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功能@ jjlee@CPU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庭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單位,人的一生大多是在家庭中生活,傳統的家庭定義,指的是異性的兩個成年人,可能擁有婚生或收養子女,家人彼此之間有經濟分享、共同居住、情感 ... jjlee@CPU匿名BLOG....相關網站jjlee5cpu無名小站+http://jjleespsylog.blogspot.com/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203151717家庭功能?未分類資料夾經濟功能保護功能娛樂功能宗教功能教育功能生育功能情愛功能 **** 家庭的功能有下列幾大項 一、生育功能: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必經的階段,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所以家庭功能之一,就是雙方(男女)經過公開儀式,達到法定年齡,而結婚,生兒育女,延續下一代即為家庭的生育功能之一 二、經濟功能:開門七大事柒、米、油、鹽、漿、醋、茶,一個家庭是一個消費單位,提供家中每一份子的食衣住行育樂,因此有工作能力的成員需要工作賺錢,以維持家中的開銷 三、教育功能:在家庭中出生、長大,便由古時明示如孟母三遷,每一個體便從家中學習如何適應社會生活,學習生活上的技能,如何社會化,同儕之間相處,次級文化,所謂「境教」是非常符合了。

四、保護與照顧功能: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在外遇到種種挫折,總是無法避免,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只有家能提供一個關懷、鼓勵、照顧的場所。

******** 內政部(兒童局)編印91年4月   壹、背景說明    家庭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單位,人的一生大多是在家庭中生活,傳統的家庭定義,指的是異性的兩個成年人,可能擁有婚生或收養子女,家人彼此之間有經濟分享、共同居住、情感分享、夫妻之間有合法性行為。

楊懋春教授認為在談論家庭制度時,最不可以遺漏的便是家庭功能,其指出家庭的功能,即為家人提供場所及物質、精神、感情等條件,能使各方面獲得身心發育、長大與成熟(楊懋春,1981)。

社會學者Parsons認為就家庭制度而言,強調家庭制度有其功能的存在,例如:生育、養育、社會地位的給予、個人的社會化等,家庭具有經濟、政治、宗教、社會化和養育兒童,並提供成員心靈和情感上的支持。

家庭制度隨著社會變遷會有所改變,Parsons認為家庭結構和活動所呈現出來的變遷,是為了適應社會上其他部份的變遷,在現今工業社會之中,生產模式改變,家庭由在經濟上的功能傳統的生產單位,轉變為現在的消費單位,社會流動快速,所推崇的價值也由成就地位取代歸屬地位,因而傳統大家庭(大家族)的家庭形式,已經不再能夠滿足現今需求,進而以核心家庭為主,成為工業社會中家庭形式的主流(Parsons,1949,1955,1964)。

學者G.Murdock(Murdock,1914)則主張家庭的功能有性慾的、經濟的、生育的、教育的等方面。

龍冠海教授則將家庭的功能區分為,生物的、心理的、經濟的、政治的、教育的、娛樂的、宗教的(龍冠海,1976)。

綜合上述各家說法認為一般家庭的功能有以下幾方面: (一)生育功能    每一個社會皆以家庭為生兒育女的地方,家庭提供合法化的正常的性生活,在此繁衍下一代使社會能有不斷的新的成員加入,前一代的人死亡,能由新的一代繼承之,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中,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觀念是相當濃厚的,在農業社會中人口數的增加代表生產力能夠提升,因而特別重視男丁,傳統的俗諺之中有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由此可見家庭功能中的生殖功能的重要性。

(二)情感功能    人有親密性的需求,家庭中成員的關係立基於血緣、婚姻、與收養,其中尤其是血緣關係,是無法改變的,成員間彼此的情感是與非家人的關係不同的,在家庭中成員間的關係是屬於自願的、互助的與協調的,可以提供彼此情感的慰藉,成員間是有愛與信任。

且家庭是合法的婚姻制度,男女兩性間的性生活,是合法允許的,家庭有其提供規範約束之重要性。

(三)社會化與教育功能    家庭提供社會成員社會化的功能,社會化是一種經由不自覺的模仿過程,吸收父母行為模式,學習社會中的規範、信仰、態度和社會價值,使個人由自然人成為社會人的過程,因為人一出生便處於家庭之中,家庭便是個人最早可獲得社會化的場所,家庭中由父母親人提供教育功能,使個人人格獲得發展,並學得基本生活知識與技能,並透過社會化,使其能與他人互動和溝通。

(四)經濟功能    家庭成員間的經濟資源共享,是普遍存在各個傳統社會之中的,家庭是最基本的經濟單位,在傳統農業社會家庭扮演這生產單位的角色,家庭成員彼此工作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家庭生產各種必須的物品,以供給不同成員間的需要。

(五)保護與照顧功能    家庭具有保護和照顧家庭成員的功能,一旦家庭成員遭遇危險或攻擊,所有的家庭成員必群起而護之,也提供不同成員生活上的各種安排與照顧,例如:照顧幼小的成員和年長的成員便是家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使每一個家庭成員能有安全感。

