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皇帝的庙号都这么好?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清朝十二位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 清朝谥号中国历史人物为什么清朝皇帝的庙号都这么好?清朝十二位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清仁宗嘉庆、清宣宗道光、清文宗咸丰、清穆宗同治、清德宗光…显示全部​关注者155被浏览531,142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5条评论​分享​54个回答默认排序斯带林元帅​关注262人赞同了该回答很多“好”谥号(或庙号)因为冠名“坏”皇帝而惨遭“污名化”,惠字之前是好词,汉惠帝是吕后为儿子取的,但由于汉惠帝的遭遇,大家逐渐将惠和汉惠帝的生平(例如英年早逝,太后强势,世系变更云云的)联系起来,惠字就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不太和谐的称号,惠字也带上了暗弱,动荡,丧国之类的属性,之后也就是晋惠帝,明惠帝级别的惨皇帝才有资格享用。

武宗也是偏褒的庙号,唐武宗人不错,元武宗没太有存在感,明朝也给有武功的朱厚照上了个武宗,但由于明武宗“逸事”太多了,风评不好,所以清朝也没人用武宗了,要是哪个清朝皇帝死后大臣上号武宗,效果跟直接骂大行皇帝贪玩不靠谱差不多。



神宗也是好称呼,明实录里记载到“盖上仁孝圣神,迥绝千古,享国愈久,圣德弥隆,无挽近综核之烦,而自臻治古几康之理。

海内沐浴玄化几五十年,国祚灵长,永永无极,所培毓远矣。

先是因秉轴者惩操切之过,不无稍剂以宽大,而上明习政事,乾纲独揽,予夺进退,莫可测识。

晚颇厌言官章奏,概置不报,然每遇大事,未尝不折衷群议,归之圣裁。

中外振耸,四封宴如,虽以忧勤之主极意治平而不得者,上独以深居静摄得之,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未足况也。

至慈护先考,终始无间,尤非草野所得窥,而为尧为舜之旨,更谆谆以期。

……庙号曰神,殆真如神云。

”但明神宗因为立储问题,超长不待机问题,七大恨问题(划去),搞得有点风评被害,“神宗”二字清朝皇帝亦不会用。

另外由于文化原因,清朝也是一个民间习惯用年号代表皇帝的朝代,一般民众听到康雍乾会生理性反应是好皇帝,听到道咸同会生理性反应是坏皇帝,而听到清世宗,清高宗,清宣宗,清文宗,清穆宗这些庙号只会觉得生疏,庙号和功过褒贬联系不起来。

道光意为:高尚的道德、正确的主张得到发扬和传颂。

咸丰意为:天下百姓普遍丰足道光咸丰明明是寓意美好的年号,但大家还是会觉得道光咸丰是不好的。

由于清宣宗,清文宗两个庙号实在太没有存在感了,宣宗文宗两号也免于被绵宁父子一路带黑。

一提到宣宗大家想起来的还是圣孙朱瞻基,宣宗也就作为一个好庙号留存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了。







编辑于2020-04-0920:38​赞同262​​72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太史公二世有妹当如春日野,生女当如泉此方。

​关注78人赞同了该回答首先要指出的是,这些“祖”、“宗”并不是谥号,而是庙号。

然后再说结论:这些庙号一般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很多其实还是名副其实的。

和谥号有《谥法》专门解释每个谥号的含义不同,庙号没有一部权威解释书籍解释每个庙号的含义,所以庙号的含义是由历史上使用某一庙号的前朝君主之表现评价决定的。

如果前朝使用某个庙号的君主英明神武、评价较高,那么这个庙号的地位也就会水涨船高,反之亦然。

由于庙号含义的评价标准和谥号完全不同,所以许多在谥号里属于美谥的字眼在庙号里并不美好甚至堪称批评。

比如谥号的两大终极文武,在庙号中都不是好庙号:文宗懦弱无能(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武宗专横黩武(唐武宗、元武宗、明武宗)。

除此之外,穆宗意为短命无为(唐穆宗、辽穆宗、明穆宗、清穆宗)、德宗意为动荡流亡(唐德宗、清德宗)、英宗神宗意为昏庸无能(宋英宗、宋神宗、元英宗、明英宗、明神宗)、昭宗意为亡国之君(东魏昭宗、唐昭宗、金昭宗、明昭宗)、高宗意为由盛转衰(唐高宗、宋高宗、清高宗)、惠宗意为治国无方(元惠宗、明惠宗)等。

甚至有一些庙号由于使用者名声太糟糕,直接被开除出庙号系统,后世再也无人使用。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钦”,其实“钦”在谥号里是一个“威仪悉备”的美谥,意为“威则可畏,仪则可象”。

可是钦宗这个庙号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庙号之一,原因大家都知道。

编辑于2020-04-0809:25​赞同78​​54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