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劍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劍。
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
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
1976 ...
吳王夫差劍 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劍。
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
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
1976年河南輝縣出土吳王夫差劍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山東平度發現的吳王夫差劍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藏;台灣古越閣藏有吳王夫差劍一把;1976年湖北襄陽出土吳王夫差劍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基本信息中文名:吳王夫差劍所處年代:春秋末期主人:吳王夫差類型:一系列青銅劍文物背景春秋中期開始,吳國緊跟著諸侯爭霸的步伐,憑藉著豐富的礦藏資源和雄厚的冶鑄實力,在以舟師步兵為主要兵種的吳王夫差劍軍隊建置、與楚越爭霸的戰爭需要以及東周時盛行的佩劍風尚等因素的激發下,加強武器裝備,創新青銅兵器特別是青銅劍的鑄造與裝飾。
夫差是吳王闔閭的兒子,於公元前495年繼王位,次年擊敗越王勾踐,繼而轉師北上,爭霸中原。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與晉定公盟於黃池(今河南省商丘市南)。
春秋時期的劍用青銅鑄造,在不同的部位加入了一定量的錫、鉛、鐵、硫等成分,以保證劍身的韌性和刃部的鋒利,使其剛柔相濟。
吳國青銅劍在古代兵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種類主要有短劍、扉耳劍、窄格無箍劍、寬格有箍劍、扁莖劍等,對東周時期南方各國乃至中原地區的兵器產生了重要影響。
吳國青銅劍在春秋時期的總體演變趨勢為:劍身加長,柱脊變為棱脊,截面凹弧、有血槽,前鍔收狹、刃部由直刃變為弧線內收。
結構特徵文物結構劍身全長59.1厘米,寬5厘米,滿布花紋,鋒鍔仍很銳利。
劍身鑄有篆書陰文10字:“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
吳王夫差劍湖北襄陽蔡坡出土吳王夫差劍湖北省博物館館藏吳王夫差劍首部已殘損,殘長39厘米,寬3.5厘米。
圓筒狀莖,臘部鑄銘:“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
河南洛陽中州中路出土吳王夫差劍通長48.8厘米,寬4.2厘米,圓首,圓筒狀莖,窄格。
臘部鑄銘2行,因鏽蝕,僅可見“王夫差……其元用”7字,原本當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10字。
安徽壽縣出土吳王夫差劍劍通長58.9厘米,寬5.3厘米,圓首,圓柱狀莖上有兩道圓箍,劍格嵌有綠松石,飾簡化獸面紋,刀鋒銳利。
器身有“攻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十個字的銘文。
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山東平度吳王夫差劍通長57.8厘米,寬5.8厘米,扁莖,臘部有銘文“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
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劍通長58.3厘米、格寬5.5厘米,造於春秋晚期。
劍作斜寬從厚格式。
劍身寬長,近鋒處收狹明顯。
雙刃呈弧形,中起線,兩從斜弧。
厚格作倒凹字形,飾獸面紋,鑲嵌綠松石。
圓莖,莖上有兩道凸箍,箍上有極細的凹槽,內遺存有少量的綠松石。
圓盤形首,鑄有多圈險細的同心圓凸棱。
此劍保存完好,鋒刃銳利。
藏於台灣古越閣。
特點分析吳王夫差劍屬於寬格有箍劍,設計上兼顧了實用與裝飾。
寬格劍便於握持、利於劈刺,能在實戰中發揮有效的作用;劍身設計上,棱脊、凹弧截面、收狹前鍔、弧線內收刃部均可增強劍的殺傷能力,使其在戰場上發揮更好的作用。
考古發掘考古發現的吳王劍有幾把。
1965年,在山東平度縣廢品收購站發現一把吳王夫差劍。
1974年,安徽廬江縣農民在開挖水渠時,無意發現一把吳王劍。
1976年,河南輝縣百泉文物保管所從廢銅中發現一把吳王夫差劍。
1976年,湖北襄陽蔡坡12號戰國墓出土一把吳王夫差劍。
1991年河南洛陽中州中路戰國墓出土一把吳王夫差劍。
此外,山西峙峪出土過“吳王光劍”;山西代縣蒙王村出土過“吳王夫差鑒”,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過“吳王光鑒”。
文物流傳吳王夫差青銅劍1935年出土於安徽壽縣西門內的吳王夫差劍。