  貳、現況分析 一、家庭結構變遷    台灣近年來家庭結構有著明顯的變化,有走向以核心家庭為主要家庭結構的趨勢。

可由以下的統計數據資料中看出端倪。

首先是台灣的平均每戶人口數逐年減少,由民國四十五底的平均每戶人口數5.53人降至民國九十年的平均每戶人口3.29人(內政部,戶政司)。

其次是我國的家庭結構近年來出現核心化現象,早先密西根大學人口研究中心與台灣家庭計畫中心合作調查報告(1977)其結果如表一,可見原先我國家庭結構是以折衷家庭和核心家庭二者並重為主要的家庭結構型態。

而另一實證資料顯示從民國五十四年起,核心家庭所佔的比例由35%增加至民國六十二年的40%,再續增至民國六十九年的50%及民國七十五年的56%,同一期間折衷家庭所佔比例並無明顯變化約佔三分之一強左右變動,而聯合主幹家庭則明顯在持續減少由民國五十四年26%持續降到民國七十五年7%,而本來比例就不高的聯合家庭更是只有1%的家庭是此種類型(林惠生,1994)。

最新的行政院主計處(2000)資料中更是明顯可見核心家庭佔全國家庭戶數的48.12%,三代家庭(主幹家庭)降至15.23%,核心家庭已成為台灣現今主要的家庭結構型態(表二)。

家庭結構在趨向核心化的同時,其中包括家庭人口結構上的變化,台灣人口未來可能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在上世紀末,65歲以上老人人口即已增加到8%或以上,更將於2020年提升到18%(張明正,1996)。

婦女生育率的降低將會使家庭子女數亦不斷減少,參見表三。

現有的人口資料指出台灣地區15歲以下和65歲以上人口比例為4.5:1,有人口學家預估到了公元2030年時,此一數字將改變為1:1.3(陳小紅,1995)。

再者,雖然目前目前我國婦女勞動參與率未及其他先進各國那般高比例,但未來趨勢婦女會有相當高的比例會投入勞動市場的趨勢,參見表四、表五。

當婦女投入勞動市場,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削減時,更需要國家提供完善照顧體系,讓婦女於職場上無後顧之憂。

  二、由生產模式的改變來看家庭制度結構功能變遷    家庭結構的變遷與功能的與改變,可由現代化的過程來看,傳統農業社會到現代工業社會。

若就生產模式、社會流動的改變來看,而現代化的過程造成家庭結構,有了以下幾方面的變遷: (一)家庭組織由複雜趨向簡單:近年來台灣家庭結構中家庭成員的逐漸減少和生育率的降低,為適應現代化的變遷,進而以核心家庭為主要家庭結構類型,家庭組織由傳統的複雜形式轉變成現代的簡單結構形式。

(二)家庭勞動力的改變:在傳統的家庭經濟分工模式,常是由「男主外,女主內」,社會中的勞動力大多是以男性為主,而現代社會中女性勞動參與已明顯提高,家庭的分工型態已有所改變,參見表四、表五,雙薪家庭在現代社會以核心家庭為主要家庭結構型態中是屢見不鮮的。

(三)家庭權威的改變:在傳統家庭中,是高度的父權制,以中國農村家庭而言,家中最年長者的男性擁有最大權威(楊連凱,1984),隨著農業社會沒落,大家庭制度瓦解,婦女投入勞動力市場,現在家庭權威亦由父子軸轉向兩性平權的夫妻軸為重心,家庭權威趨由兩人共同支配。

伊慶春與蔡瑤玲(1989)的實證研究結論中指出,就目前的社會規範而言,家庭中丈夫的權力大致是來至傳統文化的認可;而在實際的家庭決策上,則主要以夫妻共同決定之平權方式來執行。

如果未來婦女之工作角色逐漸成為家庭關係上的重要影響因素,則夫妻權力的發展趨勢將可能朝向更平等或真正平等的方向。

(四)婚姻觀念的改變:離婚的觀念在現代社會中,以較傳統社會能被接受,離婚率開始提高,因而家庭型態中,單親家庭數目也開始增加,同居或試婚也開始有增加的趨勢。

當核心家庭成為主要的家庭型態的同時,離婚、異國婚姻和其他各類家庭問題也開始同時增加(徐良熙、林忠正,1989)。



(五)家庭功能改變:社會由傳統進入現代後,家庭在面對不同以往的外在環境結構與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其自身結構勢必也有所轉變。

傳統家庭功能的減弱與衰退,而新增加的是現代家庭結構分化與功能專門化的家庭功能,家庭制度因結構的改變功能上已有所轉變。

諸如:社會化中的教育功能,已轉由學校教育制度取代之,現代社會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是遠較傳統社會複雜,而家庭所能教授的知識技能有限,面對現代社會需求是不足的,因而轉由學校培育現代社會所需的專門人才。

經濟功能的轉變更是如此,家庭結構的轉變便是為迎合時代的潮流以求取體系的生存。

 三、家庭福利服務問題與需求    家庭有關之福利相當廣泛,且涉及各相關單位主管權責,分別訂定相關法規,諸如社會救助法、兒童福利法、少年福利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企圖支持及維護家庭成員之福祉。

