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47年12月6日,在柏林蘇占區召開德國人民第一次代表大會。

1949年5月30日德國人民第3次代表大會批准憲法。

同年10月7日臨時人民議院通過憲法。

10月7 ... 德國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德國歷史 歷史系列條目 早期歷史 日耳曼人 民族大遷徙時期 法蘭克王國 加洛林帝國 中世紀 東法蘭克王國 德意志王國 神聖羅馬帝國 哈布斯堡君主國 東向移民運動 條頓騎士團國 近代歷史 地方割據 18世紀 普魯士王國 奧地利帝國 統一 萊茵邦聯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1848年革命 關稅同盟 北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國 德意志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威瑪共和國 阿爾薩斯-洛林薩爾東比利時但澤梅梅爾奧地利蘇台德 納粹德國 弗倫斯堡政府 冷戰時期 軍事占領前東部領土 對德意志人的驅逐 西德 東德 薩爾保護領 兩德統一 當代 新邦 統一後的歷史 專題史 時間軸 經濟史 軍事史(英語:MilitaryhistoryofGermany) 領土變遷 柏林 女權主義(英語:FeminisminGermany) 德國國名 閱論編 德國歷史(德語:DeutscheGeschichte)根據傳統史學界觀點開始於德意志國王頭銜羅馬之王的產生,也可側重指今天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境內地區的歷史。

德意志(Deutsch)這個詞大約見於公元8世紀時期教宗哈德良一世的一份文獻中的Theodiscus一詞,意思是「方言」或「人民的」,開始僅指在法蘭克王國東部地區使用的一種不同於羅曼語和凱爾特語的方言。

卡爾大帝(KarlderGroße,即法語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後,帝國分裂,其中東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的界限大約相當於羅曼語族和日爾曼語族的界限。

東部帝國的居民後來才逐漸產生休戚相關的感覺,Deutschland一詞源於中古高地德語中的derdiutschinlant,diutisc在古高地德語中的意思是"人民的",最後才用以稱呼它們居住的地區——德意志蘭(Deutschland)。

公元920年後,日耳曼人的東法蘭克王國依然稱為東法蘭克王國,但稱呼國王為非加洛林家族的東法蘭克國王,對內自稱為條頓人國王(RegnumTeutonicum)。

目次 1日耳曼族 2早期歷史 2.1史前時期 2.2德意志立國時期 2.3神聖羅馬帝國 3宗教改革和現代化 3.1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3.2三十年戰爭 3.3普魯士崛起 3.4拿破崙戰爭 3.5民主革命浪潮 3.6德意志統一 4現代德國 4.1第一次世界大戰 4.2威瑪共和國(1918年—1933年) 4.3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 4.4冷戰時期 4.5德國再次統一 5注釋 6參考文獻 6.1來源 7外部連結 日耳曼族[編輯] 主條目:日耳曼人 德國地界早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但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的早期歷史並不清楚。

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並不相同。

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落,是對所有居住於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稱。

現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克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

而凱撒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

其後,「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裡[1]。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

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氣候轉壞,該地區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

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於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的地區之內。

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在南歐的羅馬帝國有較多的接觸[1]。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以相當大。

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模族群遷移時,並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

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

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威悉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1]: 早期歷史[編輯] 史前時期[編輯] 日耳曼尼亞(綠色區域)及羅馬帝國(紅色區域)地圖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著名的考古遺址有海德堡人及尼安德塔人等等. 公元前後,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生衝突。

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

在這次戰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並消滅三個羅馬軍團。

此後,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並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一系列短命的王國。

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合,推翻顯赫的羅馬帝國。

843年《凡爾登條約》後法蘭克王國的分裂 德意志立國時期[編輯] 5世紀末,延續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墨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

在查理曼(800年受教宗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

查理曼去世後,帝國很快走向分裂。

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講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後來法德爭鬥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薩克森王朝。

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

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神聖羅馬帝國[編輯] 主條目:神聖羅馬帝國 1000年時的德意志地區 公元962年,東法蘭克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宗若望十二世加冕稱帝(962年-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

1024年,亨利二世去世後無嗣,來自法蘭克尼亞的康拉德二世當選為東法蘭克國王,並於1027年加冕為皇帝。

1125年,末代君主亨利五世去世,沒有子嗣,薩利安家族統治終結。

1189年,「紅鬍子」腓特烈一世與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一起領導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然而,他畢竟未能到達聖地。

在帶領德軍東征的途中,因為決意認為游過河比翻山越嶺更省時間,於是真的跳進了河中,想證明給士兵看,結果在幾分鐘後淹死了。

1422年,阿爾布雷希特支系的阿爾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神聖羅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盧森堡的伊莉莎白,並被指定為西吉斯蒙德的繼承人。

