天下》的故事带到新阶段的主导角色。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李牧是比王骑更重要的角色。

作为被灭亡的六国之中最杰出的将领,李牧的塑造来到什么地步,将极大程度影响整部作品的感受。

很简单,菜鸡互啄有啥好看的,要看就看强者之间的决斗。

从结果来讲,李牧的塑造非常成功,当然了可能是有点偏了,很多读者把李牧看成“最终BOSS”了,这显然是不对的。

这里的“不对”不是那种“最终BOSS是项燕不是李牧”的“不对”,而是对李牧形象认识的“不对”,这没关系,我相信看完[攻邺]大篇章之后,大家对李牧的看法会慢慢改变。

这位悲剧英雄将向我们诠释,秦王“统一天下、停止战乱”的目标的矛盾和残酷。

在我看来,这是决定这部作品能否进入最高层次的关键。

李牧能塑造到这种地步,王骑当然担任了非常关键的角色。

有点碎的讲了挺多,王骑这个角色引出来的“线索”实在是很多,在他死之后超过500话乃至更多的内容,都和他的线索有关。

王骑在观众心中能长久地保持地位,不仅是本身人物塑造完成度高、主角李信念念不忘,而是他确实和后面很多内容的设计、发展有关,你想忘也忘不了。

随着故事篇幅的拉长,王骑的影响力终归是会有极限,更重要的角色的影响力会变得更大。

但还是那句话,这部作品里发自内心的要“一统中华”的,实际上就是嬴政和王骑,所以王骑的一些东西是不可替代、会一直出现的。

编辑于2020-11-1616:54​赞同88​​16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不喝酒的少侠​不喝酒也能瞎扯淡​关注238人赞同了该回答所谓将军,跟百人将,千人将一样,都只是个职位,阶级的名称。

但是,只有一小撮人能够到达那个地位,只有越过无数生死边缘,立下无数功劳的人才能抵达的位置。

将军所得到的是统率千百万人生命作战的责任,和莫大的荣誉。

因此,将军的存在才会如此厚重,才会发出令人炫目的光辉。

--王骑将军对于《王者天下》里的灵魂人物,竟然大家评价地如此潦草,小弟斗胆给王骑将军写一个长点的评述,欢迎各位雅正。

这里主要写王骑的最后一战,前面的一笔带过(因为当时看的时候忘记截图了)。

多图预警,图片来源网络,侵删OK,开始首先,王骑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

就像传统热血漫画《NARUTO》里的火影,《ONEPIECE》里的海贼王,《王者天下》的核心价值是--天下第一的大将军。

那么故事开篇一定会有一个灵魂人物告诉主人公:“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负责诠释火影的是四代目,负责诠释海贼王的是罗杰,而《王者》里,负责诠释大将军的就是王骑。

王骑初次亮相并不十分惊艳,反倒有点讨厌。

当时正赶上成蛟宫变,昌文君带着嬴政的替身,信的挚友漂从宫内出逃。

计划顺利,却半路杀出了王骑。

那时候感觉王骑并不很强,只是很贱。

他把昌文君从悬崖上踢了下去(估计王骑也知道悬崖摔不死人的设定),却依旧被漂逃走了。

事后才知道,其实王骑答应竭氏(成蛟的内定丞相)参与宫变,是因为他想暗中保护昌文君领地内的百姓和昌文君的亲眷,同时他也是故意放水,让漂逃走了。

但很可惜漂还是被朱凶给杀了。

默哀3秒钟......所以王骑给人最初的印象是亦正亦邪,不知道他站在哪边。

当信问他和昌文君是什么关系时,他说他们是爱人,这......是够“斜”的。

而且也没觉得有多厉害,只是从竭氏嘴里听说他一人胜过百万雄兵,对宫廷权力斗争并不感兴趣。

所以王骑的最初印象是一个谜一样的男子。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王骑和政的一次对话。

从中可以知道王骑曾是秦昭王手下的悍将,昭王死后便心灰意懒。

政让王骑接受昭王之死,随自己一统中华。

王骑甩给政一句:“努力做到可以吹牛的地步吧”,看着这个无知的少年天子陷入了沉思......王骑的第二次亮相是魏进攻荥阳(这里地名可能记得不是很清楚,总之的秦先挑事,魏国自卫反击)。