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1965年,在山東平度縣廢品收購站發現一把吳王夫差劍,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
1976年河南省輝縣出土吳王夫差劍,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1976年湖北襄陽出土吳王夫差劍,出土當年經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鑑定為吳王夫差佩劍。
2011年5月18日,在湖北省博物館展出。
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專家研究發現古越閣所藏吳王夫差劍可能是在山西出土,當時,吳國正與晉國交戰,無奈此戰告敗,劍成為了戰利品而流落他鄉。
香港中文大學張光裕教授稱,1991年在香江古肆中還曾見過此劍。
1991年,在香港古董店拍賣,後被台灣古越閣主人王振華、王淑華購藏。
蘇州博物館宣布古越閣所藏吳王夫差劍將於2014年12月18日—2015年3月22日在蘇州博物館公開展示。
典籍記載清代學者阮元的《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最早著錄吳王夫差劍,此劍劍身的拓本長約44厘米,圓筒狀莖,窄格,劍身中部突起圓弧形脊。
臘部(劍身與劍柄相交處)鑄有銘文“攻吳王元差自作其夫用”2行10字。
其中“夫”字與“元”字誤倒。
此劍最初為錢塘黃小松所藏,後為日照許印林所有,最後歸濰縣著名收藏家陳介祺。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對此劍的銘文有考證。
《小校經閣金文拓本》和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著錄同一件吳王夫差劍,臘部鑄銘:“攻吳王元差自作其夫用”2行10字。
形制及銘文特點與《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所收夫差劍相同。
文物下落據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以蘇州為中心的吳國和相鄰的越國,兵器技術名揚四海,歷史文獻中干將、莫邪、魚腸、湛盧諸劍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神器。
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吳國有銘文兵器出土不下百件,但都和蘇州無緣。
收藏夫差劍的王振華夫婦因其祖籍浙江,故以古越閣為其齋號。
古越閣吳越兼收,其中就包括吳國兵器精品多件,尤其是被王氏稱為“吳老大”的吳王夫差劍最為珍貴。
王氏夫婦每年要來蘇州一次,和蘇州文博界人士多有交往。
2012年,在雙方接觸長達6年之後,王氏夫婦終於願意將其藏品出讓。
2013年8月17日至21日,蘇州博物館邀請了國家文物局文物鑑定委員會青銅器組李學勤組長、吳鎮烽委員、朱鳳瀚委員前往香港,專門鑑定這批文物的真偽。
經三位專家鑑定,除吳王光劍和越王伯侯劍還有疑義外,其他58件文物都是真品,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
之後,經過長時間的交涉、溝通、談判,這批珍貴文物終於入藏蘇博。
其中,文物徵集27件,王氏夫婦捐贈31件,合計58件,雙方約定轉讓價4250萬元。
2014年上半年,蘇州市人民政府出資4250萬元,從台灣“古越閣”徵集了58件舊藏青銅兵器,其中包括一柄寒光逼人的吳王夫差劍。
2014年12月19日起,聞名海內外的吳王夫差劍,首次在蘇州博物館公開展示。
這柄吳王夫差劍已經正式入藏該博物館,此次展出是回歸蘇州後的首次亮相。
這批藏品亮相蘇州博物館舉辦的“吳鉤重輝——蘇州博物館藏吳越青銅兵器特展”。
走進主展廳——吳越爭輝展廳,展櫃裡大名鼎鼎的吳王夫差劍格外引人注目。
這柄吳王夫差劍通長58.3厘米,身寬5厘米,格寬5.5厘米,莖長9.4厘米。
劍身近格處鑄有銘文兩行十字:“攻攕pace(吳)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表明這把劍的擁有者是吳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吳王夫差。
此次徵集的完成不但彌補了蘇州博物館缺少吳國王室文物的缺憾,更加完成了幾代蘇州文博人的夙願。
這批吳越兵器對於研究吳越歷史、鑄劍工藝、銘文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中國古代名劍軒轅劍|湛瀘|赤霄|泰阿|七星龍淵|莫邪|干將|魚腸|純鈞|承影|萬仞|龍劍|照膽|金劍|王氏劍|大劍|大梁氏劍|隋刃|浪人劍|玉柄龍|青龍劍|疥癆賓|青霜|鴉九|靈寶劍|裴旻劍|鞘劍|破山劍|青蛇劍|火精|折鐵寶劍|吳乾|乾勝|雌雄劍|墨陽劍|龍淵|龍泉劍|豐城劍|勝邪|工布|磐郢|巨闕|純鉤|淳鈞劍|燕支|蔡愉|騰空|啟劍|夾劍|太康|定光|含光|宵練|夏禹劍|銅劍|錕鋙|輕呂|鎮岳尚方劍|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光劍|吳王劍|吳王夫差劍|吳王光劍|吳越劍|永用劍|伍子胥劍|必盧|屬鏤|獨鹿|越王勾踐劍|越州勾劍|步光|扁諸|時耗|長揚劍|長鋏|陽劍|鹿盧|誡劍|水心|秀霸|分景|崩劍|神龜|隨侯劍|飛景|流采|孟德劍|珠劍|楊修劍|白虹|紫電|辟邪|流星劍|青冥|百里|千古劍|棠谿|楊家山鐵劍|七星劍|五方單符|沉水龍雀|流光劍|禹劍|八服|龍彩|更國|駿劍相關詞條 夫差劍 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製造的青銅劍,夫差是吳王闔閭的兒子,於公元前495年繼王位,次年擊敗越王勾踐,繼而轉師北上,爭霸... 