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冬蟬Season of the End》. 夏蟲不可語冰. 一對城市中的情侶,透過不斷的製作標本,希望能留住城市中逐漸消逝中事物,房子的磚瓦、廚房的碗盤,甚至 ... 直接觀看文章 Chansir Westgate 以前常聽陳奕迅的十年,但跳入廣東歌坑後,而家比較鍾意明年今日,總覺得粵語詞比較纏綿,就好似一杯經典的港式凍鴛鴦,以淡奶做公親,先是纏著咖啡的苦,再滑到紅茶的澀,完全唔打交,呼嚕嘅落肚,好飲。

十年這部電影,放在待看清單好一陣子,最近偶然地想起來,終於把它看完,在這邊留點紀錄   【十年|TenYears 電影封面照】   2015年,十年在香港上映,總共由五個獨立的故事及導演所組成,進行著五種「可能」成真的思想實驗,故事背景除了第一篇的《浮瓜》設定在2020年之外,其餘四篇《冬蟬》、《方言》、《自焚者》與《本地蛋》則扣回片名,從2025年拉開序幕。

這五個對於未來的思想實驗,可以追溯回香港97年回歸後的一連串政治波濤,再以2014年的雨傘革命定錨,描繪港人對於未來的憂慮甚或恐慌。

  《浮瓜Extras》小騙局中的大陰謀 亂,越亂越好! 一通來自西環的指示,希望透過一場預謀的槍擊案製造混亂,在人心惶惶之時,強力通過「國安法」,藉此能明正言順的將手伸向香港,幕後黑手除了中央,更摻雜了立法會議員與前警務處處長,這是場集中央、立法會與特區政府的一場小騙局,那大陰謀在哪? 負責開槍的兩個槍手,一個從內地拿著單行證到香港,但混得不上不下,另一個則是南亞裔人士,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單純」,他們信了這小騙局的主謀們,以為只要作勢開個槍,攪亂現場,再乖乖的被警察逮捕,就能拿到一筆為數不小的傭金,還能去南亞避避風頭,殊不知警察們收到的指令不是逮捕,而是當場擊斃,作為通過「國安法」的祭品。

騙局無所不在,陰謀無所遁形,連台灣都有著像319槍擊案這樣的懸案,事實為何無從得知,後續不斷的漣漪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還記得當時小學剛放學回家,見到外婆神色緊張地盯著電視,對著電話筒喊道:「阿扁仔中槍啊,今嘛是袂安怎?」這是我第一次對台灣感到些許惶恐,但隨著年紀漸長,多了解些歷史,才發現台灣人從威權到民主,早已經歷過無數的騙局,陰謀論更不在話下,但港人呢? 97回歸前相信著中央許下的承諾,但回頭一望,承諾只是一場場的騙局,港人就像片中的槍手,相信了不能相信的人,碰的一聲,中伏倒地,原來販賣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才是最大的陰謀。

  《冬蟬SeasonoftheEnd》 夏蟲不可語冰 一對城市中的情侶,透過不斷的製作標本,希望能留住城市中逐漸消逝中事物,房子的磚瓦、廚房的碗盤,甚至人類的髮汗,只要是消失中的事物,他們都希望能透過標本延續生命,直到某一天,標本箱就快用鑿,而要做的標本怎樣也做不完,在那無力感之中,男主角請求女主角將他做成標本,百般無奈中,親手將自己心愛的人化作空殼,而自己也在抽取男友的生命後,對著鏡子,剪下一搓頭髮,一同邁向毀滅。

故事的場景很灰暗、毛胚屋狀的公寓,安靜的只有嗡嗡聲的背景音,讓人覺得死寂,我不太能理解整篇故事的敘述,有點難懂,就像最開頭的字卡:「這個故事,聽起來不是真的」。

但隨著一些線索還是能產生一些聯想,像是第二張字卡;「阿迪的屋子遭推土機夷平」,讓人聯想到都更議題,香港有,台灣也有,大埔張藥房、樂生療養院…,熟悉的一切漸漸消失,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家園及深刻的記憶,就像製作標本一般努力維護,不過現實是那推土機,一夕之間,蕩然無存,很多時候就像故事的結局一樣無奈凋零,濃縮成最後一張字卡:「夏蟲不可語冰」。

