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可否參與考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常見問題FAQ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古學家之所以能夠重建古代人類的歷史文化,除了憑藉從遺址中出土的各種遺物和遺跡之外,更重要的是遺物和遺跡彼此在時間、空間上的關係。

古物在地層裡,不只牽連到年代和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全文檢索首長信箱Language中文版English日本語French:::回首頁無障礙服務加到我的最愛網站導覽RSSFACEBOOKFAQ文化部資產局 關於本局 行政公告 便民服務 政府資訊公開 法令規章 網站連結 :::便民服務下載專區常見問題FAQ首長信箱檔案應用申請 ::: 首頁便民服務 常見問題FAQ 常見問題FAQ 字級大中小分享轉寄關閉 民眾可否參與考古? 考古學家之所以能夠重建古代人類的歷史文化,除了憑藉從遺址中出土的各種遺物和遺跡之外,更重要的是遺物和遺跡彼此在時間、空間上的關係。

古物在地層裡,不只牽連到年代和上下地層的關係,還有物與物彼此之間水平的空間位置關係。

所以,每一件小東西,包括它出土的空間位置,都可能是日後解釋遺址最主要的證據。

考古發掘人員要有規律的一層層往下挖,小心的注意遺物的出土位置,不厭其繁的拍照、繪圖記錄,就是為了保存古物在地層中完好的空間位置,好讓後來研究者能做正確仔細的解釋。

又如通常在遺址出土最多的是破碎陶片,一般人常不瞭解為什麼要留這麼多陶片,帶回去能幹什麼?實際上,古代人類生活用品中,以陶器佔最多,所以遺址中幾乎到處都是陶器破片。

把所有挖出的陶片都收集起來,除了是要盡量收集有關陶器的質料、型制和花紋的資料,藉以瞭解製陶的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透過統計處理程序,以便瞭解這些陶器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異情況,及其所反映的行為和文化的變遷。

因為陶器的質料是泥土,比其他岩石或金屬質料的東西更具有可塑性,所以對人類行為和文化的變化最具敏感性。

因此考古工作必須仔細緩慢進行,萬萬不能使用怪手等機械化工具。

機械化工具頂多只可以用來協助清運挖出的土方。

考古挖掘需要受過專業訓練和有相當經驗的人才能勝任,而考古也絕非只是「標本採集」,抱持好奇或「挖寶」心態,私下挖掘遺物遺址,後果將極為嚴重。

如此出土的古物,既無層位記錄,又失去相關的時間、空間資料,除了具有「古董」身價,可以藉以圖利之外,根本沒一丁點學術價值,在考古學家眼中,簡直是一堆廢物!這是對考古學有興趣或自封為業餘考古家者應該留心省思的。

回上頁 關於本局 組織沿革 局長介紹 組織團隊 交通資訊 環境設施 行政公告 公告文化資產 採購 徵才 文化資產人才 一般公告 便民服務 下載專區 常見問題FAQ 首長信箱 檔案應用申請 政府資訊公開 施政計畫 業務統計 研究暨出國報告 預算及決算書 政宣預算 獎補助經費明細表 訴願案件查詢 獎補助資訊 性別平等專區 爭議訊息澄清專區 公職人員及關係人補助交易身分關係公開及查詢平臺 法令規章 法律 法規命令 行政規則 函釋 文化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新聞看板 最新消息 新聞回顧 活動快遞 文化資產查詢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自然地景 相關報告薈萃 館藏查詢系統 保存技術 保存技術及保存者 無形文化資產保存人才庫 出版品資訊 文化資產保存年報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本局出版品 相關連結相關文件文化部重大政策文化資產欣賞相簿影音輯雙語詞彙資安政策宣示著作權聲明隱私權宣示機關保有個人資料彙整表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版權所有電話:(04)2217-7777傳真:(04)2222-1096地址:402227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700005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1號網頁更新日期:110-12-17最佳瀏覽狀態:螢幕解析度1280x72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