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條約之深遠影響 - 史學連線討論區---史學論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南京條約》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割讓香港一項就是將中國從一獨立自主國變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先例。
而中國淪入次殖民地國家自然也喪失主權。
歡迎光臨史學論壇,本區是史學同道交換意見的園地,版主不負答覆之責。
歡迎提出史學問題相互討論,更歡迎發表史學論述、書目書評、研究動態、出版消息。
請勿發布與史
學無關或謾罵攻訐之文,這類文章將逕予砍除。
|
史學問題|
資料求助|
論著發表|
書目書評|
史學消息|
"南京條約之深遠影響"
Messagesinthisthread
TableofContent
...................................................................
南京條約之深遠影響,史之文,02:08:50,12/09/100
...................................................................
主旨:南京條約之深遠影響
姓名:史之文
日期:02:08:5012/09/100
內容:
1842年8月,英軍以商務受阻為理由攻陷南京,迫使清廷議和,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雙方旋即在8月27日簽定《南京條約》,這條約可以視為奴役中國人民的第一道枷鎖,其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但在探討此條約的影響之前,我們必須對其由來及其內容作一探討:一.《南京條約》的由來《南京條約》的由來,可以追溯至18世紀下半葉,當時的中英商貿關係頻營,英國極端依賴中國的茶葉、絲綢的出口,但中國卻由於小農及家庭手工業的結合而對洋貨沒甚需求,使英國在華商貿經常出現「入超」的情況。
為了彌補這一貿易赤字,英國不斷向中國輸入鴉片,由1773年(乾隆38年)的1200箱躍升至1838年(道光18年)的39000箱,對中國造成極大的毒害,這促成1839年6月林則徐的禁煙運動,誘發〝鴉片戰爭〞的發生。
雖然在事實上,《南京條約》是英國在鴉片戰爭打敗中國的結果,但此條約出現的本質卻是英國資本主義的擴張與中國腐敗的封建制度相衝擊所使然的,禁煙運動及39年的林維喜事件只是導火線而已。
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1839年8月林則徐銷煙的消息傳至英國,當地資本家即言〝中國方面的無理舉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
...這種機會也許不會再來,是不能輕易放過的。
〞加上37至38年間的英國正處於第二次經濟危機之中,工商業蕭條,商品積壓及大量工人失業,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便成為英國政府解決此等問題的捷徑,適逢當時抗敵的清室守將奕經、耆英、伊里布等人腐敗無能,沒有像林則徐、鄧廷楨及江南提督陳化等人寧死奮勇抗敵,否則,中國又怎會那樣輕易被英軍打敗?試想想,以中國龐大的人口及兵力,又怎會抵禦不住遠渡重洋(從英國本土來華需要四個月,從印度出發則需一個月)的一萬五千名軍隊?所以,《南京條約》表面上是禁止鴉片及商貿被阻而生出的善後文件,但實質上卻是英國資本主義擴張與中國腐敗的封建制度相互衝擊所形成的產物。
此條約對中國而言,是一條侵略性的不平等條約。
二.《南京條約》的內容《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包括本則條約13款及《虎門條約》。
而《虎門條約》則包括《五口通商章程》及《五口通商善後章程》。
《南京條約》本則13條款,主要內容有以下五項:1.五口通商:除廣州外,中國將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四處劃為通商口岸,准許英人在當地貿易、通商及派設領事。
2.割讓香港:中國把香港島永遠割讓予英國。
3.賠款:清政府賠償英軍軍費、商欠及煙價,合共2100萬兩。
4.協定關稅:英國貨物之進口稅,由中英雙方「秉公議定則例」,按例交稅納稅後,商人販運至中國其他地方,不得再加課稅。
5.外交平等:以後兩國用平等文書方式往來。
