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華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誌。

最終清朝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目次. 甲午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甲午戰爭甲午戰爭形勢圖日期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地點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威海、黃海、澎湖結果 日本決定性大勝[1],清朝慘敗[2][3] 簽訂《馬關條約》 北洋艦隊覆滅 洋務改革徹底失敗[4] 清朝正式撤出朝鮮半島,並喪失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和台灣領土主權[5][6][7][8] 清朝國威銳減[3][9],列強加強瓜分中國勢力範圍[10] 日本國際地位得以提升,並與西方列強一同加入瓜分中國的行列領土變更 朝鮮國從清朝獨立,日本控制之後兼併朝鮮半島清朝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給日本,後在列強交涉下把遼東半島歸還清朝。

參戰方  大清  大日本帝國指揮官與領導者 光緒皇帝慈禧太后李鴻章劉坤一宋慶、左寶貴 †依克唐阿、長順丁汝昌×劉步蟾×、鄧世昌 †林泰曾×、林永昇 † 明治天皇山縣有朋兒玉源太郎野津道貫大山岩伊東祐亨桂太郎川上操六東鄉平八郎兵力 約250,000人欽差大臣劉坤一統一指揮奉軍、吉林靖邊軍、黑龍江鎮邊軍、毅軍、淮軍、湘軍各營,依克唐阿、長順守盛京方向,宋慶守山海關方向丁汝昌提督北洋水師 240,616人陸軍第1軍陸軍第2軍聯合艦隊傷亡與損失 11,864人陣亡21,840人傷亡除鎮遠、濟遠等艦艇被俘獲,北洋水師幾乎被全殲 1,132人陣亡285人傷殘11,894人病死3,758人受傷被清軍處死間諜若干名閱論編中日甲午戰爭 豐島海戰 成歡之戰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九連城之戰 旅順口之戰 威海衛之戰 營口之戰 澎湖之役 馬關條約 閱論編日本帝國擴張 明治時代 琉球(1872–1879) 斯卡羅(1874) 江華島(1875) 甲午戰爭(1894–1895) 台灣(1895) 八國聯軍遠征(1899–1901) 日俄戰爭(1904–1905) 旅順、大連(1905) 朝鮮半島(1910) 大正時代 青島(1914) 西伯利亞(1918–1922) 昭和時代 滿洲(1931–1932) 上海(1932) 蘇聯(1932–1939) 中國(1937–1945) 緬甸(1942–1945) 法屬印度支那(1940) 香港(1941) 新加坡(1942) 泰國(1941-1945) 太平洋(1941-1945) 甲午戰爭漢語名稱正體字甲午戰爭簡化字甲午战争標音官話(現代標準漢語)- 漢語拼音JiǎwǔZhànzhēng- 注音符號ㄐㄧㄚˇㄨˇㄓㄢˋㄓㄥ韓語名稱諺文청일전쟁漢字淸日戰爭日語名稱日語原文日清戦争舊字體日清戰爭標音- 日語羅馬字Nisshinsensō 甲午戰爭(亦稱中日甲午戰爭)是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在朝鮮半島、遼東、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進行的一場戰爭。

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第一次中日戰爭(FirstSino-JapaneseWar)。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華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誌。

最終清朝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目次 1歷史背景 2交戰雙方 2.1清朝 2.2日本 3過程 3.1第一階段 3.2第二階段 3.3第三階段 3.4簽署馬關條約 4後續事件 5結果及影響 5.1對清朝的影響 5.2對日本帝國的影響 5.3對朝鮮王朝的影響 6分析 6.1海軍分析 6.2陸軍分析 6.3戰備分析 7戰爭罪行 8清軍步槍 9參考文獻 10延伸閱讀 11外部連結 12參見 歷史背景[編輯] 1887年的一幅諷刺畫,大清、日本及沙俄爭釣一條寫有「朝鮮」的魚 參見:中日天津會議專條、長崎事件和東學農民革命 1863年底,朝鮮哲宗逝世,神貞王后立宗室興宣君李昰應之子李命福即位,改名李熙,是為高宗。

當時高宗還年幼,奉生父李昰應為興宣大院君(華人稱之為「雲峴君」),攝政。

1873年,大院君下台,閔妃(即明成皇后)掌政。

「征韓論」自日本古代神功皇后征韓的傳說以來,即為日本的一種政治主張。

江戶幕府時期國學進一步將其發展,幕末尊王派如水戶派與吉田松陰等都提出這一主張。

作為松陰的學生,木戶孝允亦在1868年12月向朝臣岩倉具視提出這一觀點。

隨後日本內戰戊辰戰爭爆發,征韓論暫時擱置。

戰後明治維新開始,武士階級統治被廢除造成國內社會危機,征韓論被以西鄉隆盛為首的士族守舊派再次提出。

1873年,出訪歐美岩倉使節團歸國,認為日本遠落後於世界,征韓為時尚早,並發動「征韓論政變」驅逐中央政府的征韓派,繼續推動維新。

隨即造成大規模的舊武士暴動「佐賀之亂」(1874)與西南戰爭(1877)。

然歸國派並未否定征韓論,以牡丹社事件入侵台灣安撫舊士族,並在1875年利用雲揚號事件與朝鮮簽訂《江華條約》。

西南戰爭後,大久保利通於1878年遇刺標誌日本激進的維新運動開始冷卻;征韓派的板垣退助、後藤象二郎發動的自由民權運動亦有發展。

征韓論因此再度熱議,逐漸成為當時日本東亞政策的重要內容。

清光緒元年(1875年),有艘日本軍艦「雲揚號」,停泊在朝鮮江華島沿海附近號稱進行海域測量,卻在傍晚以補充淡水為由,未經向朝鮮政府申請,也未提前通知朝鮮守軍,企圖靠岸上陸。

江華島砲台守軍發砲攻擊。

日艦「雲揚號」全力反擊,摧毀江華島砲台並攻陷永宗城。

(此事件又稱為朝鮮的黑船事件) 1876年2月26日,日本與朝鮮在江華島簽訂不平等的《江華條約》(又稱《丙子修好條約》、《日朝修好條約》),朝鮮給與日本貿易特權並互相承認為自主獨立的國家。

關於此事件的來龍去脈,羅惇融在《中日兵事本末》書中,詳細記載:「光緒元年秋,日本以兵艦突入朝鮮江華島,毀其砲台,焚永宗城,殺朝鮮兵,掠軍械以去。

復以兵艦駐釜山,要盟。

方副島種而之來議也,乘間語總署,朝鮮是否我屬國,若為屬國,則由我主朝鮮通商事。

總署答以朝鮮雖我藩屬,而內政外交,聽其自主,我朝向不與聞……至是,日本以兵脅朝鮮,而遣開拓使黑田清隆為全權大臣,議官井上馨副之,赴朝鮮議約。

二年春,約定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互派使臣,並開仁川、元山兩埠通商,日艦得隨時測量朝鮮海岸,中國視之漠然也。

」[11] 此條約在朝鮮造成保守黨與維新派的鬥爭。

保守黨想維持「事大交小」傳統的外交方式,維新派想因此脫離與中國的冊封關係,與歐美結交來發展朝鮮。

但中國仍控制著朝鮮朝廷保守的官員與貴族。

清光緒八年(1882年),朝鮮發生新舊黨之爭。

朝鮮自江華島事件後,國內維新派組開化黨,是為新黨;舊黨則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

因王妃閔氏一族與李昰應不睦,李昰應遂唆使兵變,焚日本使館,殺日本中尉堀本禮造。

日本因而出兵朝鮮,慈禧太后亦派兵朝鮮。

敉平叛亂後,中國與日本皆駐軍漢城。

清朝將領吳長慶與袁世凱將昰應逮捕,囚禁於中國保定,1885年獲釋。

清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正酣,日本密令其駐朝鮮公使竹添進一郎策劃朝鮮維新派開化黨人發動政變。

竹添進一郎對金玉均、洪英植等開化黨首鼓動「中法開戰,中國將亡,貴國有志於改革之士,不可失此機……」,還主動幫開化黨制定政變計畫。

12月4日洪英植等開化黨人發動甲申政變,在王宮放火,引日軍入宮。

在朝鮮大臣奔向清軍軍營,「匍匐轅門,撫告哀衷」請求援助下,袁世凱率領二千名清軍進入漢城,擊敗日軍後攻入王宮,救出朝鮮高宗。

高宗獲救後,立即下令將擒獲的洪英植等七人處死,並追捕朴永孝等人。

事件過後,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中日兩國代表李鴻章、伊藤博文於天津簽訂《中日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約定:「將來朝鮮如有事,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行文知會;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 隔年,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水師數艘軍艦完工,便假借保養之名,到日本長崎軍港塗油。

當時日本完全沒有和「定遠」、「鎮遠」同級的鐵甲艦,清軍上岸後,又發生了清軍與當地警察械鬥的「長崎事件」。

此事件造成日本反中情緒,也使日本加緊建設海軍,包含雇用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設計針對「定遠」、「鎮遠」大型鐵甲艦的艦艇。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日本參謀部制定《征討清國策》,計劃武力攻占北京和長江中下游,將山東半島到台灣的沿海地區及島嶼劃歸日本版圖,肢解中國其他地方為幾個小國,附屬於日本,提出「以五年為期作為準備,抓住時機,準備進攻」,對中國進行一場「國運相賭」的戰爭[12]。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開始的10年擴軍計劃,建立了一支以中國為假想敵的近代陸軍和海軍,陸軍常備兵63000人,預備兵23萬人,海軍排水量72000噸,包括各種軍艦31艘,魚雷艇24艘。

