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僅是慢性病,與十大死因中八項有關更釀新冠肺炎高風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表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代謝、婦科方面的疾病。

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還包括第二型糖尿病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養生保健 瘦身減重 贊助 肥胖不僅是慢性病,與十大死因中八項有關更釀新冠肺炎高風險! 收藏 圖片來源/台灣肥胖醫學會提供 瀏覽數12,616 2022/03/07· 作者/廣告企劃製作 ·出處/廣告企劃製作 放大字體 國健署攜手台灣肥胖醫學會呼籲:改善台灣肥胖現狀、全民皆須行動! 肥胖已經是全球不容忽視的首要健康問題之一,為倡議終結肥胖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世界肥胖聯盟(WorldObesityFederation)將今年3月4日的世界肥胖日主題訂為「全民皆須行動(EverybodyNeedstoAct)」,呼籲每個人都應該要正視肥胖議題。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攜手台灣肥胖醫學會於3月2日舉辦2022世界肥胖日EverybodyNeedstoAct記者會,呼籲肥胖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慢性病,且與台灣十大死因多達八項具有關聯1、更是新冠肺炎染疫重症的風險因子。

國健署賈淑麗副署長、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盧佳文秘書長、張皓翔醫師蒞臨現場,更邀約知名運動網紅Hana在現場親身示範輕卡健身操,共同強調預防肥胖、體重管理的重要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達1975年的近三倍,2016年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過重者超過19億人,其中肥胖者超過6.5億人,表示肥胖已成全球重要的公衛議題。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定義,18歲以上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24時為「過重」,BMI≧27時則為「肥胖」2。

2016-2019年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的比率高達47.9%,有近一半的成人有體重的問題,而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盛行率也高達11.21%3,以上數據皆顯示台灣過重與肥胖盛行率仍有改善空間。

除了BMI,腰圍也是健康體態重要的一項指標,根據國健署的定義,腹部肥胖的定義為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這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升4。

台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表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代謝、婦科方面的疾病。

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還包括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等5。

而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1,導致醫療費用與社會成本的提升。

不僅如此,肥胖還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重症風險,住院率更是正常體重者的三倍6,且肥胖住院者較健康體位住院者多2倍死亡率6。

 因此,台灣肥胖醫學會呼應2022世界肥胖日主題「全民皆須行動(EverybodyNeedstoAct)」,提出體重管理的「ACT」三個行動方案:1.Accompany陪伴與支持:過重及肥胖者需要同理與陪伴,以長久支撐減重之決心,更需要專業醫療協助。

小從周邊親友,大至整體社會,都應以支持代替歧視,給予減重者陪伴和幫助。

2.Calories輕卡管理:有效率的減重計畫,應搭配熱量計算及適當的營養調配,加上適度的運動來消耗卡路里,達到健康體重的範圍。

3. Training體重管理與全民學習:針對民眾端,透過國健署健康99網站等資源,幫助民眾打造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起追求健康體態;醫護端由台灣肥胖醫學會對專業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相關醫學講座,從基層到醫學中心,讓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幫助與支持民眾進行體重管理。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張皓翔醫師也分享,臨床上看到許多的個案,因為沒有正確的減重觀念,反而陷入愈減愈肥的循環。

林小弟(化名)從國中起,因為愛喝含糖飲料,體重飆破一百公斤,肝功能指數也跟著體重飆高,多年來歷經數次的減重、復胖,體重如溜溜球般上上下下。

在上了大學後,林小弟因為開始重視外表,終於認真配合醫療團隊進行體重控制,透過飲食調控、規律運動,一年內體重降至80公斤且成功維持減重成果,肝功能指數也恢復正常,一併找回自信跟健康。

另一位40歲左右的上班族女性,生產後體重持續失控飆至88公斤,因為健康檢查發現高血糖因而前來求診,在醫療團隊的協助下半年健康減重6公斤、糖化血色素大幅改善降至正常範圍。

張皓翔醫師呼籲,減重固然困難,但更大的挑戰是要長久維持減重成果,這需要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才能事半功倍。

醫師也提醒,減重不需要貪快、貪多,循序漸進地減輕5-10%的體重,對健康已可帶來許多好處,肥胖治療除了飲食、運動之外,還有藥物跟手術等其他醫療選項,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專業的醫療團隊的協助及指導,才能達到健康減重、維持體態的目標。

改善肥胖問題,刻不容緩,健康體態的維持不僅帶來更亮麗自信的自己,更是遠離慢性病的關鍵。

國健署也呼籲無論是自己或親友在面對肥胖問題時,應該以更正面且更積極的方式,以關懷鼓勵取代責備歧視,勇於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行動來改變全球最嚴峻的健康問題。

 註:1.109年十大死因: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衛生福利部(mohw.gov.tw) 2.國民健康署網站: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關於過重與肥胖(hpa.gov.tw)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臺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擁抱89量腰日54%BMI過重中年男性腰圍超標(hpa.gov.tw)5.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6.Obesity,Race/Ethnicity,andCOVID-19|Overweight&Obesity|CDC 看更多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給你最值得信賴的健康新知最實用的生活Tips! 加入康健Line好友 肺癌治療超前佈署,延長存活期關鍵策略|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崇裕 熱門文章 1. 每天1顆蛋會導致糖尿病?蛋怎麼吃最健康 4. 高蛋白的豆類「黑金」 能顧腎、使皮膚白嫩 2. 抗發炎、滅身體的火,做對6件事遠離癌症、慢性病 5. 咖啡大哉問/一張濾紙,就能避免膽固醇升高 3. 猴痘是什麼?怎麼傳染?6種猴痘症狀、預防治療一次看 6. 睡不好超「傷心」!睡眠納入心臟健康指標,每天睡這長度最好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中醫養生 水果吃錯了,也會傷身 最新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