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訴微軟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此這一案件的核心問題就是微軟公司是否能夠在其作業系統Windows中捆綁Internet Explorer,而這一捆綁銷售行為被認為正是微軟贏得瀏覽器 ... 反托拉斯法 · 瀏覽器大戰 ... 美國訴微軟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美國訴微軟案比爾·蓋茲於1998年8月27日出庭作證法院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宣判日期2001年6月18日案件號碼253F.3d34(2001)法官哈里·愛德華茲(英語:HarryT.Edwards)CJ史蒂芬·威廉士(英語:StephenF.Williams)魯思·金斯伯格大衛·森特爾(英語:DavidB.Sentelle)亞瑟·蘭多夫(英語:A.RaymondRandolph)朱迪思·羅傑斯(英語:JudithW.Rogers)和大衛·泰托(英語:DavidS.Tatel)JJ案件歷史早前行動DistrictCourt(1999)後續行動由聯邦司法部達成合解關鍵字壟斷,捆綁銷售,司法不當 美國訴微軟案(英語:UnitedStatesv.MicrosoftCorporation,253F.3d34(200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是美國的一個反壟斷訴訟案,聯邦政府聯合了19個州以及首都哥倫比亞特區共同起訴微軟公司違反《謝爾曼反壟斷法》而占據了絕對的市場壟斷地位,喬爾·克萊恩(英語:JoelKlein)是該案的首席檢察官,最終該案由聯邦司法部達成和解。

政府一方指控微軟公司濫用壟斷地位帶來的權力,在其基於英特爾公司微處理器架構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Windows中強制捆綁銷售瀏覽器軟體InternetExplorer。

因此這一案件的核心問題就是微軟公司是否能夠在其作業系統Windows中捆綁InternetExplorer,而這一捆綁銷售行為被認為正是微軟贏得瀏覽器大戰的根本原因,因為在市場中競爭的其它瀏覽器軟體如NetscapeNavigator或Opera都是需要使用者使用數據機連網下載或是從軟體商店購買的。

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還包括:微軟是否通過改變或操縱應用程式介面來達到使InternetExplorer更具優勢的目的,微軟與原始裝置製造商之間是否達成過相關的限制性許可協定,以及其達成這類協定過程中的相應意圖是否是為了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打壓對手,形成壟斷。

微軟公司表示,將Windows與InternetExplorer進行合併完全是創新和競爭的結果,兩者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早已屬於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並且消費者也大都從IE的免費中得到了實惠,因為這讓原本需要付費的Netscape之類軟體之後也都變得了免費軟體。

但政府一方的律師則進一步反駁說,瀏覽器仍然是一個獨立的軟體產品,並不需要將之捆綁到作業系統中,一個顯著的例子是,InternetExplorer仍然有為MacOS設計的版本可供使用者選擇安裝。

他們還指出,IE瀏覽器未必真的就是免費的,因為其開發和行銷的成本可能已經加入到了Windows的成本中,導致其價格上升。

這一案件一開始是在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進行審理的,主審法官為托馬斯·潘菲爾德·傑克遜(英語:ThomasPenfieldJackson),而聯邦司法部一方的代表則為大衛·波依斯(英語:DavidBoies)。

目次 1歷史 2和解 3對案件的批評 4參考文獻 4.1引用 4.2來源 5外部連結 6延伸閱讀 7參見 歷史[編輯] 聯邦政府對微軟公司的注意最早開始於1991年聯邦貿易委員會對微軟是否濫用權力形成其在PC作業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地位。

當時該委員會由於最終只能達成2比2的僵持結果而停止了調查,但聯邦司法部於同年8月21日重新開始了獨立調查。

這一調查最終也在微軟同意不將其它的軟體產品與Windows捆綁銷售,但仍然可以整合一些功能到作業系統中的情況下於1994年7月15日達成了和解。

在之後的幾年中,微軟堅持認為InternetExplorer(除了OEM版本的Windows95,適合這一版本使用的IE之後在MicrosoftPlus!(英語:MicrosoftPlus!)中單獨銷售[2][3])並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可以添加到作業系統中的「功能」,不過聯邦司法部顯然並不認同這樣的定義。