1890年和1892年日本舉行兩次大規模海陸軍聯合演習,並派遣間諜潛入朝鮮和中國。

1890年,日本內閣首相山縣有朋在國會施政演說中,稱朝鮮、中國東北和台灣是日本的「利益線」,是與日本「安危密切相關的地區」,宣稱保衛利益線上「國家獨立自衛之道」[12]。

劉公島上的甲午海戰紀念館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月,朝鮮東學黨南接派代表人物全琫準在全羅道聚眾號召農民起義,發檄征討日寇、驅逐權奸,史稱東學農民革命。

朝鮮高宗恐慌,向北京告急。

四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馳赴朝鮮,清軍登陸駐屯於牙山,並按《中日天津條約》之規定電告日本。

此時,朝鮮朝廷與全琫准已經議和並簽署《全州和約》。

日本得知朝鮮向清政府求援後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向朝鮮增兵。

6月13日,朝鮮政府致信袁世凱,要求清兵撤離以避免日本軍事入侵。

清政府旋即同意了朝鮮的撤兵請求,並向日本提出雙方同時撤軍。

日本則提出「日中共同改革朝鮮內政」,遭到清政府的拒絕。

此後,日本改為單方面向朝鮮施壓,要求朝鮮「改革內政」,否則動用武力。

7月20日,日本向朝鮮發出3天內廢除與清政府一切條約的最後通牒。

在3日期限到達的7月23日凌晨,日軍攻占了朝鮮王宮,推翻閔妃集團,逼迫高宗將國家大權轉交給興宣大院君,並成立了以金弘集為首的親日內閣。

日本旋即唆使金弘集政府廢除與清政府的一切條約,並委託日本驅出清軍。

[13]:30-31[14]:490-491 北洋大臣李鴻章發覺事態不妙,急調總兵衛汝貴、提督馬玉崑率軍火速由大東溝登陸,進駐平壤;另調北洋陸軍十餘營分梯次渡海馳援朝鮮。

7月23日,方伯謙濟遠和林國祥廣乙兩艦抵達牙山,掩護運送清軍的運兵船在朝鮮牙山登陸。

7月25日拂曉,兩艦離牙山返航。

早晨7時20分,在朝鮮豐島海面,遭遇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吉野、浪速及秋津洲等三艦。

日軍不宣而戰,發砲攻擊濟遠和廣乙(日方稱濟遠先開火)。

經過一番激烈砲戰纏鬥後,福建船政局自製砲艦廣乙企圖逼近日艦發射魚雷,但在秋津洲、浪速壓倒性的火力打擊下受重創,船身傾斜,人員傷亡慘重,無力再戰。

此時載有第二波増援朝鮮清軍1200餘人、並懸掛英國國旗的英國高陞號商輪和滿載軍械的操江艦(英語:ChinesegunboatTsao-kiang)先後駛來,日艦浪速及秋津洲改追高昇及操江。

廣乙於是向海岸方向退出戰鬥,最後在朝鮮十八島附近擱淺,縱火自沉。

濟遠則懸掛白旗,然後更掛上日本軍旗,向西棄二艦而走,日艦吉野在後追擊,濟遠以尾炮向吉野還擊,後得脫。

9時15分,日艦浪速發出信號,勒令高陞號停船,英籍船長被迫停駛。

浪速派代表乘小艇登船檢查,詢問船長:「高陞號隨浪速走,同意嗎?」,英國船長回答:「如果您如此命令,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在抗議下,服從」。

人員回母艦後,浪速掛起信號旗命令高陞號起錨,隨其前進。

船上官兵拒不投降,在高繼善的領導下,接管高陞號並禁止英人離船,英籍船長要求浪速再派代表前來。

小艇接近高陞號,船長與日方交涉要求駛回大連或旅順,但日方未做回覆。

正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刻,日軍掛出旗號,要求船上洋員離船,但是清兵禁止放下小艇,英船長用信號告訴浪速此狀況並請其再派小艇來,浪速拒絕。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光緒二十年對日宣戰詔書 日語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日本對中國宣戰詔勅 日艦浪速號隨後開動,繞行高陞號一周,下午一時,日艦浪速號向高升號發射一枚魚雷,但魚雷失效未擊中。

又用艦砲向高陞號轟擊,十數發之後高陞號緩緩下沉,清軍亦以步槍英勇地向敵艦開火。

浪速派出小艇營救出英籍船長,大副及另一名英國水手,法艦獅子號(LeLion)營救出43人,德艦鼬號(Iltis)救上150人,英艦鼠海豚號(Porpoise)救起87人,德國籍北洋水師教習漢納根游回岸上,其餘八百餘名清兵與中外船員罹難。

下午2時操江艦被秋津洲追上俘虜,此即豐島海戰。

此戰後英國社會為之震動,但英國官方最後作出擊沉高陞號符合國際法結論而不譴責日本。

[15] 參見:成歡之戰 7月28日夜,日本陸軍進攻牙山清軍,發生激戰,清軍不支,退向平壤。

8月1日(陰曆七月初一),光緒帝下宣戰之詔。

由於日軍割斷漢城至平壤的電線,光緒帝在宣戰時尚未知嘵成歡戰事的正式消息。

詔文特別強調日本不守國際法擊沉高陞號,盼能引起各國的共鳴。

[16]此時相當多的西方人認為清朝將會獲勝。

[17]當時大眾媒體不若現代發達,日本仍透過許多畫報、版畫等等的方式描寫戰況,並可觀察記錄者的意識,例如不同從軍記者或繪者出版之圖像[18][19]。

《光緒二十年對日宣戰詔書》(1894年8月1日) 上諭 (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日) 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日內閣奉上諭。

朝鮮為我大清藩屬,二百餘年,歲修職貢,為中外所共知。

近十數年,該國時多內亂,朝廷字小為懷,疊次派兵前往戡定,並派員駐紮該國都城,隨時保護。

本年四月間,朝鮮又有土匪變亂,該國王請兵援勦,情詞迫切,當即諭令李鴻章撥兵赴援,甫抵牙山,匪徒星散。

乃倭人無故派兵,突入漢城,嗣又增兵萬餘,迫令朝鮮更改國政,種種要挾,難以理喻。

我朝撫綏藩服,其國內政事向令自理,日本與朝鮮立約,係屬與國,更無以重兵欺壓強令革政之理。

各國公論,皆以日本師出無名,不合情理,勸令撤兵,和平商辦。

乃竟悍然不顧,迄無成說,反更陸續添兵,朝鮮百姓及中國商民,日加驚擾,是以添兵前往保護。

詎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隻,乘我不備,在牙山口外海面,開砲轟擊,傷我運船。

變詐情形,殊非意料所及。

該國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論昭然。

用特布告天下,俾曉然於朝廷辦理此事,實已仁至義盡,而倭人渝盟肇釁,無理已極,勢難再予姑容。

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勦,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

並著沿江沿海各將軍督撫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毋得稍有退縮,致干罪戾。

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交戰雙方[編輯] 清朝[編輯] 清朝旗艦定遠 鎮遠艦 光緒皇帝 參見: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配置有鐵甲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寸巨炮4門,航速分別為14.5節及15.4節。

然而之後到甲午戰爭之前6年沒有再添置鐵甲艦。

在此期間,重修頤和園花費約八百萬兩白銀。

1889年光緒皇帝大婚,花費白銀540萬兩,即三艘半定遠級鐵甲艦的費用。

[20][21]1891年戶部尚書翁同龢奏准暫停南北海軍購買外洋槍炮船隻3年。

因此在開戰時的北洋海軍已經沒有多少「大艦巨炮」優勢可言,1894年中日火力對比分別是:口徑20厘米以上火炮31門對15門,20厘米以下火炮230門對140門,速射機關炮244門對294門,魚雷管39支對43支,船艦航速11.48節對12.84節,裝甲巡洋艦3艘對1艘,防護巡洋艦3艘對8艘。

[22] 李鴻章在1879年10月27日的奏摺中說:「中國即不為窮兵海外計,但期戰守可恃,藩籬可固,亦必有鐵甲船數隻游弋大洋,始足以遮護南北各口。

」由此可見,防禦是建立北洋水師的關鍵動因。

巨資訂購的「定遠」、「鎮遠」這兩艘戰艦的設計與製造,凸顯裝甲、噸位和重炮的優勢,這也與李鴻章立足防禦的建隊思想密切關聯。

1894年5月下旬李鴻章校閱北洋水師,奏稱:「北洋各艦及廣東三船沿途行駛操演,船陣整齊變化,雁行魚貫,操縱自如……以魚雷六艇試演襲營陣法,攻守多方,備極奇奧。

」「於駛行之際,擊穹遠之靶,發速中多。

經遠一船,發十六炮,中至十五。

廣東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

」「夜間合操,水師全軍萬炮並發,起止如一。

英、法、俄、日本各國,均以兵船來觀,稱為節制精嚴。

」[23]戰爭前夕,北洋艦隊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寧大連)三大基地建成[24][25],英國觀察員看完北洋水師操演後上書海軍部,也認為北洋艦隊戰力不容小覷。

後期因李鴻章解僱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水師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見海軍提督正與巡兵團同坐鬥竹牌也。

」 提督丁汝昌本陸將,且淮人,孤寄群閩人之上,遂為閩黨所制,威令不行。

琅威理去,操練盡弛。

自左右翼總兵以下,爭挈眷陸居,軍士去船而嬉。

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錄〉[26] 1888年原本預訂購入300箱炮,後因為軍費不足,北洋海軍只購入3發炮,「從前撥定北洋經費號稱二百萬兩,近年停解者多,歲僅收五六十萬。