王骑在未得军令的情况下,擅自出现在战场上,给了魏军很大的震慑作用。

因为魏军要时刻分兵提防这只“秦的怪鸟”,这就给麃公军的战略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王骑嘴硬说是来看热闹的。

子曰:“嘴上说不要,身体却蛮诚实的。

”当信所在的步兵陷入苦战时,王骑以“换个地方”看风景为由,冲入了战场,帮信解了围。

这时感觉王骑真是个暖男啊~~~而就是在这场战斗中,信被这位大将深深折服,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战争结束,麃公上来感谢王骑,并邀王骑一起喝酒,被王骑谢绝了。

此时麃公又说:“王骑,喝酒啊!”这个细节可以开个脑洞,这俩人从前同袍时应该经常一起喝酒。

昭王死后,王骑心灰意懒,麃公却依旧征战沙场。

麃公不理解王骑为何失去了往日的激情,而王骑也应当感叹自己的心真的老了吧。

第二次亮相,王骑的牛刀小试让大家知道他很强,但是依旧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强,只知道此人深不可测。

对魏战争结束后,主角们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政继续积聚实力,羌瘣继续追杀现任蚩尤,河了貂去昌平君开的军师学校,而信则带着信使浏去找王骑。

浏战战兢兢地驾车到了王骑的城堡,逗比腾开了一下门就关上了。

不一会儿,王骑带着伤痕累累的直属部队演习归来。

这里可以看出,王骑虽然远离战场和朝堂,但依旧在训练着自己的军队。

有可能是个人爱好,也有可能是为大秦保留一颗火种。

王骑热情地在温泉里光着腚和满头雾水的信来了个赤诚相见。

在得知信是来求教而非求抱抱后表示很失望。

如果后来没有王骑和摎(jiu)的感情,我真以为王骑是个gay。

王骑在得知信想当天下第一大将军后,就把信扔到了局部战乱纷争的无国籍地带,让信手无寸铁(剑还被没收了)孤身二人(把浏留下了)平定这里。

刚看到这感觉王骑有点不负责任,但是从一个细节能看出王骑的确用了心。

当时信是百将,而他投放信的地点恰好就是一个百人部落。

最重要的是,他是反复确认了信的决心后做的决定。

因为一个人的目标越高,就代表路越艰难。

梦想不是嘴上说一说的事,当你选择了一条比别人更高更远的路,那你就一定要咬着牙走完,否则你摔下来,会比谁死的都惨。

一路从尸骸中爬过来的王骑深深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信不能从无国籍地带走出来,那将来也一定会死在成为大将军的路上。