  《方言Dialect》當「老竇」變成爸爸 而家講廣東話犯法咩? 2025年,政府宣布普通話成為唯一的官方語言,公眾場合的廣播,學校的教育等都必須用普通話進行,就連開計程車的司機,都要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沒達標就必須在自己車子安上「非普」標籤,不得出入交通樞紐與核心商業地帶,而主人翁就是這麼一位司機。

故事的開端,司機開車帶孩子上學,小孩喊著「老竇」,開心的跟他分享最愛的球星貝克漢姆(陸譯),司機一時意會不過來,孩子口中的貝克漢姆原來是他所熟知的碧咸(港譯),被普通話糾纏的一天就此開始,導演透過司機與乘客的互動,充分表達司機在自己的土地,卻不能說自己語言的無奈,就連中午休息片刻,吃飽飯後想來杯「凍鴛鴦,外賣」,都碰上個不會講廣東話的店員。

在經歷灰心喪志的一天後,準備接孩子放學,孩子與同學們一起走出校門,有說有笑地來到車邊,司機拉下車窗,孩子開口就說:「爸爸,爸爸,我可以去同學家看貝克漢姆的球衣嗎?」一旁的同學附和:「拜託!拜託!」原來,孩子口中的「老竇」變成爸爸只需要一天,而這樣的生活將會永遠下去。

看完這篇是很有感觸的,今日香港,明天台灣,一直是眾人在政治上給予台灣的提醒,但在語言上,今日台灣,明日香港卻是現在進行式,台灣在經過國民政府強力的語言政策下,台語、客家話,甚至是外省老兵的家鄉話,在下一代中已漸漸不復聽聞,身旁的朋友能操一口流利台語的屈指可數,連我自己都不能稱上流利,全台語溝通總是斷斷續續,母語是我們認識自己土地的一種方式,它層層疊疊的吸收了曾經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一切,儘管衝突但依舊如煙花璀璨,而國語將這把火一次撲滅,就此斷了生機,台灣血淋淋的教訓,香港不可不警惕。

「蚵仔煎」在你腦袋中的聲音是甚麼?   *廣東話中的「老竇」即為普通話「爸爸」的意思。

**英格蘭足球球星DavidBeckham,中國翻譯「貝克漢姆」、港譯「碧咸」、台灣譯「貝克漢」。

***愛死花甲男孩轉大人南哥跟盧廣仲全台語一鏡的那一幕!   《自焚者Self-Immolator》革命可否不流血? 歐陽同我講,香港未爭取到民主,就係未有人死 香港通過基本法23條,港獨成為禁語,歐陽健峰就此成為第一位背上顛覆國家罪的英靈,幾日後,一位身分不詳的人士,在歐陽生前屢次向其請求援助的英國領事館前,澆油自焚,舉城譁然,而政府遲遲不肯公布自焚者身分,成為各方爭論的話題。

導演透過兩種分裂聚焦自焚者,一大一小,大的方面是用紀錄片模式,採訪學者、建制派議員、異議作家等,討論自焚者是誰,動機為何?學者派傾向中立的態度分析,建制派直接將矛頭指向港獨團體,譴責激進行為,而異議作家則把自焚事件視為陰謀論,完全是中共的自導自演,目的就在製造混亂與誤解;小的方向則是香港民主派青年的團體內鬨,一為歐陽健峰為主的溫和派,主張尋求英國政府干預,徹底落實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另外則是港獨派,兩者因歐陽的死與自焚者,產生了嫌隙。

