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看管理的原則@ Bookgeek1969的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天看到"無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話,試著對上"有尺度始能知分寸",還真有意思! 但原文其實是"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語出孟子離婁篇(上): 孟子曰:“离婁之明、公輸子之巧 ... Bookgeek1969的部落格Inspiration,Innovation,Imagination,Information!打開知識的視野,讓思想的翅膀飛翔!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710180154從"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看管理的原則?語言與學習資訊   那天看到"無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話,試著對上"有尺度始能知分寸",還真有意思!但原文其實是"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語出孟子離婁篇(上):    孟子曰:“离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註釋]    孟子說:“即使有离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即使有師曠那樣好的審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堯舜的學說,如果不實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現在有些諸侯, 雖然有仁愛的心和仁愛的名聲,但老百姓卻受不到他的恩澤,不能成為後世效法的楷模,這是因為他沒有實施前代聖王的仁政的緣故。

所以說,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即使有律法,律法也不能夠自己實行起來。

   所以"离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其實是在講,即使有巧匠名師,也必須要有好的工具,好的制度,才能發揮他們的才能.而學說若不以仁政的形式獲得推行,執政者即使本性多麼良善,如果不能效法先賢去行仁政,不將恩澤給予人民,終究要被後世遺忘.至於最後一句"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也就說明了,好人才和好制度缺一不可.    推動"六標準差"(SixSigma)管理制度的GE前總裁JackWelch之前接受商周專訪時,強調找對人才的重要.也就是說,他認為一個制度能否有效執行,提升組織的綜效,關鍵在於"人".但制度上,也必須跳脫齊頭式的假平等.這,跟這段孟子離婁篇所講的,真是不謀而合.    太過強調強人式領導的組織,往往制度只是拿來牽制員工行為的死框框.因為全公司上下都等著強人發號施令,不敢擅作主張,而且超級怕嘗試創新,因為如果不合上面的意,或是犯了錯,又剛好遇到強人那天情緒不佳,就會面臨極大的羞辱和災難.所以每個人都只會求60分及格就好,變成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在努力揣摩上意,因為"上意"比"創新"對自己的仕途更加重要.那麼可想而知,這樣的地方會變成什麼樣.    "仁政",如果放在企業裡面來看,就是激勵員工的制度.不管是假期也好,分紅也好,退職金也好,都很重要.家族企業裡面常常可以看到的現象就是"員工如家奴".沒有制度的,老闆的命令和好惡就是聖旨;有制度當作緊箍咒,卻沒有制度激勵員工,那還真的就是形成60分俱樂部的最好環境.    制度的建立不容易,但是為了永續發展,就必須讓每個人都尊重制度,因為不可能永遠都有"明君",所以只能靠制度來維繫正常營運,就算是領導人也必須尊重制度.但制度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沒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因此需要與時俱進,否則很容易變得僵化,反而成為妨礙組織和個人進步的阻礙.但那不代表任何人有扭曲和以私意解說的權力.    存活超過百年的企業必然有其制度上的長處,才能有如此長的壽命.不妨看看"基業長青"這本書.當然,來到網路時代,他們當中有不少因為太過遲鈍,不能與時俱進而成為"一代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例證.但用孟子離婁篇上的這一段去看管理的原則,還真的一點都沒有落後時代呢!/Xuite日誌/回應(2)/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bookgeek1969's新文章幸運新加坡的轉型經驗,台灣學得來嗎?貝佐斯買下華盛頓郵報?下步棋精彩可期台灣人愛聊吃?其實真相是…向德蕾莎修女學「服事」、「溝通」和「敬虔」專業的盲點起錨,準備航行!來不及的告別BBC紀錄片:書籍之美人生的變與不變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酷連結爸爸同學會-線上廣播(www.turc967.com.tw) 名人語錄在一個緊握的拳頭裡沒有空間,在一隻張開的手上,整個天空都在那裏。

(奧修大師BhagwanShreeRajneesh) 行動派 我的書架五個技巧,簡單學創新(創新者的5個DNA)ClaytonChristiansen著天下出版 bookgeek1969'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