好了,铺垫结束。

下面是重头戏:王骑之死在白老好整以暇地率领秦军攻韩(应该是吧)时,赵国忽然进攻马阳,长平之战的怒火烧炽在秦国的土地上。

一个光腚穿披风的变态长平遗孤万极见城屠城,连妇女和婴儿都不放过。

同时还有智将赵庄,李白和冯忌,武将孟涉和公孙龙,阵容不可谓不华丽。

对此,政临时强制招募了一支部队抵御赵国的入侵。

在开军事会议时,蒙武踊跃自荐却被昌平君驳回。

因为蒙武缺乏战争经验,而且此战为“守”战,可蒙武擅“攻”不擅“守”。

必须找一位攻守兼备的大将。

谁呢?秦之怪鸟--王骑。

于是政迎来了人生中一个荣幸的时刻,授权王骑将军出战!王骑将军,大秦的命运就托付给你了,祝武运昌隆!抵达战场后,王骑知人善任。

虽然蒙武一脸的不服,但王骑还是把前锋统帅给了蒙武。

开战之初,王骑就把注压在了毫不起眼的左战场,以左军的巨大牺牲换取了冯忌的首级。

于是,赵国失去了一个可以统领全局的智将。

冯忌一直是一个信仰策略的武将,当他看到飞信队冲入自己的防卫圈时还在嘲弄运气使然,可就在信的剑搭在自己脖子上时,他才发现,其实自己的战略一直都被王骑反制着。

王骑不止武勇上胜过他,智谋上也胜过他。

当他的头颅飞起时,冯忌应该是心服口服的。

随后,王骑让各个部队配合蒙武发动了出其不意的总攻,赵庄不得不把军队撤进山里。

而此时,王骑却发现了战场上的不协调,一丝不安涌上心头。

他反复嘱咐蒙武,不得把部队带到主营看不到的地方。

此处,可以看到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直觉之敏锐。

其实我觉得早在出征之前,王骑大概就预感到了有去无回,所以才和政说下了昭王的遗诏,这个我们最后再说。

进入山林后,部队被打散,武神庞煖开了挂一样大开杀戒,尾到也为了救信而死了,令人唏嘘。

冲散的秦军残部顺着旗帜聚集在一起,却不料是赵军孟涉的诡计。

幸好王骑军赶来救援。

孟涉的勇武和蒙武不相上下,却禁不住王骑的一击。

此刻,我们才知道,这个人,有多强。

随后,战况急转直下,蒙武中计,深入敌后导致王骑失去了联系。

那种不协调的感觉又涌上心头,王骑还是决定去救蒙武,但必须速战速决。

因为王骑已经感受到了一个巨大的阴影慢慢浮现。

计划有条不紊地按照王骑的节奏进行着。

濒死垂危的蒙武军被赵军围困在山坳里。

王骑带着部队如鬼神般降临,杀得赵庄队溃不成军,一线生机就在眼前。

可就在此时,宿命到来,庞煖V.S.王骑。

信问羗瘣,王骑和庞煖谁厉害,羗瘣说庞煖......让人为王骑不禁捏一把汗,可是实际对战时,却是另一番景象......两人的对战在原泰久老师的笔下演绎地淋漓尽致。

但更让我动容的是对战过程中,王骑所讲述的将军之道。

我在心中有个疑问,一将功成万骨枯,但人们记住的永远是那功成的“一将”,却非枯朽的“万骨”,我觉得很不公平。

从王骑的这些话中,我大概可以理解一些:战场无情,每个人都可能在下一秒死去,每个活下来的人,都是死去的人用生命创造的生机。

而地位越高的将领,就肩负着越多人的生命,每个大将都是背负着千万人的愿望而活下去的。

所以,沙场没有仁慈,因为你不是在为你自己一个人而活。

也正是因为这样,王骑的每一击,都带着千万英烈的热血。

但是,庞煖不服......因为他始终都迷信个人的勇武,他认为自己是神。

庞煖是一个纯粹的求道者。

昌文君说过,庞煖是武的结晶。

他的使命是消灭所有的强者,成为世上唯一的强大。

但我认为庞煖的这种格局很狭隘,因为他一辈子是以其他的强者为目标,他总以为战胜了所有的强者,自己就可以封神了。

真正的强者,都是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止于至善。

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强,为了生存,为了信念,为了活下去。

所以,羗瘣第一次被打脸,庞煖是第二次被打脸......然后就差一点点,就差那么一点点,王骑就杀掉庞煖了。

王骑因为不了解北方骑兵的机动力,外加被庞煖绊住了脚,因此失掉了战机。

李牧带着十三万血洗匈奴的骑兵忽然出现在战场上,导致整个秦军崩盘,王骑的刀也凌乱了。

面对着如海般的赵军,所有的秦军都失去了抵抗下去的勇气。

败了,没希望了。

嘤嘤嘤......当我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都觉得没戏的时候,王骑将军说了下面这番话。

这就是大将!他所带给军队的不只是命令和指挥,还有希望!人是一种社群动物,恐惧的情绪很容易传染,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始终不放弃希望,那么所有人就都还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于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一个信念:杀掉十个敌人,在杀掉十个人之前不能死。

人是很脆弱的,似乎随便什么风吹草动都能让我们动摇;但人又是坚强的,在生存面前,所有的人都能变成和死神赛跑的战神。

王骑将军,我愿化为你身边的风,随你杀出重围!这时庞煖趁人之危,想借机扳回一城,这......也叫武道?真的可耻,庞煖满嘴的“吾乃武神”,其实只是为了赢而不择手段的懦夫。