簡介 典籍記載 考古發現 吳王夫差青銅矛 吳王夫差青銅矛為青銅鑄造,其狀如矛,長二十九點五厘米,兩面脊部均有凹槽,凹槽基部有鋪首裝飾,鋪首有孔可系絛,銎部中空,器身遍飾精美的幾何形花紋,上篆錯金... 特徵 評價 吳王夫差[春秋時期吳國君主] 夫差(約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
前494年於夫椒之戰大敗越國,攻破越都(今浙江...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相關文物 軼事典故 姬夫差 吳王夫差(—前473年)又稱吳夫差。
春秋末期吳國國君。
吳王闔廬之子。
姬姓,吳氏,名夫差。
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姬姓,卻不叫姬夫差。
但是理論上存在“... 簡介 經歷 生平簡介 夫椒之戰 臥薪嘗膽 吳王夫差 夫差(約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
前494年於夫椒之戰大敗越國,攻破越都(今浙江...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相關文物 軼事典故 夫差[春秋時期吳國君主] 夫差(約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
前494年於夫椒之戰大敗越國,攻破越都(今浙江...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相關文物 軼事典故 吳王[古代王爵] 吳王,中國古代封爵之一。
吳王本指周朝封國吳國的國君,後來成為王爵封號。
中國歷史上的吳王一共65人,其中佼佼者有闔閭、吳王僚、吳王夫差、劉濞、孫權、杜伏... 周朝 漢代 三國 晉朝 南北朝 夫差矛 夫差矛,於1983年十一月在湖北省江陵縣馬山的一座楚國貴族的墓葬中出土,是春秋末期吳國使用兵器。
上面刻有:吳王夫差,自乍(作)用口(矛)的錯金銘文。
簡介 介紹 夫差 相關搜尋逼死坡青花瓷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劍九龍寶劍司母戊大方鼎盧舍那大佛魚腸北海九龍壁兵馬俑宋慶齡故居八卦鏡和氏璧台北故宮博物院青銅劍龍泉劍盧溝橋熱門詞條albuminDDR3記憶體Farmvillemodesubjectupsidedown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假裝情侶八進位制再一起念珠菌陰道炎潘石屹百孝經石斑秀珍菇紅豆派美耐板花海裂縫中的陽光赤崁樓金寶成靈異體質骨碎補齟齬CreedDraftSightsymboluntouchable來令片填空題大卡車大溪花海農場峰岸忠臣藏推筒子早洩剋星有道翻譯盜墓神偷奶爸2秋葉原之旅董卿遇人不淑陳為廷電音Nikon1下一站幸福作夢台北市政府秘書處妖怪戀繪卷感人愛情故事鄒晶晶閩南語吳王夫差劍@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華名劍:吳王夫差劍 - 壹讀
吳王夫差劍1976年河南省輝縣出土。柄劍通長58.3厘米、格寬5.5厘米,造於春秋晚期。劍作斜寬從厚格式。劍 ...
- 2勾踐劍與夫差劍蘇州拚場 - 中時新聞網
這柄劍是迄今已知幾柄吳王夫差劍中,最為精美完整的一件。夫差是吳國末代君主,西元前495-473年在位。據了解,此劍使用了分鑄技術,分鑄是 ...
- 3「攻敔(吳)王夫差劍」拓片/ 春秋晚期(本件拓片不清楚
「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據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以蘇州為中心的「吳國」和相鄰的「越國」,兵器技術名揚四海,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吳國 ...
- 4吳王夫差的武器是什麼?劍有九把,每把都有故事
其中一把吳王夫差劍是在1976年的河南輝縣,它長58.3釐米、格寬5.5釐米,是一把寬劍。劍身之上,遍佈花紋圖案,並且刻著“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十個字 ...
- 5吳王夫差劍_百度百科
吳王夫差劍為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前495-前473在位)時製造的一系列青銅劍。劍身鑄有“攻吳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字樣。吳王夫差劍已知存世量共有9柄(截至2014年5月)。1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