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大學原文與白話解@ 《家妤日記》調養身心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至於《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 ... 《家妤日記》調養身心靈 跳到主文 以香道中的品香、調香、製香過程中,調整滋養身心靈。

部落格全站分類:星座命理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Sep26Fri201411:28 [儒家]大學原文與白話解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

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

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至於《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言也」。

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

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就是說,「經」是孔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

白話解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

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 白話解: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說:「大學是孔子留傳下來的書,是初學者進修德行的門徑,到如今還能夠看出古人作學問先後次序的,全靠這本書的存在;至於論語和孟子,研讀的順序應在其後。

學習的人必須從這本書學起,那就差不多,不會有錯了。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白話解:大學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白話解:能夠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然後意志纔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後心纔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後纔能安於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後纔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纔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白話解: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開始和終了,能夠明白本末、終始的先後次序,就能接近大學所講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4.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白話解: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治國),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齊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一定要先修養好自己本身的德行(修身);要想修養自己本身的德行,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意(正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意,必先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誠意);要想使自己的念頭真誠無私,必先明理─窮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要想明理致知,必先要革除物慾,修正其不正確的觀念(格物)。

※格者:正其不正。

※【研機於心意初動之時,窮理於事物始生之處。

】5.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白話解:經過一番窮理盡性的功夫,物慾革除之後(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無不清楚明白(知至);明理之後,起心動念皆是真誠無妄(意誠);起心動念真誠無妄,自然存心端正無私無偏(心正);身心端正無私,自然會好好地修養德行(身修);能夠修養德行身體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齊);家庭經營得井井有條之後,纔能夠治理好國家(國治);國家的治理能夠上軌道之後,纔能進一步使天下太平(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白話解: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為做人處事的根本,如果不修身,連根本的修身都搞亂了,卻想要治國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齊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談治國平天下,從來沒有這樣的道理。

7.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白話解:商湯在他盥洗用的銅盤上,刻上銘詞,用以自我警惕。

銘詞說:「如果能夠把今天所習染的污垢洗淨而自新,就應該天天振作,求自新求進步,更要繼續不斷滌除污染,一天比一天進步。

」8.詩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 白話解:詩經上說:「有個文采斐然的君子,他治學修德的功夫就如同切骨、磋角、琢玉、磨石一般反覆為之,希望精益求精。

」『如切如磋』是指他研究學問的功夫;『如琢如磨』是指他存養省察,磨練德行的功夫。

9.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 白話解:經文所謂:「誠其意」,是說不要欺騙自己。

※(不被人欺是聰明,不欺人是存心忠厚,不自欺誠實地面對自己,纔是大丈夫。

)10.誠於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獨。

◎ 白話解:一個人內心真誠,一定會表現在外。

所以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一定更為小心謹慎,不敢隨便。

※(所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11.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白話解:曾子說:「一個人獨處時,就像有十雙眼睛在注視著你,十雙手在指著你,這是多麼嚴峻可畏啊!」※ 君子不欺暗室。

12.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 白話解:有錢人,總是會用財富來裝飾他的屋子,有德行的人,則是用道德來充實自身,因為內心寬大平和,自然身體舒泰了。

13.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懮患,則不得其正。

◎ 白話解:所謂:「修身的目的在端正自己的心」,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憤怒的時候,心就不端正;有恐懼的時候,心就不端正;有貪圖愛戀的時候,心就不端正;有懮愁的時候,心也不得端正。

※(喜怒哀樂愛惡懼,七情六慾,皆使人心受到種種影響。

)14.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 白話解:如果心不專注,受到情緒支配的影響,就會變成:眼睛看著東西,卻像沒有看到一樣,耳朵聽著聲音,卻像沒有聽到一樣,口裡吃著東西卻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15.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 白話解:俗話說:「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兒子的壞處,不知道自己家的稻苗已經長得很茁壯。

」※(心有所偏,則不得其正,見不到事實真相。

)16.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 話解:存心真誠地做,雖不能做到與目標完全相合,也相差不遠了。

17.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 白話解:有德行的領導人(君子),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後再要求別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沒有惡行,然後再禁止別人作惡。

※(子曰:「己身正,不令而從,己身不正,雖令不從。

」)18.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君子有絜矩之道。

◎ 白話解:凡是我所厭惡上司對待我的態度,就不可以拿那一種態度去對待我的部屬;同樣的道理,凡是我厭惡部屬對待我的行為,我也不能以那一種行為來事奉上司;我所厭惡在我前面的人,對我所做的事情,我也不可以做那些事情,去對待在我後面的人;我厭惡在我後面的人對我所做的事,我就不可以做那些事去對待在我前面的人;我厭惡在我右邊的人所做的惡事,我就不可以把同樣的惡行加在左邊的人身上;我厭惡在我左邊的人所做的惡行,我就不可以把同樣的惡行加在右邊的人身上。

這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的行為,就是所謂: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19.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 白話解:看見賢能的人不能推薦,推薦舉用之後又不肯親近,這是怠慢輕忽的行為;看見壞人不能拒絕、黜退,黜退之後又不能疏遠他,這是錯誤的行為。

20.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 白話解:喜好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好的,這叫做違反人性,災禍必然降臨到你的身上。

21.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 白話解:因此治理國事的君子,必須有修己治人的法則:那就是忠誠信實纔能得民心,驕傲、奢侈、放逸隨便,必將失去民心。