在其2008年的年度報告中微軟公司表示[4]: LawsuitsbroughtbytheU.S.DepartmentofJustice,18states,andtheDistrictofColumbiaintwoseparateactionswereresolvedthroughaConsentDecreethattookeffectin2001andaFinalJudgmententeredin2002.TheseproceedingsimposedvariousconstraintsonourWindowsoperatingsystembusinesses.Theseconstraintsincludelimitsoncertaincontractingpractices,mandateddisclosureofcertainsoftwareprograminterfacesandprotocols,andrightsforcomputermanufacturerstolimitthevisibilityofcertainWindowsfeaturesinnewPCs.Webelieveweareinfullcompliancewiththeserules.However,ifwefailtocomplywiththem,additionalrestrictionscouldbeimposedonusthatwouldadverselyaffectourbusiness. 譯文:由美國聯邦司法部與18個州加上哥倫比亞特區共同發起的兩個法律訴訟已於2001年達成一致,並從2002年的最終判決起生效。

這些限制包括強制開放某些軟體程式介面和協定,並給予電腦製造商在新生產的個人電腦中限制某些Windows產品功能的權利。

我們相信自己完全可以遵守這些規則,並且如果我們沒有遵守就將會面臨更多額外的限制,進而對我們的業務造成不利影響。

和解[編輯] 2001年11月2日,聯邦司法部與微軟就案件達成了一項和解。

這一和解方案要求微軟與第三方公司共享API,並任命一個三人小組,該小組可以在今後5年的時間裡隨時對微軟的系統、記錄和原始碼進行不受限制的存取和檢查以確保其遵守了相關的協定[5]。

不過,聯邦司法部並沒有要求微軟更改已有的任何代碼,也沒有禁止微軟在未來的Windows中捆綁其它軟體。

但是哥倫比亞特區和加利福尼亞州、康乃狄克州、艾奧瓦州、佛羅里達州、堪薩斯州、明尼蘇達州、維吉尼亞州、麻薩諸塞州、猶他州對這樣的和解結果很不滿意,認為這只不過是「一個巴掌打在手腕上」(英語:aslaponthewrist),而行業權威人士羅伯特·X·克林格利(英語:RobertX.Cringely)則表示:拆分是不可能的了,「現在唯一可以讓微軟倒台的可能只有自殺」(英語:nowtheonlywayMicrosoftcandieisbysuicide)[6]。

曾協助傑克遜法官起草事實認定草案的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反壟斷法教授更表示,這一和解協定給予了微軟公司的Windows和其它「平台軟體」反壟斷豁免權,協定中的這些條款將破壞自由競爭,微軟現在已經開始享有其通過非法手段獲得的瀏覽器軟體市場壟斷地位[7][8][9]。

對案件的批評[編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認為這一針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開創了一個政府干涉自由市場的危險先例,未來的政府監管將給同行業的技術進步受阻埋下伏筆[10]。

不過2007年1月《商業與經濟研究期刊》(英語:JournalofBusiness&EconomicResearch)中的詹金斯(英語:Jenkins)和比恩(英語:Bing)則認為,與米爾頓所擔心的恰恰相反,這一和解實際上對微軟的影響微乎其微,其中的罰款、限制和監視都還遠遠不足以「防止它濫用壟斷權力主宰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業」。

他們的結論是,在這一案件得到和解後,微軟仍然可以利用其保有的主導或壟斷地位扼殺對手的競爭和技術創新[11]。

Be公司執行長(CEO)讓-路易·加西聲稱微軟公司並沒有真正從InternetExplorer中獲利,之所以將之整合到作業系統是因為消費者在購買作業系統時也正希望其中會有附有一個瀏覽器軟體。