」[27] 英國遠東艦隊司令裴利曼特(英語:EdmundFremantle)評論說:「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人掌管,外則鐵鏽堆積,內則穢污狼藉,業已無可駛用。

」[27][28] 日本[編輯] 日本旗艦松島 東洋蕞爾小邦而能歲增鐵艦,聞所製造專與華局比較,我鐵艦行十五海浬,彼則行十六海浬。

定、鎮大礮口徑三十零半生特(釐米),彼松島等四艦則配二十四特大炮並放快炮,處處俱勝我一籌。

現在英訂購之頭等鐵甲船,又是何項新式。

蓋以全國之力專注於海軍,故能如此,其國未可量也!——李鴻章[29] 1882年,日本海軍還只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為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

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劃,意圖超過北洋海軍。

在擴張政策的指引下,日本加快陸海軍的軍備步伐。

為了對付北洋水師的重型鐵甲艦,日本高薪聘請法國海軍部的白勞易擔任日本海軍省顧問、海軍工廠總監督官,專門負責建造在火力和速度上足以對付「鎮遠」和「定遠」的「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同時重金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兵工廠訂購快速巡洋艦。

依據藤村道生在《日清戰爭》中的記述,日本海軍為了彌補大炮的不足,建造小型快速的巡洋艦,並安裝剛剛可以應用的小型速射炮(英語:Quick-firinggun)。

這種小型速射炮雖然是12厘米至15厘米粗細的中口徑炮,但其發射速度卻為原來大炮的8倍,在同一時間內發射出大量炮彈,如果快速使敵艦接近中口徑炮的射程以內,便可完全削弱敵艦的戰鬥力。

較之中方,日軍的決策者認識到速射炮將成為擊傷敵艦、擊殺敵艦官兵的主力艦炮,並將其大量裝備於日本海軍的艦船上,這一戰略預判在隨後的海戰中得到豐厚的回報。

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受僱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巡洋艦「松島號防護巡洋艦」和「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1890年時,清朝北洋水師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

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當時日本政府年度財政收入僅八千萬日元。

1893年起,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自己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日圓,再從官員薪水裡取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

1890年時服役、排水量2,100噸的巡洋艦「平遠」是北洋水師最後配備的新造艦,而在1892年服役並編入廣東水師的「廣丙」(1,000噸)排水量低於日本海軍在1891年(明治24年)服役的6艘巡洋艦「松島」、「嚴島」、「橋立」、「千代田」、「秋津洲」、「吉野」,而此6艘排水量都已高於「平遠」的2,100噸,其中四艘更達4,200噸。

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為72,000噸,多數有配置速射炮(英語:Quick-firinggun)的新式艦艇。

戰前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其中174,017人有參戰經驗,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噸,超越北洋水師。

日本對清廷改革後的實力仍有顧忌,對於北洋水師不敢輕敵,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清國平時可徵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 1894年10月,日本發佈由日本中原通宗方小太郎撰寫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檄文,利用清帝國的滿漢民族矛盾,號召漢人反抗清政府,也有清軍俘虜追崇日軍[30]。

文中提到:「……滿清氏元(原)塞外之一蠻族,既非受命之德,又無功於中國,乘朱明之衰運,暴力劫奪,偽定一時,機變百出,巧操天下……雖然,我國之所懲伐在滿清朝廷,不在貴國人民也;……夫貴國民族之與我日本民族同種、同文、同倫理,有偕榮之誼,不有與仇之情也。

……故船載糧食、兵器,約期赴肋。

時不可失,機不復來。

古人不言耶: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卿等速起。

勿為明祖所笑!」 不過,日本國內同期仍存在反對中日戰爭的聲音。

自1884年甲申政變起,日本主戰派開始崛起,面對國內狂熱的開戰主張,包括興亞會主要成員勝海舟、宮島誠一郎(日語:宮島誠一郎)和渡邊洪基(日語:渡辺洪基)在內都堅持反戰主張。

[31] 過程[編輯]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7月29日成歡之戰,至8月1日清朝對日本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

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變化,大致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編輯] 參見:豐島海戰、成歡之戰、平壤之戰(1894年)和黃海海戰(1894年) 1894年黃海海戰圖 第一階段,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

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黃海海戰是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戰役規模的海戰。

亦稱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

此役北洋水師失利,自此退入威海衛,又執行李鴻章避戰保船的命令,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

陸面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

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9,500餘人,日軍也有16,000多人,雙方戰力相差甚遠。

日軍第九混成旅團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崑奮勇抗擊,日軍無功而返。

法國LePetit雜誌:法國砲艦LeLion號救援沉沒的高升號清軍人員(1894年7月25日) 日本聯合艦隊於黃海擊潰清朝北洋水師(浮世繪畫師小林清親、井上吉次郎繪) 日軍在攻擊清軍 日軍攻克平壤清軍 朝鮮士兵和清朝士兵俘虜 甲午戰爭中的日軍士兵,1895年 日本士兵斬首清朝士兵的插圖 同時9月17日(農曆八月十八日)海軍聯合艦隊進入黃海鴨綠江出海口以西約50公里處大鹿島附近(今遼寧省東港市孤山鎮外海)合擊北洋水師艦隊[32][33][34][35],這是1866年利薩海戰後的首次大規模鐵甲艦海戰。

售出軍艦給清日雙方的英國及當時各軍事大國極為關注此場海戰。

海戰在中午時分開始,雙方皆在11時15分和11時30分發現敵方。

由於清艦是從朝鮮運兵回來,加上未裝舷側速射炮,側面火力貧弱,而定遠級的主炮都排在前方,所以艦隊以一字形排開,日艦則是尋戰而來,由坪井航三率第一游擊隊的吉野等四艘快速巡洋艦為前鋒,伊東祐亨帶領的本隊慢速六艦在後成一字陣。

12時清軍下令變陣,排成尖峰形。

13時開始炮擊:時間不久,艦隊中央成凹陷形。

面對清軍鐵甲艦攻勢,日艦被迫後退。

此時日艦包抄清軍右側,由於日艦較快加上清軍指揮不當,右側艦隊被殲滅;丁汝昌之旗艦也被炮擊,炮震力導致正在持雙筒望遠鏡觀看海面戰局的丁汝昌從二樓高炸飛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斷重傷。

定遠號艦長接手指揮,下令全部艦隻集中重炮攻擊日本旗艦松島號,14時松島號包括艦長室在內中彈,但因為炮彈火藥不足,沒有爆炸(艦隊司令伊東祐亨回憶)和沉沒,日艦後退,伊東中將司令且即更換旗艦。

當松島號由友艦拉回日本時,全艦千瘡百孔卻未沉沒,日軍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戰鬥中,致遠艦衝出隊列,試圖撞擊日艦吉野號,卻傷勢過重而沉沒,管帶鄧世昌落水後拒絕救援,以身殉國(致遠252人中245陣亡)。

16時清軍左側艦艇中彈,背靠荒島,一邊滅火一邊攻擊日艦。

滅火成功,日艦在沒有優勢下撤退。

另一方面,日艦所有火炮皆無法擊穿定遠號等清軍鐵甲艦,清左側艦隊回救運送重炮彈予兩艦,因此反而日艦多被重炮所傷。

伊東祐亨認為暫時無法擊沉定、鎮兩艦,下令撤退。

裴利曼特(英語:EdmundFremantle)說:「日軍不能全掃乎華軍者,則以有巍巍鐵甲艦兩大艘也。

」[36]伊東的旗艦松島號由於損壞嚴重,升起不再履行旗艦職務的旗號,日艦紛紛回護松島,反失去全殲北洋水師的機會。

李鴻章的奏摺說靖遠升旗召集各艦追擊,17時30分日艦遠去,清軍下令停止追擊。

馬幼垣指出,清軍損失更重,彈藥將盡,速度又慢,追擊不合邏輯,而且馬吉芬、戴樂爾的回憶錄都沒有提到追擊,唯一支持的史料只有李的奏摺。

[37] 此大東溝海戰清軍傷亡600餘人,經遠管帶林永昇戰死,經遠沉沒,致遠管帶鄧世昌與艦同沉殉國;日軍傷亡亦達300餘人,濟遠和廣甲逃離戰場,濟遠管帶方伯謙因此被處決,雖是罪有應得,但廣甲艦長吳敬榮由於隸屬廣東水師,僅以革職論處。

激戰5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艘,包括經遠、致遠、超勇、揚威和廣甲,受傷4艘,但成功完成護航運載清劉銘傳淮軍12營陸軍登陸鴨綠江岸。

日艦僅傷5艘,先行撤離戰場。

戰後北洋艦隊未敢主動出擊,日本聯合艦隊達到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

9月15日,日軍分三路總攻平壤,戰鬥至為激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中炮陣亡,隨後玄武門失守,葉志超下令撤退,六日內狂洩五百餘里,透露清陸軍內部湘軍、淮軍嚴重對立;26日清軍直抵鴨綠江以北。

朝鮮全境為日本所控。

9月23日李上折要求提取從1888年起打著海軍名義籌備,實際一直被中央扣在手裡生息以建頤和園的260萬兩銀,獲得150萬兩緊急軍費[38][20]。

第二階段[編輯] 參見:九連城之戰、旅順口之戰和旅順大屠殺 日軍攻占旅順後,在海軍公所合影 一份西方報紙登載日軍執行旅順大屠殺殘害中國人的素描。

[39]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

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

10月25日,日軍在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成功,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