可是王骑反而越战越勇,再次重挫庞煖。

真正的强者,是在对方不讲规则时依旧能打得他心服口服。

终于,两人来到了最后一个回和,庞煖离死不远了。

这时,赵将里的一个中原十射偷放冷箭导致王骑没能挡下庞煖的致命一击......可耻,可悲,可怒,可叹,可哀......当然,信也杀了那个偷袭的将领给王骑报了一小半的仇。

说到那个将领,其实他知道自己很卑鄙,可这是战国,在骂他不要脸的同时,也应该承认他的道德担当。

至少,他比那个所谓的“武神”更诚实。

看着马上摇摇欲坠的将军,支撑所有人心中的那根精神支柱坍塌了,有些人甚至丢掉了手里的武器。

可这时,垂死之际的王骑又挣扎了起来。

一向诙谐的王骑也愤怒了,不是为敌人,是为丢掉勇气的士兵。

王骑知道自己不能死,他要带着这支部队逃离这里。

这就是将军,生,为了大家,死,也要为了大家。

这种不屈不挠的气魄,庞煖理解不了。

王骑生时能击败他,垂死之时依旧可以击败他。

庞煖败的很彻底,而秦军和赵军也看到了这位不死的秦鸟。

庞煖怕了,他颤抖着问王骑,“你到底是什么?”这段话我摘录在这:所谓将军,跟百人将,千人将一样,都只是个职位,阶级的名称。

但是,只有一小撮人能够到达那个地位,只有越过无数生死边缘,立下无数功劳的人才能抵达的位置。

将军所得到的是统率千百万人生命作战的责任,和莫大的荣誉。

因此,将军的存在才会如此厚重,才会发出令人炫目的光辉。

我们很多人都和信一样,从小就有梦想。

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在坚持,可坚持着坚持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了。

这很正常,因为我们大部分时候对梦想是不了解的。

而信很幸运,因为王骑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信,驾着王骑的坐骑凰,奔向蒙武开辟的血路,一路上无数的追赶,他们想拿到王骑的尸体尽情蹂躏,可是所有人都拼命守护者王骑的身躯。

李牧说将军有两种,一种将军的死会令所有人丧失斗志;而另一种将军的死会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气魄。

而王骑无疑是属于第二种。

也正是因此,李牧才下令停止追击。

在马上,王骑手把手带着信领略的将军的视野。

这就是导师的意义,他无法事无巨细地告诉你每一步该怎么走,但是他会指点你路在何方......临死之际,王骑给嬴政,腾,蒙武和信最后的嘱托。

我来一一列出:嬴政。

这是在战争开始之时,王骑单独跟嬴政说的。

也许那时,王骑就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

他将昭王的遗志带给了政。

很难想象,一个嗜战如命的国君给子孙留下的遗愿是做一名仁君。

2.腾。

腾一直作为王骑的左右手和捧哏。

他身具将才。

在后面函谷关之战可以发现,他不输于任何大将,但是他甘心为王骑效犬马之劳。

可这位他崇敬的将军走了。

可以说腾内心应该是幸福的,因为他陪伴着这位战神走过了后半生。

临别时,腾依旧面无表情,但是指甲却陷入了肉里。

3.蒙武。

蒙武放下了自傲,向王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以前他只是吕不韦手下的一个食客,拼杀沙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武冠绝中原。

而和王骑并肩作战使他明白了沙场的意义。

所以在函谷关之战时,蒙武在个人武艺上虽然败给了楚国大将,但依旧靠着对秦的责任而将之击杀,成为了真正的中原第一。

4.李信。

李信继承了王骑的矛和将军的意志。

可以不夸张地说,王骑虽然走了,却依旧深深影响了函谷关之战和大秦的未来。

因为他临死前嘱托的的这四个人,在那一战中以及今后的战役里,无数次拯救了大秦。

然后,秦之怪鸟陨落了......写完了。

写的比较粗糙,估计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到处都是,希望看官海涵。

最后,上一张图表示我对王骑将军的敬意。

编辑于2020-04-0122:31​赞同238​​46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