比如說,BeOS也同樣整合了一個瀏覽器軟體NetPositive(英語:NetPositive)(一般簡稱為「Net+」)。

他認為微軟真正打擊競爭對手的不當行為是向OEM廠商提供回扣來防止其它作業系統在市場上擁有立足之地[12]。

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則在其於2000年4月26日發表在《紐約時報》的文章「MICROSOFT:WHATNEXT?」中寫道:「我們並不是在討論有罪無罪的問題,而是現實與否的問題:即使你真的相信比爾·蓋茲違反了法律,也不能對其強加一個會損害廣大民眾的懲罰。

哪怕是那些強烈批評微軟做法的人也不得不擔心簡單地將其分割所會帶來的反效果:原本免費的應用軟體可能都會開始收費,而經營作業系統的公司也將放棄原有的價格限制大幅提價。

[13][14]」 參考文獻[編輯] 參照[編輯] ^UNITEDSTATESv_MICROSOFTCORPORATION,Nos_00-5212and00-5213_,June28,2001-USDCCircuitFindLaw.[2013-04-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AhistoryofInternetExplorer.[2013-04-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6).  ^COURT'SFINDINGSOFFACT,#158.[2013-04-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5).  ^MicrosoftCorporationForm10-KAnnualReportArchived2011-02-25atWebCiteforfiscalyearendingJune30,2008.(pg.14)RetrievedJune18,2010.(ArchivedbyWebCite®at) ^ "UnitedStatesofAmerica,Plaintiff,v.MicrosoftCorporation,Defendant",FinalJudgementArchived2011-02-25atWebCite,CivilActionNo.98-1232,November12,2002.(Archiveat) ^I,Cringely.ThePulpit.TheOnceandFutureKing:NowtheOnlyWayMicrosoftCanDieisbySuicide|PB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rchiveathttps://www.webcitation.org/5wllczABm?url=http://www.pbs.org/cringely/pulpit/2004/pulpit_20040408_000808.html) ^[www.unclaw.com/chin/scholarship/nando.pdfAcaseofinsecurebrowsing](Archiveathttps://www.webcitation.org/5wlmVlRTG?url=http://www.unclaw.com/chin/scholarship/nando.pdf) ^DECODINGMICROSOFT:AFIRSTPRINCIPLESAPPROACHArchived2011-02-25atWebCite(Archiveat) ^TheMicrosoftCaseArchived2011-02-25atWebCite(Archiveat) ^Friedman,Milton.TheBusinessCommunity'sSuicidalImpulse.PolicyForum.CatoInstitute.1999-04-01[2013-02-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8).  ^Jenkins,GregoryT.;RobertW.Bing.Microsoft’sMonopoly:Anti-CompetitiveBehavior,PredatoryTactics,AndTheFailureOfGovernmentalWill.JournalofBusiness&EconomicResearch.January2007,5(1):11–16[2013-02-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Jean-LouisGasséeonwhyPCmanufacturersdon'tsellnonMSproductsArchived2011-02-25atWebCite(Archiveat) ^Reckonings;MicrosoftWhatNext-NewYorkTimes.[2013-04-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TheUnofficialPaulKrugmanWebPage 來源[編輯] 文章 AndrewChin,DecodingMicrosoft:AFirstPrinciplesApproachArchived2011-02-25atWebCite,40WakeForestLawReview1(2005) KennethElzinga,DavidEvans,andAlbertNichols,UnitedStatesv.Microsoft:RemedyorMalady?9Geo.MasonL.Rev.633(2001) JohnLopatkaandWilliamPage,AntitrustonInternetTime:MicrosoftandtheLawandEconomicsofExclusion,7SupremeCourtEconomicReview157–231(1999) JohnLopatkaandWilliamPage,TheDubiousSearchForIntegrationintheMicrosoftTrial,31Conn.L.Rev.1251(1999) JohnLopatkaandWilliamPage,WhoSufferedAntitrustInjuryintheMicrosoftCase?,69GeorgeWashingtonLawReview829-59(2001) AlanMeese,MonopolyBundlingInCyberspace:HowManyProductsDoesMicrosoftSell ?44AntitrustBulletin65(1999) AlanMeese,Don'tDisintegrateMicrosoft(Yet),9Geo.MasonL.Rev.761(2001) StevenSalopandR.CraigRomaine,PreservingMonopoly:EconomicAnalysis,LegalStandards,andtheMicrosoftCase,7Geo.Mas.L.Rev.617(1999) HowardA.ShelanskiandJ.GregorySidak,AntitrustDivestitureinNetworkIndustries,68UniversityofChicagoLawReview1(2001) 陳偉:美國政府為何總跟微軟過不去?——美國訴微軟案(2001),《美國憲政歷程:影響美國的25個司法大案》,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505至530頁。