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被迫撤出陣地。

日軍攻陷虎山。

山縣有朋即將第一軍司令部移於虎山。

鴨綠江防線決戰剛要打響前光緒帝拿問平壤之戰逃跑主將衛汝貴。

聖旨到,造成清軍全軍崩潰。

26日,日軍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同日日軍在莊河花園口登陸,11月9日,攻佔金州,10日陷大連灣,至此清軍在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

11月21日旅順陷落,日軍執行旅順大屠殺,對城內進行4天3夜的搶劫、屠殺和強姦,遇害人數估計二千餘到二萬餘人之間[40][41][42]。

李鴻章曾經提出「若水師至力不能支時,不如出海拚戰,即戰不勝,或能留鐵艦等退往煙臺。

」但是受到丁汝昌的堅決反對,從而使得北洋水師繼續困守在港內。

[43]旅順口的防禦工事,經營10餘年,耗費白銀數千萬兩,駐守兵力達14700人,日軍僅用不到一天時間,付出426人的傷亡,就拿下這座重兵把守的要塞,清軍則付出3600多人的傷亡。

第三階段[編輯] 參見:威海衛之戰、五復海城、營口之戰和田莊決戰 威海衛陷落丁汝昌獻降圖(實為北洋水師管帶薩鎮冰獻降)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12月24日,鎮遠退入威海衛時觸礁(粵語:觸礁),經搶修才不至下沉,但已不可再出深海作戰,管帶林泰曾引咎自盡。

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

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岸炮台。

營官周家恩陣亡,炮台被日軍攻佔。

2月3日日軍攻陷威海衛城,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

9日,日軍少將大寺安純(英語:ŌderaYasuzumi)被大砲擊斃,是日軍在甲午戰爭中軍階最高的陣亡者。

10日,定遠號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隨後劉步蟾生吞鴉片自殺。

12日,丁汝昌亦自殺。

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在英國籍海軍軍事顧問建議下,由最年輕管帶、日後民國第一任海軍總長薩鎮冰向伊東中將獻降,濟遠、廣丙、鎮中、鎮東等10艦為日軍所俘,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隨後薩鎮冰駕駛康濟艦並載著丁汝昌等六人靈柩離開劉公島。

北線日軍與清軍滿洲部隊主力進行的戰役有五復海城,與湘軍、淮軍、毅軍進行的戰役有牛莊之戰(英語:BattleofYingkou)(又名「佯攻遼陽,實取牛莊」之戰)。

日軍佯攻遼陽,光緒帝中計,親自下令圍攻海城的清軍主力救援遼陽,結果日軍迅速調動進攻清軍交通樞紐牛莊,圍殲孤立在牛莊湘軍主力。

最終雙方主力爆發田莊台決戰,宋慶在清軍主力被圍殲前下令撤退。

清廷被迫議和。

簽署馬關條約[編輯] 主條目:馬關條約 1895年4月17日,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

後續事件[編輯] 主條目:乙未廣州起義和戊戌變法 甲午戰爭後期,身處海外的孫中山開始革命嘗試。

1895年2月抵達英屬香港後,孫中山開始在日本商人梅屋莊吉幫助下,與日本駐香港領事館領事中川恆次郎聯絡,請求武器及資金援助,並與同儕策劃在廣州起義。

曾在北洋海軍擔任過學堂教習、軍艦大副等官職,參加過甲午大東溝海戰的美國人馬吉芬(PhiloNortonMcGiffin,1860-1897,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在1894年末因為大東溝海戰中的戰傷歸國。

由於美國社會輿論和當時的西方輿論一樣,分辨不太清甲午戰爭爆發的原委,只看到最後的結果,因此他在美國報刊上撰文並各處演講,將他所親見親歷的北洋海軍的戰鬥情況介紹給大眾,但被輿論當作瘋子、狂人,認為是他頭部的戰傷使得他精神錯亂。

1897年2月12日,馬吉芬自殺,留下「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此句出自聖經詩篇51:17)」的臨終懺悔詞,穿著一身北洋海軍軍服,盛殮在鋪蓋著黃龍旗的棺柩中下葬[44]。

結果及影響[編輯] 自此役後,清朝外交政策的焦點都在平復其結果,而日本外交政策的焦點則是確認其結果。

——潘恩(S.C.M.Paine)[2]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開始崩潰的中華朝貢體系,在簽訂馬關條約後,幾乎徹底崩解。

此戰的結果不僅對當時的東亞局勢做成深遠的影響,甚至影響中日韓這三個國家於近現代的發展。

對清朝的影響[編輯] 日本軍隊登陸澎湖群島 自鴉片戰爭至英法聯軍之役為十五年,自英法聯軍之役至日軍初次侵台為十五年,自日軍初次侵台,中經馬嘉理事件、伊犂交涉以至中法戰爭約九年,自中法戰爭至中日戰爭亦為九年,其間中國多少尚可喘息苟延。

中日戰後,情勢急轉直下,外來的兇猛壓力,跟蹤而至,片刻未弛,直可謂危急存亡之秋。

——郭廷以[3] 清朝戰敗,只得向日本求和,簽下《馬關條約》。

1895年間,光緒帝派李鴻章前往日本簽約。

條約指明,清朝須承認朝鮮為獨立國,撤出朝鮮半島。

割讓台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

條約又要求清朝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要求向日本賠款,日本便獲得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中國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

還規定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上述幾個通商口。

日本貨物在中國內地必須免去內地稅。

這使日本經濟迅速發展,改變東亞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導致1902年的英日聯盟及1904年的日俄戰爭。

甲午戰爭後所簽訂的《馬關條約》是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簽訂的《南京條約》來對清政府危害極大的不平等條約。

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喪失澎湖列島與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的主權,還須承擔巨額賠款;而其中允許外國企業於境內投資設廠的條款,亦對當時正在茁壯的中國棉紡織工業產生嚴重威脅。

此外,條約衍生出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也開啟了西方諸國瓜分中國之端。

1896年,俄國以迫日還遼有功,與清政府簽署中俄密約。

後來,密約泄露,列強爭相劃分勢力範圍、租界與租借地。

俄國在1898年租下旅順與大連兩港口;德國則強占膠州灣。

[45] 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著其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

同時,甲午戰爭也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此役後中國在國際地位上急轉直下,而日本則躋身為列強之一。

馬關條約之條款剝削中國,激起中國知識分子對國情的反思,清政府內部的改革派對自身弱點有更深認識,促使後來政治制度的改革,即1898年的戊戌變法,百日維新之先聲。

[46] 吾中國四萬萬人,無貴無賤,當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籠中之鳥,牢中之囚;為奴隸,為牛馬,為犬羊,聽人驅使,聽人宰割。

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變。

——康有為[9] 日本海軍在1895年甲午戰爭的勝利,基本上完全摧毀清政府的軍事力量,嚴重地削弱經濟實力,使中國元氣大傷,日本也為了取得戰爭勝利及保持住勝利的成果,在中國內部製造混亂,對革命黨人提供了大量的秘密資助,所以客觀地說,日本海軍的這次勝利為後來孫中山及其他革命團體領導的革命創造勝利的先決條件。

對日本帝國的影響[編輯] 甲午戰爭是日本從「被壓迫國」向「壓迫國」過渡的轉折點,因此在日本近代史上是一次劃時代的戰爭,具有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相匹敵的意義。

——藤村道生[1] 與清朝開戰前,日本國內朝野上下曾經對與中國開戰感到緊張和困惑。

甚至連明治天皇本人也曾經對是否與中國開戰感到躊躇。

但於戰勝清朝後,隨著不停的捷報與多次舉辦戰勝祝賀會,國內的輿論風向便開始有所改變,「帝國萬歲」等讚揚天皇的口號成為一時間的流行語。

日本國內為了紀念這次戰勝,也在國內多處樹立紀念碑。

同時在戰鬥期間,受到社會整體風氣影響,青少年的日常娛樂和玩樂也幾乎完全與戰鬥有關,甚至出現小孩子往中國人丟小石頭的事情。

同時,新聞媒體也以大幅報導這次戰爭為契機,在日本國內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

在當時,各家報社為了及時得到第一手的消息,紛紛往戰場派遣隨軍記者,使國民首次透過新聞媒體得知戰鬥的最新情況。

反之,那些沒有對戰鬥進行跟蹤報導的報社,也在這次戰爭後走向沒落。

各家媒體在報導有關戰爭的新聞時,經常使用把無名士兵「英雄」化的報導手法(忠勇美談),以及以激烈的文字描述戰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大量新的讀者群,也讓日本人首次意識到新聞和媒體這兩種現代化的吸收資訊渠道。

但是同時,媒體的報導只集中在報導片面的內容,使讀者的價值觀受到單一化的影響。

例如說,當時的報紙與雜誌便以這次戰爭為例,不斷地提出「日本文化比中國文化先進」等民族優越論的觀念,對日後一段長時間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看法產生嚴重的影響。

以甲午戰爭為契機,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第一次經歷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對日本成為近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戰爭過程中,國家機關不斷重複地強調「國民」的義務和貢獻,使得日本人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國家國民的一部分,應該不分地位地去支持軍隊,也是所謂的戰爭的「統合作用」。

在這個統合過程中,作為軍隊統帥的明治天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他與開戰時把大本營轉移到廣島的舉動,使日本國民強烈地感受到御駕親征的威嚴。

