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促進-肥胖定義標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衛生署「肥胖定義及處理委員會」,針對國人肥胖定義只要離開BMI的理想範圍(BMI 22上下),代謝症候群或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增高,離開越遠風險越高,目前國人過重與肥胖的BMI ... ㄧ、國人肥胖標準的訂定     衛生署「肥胖定義及處理委員會」,針對國人肥胖定義只要離開BMI的理想範圍(BMI 22上下),代謝症候群或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增高,離開越遠風險越高,目前國人過重與肥胖的BMI切點定在24與27,並建議可同時使用腰圍作為肥胖與否的判讀標準。

二、【 BMI測試】    它是身體質量指數 BodyMassIndex。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 BMI在23kg/㎡以上為過重,25kg/ ㎡以上為肥胖,肥胖與許多的疾病有相關,所以要多多注意自己的BMI值。

判讀切點如下表   三、學者專家對肥胖定義標準的看法 依實際需要,肥胖定義最好有3套標準: 1.醫療強力介入之標準—BMI≧27  85%以上BMI≧27者有至少一種以上肥胖相關的代謝症疾病,因此作為醫師積極介入的切點最  為適合。

2.醫師對潛在風險對象之篩選標準—BMI24  BMI≧24者約7成都有代謝症候病徵,而BMI<24者約7成都無代謝症候病徵,因此若用於醫     師篩選病人做進一步血液、生理評估,以BMI24作為切點最符合成本效益,因為偽陰性、偽   陽性最低。

3.教育民眾之標準—BMI<23  當整個人群BMI<23,人群中有代謝症候的比例最少。

衛生署在各項宣導活動,可進一步教育  BMI<24之民眾,控制BMI介於18.5至23之間,讓自己更健康;這也是衛生單位一直以來努   的目標。

四、如何追求健康體位     追求健康體位需要在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三方面累積正確的知識,並在生活中實踐。

另外提醒的是,BMI值也不是肥胖與健康的絕對標準,像許多運動員體重較一般人重,是因為其肌肉量較一般人多,而非體脂肪多,不是真的過重或肥胖。

五、參考資料 1.國民健康局http://www.bhp.doh.gov.tw 2.食品資訊網 http://food.doh.gov.tw/chinese/libary/libary5_1_24.ht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