書籍 Page,WilliamH.andJohnE.Lopatka.TheMicrosoftCase:Antitrust,HighTechnology,andConsumerWelfar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9.ISBN 978-0-226-64464-6.  AlanReynolds,TheMicrosoftAntitrustAppeal,HudsonInstitute(2001) Liebowitz,S.J.;Margolis,Stephen.Winners,losers&Microsoft:competitionandantitrustinhightechnology.IndependentInstitute.2001-03-01[2010-11-28].ISBN 978-0-945999-84-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5).  Abramson,Bruce.DigitalPhoenix;WhytheInformationEconomyCollapsedandHowitWillRiseAgain.MITPress.2005.ISBN 978-0-262-51196-4.  外部連結[編輯] FinalJudgmentinU.S.v.Microsof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junctionincludingfinalsettlementtermsapprovedbythecourt)(notethatthecopypostedonthedistrictcourt'swebsiteisactuallyanearlierversionthatthecourtdeclinedtoapprove). TheUnitedStatesDOJ'swebsiteonU.S.v.Microsof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crosoft'sAntitrustCase,MicrosoftNewsCenter WirednewstimelineoftheMicrosoftantitrustc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ZDnetstoryon4thanniversaryofMicrosoftantitrustcase ZDnetstoryonproposedconcessions Antitrust&theInternet:Microsoftcasearch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aseofInsecureBrowsing"byAndrewChin.RaleighNews&Observer,September30,2004Archived2011-02-25atWebCite BillGatesdepositionvideoatMicrosoftonAugust27,199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indowsMedia,OggTheoraandOggVorbisformats) TheCenterfortheAdvancementofCapitalism 延伸閱讀[編輯] 文章 AndrewChin,DecodingMicrosoft:AFirstPrinciplesApproachArchived2011-02-25atWebCite,40WakeForestLawReview1(2005) KennethElzinga,DavidEvans,andAlbertNichols,UnitedStatesv.Microsoft:RemedyorMalady?9Geo.MasonL.Rev.633(2001) JohnLopatkaandWilliamPage,AntitrustonInternetTime:MicrosoftandtheLawandEconomicsofExclusion,7SupremeCourtEconomicReview157–231(1999) JohnLopatkaandWilliamPage,TheDubiousSearchForIntegrationintheMicrosoftTrial,31Conn.L.Rev.1251(1999) JohnLopatkaandWilliamPage,WhoSufferedAntitrustInjuryintheMicrosoftCase?,69GeorgeWashingtonLawReview829-59(2001) AlanMeese,MonopolyBundlingInCyberspace:HowManyProductsDoesMicrosoftSell ?44AntitrustBulletin65(1999) AlanMeese,Don'tDisintegrateMicrosoft(Yet),9Geo.MasonL.Rev.761(2001) StevenSalopandR.CraigRomaine,PreservingMonopoly:EconomicAnalysis,LegalStandards,andtheMicrosoftCase,7Geo.Mas.L.Rev.617(1999) HowardA.ShelanskiandJ.GregorySidak,AntitrustDivestitureinNetworkIndustries,68UniversityofChicagoLawReview1(2001) 圖書 Abramson,Bruce.DigitalPhoenix;WhytheInformationEconomyCollapsedandHowitWillRiseAgain.MITPress.2005.ISBN 978-0-262-51196-4.  