反之,戰勝消息經過渲染,則對日本人觀念造成極大的影響,也是從當時開始,日本國內開始產生蔑視中國的情緒,並一直延至後代。

同時以此為契機,日本國內開始有人提倡脫離漢字文化圈,也同時為了日後的海外拓張,確立日語標準化教育的普及。

同時,日本一直對俄國干預遼東半島一事存有芥蒂,大力鼓吹發展軍事工業,期待有打擊俄國的機會。

以大日本帝國憲法的發布(1889年)、撤除部分不平等條約(1894年透過日英通商航海條約取消領事裁判權)、中日甲午戰爭(1894-95年)這三個事件為契機,日本的脫亞入歐論初步取得成效。

同時,作為日本近代史上第一場獲勝的戰爭,不論對日本國內還是對當時的歐美列強都有巨大的象徵意義。

在日後的日俄戰爭結束後,歐美列強為了表示認同日本的國際地位,把日本設置在海外的外交代表機構紛紛升格為大使館。

對朝鮮王朝的影響[編輯] 朝鮮獨立後,仍然一直受日本與俄羅斯帝國控制,本來於甲午戰爭前已經相互鬥爭的開化黨(親日獨立派)與事大黨(親中派),在甲午戰爭後由開化黨攬權。

一度失勢的事大黨,於三國干涉還遼後,由明成皇后主導的親俄派再度掌權,直到乙未事變明成皇后被暗殺為止。

明成皇后被暗殺後,1895年日本以此為契機另立新皇后來掩蓋,計劃成立「大朝鮮帝國」。

結果因俄、美、英三國公使堅決反對而沒有實行。

朝鮮高宗倒向俄羅斯,並於1897年10月成立大韓帝國。

1894年,日本江戶末期至明治早期政治家勝海舟作詩《偶感》,定格甲午戰爭對於朝鮮之影響:「鄰國交兵日,其軍更無名,可憐雛林肉,割以與魯英。

」其中「雛林」指朝鮮古國新羅的首都雞林(現慶州),暗喻朝鮮;「魯」是當時俄羅斯的日語音譯(魯西亜)的簡稱。

在得知丁汝昌自殺後,勝海舟向報社投稿撰文祭奠,認為日本盲目追隨歐美走殖民擴張的道路十分愚蠢,中國是一個大國,不應該成為受輕視的競爭對手,而應該成為日本對抗歐美的夥伴。

勝海舟還預見到了三國干涉還遼時日本被國際圍堵的窘境。

分析[編輯] 1895年(明治28年)威海衛海戰戰勝祝賀慶應義塾大學炬火行列大運動會(燈籠遊行) 海軍分析[編輯] 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兩次遭遇日本聯合艦隊,北洋艦隊被擊沉多艘大型艦艇,但未能擊沉一艘日艦,福龍號僅有的一次魚雷攻擊也未收戰果。

據傳是丁汝昌「只識弓馬」,一干管帶也全用錯炮彈,不用海戰時的開花爆破彈,用穿甲彈甚至訓練彈。

北洋海軍的炮彈主要有開花彈(榴彈)和實心彈(穿甲彈)。

開花彈產自天津機器局,仍使用黑火藥填充。

發射後,黑火藥燃燒後產生的殘渣會附著在膛線,還有大量白煙,需要重新清潔膛線及等待白煙散去才能再次開火。

實心彈(穿甲彈)不使用火藥,只用重力攻擊敵方。

而日軍早已使用化學品黃火藥製作的炮彈。

而且天津機器局製作的炮彈質量粗糙,大小不一,鐵質差。

[47][48] 豐島海戰中,日本吉野號被一枚濟遠艦150毫米口徑火炮擊中右舷,擊毀舢板數隻,穿透鋼甲,擊壞發電機,墜入機艙的防護鋼板上,然後又轉入機艙里。

可是由於彈頭裡面未裝炸藥,所以擊中而不爆炸,使吉野僥倖免於報廢。

黃海海戰中,北洋海軍發射的炮彈有的彈藥中「實有泥沙」,有的引信中「僅實煤灰,故彈中敵船而不能裂」。

當時在鎮遠艦上協助作戰的馬吉芬認為,「吉野」號能逃脫,是因為所中炮彈只是固體彈頭的穿甲彈。

[47]據統計,在定遠和鎮遠發射的197枚12英寸(305毫米)口徑炮彈中,半數是固體彈頭的穿甲彈,而不是爆破彈頭的開花彈。

[48] 在直隸候補道徐建寅的《上督辦軍務處查驗北洋海軍稟》之後附有《北洋海軍各員優劣單》、《北洋海軍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種彈子數目清折》、《北洋海軍存庫備用各種大炮彈子數目清折》中統計,參加過黃海大戰的定遠、鎮遠、靖遠、來遠、濟遠、廣丙7艦的存艦存庫炮彈,僅開花爆破彈一項即達3,431枚。

其中,供305毫米口徑炮使用的炮彈有403枚,210毫米口徑炮彈952枚,150毫米口徑炮彈1,237枚,120毫米口徑炮彈362枚,6英寸口徑炮彈477枚。

黃海海戰後,又撥給北洋海軍360枚開花彈,其中305毫米口徑炮彈160枚,210、150毫米口徑炮彈各100枚。

在3,431枚開花彈中,有3,071枚早在黃海海戰前就已撥給北洋海軍。

蘇小東《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驗北洋海軍考察》猜測:「至於這批開花彈為什麼沒有用於黃海海戰,惟一的解釋就是它們當時根本不在艦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順、威海基地的彈藥庫里。

由此可見,造成北洋海軍在黃海海戰中彈藥不足的責任不在機器局,也不在軍械局,而在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身上。

」在中日雙方開戰後,丁汝昌執行李鴻章「保船制敵」的方針,消極避戰,「仍心存僥倖,出海護航時竟然連彈藥都沒有帶足,致使北洋海軍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與日本艦隊進行一場長達5個小時的海上會戰,結果極大地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也加重了損失的程度」。

[48] 北洋水師與聯合艦隊進攻火力對比之下,北洋水師艦速略遜一籌,但噸位、火力、裝甲、重炮均占優勢,如果炮彈配備到位必然可重創日艦。

海戰結束後,定遠號、鎮遠號的護甲無一處被擊穿。

就平均船速而言,北洋水師較慢,為15.5節,聯合艦隊的本隊15.6節也不快,但包括吉野號在內的第一游擊編隊為19.4節,大大高於北洋水師。

戚其章認為英國的中國艦隊司令埃德蒙·佛萊曼特(英語:EdmundFremantle)上將說的「是役也,無論員兵素質、艦速或火炮射速、新式艦,實以日本艦隊為優」是正確的。

[49] 清軍艦炮威力雖大,但射速慢、操作不便、命中精度低,日本火炮射速快、操作便捷、命中精度高,兩者相較,日本艦隊在相同時間內的射彈量和命中率都要高於北洋艦隊。

此外,北洋海軍各主力艦都設有魚雷管3-4具,但是,在黃海海戰中,對聯合艦隊未曾實施魚雷攻擊,只有福龍號對西京丸號攻擊未成。

各艦炮彈數量未帶足,海戰時炮彈在五個小時內用盡。

[50] 軍艦(炮艦)總數 30厘米重炮 20-30厘米大炮 15-20厘米輕炮 15厘米速射炮 艦艇排水量 北洋艦隊 12 8 16 149 0 3.5萬噸 日本聯合艦隊 10 3 8 160 97 4.1萬噸 陸軍分析[編輯] 清軍配備大量的德式武器,但標準並不統一,一旦一個武器對應的子彈用完,則無法使用其他武器的子彈。

清軍的彈藥消耗數量也很大而且很不合理。

如清軍出發前往朝鮮,每支槍配有子彈150發,每炮配有炮彈50顆;後又從國內運送炮彈子彈,但僅擊斃日軍180人。

日軍人均僅消耗子彈8發。

[51][52] 兩國的陸上軍事技術對抗體現在依據地利構築的傳統要塞防禦系統與連發槍、榴霰彈、野戰火炮組成的現代火力系統之間的對抗。

應當指出,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清軍在旅順口和威海衛兩地修建工事,構築炮台,其工程之繁浩,構造之雄偉,耗費之巨大,堪稱中國工程史的里程碑。

然而,甲午戰爭的實踐表明,兩大要塞,一經日本軍隊的密集火力攻擊便立即崩潰,旅順口要塞不到一日即告陷落,而威海衛也僅僅堅守了一周時間。

究其原因,根源在於清軍使用低技術水平的防禦系統來對抗高技術水平的攻擊系統,在野戰火炮大規模應用後,地理因素對於防禦的作用日益弱化,建立有效的防禦系統比建立同一水平的攻擊系統具有更大的難度,需要投入更多的財力,因而也就更不容易成功。

[53] 清軍的編制極為簡單,日軍則已有工兵與輜重兵的區別。

清軍士兵普遍訓練不足,只會喊一聲就往前衝,不考慮利用地形地物,從不用跪射、臥射等射擊姿勢,一律站著射擊,開炮前還要先搖動大旗。

[52] 甲午戰爭中,日軍因戰鬥陣亡人數僅為964人,1,658人死於疾病,25人死於自殺。

但日軍在條約簽署後進入臺灣的乙未戰爭,面對以獵槍、土製大砲為武器的民兵時死傷人數達4,600人以上。

[54] 戰備分析[編輯] 北洋海軍將領大多數是福建船政學堂駕駛班早期畢業生,由於早期辦學水平不足,他們在船政學堂僅接受簡單的英文、算法、駕駛、測算、槍炮操法培訓。