在本則以外,1843年7月及10月又簽定了《五口通商章程》及《五口通商善後章程》,二者合稱《虎門條約》。
主要內容有以下四項:1.承認英國享有領事裁判權:從此英國人在中國犯事,中國官員無權判處,「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領事)照辦。
」2.協定關稅為5%3.英國取得最惠國待遇:即中國將來如給予任何國家權益時,英國得「一體均沾」。
4.規定英人可在租地內建屋永久居住:後來各國以此為藉口,紛紛在通商口岸劃出土地,作為他們直接管理的「租界」。
三.《南京條約》的深遠影響由此可知《南京條約》並不是兩國交戰的善後文件那樣簡單,而是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互相衝突的結果。
由於此條約是中國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其對中國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其深遠除了對萬世後代而言,更重要是對於當時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造成政治、經濟及社會三方面的深層影響。
現藉此一一分析如後:首先,政治方面深遠影響共有四點:1.中國淪為次殖民地國家《南京條約》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割讓香港一項就是將中國從一獨立自主國變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先例。
而中國淪入次殖民地國家自然也喪失主權。
領事裁判權的喪失,從此英國人在中國犯事,中國官員無權判處,「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領事)照辦。
」這大大損害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租界」的規定使英人可在租地內建屋永居而中國卻無權管轄權,侵犯了中國領土主權及完整。
同時國防主權也受威脅,《虎門條約》第十款「凡通商五港口,必有英國官員船在彼灣河」實際上取得海軍常駐中國港口的特權,對中國國防主權受到威脅。
2.中國國際地位下降鴉片戰爭前,列強均視中國為一大國,不知其實力如何而有所憚忌,故不敢強迫中國開國通商。
但自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簽定後,以中國龐大的人口及兵力,卻抵禦不住遠渡重洋的一萬五千名英軍,中國軍事弱點完全表露無遺,導致中國國際地位下降。
而《南京條約》的簽定更特顯中國對外交法的無知,這導致列強的輕視及挑起列強侵略的野心。
紛紛迫中國簽定不平等條約,如1844年與美國簽定《望廈條約》及與法國簽定《黃埔條約》;1845年與比利時簽定《中比條約》;1847年簽定《中、瑞、挪條約》等等。
反之,英國敢於向中國挑戰,令英國國際地位上升,英國海上霸主地位日益鞏固。
3.埋下第二次鴉片戰爭伏線《南京條約》的簽定導致列強的輕視及挑起列強侵略的野心,列強為了能進一步在華獲取更多權益,常藉故生事,從而以「炮艇政策」解決。
也因此埋下第二次鴉片戰爭伏線。
1856年10月8日,〝亞羅號〞在廣州停泊,而船員涉及走私活動,遭中國扣押。
由於該船在香港註冊,英國引用《南京條約》的領事裁判權要求賠償。
而法國亦因有教士被殺藉機索償要脅,埋下第二次鴉片戰爭伏線。
4.反清活動轉趨活躍戰後政府威信大喪,簽定《南京條約》更把弱點暴露,以反清為職志的會黨自不會放過時機。
耆英對英人撫綏,粵民則對英人抗拒,認為“官怕外夷,外夷怕百姓”,“能怕其官之所怕,則民浸浸乎玩官於股掌,外患彌而內患作”。
加之廣州不再獨占對外貿易之利,內地土產出口,外來洋貨內銷,取道粵北者日少,成千成萬以挑運、護運及開設旅店為業者,失了謀生之路,因而起來造反。
如1843年廣東香山天地會之亂、1844年湖南耒陽人民抗糧,包圍縣城、1845年湖南金丹及大道教之亂,而天地會之亂在1850年時更侵入廣西。
洪秀全的正式舉事亦在此時發生。
其次,經濟方面的深遠影響則有三點:1.破壞農村的傳統經濟中國傳統經濟,向以種植自給糧食及製作家庭式手工業為主,加上當時清政府實施保護主義,向外國商品抽以重稅:「西洋各國交易者,均查明赴粵路程,少過一關即在御貨關口補納關稅,再准貿易。
」因此《南京條約》前的中國經濟是穩步發展的。
但自《南京條約》協定關稅「值百抽五」及五口通商後,大量英美棉紡品及工業品傾銷至中國,1845年英輸華貨物總值比戰前增長四倍多,主要以棉紡品為主。
由於洋貨多以機器大量生產,質數及產量遠比土布優勝,大大打擊了傳統手工業的生存空間:「(1845年)江浙之棉布不復暢銷,商人多不販運,閩浙之土布、土棉亦滯不能出。
