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磁山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得名於1933年在河北省武安縣發現的磁山遺址,年代約為距今8000年-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東麓、燕山山麓以南、黃河以北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區,即河北省[1]。
磁山文化下接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組成中原先民一個完整的發展鏈條[2]
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遺址比較密集的地區在武安縣境內的洺河流域。
除磁山遺址外,重要遺址還包括河北保定容城坡上遺址、河南淇縣花窩遺址等。
居民從事原始農業,農作物以粟為主。
考古人員發現了較多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