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爾布雷希特於次年陸續即位為羅馬人民的國王、匈牙利國王及波希米亞國王(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未加冕為皇帝)。

由此以後,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聖羅馬帝國皇位(1742年-1745年間除外),直至帝國覆亡。

宗教改革和現代化[編輯]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編輯] 主條目:宗教改革、德意志農民戰爭和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為反對贖罪券買賣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後來在1517年他發起德國宗教改革。

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神聖羅馬帝國)(卡洛斯一世)即位。

他不單要對抗土耳其鄂圖曼帝國,還要捲入對法國及教宗的長期戰爭,導致他在帝國的地位被削弱而無力阻止宗教改革。

1522年至1526年間,在帝國的某些城市和地區流傳著路德的學說。

宗教改革由君主執行,而由於皇帝的弟弟費迪南一世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對此支持新教的領主還一度遊行示威。

14世紀農民就因為生活困苦而爆發起義,在宗教改革期間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發展為德國農民戰爭。

1525年在閔採爾的領導下,弗蘭肯豪森的地主被廢除。

三十年戰爭[編輯] 主條目: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結束之時的1648年的德意志地區 由於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

黎塞留主政的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阿爾薩斯,為以後德法爭戰埋下隱患。

普魯士崛起[編輯] 主條目:普魯士王國、西里西亞戰爭和德意志二元1701年至1918年的普魯士國旗 1701年1月18日,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併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再度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

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

1809年在柏林創辦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

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

日耳曼民族意識抬頭,許多將「德意志」稱作一個國家名稱的說法開始浮現了出來[2]。

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

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

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梅梅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奧地利首相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 拿破崙戰爭[編輯] 主條目:萊茵邦聯 1804年5月18日,拿破倫稱帝。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5年,同盟軍入侵法國的盟國巴伐利亞,另一隻同盟軍進攻拿破崙控制的義大利。

拿破崙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

12月2日在奧斯特利茨,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打了一場「三皇會戰」。

法軍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摩拉維亞,同時將同盟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國援軍。

12月16日,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簽訂《普勒斯堡和約》。

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

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原來的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加入邦聯。

同時,拿破崙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等稱號。

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僅保留奧地利的帝號。

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1848年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民主革命浪潮[編輯] 主條目:1848年革命和德意志1848年革命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動德國城邦的三月革命的發生。

在奧地利發生巷戰。

3月13日梅特涅下台並逃亡到英國。

費迪南一世於1848年4月批准新憲法通過並且允許民間組建武裝力量。

在匈牙利,義大利和斯拉夫地區爆發起義,但很快被鎮壓。

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於民間壓力,修改憲法並且承認人民有集會和言論自由。

至於小城邦,如巴登就試圖通過任命自由派分子組成政府這一策略來避免革命。

但隨著革命進一步升級,正是薩克森和巴登成為激進民主革命的中心。

5月初所有城邦進行選舉,推選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

但只有六個城邦進行直選。

在國會里既有保守的保皇黨也有自由黨和共和黨人。

工人和農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代表。

5月18日成立臨時政府,由臨時國家元首領導。

諸侯也承認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沒有自己的軍隊,警察和公務員,有名無實。

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需要劃定未來德國的國界。

剛開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

但後來還是決定採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個不包括奧地利的德國。

1849年3月28日,經過長時間討論,保羅教堂憲法終於通過,憲法規定,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立法部門是帝國議會,領導中央政府的則是世襲皇帝。

該憲法是威瑪憲法和德國基本法的基礎。

選舉權被進一步確定。

4月2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遜位後,各城邦都從法蘭克福撤回代表。

德勒斯登和巴登為了推行憲法發生革命,但最後被鎮壓。

少數代表拒絕被召回並且在斯圖加特舉行進一步會議。

最後一場革命發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

憲法永遠失效。

很多人由於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

德意志統一[編輯] 1871年凡爾賽鏡廳,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

圖中中下穿白衣者是俾斯麥,向前傾身者為赫爾穆特·馮·毛奇;上端中立年長者為加冕德意志皇帝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其左高呼者為巴登大公腓特烈一世,右後為1888年在位的德意志皇帝兼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三世 主條目: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統一和普法戰爭 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後,同為日耳曼民族為主的德意志邦聯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大。

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想由自己領導統一,後來普魯士漸漸取得領導權。

普魯士遂向奧地利領導權提出挑戰,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衝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

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

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出任首相,這標誌著德國統一的開始。

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近丹麥邊境的多個領地。

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並合併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佈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現代德國[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編輯] 主條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8月2日德國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