」除此之外,土產米糧亦在市場上遭受排擠:「開口互市,暹羅安南之米,配入中國。
」大批農民和手工業者因此失業,中國傳統經濟漸受摧殘。
不過在摧殘農村經濟的同時,亦刺激了資本主義在城市的發展。
正如來新夏教授在其《第一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一文中指出,外國資本家在《南京條約》簽定後來華經商,將西方重視生產技術及重視利潤的新思維帶入中國(中國向來只重視生產數量及糧食有無問題)並刺激地主階級改用貨幣收取地租榨取農民,以滿足他們購買洋貨的無窮慾望,從而促成中國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
而那些遭受摧殘而破產的大批農民和手工業者亦被外國資本家僱用於開發原料市場上,為資本主義提供龐大的勞動力市場,所以,正如中共開國領袖毛澤東所說〝不單對封建經濟基礎起了解體作用,同時又給中國資本主義發展造成了客觀的條件和可能。
〞2.農產品商品化《南京條約》簽定後,英國除了在中國傾銷他們的商品外,亦向中國購買大量的茶、絲等農產品。
從1840年開始,中國絲、茶出口額迅速增長,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萬斤增至1855年的8400多萬斤。
這12年間,增加了5倍多。
絲的出口,1843年不到2000包,1855年則已達到56000多包,短短12年就增加了20多倍。
這個數字標明了國內從事這種商品性勞務的人數正在不斷地增長,他們大多是被西洋資本入侵而破產的農民及手工業者。
有些地區甚至為了適應國際市場而改變種植其他作物,如湖北安化原產黑茶,後改為種植外國需要的紅茶,使中國慢慢步入經濟失衡的局面。
導致中國慢慢步入失衡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生產這些農業商品,必然會減少對穀物糧食的種植,這會慢慢地削弱中國自給自足的能力。
加上外商亦因為《南京條約》中准許五口通商的關係,在上海及廣州等地設立製茶廠,直接索取中國原料,嚴格控制中國茶、絲的出口價格,使中國連賺取外匯以自強的機會也喪失了。
這種極端倚外的經濟模式,是一個國家積弱的開始。
3.白銀嚴重外流《南京條約》本是中英對鴉片貿易的善後文件,但其本則及《虎門條約》對"鴉片"二字竟隻字不提,致令鴉片貿易在戰後益加猖獗。
英商為了減低他們在華經商的貿易逆差,大量向中國傾銷鴉片,伐害國民身體的同時,亦使白銀嚴重外流,據資料記載1842年1572.2文可換銀一兩,但到了1849年則要2355文才可換到一兩銀,銀價上漲幾達5成,當時鴻臚寺卿黃爵滋更直接評之為「非耗銀於內地,實漏銀於外夷。
」據《國史縱論.上編》(173頁)記載,1843年至46年中國漏銀已達4700萬兩。
由於白銀是真正的國家資財,英人刻意以海運的方式運回英國,對當時及以後的中國經濟構成永不磨滅的傷痕。
最後,社會方面的深遠影響則有四項:1.民族自尊心下降中國向以「天朝上國」自居,在鴉片戰爭之前西方各國亦視中國為亞洲的堂堂大國,但自《南京條約》簽定後,擁有龐大人口的清廷竟然敗給15000名英兵的事實正式展露於人前,清朝的威望大受打擊。
國人遭受此一國恥,民族自尊心下降,加上英人恃著《南京條約》中五口可居住及擁有領事裁判權的關係,任意從事不法勾當。
當時英國駐上海領事阿禮國亦不得不承認地說〝這群外國人生性卑賤,無有效之管束,乃是歐洲各國人的渣滓。
〞在自己國家裏中國人竟然無法懲治這些奸民,民族自信心大受打擊。
英國人的不斷欺凌,亦使中國人出現排外心理,伏下日後中外衝突的長遠禍根。
2.西洋文化的衝擊《南京條約》簽定五口通商後,西方文明及科技開始在中國傳播,使中國社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薰染。
更重要的是此條約的簽定,揭露了中國戰敗的真相,一些社會上層的知識份子,如龔自珍、林則徐及魏源等開始反思過去清廷只著重研談心性理學及煩瑣考證學的利與弊。
積極主張向西方學習,如魏源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從而達到禦強於晦的目的。
日後中國近代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如洋務運動、維新運動及革命運動,與《南京條約》帶來西洋文化的衝擊可謂不無關係。
3.買辦階級的興起《南京條約》的簽定,賦予洋人五口通商的權利,亦同時剌激了買辦階級的興起,在日常的中英商務中,英人必須依靠一些略懂英語的中國人協助,為其擔當收購土貨及推銷商品的角色,這就是所謂的〝康白度〞(出自西班牙語Comprador),亦即買辦商人。