1877年春,清政府在福建船政學堂第一、二屆畢業生中選出12人的海軍留學生,打算送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進行培訓。

但其中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三人到英國後僅上艦實習就結束訓練。

黃建勛、林穎啟、江懋祉三人未通過入學考試,僅參與了上艦實習,只有嚴復等六人入校。

而留學生監督官李鳳苞向朝廷稟報,成績排名卻是「甲等:劉步蟾、林泰曾、嚴復、蔣超英;乙等:薩鎮冰、方伯謙、何心川、葉祖珪;丙等:林永升、馬震東、黃元昊、黃建勛。

」劉步蟾、林泰曾日後成為北洋海軍的主要將領。

[55] 進入北洋水師後,以劉步蟾為首的北洋「福州幫」管帶群體,將對北洋水師嚴加訓練的英國教官琅威理擠兌走。

而在戰爭之中,光緒帝又給李鴻章施壓、對軍事行動胡亂指揮。

[56] 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前已經完成全國範圍內的普及教育,使得每一位應徵入伍的士兵都具有中級以上的文化水平。

明治政府以法國、美國為榜樣,建立完善的教育體制,政府將全國分為八大學區,各設大學一所。

每個大學區分32個中學區,每區設中學一所。

每個中學區分229個小學區,各設小學一所。

平均600人就有一所小學。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同時,改革教學內容,著重灌輸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和傳授理論科學知識。

中學就開有算術、地理、外國語、博物、地質學、天文學等課程。

大學開設力學、文學、法學、醫學等方面的課程。

相對於中國海軍留學生不到三年的留學期限,日本留學生獲得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理論科學研究,這就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可以肯定的是,經過這樣完備的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日本官兵,比中國洋務教育培養的人才具有更深厚的科學知識底蘊和軍事素養。

甲午海戰慘敗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中日兩國將領軍事素養上的差異是決定這場海戰失誤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對比中國大量外購裝備,日本的軍械生產已經開始走向成熟。

這也導致清軍在作戰時彈藥制式的不一致(日軍自製槍械口徑一致)。

而面對原材料如鐵礦的短缺,日本採用自行改進的義大利黃金式火炮技術,解決材料短缺問題。

[57] 戰爭罪行[編輯] 主條目:日軍戰爭罪行、旅順大屠殺和萬忠墓 日本攝影師龜井茲明(日語:亀井茲明)拍攝日軍於旅順埋葬遇害者屍體 旅順大屠殺萬忠墓紀念館 戰爭期間,日軍攻陷旅順,執行旅順大屠殺,對城內進行4天3夜的搶劫、屠殺和強姦,老弱婦孺無一倖免。

根據英國戰地記者維利爾斯(英語:FredericVilliers)的報導,短短四天市內就有兩萬人遇害,只有埋屍的36名華人倖免於難,而這36人的帽子上還寫著「此人不可殺戮」的標記[58]。

《紐約世界報》記者詹姆斯·克里曼(英語:JamesCreelman)寫道:「我經過各街,到處見屍體均殘毀如野獸所嚙。

被殺之店舖生意人,堆積疊在道旁,眼中之淚,傷痕之血,都已冰結成塊。

甚至有知靈性之犬狗,見主人屍首之僵硬,不禁悲鳴於側,其慘可知矣……」 清軍步槍[編輯] 雷明頓M1867步槍(英語:RemingtonM1867) 馬提尼-亨利步槍MkI型 參考文獻[編輯] ^1.01.1藤村道生,日清戰爭,頁1 ^2.02.1S.C.M.Paine,TheSino-JapaneseWarof1894-1895,pp.3 ^3.03.13.2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頁275 ^李恩涵.近代中國外交史事新研.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78.ISBN 978-957-05-1891-7.  ^中日馬關條約談判之研究.[2020-09-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4).  ^陸奧宗光,《甲午戰爭外交密錄》,陳鵬仁譯(台北:海峽學術,2005年5月),頁127、133、135、139 ^沈雲龍主編,《光緒條約》,(台北:文海,民52),頁1101-1118 ^中華民國中日馬關條約原文.[2020-09-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9.09.1刊載《國聞報》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初十、十一日,繼刊同年五月二十一日《知新報》第五十八冊,初刊題稱全二月二十七日保國會演說。

湯志鈞·《康有為傳》,1997臺灣商務印書館,Reformers ^丁石孫;許嘉璐;葉至善;等.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北京.2007-01:59[2020-09-14].ISBN 978-7-107-2023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8).  ^ 中日兵事本末.維基文庫(中文).  ^12.012.1鄭師渠.中国近代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136.  ^陳顯泗;楊昭全.《朝鲜近代农民革命领袖全琫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朱庭光主編.《外国历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三分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3月.ISBN 978-7-5161-9653-3.  ^Paine,S.C.M.,RichardTheSino-JapaneseWarof1894-1895 ^林子候.甲午戰爭前夕中日韓三國之動向.嘉義市:大人物書店.2001年:280頁.OCLC 52503996.  ^ChapterTen:Geo-PoliticalConflictfromtheFirstSino-JapaneseWartotheWashingtonConference,1894-1921.[2012-06-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5).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帝國陸軍平壤大激戰之圖.斯土斯民展品列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8-01-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9).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日清海戰之圖.斯土斯民展品列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8-01-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9).  ^20.020.1顏軍.颐和园史事研究综述.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頤和園史事研究百年文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6年12月[2022-07-09].ISBN 978711220015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陳先松.《修建颐和园挪用“海防经费”史料解读》.《歷史研究》.2013年,(第2期)[2019-0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戰爭史研究VOL.2P56 ^金一南.甲午之败(一):一场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战争.中國軍網.[2020-02-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6).  ^【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中共天津市濱海新區委員會宣傳部.[2020-09-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孫占元.《甲午战争的和战之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09-01:13[2020-09-14].ISBN 978-7-80696-09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錄(戴頁63,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彙編》,台北:鼎文書局,1973) ^27.027.1《李鴻章全集》 ^金一南.從軍風看命運北洋水師:一支開炮前即被葬送的艦隊(2).人民網.2005年12月29日[2019年5月18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18日).  ^于式枚稿,李鴻章核改《李文忠公尺牘》,頁708 ^ 甲午戰爭時有中國人視日軍為「王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鳳凰網歷史,2008年7月14日 ^黒木彬文.興亜会のアジア主義(PDF).法政研究(九州大學).2005-03-09,71(4):615–655[2022-01-17].ISSN 0387-288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已忽略文本「和書」(幫助) ^周桓:大孤山之子.黨史頻道--人民網.[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JamesAllan.UndertheDragonFlag:MyExperiencesintheChino-JapaneseWar.W.Heinemann.1898年:27–28頁[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发现英雄军舰——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0).  ^UnitedStates.HydrographicOffice.AsiaticPilot:CoastofChina,YalurivertoHongKongentranceIII.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20:50[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卷七P550 ^馬幼垣.北洋海軍「平遠」艦考釋.《嶺南學報》.2000,(新第二期):232–233[2019-03-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廖宗麟.〈建頤和園並未挪用「海軍巨款」〉.《學術研究》.1985年,(第3期).  ^TrumbullWhite.TheWarintheEast:Japan,China,andCorea.ACompleteHistoryoftheWar.P.W.Ziegler&Company.1895年:583頁[2021-08-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9).  ^戚其章.《旅順大屠殺真相再考》.《東嶽論叢》.No. 第1期.2001年[2020-12-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英冒险家记录甲午旅顺大屠杀:女人被斩成几段.環球網.2014-04-01[2021-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5).  ^纪念“旅顺大屠杀”事件125周年:大连旅顺举行公祭仪式_手机搜狐网.m.sohu.com.[2020-06-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李鴻章:《寄劉公島丁提督》,《李鴻章全集》(三),電稿三,第309頁。

