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屋頂平均熱傳透率小於0.8之迷思 - 山石地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根據綠建築屋頂隔熱檢討,在所有條件不變之下,隔熱磚厚度必須大於 6.5c m以上才有機會達到標準(結構分析如下圖)。
Blog
環保永續,守護生態家園
首頁
部落格
綠色新知
如何破解屋頂平均熱傳透率小於0.8之迷思
如何破解屋頂平均熱傳透率小於0.8之迷思
January12,2021
facebook
LINE
twitter
sina
plurk
Linkedin
因應綠建築節能方向,政府在建築物外殼節能上訂定了「建築物強化外殼部位熱性能節約能源設計技術規範」,其規範法源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三百一十五條第二項,目的在於執行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三百零八條之二規定,提供建築物外牆及開窗部位別之熱性能之設計標準。
爾後這套標準成為屋頂建物節能計算的依據,早期由公家機關開始試行,再慢慢推廣到民間機構,更在綠色節能意識抬頭下,成為上行下效的法規準則。
熱傳透率是什麼?
熱傳透率Ui[W/(㎡.k)],建築物外殼構造當室內外溫差在1k時,單位建築物外殼面積在單位時間內之傳透熱量。
熱傳透率的數值要求演變
熱傳透率的要求,經過這些年來的修正,由1.5[W/(㎡.k)] ,逐年調整為1.2[W/(㎡.k)] 、1.0[W/(㎡.k)] 、乃至目前版本的0.8[W/(㎡.k)],但因為這段時間隔熱的材質市面上並沒有多大的技術突破,大多數還是以PS板或保麗龍板為主要基底,在熱阻要求提升但熱傳導率不變的前提之下,廠商們僅能從厚度著手,導致這些年來的隔熱磚從早期的3cm、4cm一路提升到目前常見的6.8cm~7.0cm版本,就像穿棉衣一樣,穿越厚,越保暖。
貼心小提醒:1cm隔熱板跟3cm隔熱板,其物理熱傳導率差不多,但熱阻卻天差地遠,其差別即在於厚度。
按部就班規劃法
根據綠建築屋頂隔熱檢討,在所有條件不變之下,隔熱磚厚度必須大於6.5cm以上才有機會達到標準(結構分析如下圖)。
太陽光經由外太空穿越到地球之後,首先會經過大氣層也就是外氣膜,緊接著照射到隔熱磚,等轉化成純熱能之後,再依序通過軟底水泥砂漿、防水層、室外水泥粉刷層、RC主體結構、室內水泥粉刷層、室內呼吸空間(內氣膜)。
但是近年來除了節能計算標準提高外,在缺工缺料帶動之下,營建成本也逐年攀升,加上隔熱磚厚度增加所衍生的成本,而公共工程的預算卻常年不動,導致編列預算陷入了無米之炊的窘境,規劃人員只好在現有的資源下,各自發揮巧思,讓上述的工程得以順利發包。
巧婦無米之炊變通法
建築研究所這套公式看似合理,但實際在應用上卻有些小問題,在頂樓的組合物不變的結構上,將原有建材拆解成更多元素後,得到的數值會越低。
舉例來說
這是某個學校案子的綠建築屋頂隔熱檢討,其中規劃單位很用心的把隔熱磚拆解成面部水泥層與底部保麗龍層。
但是,即使拆解了隔熱磚還是達不到標準,那該怎麼辦呢?只好在室內的部分再想想辦法…
這部分引用有些錯誤,規劃上把內氣膜拆成了外氣膜跟空氣層,另外再新增了室內輕隔間(防火天花板),這樣一來就完成了符合熱傳透率要低於0.8[W/(㎡.k)]的法規要求了,只是這個當初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提供的資料有點出入,合不合適就見仁見智了。
隔熱磚挑選指南-種類有哪些?挑選3步驟幫您輕鬆隔熱省電費!
國中小校舍屋頂防水隔熱工程上課環境安全舒適
返回
文章分類
綠色新知
工程實績
媒體報導
最近的文章
屋頂隔熱怎麼做?選對方法室內體感降5度
隔熱磚挑選指南-種類有哪些?挑選3步驟幫您輕鬆隔熱省電費!
如何破解屋頂平均熱傳透率小於0.8之迷思
國中小校舍屋頂防水隔熱工程上課環境安全舒適
幫你涼一下!嘉市建築物隔熱補助隔熱磚窗簾都可請
文章關鍵字
熱傳透率
關鍵詞搜索
搜尋
LINE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隔熱磚簡介~New
雙榫式PS板節能隔熱磚. 图片. ○ 創 新 五 大 優 點 節能:能有效阻隔熱能、冷氣,同時也節省能源消耗,是節能最佳的綠建材。 隔熱:內嵌低導熱係數PS隔熱板,防止屋內 ...
- 2屋頂隔熱磚隔熱效能之研究
- 3高腳隔熱磚 - 東岱環保工程
高腳隔熱磚. 規格尺寸. 30*30*6±0.5(cm) ,重量約4.5KG. 特色說明: 以混凝土經震動成型,成一水泥板厚約2.5cm,49支PE支架厚度3.5cm之高腳磚,利用空氣層產生對流...
- 4屋頂隔熱 - 常青建材
第二種方式產生出來的產品便是老房子屋頂常見的隔熱磚,這種產品便是將熱傳導係數極 ... 厚度、輕量化、耐久性高、容易施工等特性,在這些特性之上,常青防水隔熱毯還 ...
- 5目錄2-PS板斷熱泥隔熱磚.pdf
起之問題,透心高級石材除提供良好的抗壓性外且保有其優越的隔熱性,產品採一體成型,不鬆脫,鋪設 ... 口P4008 口PV4008 口P4318口PV4318 口P7038 (厚度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