然而,隨著家庭組成結構的變化,家庭內、外部環境都面臨諸多問題,依據內政部九十年兒童生活狀況調查發現單親家庭占2.68﹪,祖孫二代家庭占1.49﹪,兒童放學後到晚飯前沒有大人照顧者占4.04﹪其中又以單親及核心家庭佔多數。

另依據內政部統計,兒童保護個案通報數由八十三年的二、一八九件,昇至九十年的四、四六六件。

性侵害犯罪防治自八十六年一月二十二日公佈施行後,受理案件數逐年增加,八十六年為一、四七二件,昇至九十年的二、九四三件。

八十八年六月廿四日民事保護令開始實施至九十年底止,接獲民事保護令聲請案件計二八、六五四件,實際核發保護令件數計一八、三七六件。

依據統計數據來看,兒童保護個案通報數、性侵害案件及家庭暴力案件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依據法令執行、宣導、媒體及民眾的關心,激勵落實各類保護服務,共同建立保護、救援、免於恐懼的環境。

檢視各類服務成效在面對組織內、外部環境因素變遷,仍亟需突破現有困境。

(一)在現代社會中,傳統家庭的功能在減弱與衰退,社會結構的快速變遷對家庭造成巨大的衝擊,也因而產生了顯著的家庭問題(伊慶春,1991)。

面對家庭功能的失調,政府不得不重新研議家庭福利服務的發展,並提供各種公共措施以利家庭的生存。

家庭功能的衰退同時,家庭政策的需求因應而生。

「家庭政策」之目的便是在於提供家庭「支持性」、「補充性」與「替代性」服務,來協助家庭無法妥善發揮之功能。

支持性服務是家庭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具有預防家庭系統受損壞之功能,而替代性服務則是最後一道防線。

(二)傳統家庭所能擔負的保護與照顧功能,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提升,尤其無法發揮,傳統家庭中婦女所扮演的照顧者角色,與職場工作角色有角色衝突的存在。

子女的牽絆也成了婦女能否就業的重要因素之一(表七),雙薪家庭子女托育需求,便是其核心家庭中主要需求之一。

雙薪家庭在家庭照顧功能上,人力資源的缺乏,而不論婦女外出就業的工作模式如何改變,老年父母與子女同住比例如何改變,考量家庭福利政策時,不得不考量家庭結構的重要性,由此便凸顯出其重要性。

其他家庭功能,諸如社會化與教育功能,現代家庭結構,父母平時忙於謀取生計,家庭中的社會化功能已大不如前,子女管教問題在現代家庭亦是成為一重要議題,在父母疏於管教時,青少年次文化中的偏差行為導正便容易出問題。

而家庭的教育功能打從子女達幼稚園年齡便離開家中,改由學校單位負起教育之職,而同儕團體與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力便加大了。

因此,就現今家庭結構而言,各項功能無法展現的同時,是急需政府推動家庭政策,以國家的力量建構福利體系來協助家庭系統正常運作。

(三)台灣目前並無一整合性的家庭政策,大約都散佈在各個與家庭有關的社會福利和教育法中。

然而,各個法案中有關給付或服務的對象範定相當分歧,有些法案以個人為中心,有些則範定在三代與旁支的親人,排除性相當高,而對台灣近年來的家庭變遷,實在必要重新範定「家庭」的範圍,以彰顯政府全面支持家庭的政策理念。

(四)台灣目前的社會福利政策多以個人的身份特質(婦女、兒童、身心障礙、老人等)、居住地區(台北市、台北縣等)及戶籍登記等條件來設定,將一個家庭分為數個部份來提供各項支持性的福利服務,不但零碎不完整,家人甚至必須疲於奔命於各個相關單位以取得所需的支持性服務。

未來如何整合這些已存在的相關政策,實在有其必要性及積極性意含。

(五)除了積極整合相關家庭福利政策外,各個家庭在取得現有的福利服務與給付時,常受到家族主義、戶籍主義及地域主義影響,使得一些弱勢家庭無法取得各項所需的資源以健全其家庭功能,而導致家庭不穩定、暴力頻傳、經濟不足等事件。

(六)健全家庭功能的相關福利服務是一項專業人力密集的系統,但隨著相關法案的一一通過,此方面的專業人力配置未見增長,未來更面對精簡人力的政策衝擊,將使各項福利服務所預期發揮的功能大打折扣,收事倍功半之效。

討論有關提昇相關家庭福利服務人員的配置及品質提昇,也是未來達成增強家庭功能政策的必要議題。

**********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1/41-46.htm  damjjl/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關鍵字 damjjl's新文章MichaelSandel窩..試用中...聽說要搬家了太奇妙的-前世今生海市蜃樓--台灣王金平們支持王金平肯亞購物中心襲擊事件--屠殺非穆斯林bully代理孟喬森症候群富女「不偷很難過」重罪少年日增印度擬修法擴刑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damjjl'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加我為好友從yahoo搬過來 古歌blogger--jjlee'spsylog--也有貼文 善用..分類--有利搜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