但究竟自焚者是誰? 結果徹底打了各方的臉。

一位身型嬌小的老嫗,提著油桶走在燒熱的柏油路上,空氣熱的在陽光下擺晃,腳步擱在三獅前,將油毫不猶豫地往身上淋,連嘴裡都不放過,點火… 王丹最近決定告別台灣,臨別贈言:「台獨不流血,就是嘴砲」掀起波濤,我個人是贊同這樣的說法,如果能和平革命不流血,絕對是首選,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流血的準備、勇氣與團結,自焚者的身分洗了所有人的臉,既不是中共主導,也不是港獨青年,只是一介為理想而燃燒的老婦人,做了準備、鼓起勇氣,就是為了能湧起大眾對未來的思索,並找尋團結的道路。

端傳媒最近做了報導,15-24歲的香港青年撐港獨的比例從2016年的39%跌至今年的15%,反對港獨的從25%提高到43%,端採訪香港華仁書院本土關注組及學生動源成員Jamar指出,過去一年本土派遭遇連串挫敗、內鬨,如此時勢,令不少年輕人覺得港獨前路不通,為保障自己,或避免將港獨意向宣之於口。

現實與電影不謀而合,分裂的苦果,我想在台灣的我們,應該絲毫不陌生。

  《本地蛋LocalEgg》最後的希望 千祈唔慣晒。

就因我幾代人慣晒,你哋先至要咁樣。

最後這則故事雖然沒有自焚者那樣衝擊,但卻是最可怕。

2025年,香港的言論自由徹底淪喪,政府透過少年軍(類似紅衛兵),在大街小巷實行思想管制,如果有違反當局的規定,列案管理,甚至還能蛋洗門戶。

主角阿森開了間雜糧店,門口賣著雞蛋,上頭寫著「本地蛋」,就因本地兩字,吸引了少年軍的目光。

阿森的兒子也是少年軍的一員,但他的心,卻跟其他隊員不一樣,在一次查勤書攤的過程中,發現有違禁項目,事後少年軍又要蛋洗店門時,只有他握著雞蛋,一顆也沒扔,阿森接獲消息趕到現場,才發現兒子心中的掙扎,原來兒子一直都會將這些訊息通知給書店老闆,讓他能先做準備,阿森語重心長地對老闆說:「千萬不要習慣了,就是因我們這代習慣了,你們這代才會變成這樣」接著阿森兒子在片尾說了一句「連小叮噹都禁,傻㗎?」這時阿森知道,這希望的火苗會持續下去。

本地蛋的情節我覺得兌現的機率較小,這種從下而上文革式的言論管控,連在現在的中國內地都很少見,但的確給人種種的警惕,當連本地都說不出口時,還有甚麼可以說呢?但這影片中還是對未來抱持樂觀,如同阿森最後的感嘆:「邊有得禁啊?」   《後記》 看完十年,雖然前四則都將香港帶往赤色煉獄或失落世界,但本地蛋還是為觀眾們打了劑強心針,告訴大家:「我們始終有希望」,而希望則是要透過對於自由不斷的追求與維護才能達成,這過程可能要流血,但我們必須準備。

中英聯合聲明中的維持香港高度自治50年已經過了20年,接下來的30年會如何發展,台灣人必須關注,別忘了,一國兩制這東西,當初香港可是台灣的試驗品啊。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明年今日 別要再失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床褥都改變 如果有幸會面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或在同伴新婚的盛宴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惶惑地等待你出現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明年今日 未見你一年 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誰捨得改變 離開你六十年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但願能認得出你的子女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臨別亦聽得到你講再見  純粹想放歌詞 分享此文: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文章分頁導航 【德國慕尼黑交換】啤酒、十月與拜仁慕尼黑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Google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Chansir Chansir|找什麼 搜尋: Chansir|近期文章 十年之後 【德國慕尼黑交換】啤酒、十月與拜仁慕尼黑 【德國慕尼黑交換】入籍 (Anmeldung) Chansir|文章分類 運動次動(1) 胡思亂想(1) 德國交換(2) Chansir|標籤TenYears 交換學生 入籍 十年 台灣 啤酒 啤酒節 德國 慕尼黑 拜仁慕尼黑 雨傘革命 香港Chansir|月曆 六月2017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九月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可使用Cookie。

繼續使用此網站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若要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如何控制Cookie,請參閱此處: Cookie政策 追蹤 已追蹤 Chansir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Chansir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