^陳悅.西方人眼中的甲午战争.2014-04-20[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丁石孫;許嘉璐;葉至善;等.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北京.2007-01:59[2020-09-14].ISBN 978-7-107-2023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8).  ^郭汝瑰:《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ISBN978-7-214-03034-4,第82頁 ^47.047.1JohnLangRawlinson.China'sStruggleforNavalDevelopment,1839-1895.HarvardUniversityPress.1967:184[2019-02-28].ISBN 978-0-674-86365-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1).  ^48.048.148.2北洋海军惨败与炮弹不足无关.(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 戚其章.《晚清海軍興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416頁[2020-03-11].ISBN 978-7-01-002648-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戚其章.《晚清海軍興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421頁[2020-03-11].ISBN 978-7-01-002648-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日军击溃大清陆军用了几颗子弹.[2014-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0).  ^52.052.1清、日陆军武器差距有多大?.[2014-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9).  ^馬建光.從攻防不對稱律審視甲午戰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08.ISBN 9787509795477. |journal=被忽略(幫助);|issue=被忽略(幫助) ^中、日士兵平均体重差多少斤.[2014-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7).  ^北洋海军将领的素质有多烂?.騰訊網.[2014-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没有任何人能够指挥北洋舰队.騰訊網.[2014-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  ^日本军工业如何远远甩开中国.騰訊網.[2014-07-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4).  ^Villiers,Frederic.TheTruthAboutPortArthur.TheNorthAmericanReview.Vol. 160no. 460(UniversityofNorthernIowa).1895年3月:第330頁[2022-01-17].JSTOR 2510349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英語).  延伸閱讀[編輯] 著述清單或彙編 戚其章.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歷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0年[2020-09-14].ISSN 0459-19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提供各方著述,並帶介紹與點評 林亨芬.近四十年來有關「甲午戰後清韓關係史」的研究回顧(PDF).歷史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1年[2020-09-14].(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0-07-18).  中方戰爭著述 姚錫光著《東方兵事紀略》5卷(1897年刊本) 洪棄生著《台灣戰紀》2卷(1907年印本) 池仲祐著《海軍實記》(1926年刊本) 王芸生著《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 王信忠著《中日甲午戰爭之外交背景》 石泉,《甲午前後之晚清政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 張蔭麟著《甲午中國海軍戰跡考》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7冊(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 《中國海關與中日戰爭》(科學出版社,1958) 姜鳴,《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甲午增補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中方有關此戰涉及的國際法及外交方面著作 廖敏淑.《中日修好條規》與甲午戰爭——以修約交涉為中心(PDF).抗日戰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年,(4):1–14[2020-09-14].(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7-08-11).  中方資料彙編類文獻 陳耀卿編《時事新編》6卷(1895年刊本) 思恢復主編《中倭戰守始末記》4卷(1895年刊本) 佚名編《諫止中東和議奏疏》4卷(香港書局,1895) 魯陽生(孔廣德)編《普天忠憤集》14卷(1895年石印本) 王炳耀編《中日戰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6卷(上海書局,1896) 蔡爾康編《中東戰紀本末》14卷(上海廣學會,1896) 阿英(錢杏邨)《甲午中日戰爭文學集》(中華書局,1948初版,1958再版) 中方親身經歷類文獻 冤海述聞客著《冤海述聞》(1895年刊本) 易順鼎著《盾墨拾余》14卷(1896年刊本) 許寅輝著《客韓筆記》(1906年長沙刻本) 日方戰史著作 川崎紫山著《日清陸戰史》(東京春陽堂,1896)(日語) 平田勝馬著《黃海大海戰》(東京博文館,1896)(日語) 川崎三郎著《日清戰史》(東京博文館,1897)(日語) 日本參謀本部編《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戰史》(東京印刷株式會社,1904)(日語) 日本海軍軍令部編《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戰史》(東京春陽堂,1905)(日語) 田保橋潔著《〈天津條約〉以後中日開戰以前近代日華鮮關係之研究》(日語) 信夫清三郎著《日清戰爭——從政治外交方面的觀察》(日語) 林子候,《甲午戰爭前日本之內政與備戰》(嘉義:大人物書店,2001年)(中文) 日方有關此戰涉及的國際法及外交方面著作 有賀長雄.Laguerresino-japonaiseaupointdevuedudroitinternational[《日清戰爭國際法論》].Paris:A.Pedone.1896年[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法語).  有賀長雄著《日清戰役國際法論》(東京忠愛社,1896)(日語) 高橋作衛著《日清戰爭時期的國際法事件論》(CasesonInternationalLawDuringTheChina-JapaneseWar,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899)(英文) 高橋作衛著《戰時國際法先例論》(東京清水書店,1904)(日語) 高橋作衛著《英船高升號之擊沉》(東京清水書店,1910)(日語) 關善次著《日清戰役外交始末》(東京中野書店,1900)(日語) 巽來治郎著《日清戰役外交史》(東京專門學校出版部,1902)(日語) 衣斐缽吉著《歸還遼東的由來及真相》(東京外交時報社,1915)(日語) 田保橋潔,《日清戰役外交史之研究》(東京:刀江書院,1951年)(日語) 洋員親身經歷類文獻 JamesAllan.UndertheDragonFlag:MyExperiencesintheChino-JapaneseWar.London:W.Heinemann.1898年[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英語). 該書中譯本有:詹姆斯·艾倫.《在龍旗下——中日戰爭目擊記》.費青/費孝通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2022-01-17].ISBN 978-7-208-1249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  馬吉芬:DetailedaccountofthenavalBattleoftheYaluRiver(英文) 馬吉芬:TheBattleoftheYal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WilliamFerdinandTyler.PullingStringsinChina.Constable&Company,Limited.1929年(英語). 該書中譯本有二:泰萊著,張蔭麟譯《甲午中日海戰見聞記》,刊於《東方雜誌》28卷4期,1931年。

戴樂爾.我在中国海军三十年(1889-1920):戴樂爾回忆录.張黎源譯.文匯出版社.2011年[2020-09-14].ISBN 978-7-5496-0214-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05).  歐洲國家有關此戰論著 CaptainN.W.H.DuBoulay.AnEpitomeoftheChino-JapaneseWar,1894-95[《中日戰爭簡述》].London:HerMajesty'sStationeryOffice.1896年[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英語).  ZenoneVolpicelli.TheChina-JapanwarcompiledfromJapanese,Chineseandforeignsources.London:S.Low,MarstonandCompanyLimited.1896年(英語). 中譯本(意)弗拉基米爾.甲午戰爭:一個意大利人的記述.由孔祥文翻譯.商務印書館.2018-05-01.ISBN 9787100123525(中文(中國大陸)).  M.Boulfray.LesDeuxsiègesdePort-Arthur,1894-1904[《旅順口的兩次被圍:1894-1904》].Paris:Lavauzelle.1907年.ASIN B000WQJ1FC(法語).  AugusteGérard(法語:AugusteGérard).MamissionenChine(1893-1897).Paris:Plon-Nourritetcie.1918[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法語). 該書中譯本有:A.施阿蘭.《使华记1893-1897》.商務印書館.1989年.ASIN B00AZBNJL6.  馬克斯·馮·巴蘭德.DreiJahreostasiatischerPolitik,1894-1897[《1894-1897年三年的東亞政策》].Stuttgart:Strecher&Moser.1897年[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德語).  AmedeoAlberti.LaGuerraCino-Giapponese,1894-95[《甲午中日戰爭》].Napoli,Italy:Melfi&Joele.1904年[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義大利語).  美國有關此戰海戰方面論著 《美國海軍學會會刊(英語:Proceedings(magazine))》1895年21卷第3期曾以《鴨綠江之役》(HonorablyMentioned,1895:TheBattleoftheYal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為題刊載美國海軍軍官FrankMarble之評論文章(英文) 《世紀(英語:TheCenturyMagazine)》雜誌1895年8月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的《鴨綠江之戰的教訓》(LessonsfromtheYaluFigh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美國有關此戰外交方面論著 美國政府發表《美國外交文件(1894)》(PapersRelatingtothe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1894,Washington,1896)收錄有關此戰之外交文件多篇 田貝(英語:CharlesHarveyDenby).ChinaandHerPeople:BeingtheObservations,Reminiscences,andConclusionsofanAmericanDiplomat[《中國及其人民——一位美國外交人員的觀察、回憶與結論》].Boston:L.C.Page&company.1906年[2022-01-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5)(英語).  科士達.DiplomaticMemoirs[《外交回憶錄》].Boston:HoughtonMifflinCo.1910年[2020-09-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英語).  對戰爭論著的研究或質疑 戚其章:《〈冤海述聞〉研究》,王仲犖主編《歷史論叢》5輯,齊魯書社,1985年 中塚明著《修正歷史的偽造》(東京高文研株式會社,1997)質疑日方戰史著作對日本在戰爭中行為的美化。