富國裕民也有一定的法則:從事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速度快,用的慢;那麼國家的財富就能經常保持充裕了。

22.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 白話解:有仁德的人,運用財物幫助他人,自然得到眾人的擁戴,不仁的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財富,終必招來亡身之禍。

23.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 白話解: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以利為利,即是以利為目標,那麼上下交爭利,國危矣!以義為利,即是以義為目標,方為長治久安之道。

)參考資料:《四書集註》宋‧朱熹《四書廣解》蔣伯潛《四書讀本》高政一《大學今注》宋天正‧楊亮功 轉載自http://www.dfg.cn/big5/chtwh/ssjz/1-daxuejinghua.htm 文章標籤 儒家 大學 傳統文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lifemirror 《家妤日記》調養身心靈 lifemirror發表在痞客邦留言(2)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藝文評論個人分類:[儒家經典]此分類上一篇:[儒][影片]了凡四訓明朝袁了凡進士原著 上一篇:[佛偈]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下一篇:[修行][文章]遇到了一個佛菩薩般有智慧的放生人,他的言行深深打動了我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常用連結一 【線上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乾隆大藏經大正新脩大藏經CBETA漢文大藏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目錄 【宗教學院】 華藏淨宗弘化網站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法鼓山全球資訊網靈鷲山全球資訊網佛光山全球資訊網生命電視多媒體網法鼓山心靈環保福智僧團資訊網福智全球資訊網慈濟全球資訊網正德全球資訊網喇嘛網法訊 【網路經典】  中華國際梵漢咒語佛學多媒體資料庫佛陀教育基金會佛學數位圖書館南懷瑾老師全集無量光明佛教網大方廣中華文化法寶影音下載網電子善書流通處觀自在的心樂章妙法蓮華觀世音七葉佛教書舍華藏光明企業淨宗學院法鼓全集佛門影音報佛恩網無量香光法鼓全集 【線上電視】 佛陀教育電視台華藏衛視入口網法鼓山網路電視台大愛電視網路直播大愛網路電台 【佛道寺廟】 高雄關帝廟高雄文武聖殿台中市萬和宮台中清水紫雲巖 【宗教討論】 獅子吼佛學專站 【環保護生】  綠色和平食物知情權台灣認養地圖台灣無基改運動基因改造面面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TEIA台灣環境資訊中心綠色生活GreenVegan跨政府抗暖化小組IPCC拯救地球SavethePlanet 【素食相關】   多些芽素易食素食星球網維根新生活素醬媽蔬食廚房GoogleMap素食老爸老媽的素食廚房全台灣的素食店整理檔案 【農業相關】    有機雲端入口網農業知識入口網進口有機農產品查詢產銷履歷農產品查詢我國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 【食材採購】 里仁主婦聯盟有綠生活無毒的家黑糖農莊台灣好農上下游市集咖哩香料坊巨農有機農場義美食品網購有機園生物科技豐年農場好菇購物石碇茶鄉桂花農園白河曾家手工蓮藕粉台灣維爾康天然小舖美國維爾康天然小舖 【獨立新聞】 新頭殼newtalk泛科學PanSci.tw報橘BuzzOrange公民行動Civilmedia上下游News&Market立場新聞StandNews全球之聲GlobalVoices關鍵評論TheNewsLens 【園藝資材】 花園城堡唐山園藝百草谷藥用植物園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牛樟暨農業科技論壇 【其他連結】  TED中文TEDxTaipei大小創意關鍵力國家數位圖書館台中市圖書館藏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整合 誰來我家 QRCode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文章分類 【藏經閣樓】(11) [佛教經典](22)[佛菩薩介紹](2)[真言咒語](12)[儒家經典](3)[道教經典](3)[佛法基礎](9)[佛法常識](13)[佛門故事](13)[懺悔回向](8)[供施法門](8)[因果報應](3) 【影片紀錄】法寶|環保|醫學(8) 本類別之公告(3)[法寶]利法弘生的影片(8)[畜牧]針對牲畜的紀錄片(15)[綜合]環保紀錄片(14)[生態]大自然的珍貴紀錄片(5)[醫學]醫療科學的紀錄片(6)[文明]人類文化的紀錄片(5)[其他]值得一看的短片(11) 【芳香手札】品香|養|身心靈(4) [調理]養身心靈 (4)[認識]芳香植物(0)[配方]和香製香(3)[芳療]實用日記(0) 【地球記錄】新聞|專題|社論(4) [專題]88水災紀錄(7)[問答]素食問與答(16)[新聞]氣候變遷(40)[專題]吃素抗暖化救地球(9) 【素食資料】食記|食譜|健康(4) [名人]素食名人分享(9)[料理]我的料理紀錄(6)[食譜]蔬食美味菜單(3)[食記]素食美味遊(8) 【個人記錄】日記|攝影|書庫(10) [公益活動]默默的紀錄(1)[好物推薦]CP值高的(3)[投資理財]女人的福(0)[自我投資]女人的慧(0)[日誌]個人的隨手札(25)[親職]家庭育女(1)[分享]文章書籍(14)[攝影]大千世界(14)[歌曲]視頻樂曲(1)[Kuso]搞笑幽默(16) 未分類文章(1) 近期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迴響 動態訂閱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