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03 - 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條款。

一九三一年, 日軍佔領東三省, 並企圖吞併華北省份, 終於導致一九三七年爆發中日戰爭。

一 ... 目錄 1.政制和行政 2.法律制度 3.經濟 4.金融財務 5.工商業 6.就業 7.教育 8.衞生 9.食物安全、環境衞生和漁農業 10.社會福利 11.房屋 12.土地、公共工程和公用事業 13.運輸 14.環境 15.旅遊和旅遊業 16.公共秩序 17.通訊、傳媒和資訊科技 18.宗教和風俗 19.康體藝術 20.人口和入境事務 21.歷史   引言 考古發現 通商港口 租借新界 初期發展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戰後發展     章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條款。

一九三一年,日軍佔領東三省,並企圖吞併華北省份,終於導致一九三七年爆發中日戰爭。

一九三八年,廣州淪陷,大批難民湧入香港。

估計在一九三七年抵港的難民約有十萬人,一九三八年有50萬人,一九三九年則有15萬人,使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人口增至160萬人。

難民抵港人數最多時,估計有50萬人流離失所,露宿街頭。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空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差不多同一時間(香港時間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進攻香港。

日軍取道中國大陸出師,英軍被迫撤離新界和九龍,退守港島。

當時守軍包括香港義勇軍,苦戰一周後,因眾寡懸殊,難扭劣勢,終在聖誕日投降。

日本佔領香港三年八個月。

淪陷時期,貿易停頓,貨幣貶值,糧運不繼,政府服務和公用事業受到嚴重影響。

不少港人避居中立的葡屬澳門,澳門政府也盡量收容。

日治末期,為解決糧荒,日本人驅逐大批居民離境。

本港居民雖然備受壓迫,但大部分仍擁護同盟國陣線。

中國遊擊隊在新界四出活動,逃匿的盟軍人員也得到村民掩護。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投降。

消息傳來,淪陷期間被囚赤柱監獄的布政司詹森(後獲封爵士) 隨即組織臨時政府。

八月三十日,海軍少將夏愨爵士率領英國太平洋艦隊抵港,成立臨時軍政府。

一九四六年五月一日,總督楊慕琦爵士回任,香港正式恢復民政統治。

      港年報: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到頁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