(日語) 戚其章.英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质疑——兼与董蔡时同志商榷.《近代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2年,(第4期):164–179.ISSN 1001-6708.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甲午戰爭 王剛:〈甲午戰爭中的督辦軍務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馬幼垣:〈甲午海戰中日軍力對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黃克武:〈從「海防」到「海權」──甲午戰爭一百二十週年的省思〉(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程映虹︰〈從"版畫事件"到《中國向西行進》——濮德培和中國當代民族主義〉 參見[編輯] 中國主題 日本主題 朝鮮半島主題 遼寧主題 山東主題 台灣主題 軍事主題 歷史主題 世界戰爭列表 台灣民主國 乙未戰爭 阿姆斯特朗大砲 譚嗣同 旅順大屠殺 馬關條約 洋務運動 黃海海戰 日俄戰爭 閱論編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背景 中國洋務運動 明治維新 江華島事件 江華條約 壬午兵變 濟物浦條約 甲申政變 中日天津會議專條 漢城條約 巨文島事件 長崎事件 金玉均暗殺事件 東學黨起義 戰事 豐島海戰 成歡之戰 平壤之戰 黃海海戰 九連城之戰 旅順口之戰 旅順大屠殺 威海衛之戰 營口之戰 田莊台之戰 澎湖之役 主要艦艇聯合艦隊 松島號防護巡洋艦 嚴島號防護巡洋艦 吉野號防護巡洋艦 北洋艦隊 定遠號戰艦 鎮遠號戰艦 經遠級巡洋艦 來遠 致遠 靖遠 濟遠艦 主要人物大日本帝國 明治天皇 伊藤博文 陸奧宗光 伊東祐亨 山縣有朋 大山巖 大清帝國 慈禧太后 光緒帝 李鴻章 丁汝昌 袁世凱 林泰曾 劉步蟾 後續 甲午更張 馬關條約 三國干涉還遼 遼南條約 公車上書 乙未事變 臺灣民主國 乙未戰爭 乙未廣州起義 乙未改革 俄館播遷 中俄密約 大韓帝國建立 日俄戰爭 日韓合併 朝鮮日治時期 台灣日治時期 台灣抗日運動 戊戌變法 伊藤博文遇刺 紀念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閱論編1871至1913年期間的列強外交列強 義大利王國 奧匈帝國 大英帝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德意志帝國 大日本帝國 俄羅斯帝國 美利堅合眾國 軍事同盟 三國同盟 德奧同盟 三國協約 法俄同盟 英法協約 英俄條約 英日同盟 趨勢 鄂圖曼帝國解體 近東問題 復仇主義 新帝國主義 瓜分非洲 瓜分中國 泛斯拉夫主義 大博弈 泛日耳曼主義 條約及協定 法蘭克福條約 三帝同盟 柏林條約 再保險條約 地中海協定 巴黎條約 比約克條約(英語:TreatyofBjörkö) 桂太郎-塔夫脫密約 日韓合併條約 拉岡尼基協定 事件 柏林會議 德國海軍法 法紹達事件 合併夏威夷 義和團運動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無畏號戰艦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波士尼亞危機 戰爭 俄土戰爭 甲午戰爭 美西戰爭 香蕉戰爭 美菲戰爭 八國聯軍之役 布爾戰爭 日俄戰爭 義土戰爭 巴爾幹戰爭 閱論編清朝 歷史女真崛起 建州女真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之戰 古勒山之戰 建造費阿拉 擊敗葉赫部 統一海西女真 攻滅哈達 攻滅輝發 攻滅烏拉 攻滅葉赫 征撫野人女真 後金建國 創製八旗 議政王大臣會議 立國戰事 明清戰爭 七大恨誓師 清兵入塞 清兵入關 洪承疇 多爾袞攝政 綠營 甲申國難 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陰慘殺 屠蜀 張獻忠被殺 清荷聯軍 反清復明 南明 李成棟反清 通海案 計丁授田 天聰新政 四大貝勒 代善 阿敏 莽古爾泰 皇太極 三王歸順 孔有德 尚可喜 耿仲明 清軍入侵朝鮮 丁卯戰爭 丙子戰爭 征服察哈爾 蒙古衙門 編設盟旗 清初 清初六大弊政 圈地令 剃髮令 投充法 逃人法 柳條邊 屠城 湖廣填四川 大清律例 首崇滿洲 滿城 皇商 遷界令 庚寅之劫 函可案 南北黨爭 丁酉科場案 哭廟案 江南奏銷案 丁未漂人事件 中期 康雍乾盛世 四大臣輔政 索尼 遏必隆 鰲拜 蘇克薩哈 康熙曆獄 雅克薩戰役 《尼布楚條約》 俄羅斯館 文字獄 莊廷鑨明史案 南山案 三藩之亂 吳周 南書房 佔領台灣 遷界禁海 澎湖海戰 多倫諾爾會盟 烏蘭布通之戰 昭莫多之戰 喀爾喀蒙古 康熙帝南巡 編製《康熙字典》 字貫案 中國禮儀之爭 清中期禁教 《弟子規》出書 九子奪嫡 朱一貴事件 世宗改制 駐藏大臣 羅卜藏丹津之亂 藏區分治 改土歸流 《恰克圖界約》 火耗歸公 軍機處 攤丁入地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密摺制度 骨宗事件 水沙連之役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古州苗亂 八旗生計 漢軍出旗 大小金川之役 大金川之戰# 第二次金川之戰# 珠爾默特那木札勒之亂 乾隆帝南巡 準噶爾之役# 準噶爾入藏 和通泊之戰 光顯寺之戰 阿睦爾撒納之亂# 鎖國政策 一口通商 大小和卓之亂# 庫車之戰 葉爾羌之戰 通古思魯克之戰 呼爾璊大捷 和闐之戰 霍斯庫魯克之戰 阿爾楚爾之戰 伊西洱庫爾淖爾之戰 清緬戰爭# 編纂《四庫全書》 撤驛之變 甘肅冒賑案 蘇四十三起義 林爽文起義# 天地會 篤嘉莊之戰 清軍入越戰爭# 廓爾喀侵藏戰爭# 《西藏善後章程》 《欽定藏內善後章程》 十全武功# 議罪銀 英使禮節爭議 嘉慶苗亂 川楚教亂 白蓮教 陳德行刺嘉慶案 孜牙墩事件 癸酉之變 天理教 嘉慶兵部大印丟失案 張格爾之亂 嘉道中衰 律勞卑事件 1840年代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穿鼻之戰 虎門銷煙 《穿鼻草約》 第一次定海之戰 第二次定海之戰 鎮海之戰 乍浦之戰 吳淞戰役 鎮江之戰 不平等條約 《廣州和約》 《江寧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 五口通商 《虎門條約》 西藏森巴戰爭 七和卓之亂 1850年代 太平天國 之亂 天京之變 捻軍 廣東洪兵起義 小刀會起義(天地會) 團練武裝 淮軍 湘軍 楚軍 苗民起義 大成國(天地會) 廓藏戰爭 塔城貿易圈事件 戶部寶鈔案 戊午科場案 雲南回變 潘泰人 《璦琿條約》 英法聯軍 廣西教案 亞羅號事件 廣州城戰役 大沽口戰役 火燒圓明園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1860年代 辛酉政變 顧命八大臣 兩宮聽政 慈禧太后專政 同光中興 陝甘回變 聖山砍竹事件 血洗秦家灘 左宗棠入陝 東干族 回變(陝甘、新疆、雲南) 馬家軍 洋務運動 樟腦戰爭 1870年代 刺馬案 天津教案 中國留美幼童 《申報》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左宗棠收復新疆 伊犁危機 1880年代 胡雪巖錢莊擠兌倒閉 新疆置省 新式海軍 北洋水師 中法戰爭 交趾支那遠征 《中法新約》 臺灣建省 長崎事件 丁戊奇荒(旱災饑荒) 1890年代 甲午戰爭 《馬關條約》 三國干涉還遼 《中俄密約》 通商銀行 乙未割讓台灣 臺灣民主國 興中會 乙未廣州起義 新軍 定武軍 列強瓜分中國 門戶開放政策 戊戌變法 公車上書 曹州教案 《萬國公報》 保國會 《明定國是詔》 百日維新 戊戌政變 戊戌六君子 保皇會 自立軍起義 1900年後 己亥建儲 庚子國變 八國聯軍 東南互保 庚子俄難 《辛丑條約》 庚子賠款 清末新政 廢科舉 五大臣出使 北洋新軍 交通銀行 立憲運動 資政院 諮議局 木龍年戰爭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川軍入藏 巴塘事變 趙爾豐在康區改土歸流 中國同盟會(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合併) 黃花崗起義 日俄戰爭 光復會 丁未政潮 國會請願運動 皇族內閣 保路運動 戕官事件 辛亥革命 共進會 文學社 武昌起義 第一次驅漢事件 灤州兵變 外蒙古獨立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宗社黨 清帝退位 《清室優待條件》 專門史歷史·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文化·科技·君主·區劃【說明:標「#」為十全武功】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漢朝→三國→晉朝/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遼金夏→元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閱論編日本近現代軍事衝突(1868年以來)國內 戊辰戰爭 蓑騷動 悌輔騷動 筑前竹槍一揆(日語:筑前竹槍一揆) 佐賀之亂 神風連之亂 秋月之亂(日語:秋月の乱) 萩之亂(日語:萩の乱) 伊勢暴動 西南戰爭 秩父事件 米騷動 霧社事件 五一五事件 二二六事件 宮城事件 松江騷擾事件 國際 牡丹社事件 江華島事件 壬午事変 甲申政變 干涉東學黨起義 日清戰爭 乙未戰爭 八國聯軍之役 日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青島戰役) 西伯利亞出兵 寬城子事件 尼港事件 間島出兵(日語:間島出兵) 長沙事件 南京事件 漢口事件 山東出兵(日語:山東出兵) 濟南事件 中村事件 滿洲事變 一·二八事變 萬寶山事件 平頂山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日戰爭 日蘇邊界衝突 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太平洋戰爭 日蘇戰爭 支配行動 韓戰海上掃雷行動 旅行號事件 能登半島沿海不明船事件 奄美大島海戰 (←江戶時代)|日本戰爭列表·日本軍·自衛隊 閱論編洋務運動主要思想中體西用·師夷長技以制夷歷史事件第一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相關人物魏源·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容閎·唐廷樞·劉坤一·沈葆楨·崇厚工業軍用天津機器製造局·天津電報局·大沽船塢·福州船政局·湖北槍炮廠·金陵機器製造局·漢陽兵工廠·安慶內軍械所·西安機器局民用江南製造總局·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輪船招商局軍事新式陸軍淮軍·湘軍北洋水師定遠號戰艦·鎮遠號戰艦·經遠·來遠·致遠級巡洋艦·靖遠號·濟遠艦其他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南洋水師教育翻譯學堂京師同文館工藝學堂北洋西醫學堂·北洋軍醫學堂·北洋電報學堂·北洋工藝學堂·北洋女師範學堂·北洋巡警學堂軍事學堂天津水師學堂·天津武備學堂·船政學堂·京師陸軍測繪學堂高等教育北洋大學·南洋大學派遣留學生中國留美幼童政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後續相關影響維新運動·天津近代工業 規範控制 BNE:XX4416833 BNF:cb13736005k(data) LCCN:sh85024296 NDL:00568553 NKC:ph65639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甲午战争&oldid=73039300」 分類:​甲午年清朝海戰1890年代中國戰爭明治時代戰爭大日本帝國戰爭朝鮮王朝戰爭台灣清治時期甲午戰爭隱藏分類:​含有未命名參數的引用的頁面引文格式1錯誤:已知參數被忽略CS1英語來源(en)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含有韓語諺文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法語的條目含有德語的條目CS1法語來源(fr)CS1德語來源(de)CS1義大利語來源(it)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贛語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LatinaLinguaFrancaNovaLietuviųМакедонски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Nederlands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