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

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

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

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法國獲勝,史稱「馬恩河奇蹟」。

1917年11月東方戰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結果到了次年7月仍然一無所獲,己方軍力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

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

《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

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

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爆發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威瑪共和國(1918年—1933年)[編輯] 主條目:凡爾賽條約、威瑪共和國和威瑪共和國惡性通貨膨脹 戰後的威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

但是,威瑪政府自一開始就註定困於經濟問題和本身威瑪憲法固有的缺陷。

開始的幾年,威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

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敵人們的關係逐漸緩和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些好轉。

盟國一定程度上恢復秩序和繁榮,全靠總理兼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

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威瑪政府。

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

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歸罪於猶太人的陰謀,並且借刀刺在背傳說,表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

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編輯] 主條目:納粹德國和納粹德國佔領下的歐洲 參見:德國戰爭罪行 1933年3月21日,波茨坦日(TagvonPotsdam),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在3月5日新當選的德國國會大廈開放之際(此前由於國會縱火案而被迫關閉),歡迎德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威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

以希特勒為領袖的納粹黨在1933年1月30日開始掌握德國的政權。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鎮壓異己分子,通過衝鋒隊、黨衛軍和蓋世太保及其遍佈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

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便開始對猶太人種族壓迫。

1933年12月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

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法西斯獨裁統治。

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爾賽條約的封鎖,宣佈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佈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

1944年7月大德意志帝國(德國本土)的行政區劃,此時德國的疆域東北達到了梅梅爾,向西吞併了奧伊彭-馬爾默迪、盧森堡、阿爾薩斯-洛林,向南擴張到伊斯特拉半島,覆蓋了奧地利帝國的舊疆土,向東吞併了整個波蘭,並在這裡建立了波蘭總督府 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1939年5月22日,德意志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

1938年3月德國吞併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蘇台德地區以後,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綏靖政策的驅使下籤訂《慕尼黑協定》。

10月,德國背約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占領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占領法國,建立維希政權,隨後占領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

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起初德國推進順利,但在1942年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失利,蘇聯大舉反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1945年5月8日德國宣佈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雅爾達協定,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柏林作為特殊單位由4國共同管理,德國東部地區被分割給波蘭及蘇聯。

1949年5月,美、英、法3國佔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佔領區宣佈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

冷戰時期[編輯] 主條目:盟軍占領下的德國 主條目:德國歷史(1945–1990) 1945年被盟軍占領的德國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國戰敗後,根據《雅爾達協定》和《波茨坦協議》,德國除割讓給蘇聯和波蘭11.4萬平方公里土地外,其餘部分及首都柏林由蘇、美、英、法分區占領。

1947年1月1日,美占區和英占區組成聯合經濟區,同年4月法占區也加入該聯合經濟區。

1948年9月由州議會代表組成協商會議。

1949年5月8日,協商會議通過《基本法》。

5月23日,公布《基本法》,正式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

9月20日,由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

聯邦德國的議會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

聯邦的最高司法機構是聯邦憲法法院。

1946年4月蘇聯占領區的德國共產黨和德國社會民主黨合併,成立德國統一社會黨。

1947年12月6日,在柏林蘇占區召開德國人民第一次代表大會。

1949年5月30日德國人民第3次代表大會批准憲法。

同年10月7日臨時人民議院通過憲法。

10月7日,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

10月10日蘇聯占領當局將行政職權移交給臨時政府。

1959年9月14日,聯邦總理康拉德·阿登納與特奧多爾·豪斯 1948年,柏林危機爆發,年底,柏林正式分裂成為兩個城市。

1961年,民主德國在東西柏林邊界自己的一側修建柏林圍牆,並且切斷西德與西柏林的交通運輸,冷戰達到最高峰。

美國靠空投物資支援西柏林,即是柏林空運。

西德總理赫爾穆特·科爾與東德總書記埃里希·昂納克,1981年 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較快。

70年代,德國出現「經濟奇蹟」。

到統一前,聯邦德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第四大國,貿易第三大國。

民主德國在東歐國家中經濟是發展最健康和快速的,統一前,東西德國都被世界銀行列為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

德國再次統一[編輯] 主條目:德國歷史(1990至今) 1990年德國統一:BRD表示原聯邦德國;DDR表示原民主德國 1990年10月3日,前民主德國的領土併入聯邦德國。

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占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

統一後的德國被認為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擴大延續而非繼承國,因此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此外,西德在所有國際組織中的成員資格均被其取代[3]。

根據1994年《柏林-波恩法案(英語:Berlin/BonnAct)》,柏林成為統一之後的德國首都,而波昂則獲得「聯邦城市」(Bundesstadt)這一獨有地位,保有一些聯邦機關[4]。