在40年代,這類商人數目還不很多,但自條約簽定後,他們旋即成為社會上一個不可忽視的階層。
他們在賺取豐厚利潤之餘,更由於與外國侵略者有密切關係的身份,受到清朝地方大吏的器重。
如上海美商旗昌洋行的買辦吳健彰,五口通商後到上海,出資捐得候補道,1848年3月奉清政府的命令協同上海道咸齡鎮壓青浦人民抗英鬥爭。
由此可知,這些依附於外國商人的買辦階級,對當時中國政治及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4.中國民生困苦《南京條約》承認英人享有領事裁判權,使中國喪失了司法獨立的權利。
一些英人勾結沿海奸民,從事拐賣人口(俗稱〝賣豬仔〞)的不法活動。
他們擄走大量男丁,嚴重破壞中國社會民生關係。
李東沅在《論招工》一文中有這樣的描述〝頻年有拐誘華人販出外洋為人奴僕,名其館曰招工,覈其實為圖利。
拐匪先與洋人串通,或誘以財,或誘以賭,一吞其餌,即入牢籠。
每年被拐,累萬盈千,即使抵埠,悉充極勞苦之工,署諸死地,難望生還。
〞由此可見,《南京條約》為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苦難。
除此之外,五口通商亦影響了有關地區的人民生活。
戰前,對外貿易只在廣州一地進行,因此在廣州附近及粵湘大道上有許多依靠對外貿易為生的勞動者,據中國第一位留美學者容閎(1828--1912)估計〝不下十萬人〞再加上依附他們為生的人數在內,當不下百萬人。
五口通商以後,〝廣州商利遂散於四方〞迫使他們大部份人失業,再加上要負擔《南京條約》2100萬元的賠款,民生困苦的情況可想而知了。
所以,總括而言,《南京條約》除了對當時中國政治產生影響外,更對當時經濟及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南京條約》的簽定,洞開了中國幾千年來閉關自守的大門,成為日後中國被英國、美國、法國、俄國及日本等列強幾乎瓜分的先聲,可以視為近代中國國難之肇始也。
不過,這個沉痛的教訓卻刺激起當時滿清貴族,如奕訢及為政官員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的思維,為1860年的洋務運動得以開展奠下根基。
主要參考書目:《近代中國史綱》(上冊)郭廷以著中大出版社《中國近代史》李侃、李時岳、李德征等人主編中華書局《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上冊)胡繩著人民出版社《中國近代史》鄭師渠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Questionsorproblemsregardingthisbulletinboardshouldbe
directedto
Webmaster
延伸文章資訊
- 1南京條約 - 中文百科全書
中文名:南京條約 · 外文名:Treaty of Perpetual Peace and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Great Britain;Treaty of...
- 2南京条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京条约 ; 1843年6月26日 · 經簽字國君主批准,並互換批准書 · 太子少保 耆英、 乍浦副都統 伊里布、 署理兩江總督 牛鑑. 陸軍少將 砵甸乍 · 大清 ·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 3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 壹讀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 一,宣布停止戰爭,簽訂和平條約,兩國從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相處狀態。 · 二,簽訂「五口通商」,英國有派領事入駐的權利,准許 ...
- 4《歷史有話說》 第十一集:南京條約 - 團結香港基金
- 5南京條約之深遠影響 - 史學連線討論區---史學論壇
《南京條約》乃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割讓香港一項就是將中國從一獨立自主國變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先例。而中國淪入次殖民地國家自然也喪失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