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朝布袋戲小小的戲台 - 扮仙野台戲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傳統野台戲的表演,大都在廟口搭建戲台,為了與文化機構所舉辦的「文化場」(藝文活動)有所區隔,因此野台戲又稱民戲、外台戲、神明戲,而演出素質則比「文化場」 ...
關於野臺布袋戲
野臺戲簡介
野臺戲戲台介紹
布袋戲起源
布袋戲介紹
布袋戲的藝術價值
野臺戲簡介
呂明朝布袋戲小小的戲台
台灣傳統戲劇表演,大都與宗教酬神有關,例如神誕、還願、建醮、謝平安等,因此傳統戲劇並非純粹的表演藝術,而被視為宗教科儀的一部分,所謂「誤戲誤三牲」意謂耽誤演戲就等於耽誤祭典儀式,可見傳統戲劇活動與宗教祭典的關聯性,而廟會酬神必須聘請戲班「扮大戲」才算正式隆重,而藉由戲劇表演達到宗教、娛樂、聯誼、教育等社會功能。
傳統野台戲的表演,大都在廟口搭建戲台,為了與文化機構所舉辦的「文化場」(藝文活動)有所區隔,因此野台戲又稱民戲、外台戲、神明戲,而演出素質則比「文化場」簡陋、粗糙,然而廟口野台卻是民間劇團最主要的市場,野台型態非常多元:歌仔戲、布袋戲、綜藝活動等。
一般民間劇團的演出並沒有使用劇本,僅由說戲先生講述劇情大綱,然後隨即上台演出,演員沒有排練、對詞,上場後再隨機應變即興表演,這種表演方式稱為「活戲」,因此演員需有豐富的舞台經驗才能勝任,活戲的演出型態賦予演員最大的發揮空間,但相對地也會造成劇情結構鬆散、表演內容粗糙的情況。
野台戲的演出大都在吉慶場合,所以在正戲演出之前必先「扮仙」,為信徒祈福謝神,而劇情內容通常是「善惡終有報」、「有情人終成眷屬」等大團圓結局,以符合民眾追求「團圓」、「圓滿」的心理需求,而演出結束時有時需要「鬧虎」(小生、小旦出場行禮)象徵圓滿。
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各種視聽媒體、娛樂項目的興起,到廟口看戲不再是民眾普遍的休閒娛樂,許多廟宇都改放露天電影取代傳統野台戲演出,甚至酬神的電影也已乏人問津。
現處高科技的社會,電子產品的聲光效果遠遠超過野台戲,但曾經盛況空前的野台戲,是早期台灣人的技藝與記憶,將人們的情感凝聚在一起,共同觀賞有著濃濃的鄉土人情味,我們都有責任保存自己的傳統文化,希望台灣的傳統技藝可以在我們的支持下,生生不息永遠流傳。
與戲台合照
戲台內部小小空間
資料來源:臺灣民俗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野臺戲- 教育百科
- 2呂明朝布袋戲小小的戲台 - 扮仙野台戲人生
傳統野台戲的表演,大都在廟口搭建戲台,為了與文化機構所舉辦的「文化場」(藝文活動)有所區隔,因此野台戲又稱民戲、外台戲、神明戲,而演出素質則比「文化場」 ...
- 3"野台戲iá-tâi-hì"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詞目, 野台戲. 音讀, iá-tâi-hì.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3 手機版|. 電腦版. loading.
- 4台灣首部沉浸式野台布袋戲比金光布袋戲更金光閃閃 - 聯合報
人們常用「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形容風靡台灣的金光布袋戲,然而這四個字更適合昨日推出的沉浸式野台布袋戲「光電音造盤絲洞」。...
- 5最美的流動盛宴《野台戲》范毅舜
幾年來創作不斷推陳出新,這回我迷上了台灣大街小巷曾隨處可見的「野台戲」。 當朋友乍聽我有這個念頭,個個露出狐疑的神情,怎麼一個聽慣了西洋歌劇、京劇、崑曲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