政府遷移於1999年全部完成[5]。

1998年選舉(英語:Germanfederalelection,1998)後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格哈特·施洛德當選首位紅綠聯盟德國總理,與聯盟90/綠黨共同組建政府。

2015年,德國受到歐洲移民危機的影響,成為了多數移民進入歐盟後的目的地。

德國通過配額機制將移民根據稅收及人口密度分配至各邦,現在接受了超過了一百萬人的難民。

注釋[編輯] ^1.01.11.2周惠民.第一篇第一節〈日耳曼族〉.《世界通史》.2004:4-8頁.  ^StefanReiß:Fichtes„RedenandiedeutscheNation「oder:VomIchzumWir.Akademie-Verlag,Berlin2006. ^VertragzwischenderBundesrepublikDeutschlandundderDeutschenDemokratischenRepubliküberdieHerstellungderEinheitDeutschlands(Einigungsvertrag)Art11VerträgederBundesrepublikDeutschland.BundesministeriumfürJustizundVerbraucherschutz.[2015-05-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5)(德語).  ^GesetzzurUmsetzungdesBeschlussesdesDeutschenBundestagesvom20.Juni1991zurVollendungderEinheitDeutschlands[LawontheImplementationoftheBeschlussesdesDeutschenBundestagesvom20.Juni1991zurVollendungderEinheitDeutschlands](PDF).BundesministeriumderJustiz.1994-04-26[2016-06-22].(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6-07-14)(德語).  ^Brennpunkt:Hauptstadt-Umzug.Focus(Munich).1999-04-12[2011-03-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德語).  參考文獻[編輯] 來源[編輯] Müller,RainerA.(Hg.):DeutscheGeschichteinQuellenundDarstellung.11Bde.Stuttgart:Reclam,1995-2002(ReclamsUniversal-Bibliothek,Bd.17001-17011). DeutscheGeschichte.3Bde.SonderausgabeGöttingen:Vandenhoeck&Ruprecht,1985.zus.XXVII,1915S.ISBN978-3-525-36187-0 Dirlmeier,Ulf/Gestrich,Andreas/Herrmann,Ulrich/Hinrichs,Ernst/Kleßmann,Christoph/Reulecke,Jürgen:KleinedeutscheGeschichte.DurchgeseheneundverbesserteAusgabeStuttgart:Reclam,1998(ReclamsUniversal-Bibliothek,Bd.9359).480S.ISBN978-3-15-009359-7 Müller,HelmutM.:SchlaglichterderdeutschenGeschichte.Bonn:2003.528S. Schulze,Hagen:KleinedeutscheGeschichte.München:Beck,1998.276S.ISBN978-3-406-40999-8 EnzyklopädiedeutscherGeschichte. DieterGrohu.a.(Hg.):PropyläenGeschichteDeutschlands.bisher9Bde.,Berlin1983ff. HerbertGrundmann(Hg.):HandbuchderdeutschenGeschichte.9.Aufl.,4Bde.(auchalsTaschenbuchausgabein22Bde.),Stuttgart1970ff. NeueDeutscheGeschichte.München:Beck. SiedlerDeutscheGeschichte.Berlin,13Bde. Hans-UlrichWehler(Hg.):ModerneDeutscheGeschichte.12Bde.u.Reg.-Bd.FrankfurtamMain:Suhrkamp,1996.zus.4148S.ISBN978-3-518-09240-8 《德國史—中歐強權的起伏》,三民書局,ISBN957-14-3680-X 外部連結[編輯] 閱論編歐洲各國家和地區歷史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巴尼亞 安道爾 亞美尼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白俄羅斯 比利時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匈牙利 冰島 愛爾蘭 義大利 哈薩克 拉脫維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 馬爾他 摩爾多瓦 摩納哥 蒙特內哥羅 荷蘭 北馬其頓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俄羅斯 聖馬利諾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烏克蘭 英國 公認主權實體 馬爾他騎士團 梵蒂岡(聖座) 歐洲聯盟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布哈茲 阿爾察赫 科索沃 北賽普勒斯 頓涅茨克 盧甘斯克 南奧塞提亞 德涅斯特河沿岸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奧蘭 法羅群島 直布羅陀 揚馬延 根西 澤西 曼島 斯瓦爾巴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德国历史&oldid=70484135」 分類:​德國歷史歐洲各國歷史隱藏分類:​CS1德語來源(de)含有德語的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Frysk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do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LatinaLinguaFrancaNova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MelayuNāhuatl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پښتو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吴语ייִדיש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