Gavil,AndrewI.;First,Harry.TheMicrosoftAntitrustCases-CompetitionPolicyfortheTwenty-firstCentury.Cambridge,Massachusetts,USA:MITPress.2014-12-09.ISBN 978-0-262-02776-2.  Liebowitz,S.J.;Margolis,Stephen.Winners,losers&Microsoft:competitionandantitrustinhightechnology.IndependentInstitute.2001-03-01[2010-11-29].ISBN 978-0-945999-84-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0).  Page,WilliamH.;Lopatka,JohnE.TheMicrosoftCase:Antitrust,HighTechnology,andConsumerWelfar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9.ISBN 978-0-226-64464-6.  Reynolds,Alan.TheMicrosoftAntitrustAppeal.HudsonInstitute.2001.  參見[編輯] 美國主題 微軟主題 軟體主題 網際網路主題 法律主題 反托拉斯法 瀏覽器大戰 閱論編人物創始人 比爾·蓋茲 保羅·艾倫 董事會 約翰·W·湯普森(主席) 薩蒂亞·納德拉(執行長) 迪娜·杜伯倫 MariaKlawe(英語:MariaKlawe) DavidMarquardt(英語:DavidMarquardt) CharlesNoski(英語:CharlesNoski) HelmutPanke(英語:HelmutPanke) MasonMorfit(英語:MasonMorfit) JohnW.Stanton(英語:JohnW.Stanton) 高層領導團隊 薩蒂亞·納德拉(執行長) ScottGuthrie(英語:ScottGuthrie) AmyHood(英語:AmyHood)(財務長) 特里·邁爾森 沈向洋 菲爾·斯賓塞(英語:PhilSpencer(businessexecutive)) 公司副總裁 GabeAul(英語:GabeAul)(副總裁) 喬北峰 理察·拉希德(高級副總裁) S.Somasegar(英語:S.Somasegar)(高級副總裁) 部門 工程團隊 配件 行動 反網路犯罪中心(英語:MicrosoftDigitalCrimesUnit) 車庫(英語:MicrosoftGarage) 出版社 研究院 .NET基金會 Outercurve基金會(英語:OutercurveFoundation) Xbox遊戲工作室 產品系列 作業系統 Windows Azure 軟體 Office Servers VisualStudio 硬體 HoloLens Surface Xbox 代號列表 網路 Azure Bing Channel9 CodePlex 開發者網路 MSN Mixer Office.com OneDrive Outlook.com 商店 TechNet 大會 Build Inspire(英語:MicrosoftInspire) MIX(英語:MIX(Microsoft)) PDC Ignite(英語:MicrosoftIgnite) WinHEC 批評 MicrosoftWindows捆綁銷售(英語:BundlingofMicrosoftWindows) Clippy iLoo(英語:iLoo#Reaction) InternetExplorer MicrosoftBob _NSAKEY(英語:_NSAKEY) Windows XP Vista 8 10 Xbox360 訴訟 阿爾卡特-朗訊訴微軟(英語:Alcatel-Lucentv.MicrosoftCorp.) 蘋果訴微軟(英語:AppleComputer,Inc.v.MicrosoftCorp.) 歐盟微軟競爭案(英語:MicrosoftCorpvCommission) '微軟訴Lindows(英語:MicrosoftCorp.v.Lindows.com,Inc.) 微軟訴MikeRoweSoft 微軟訴Shah(英語:MicrosoftCorp.v.Shah) 美國訴微軟案 收購(英語:ListofmergersandacquisitionsbyMicrosoft) 6Wunderkinder 動視暴雪 AltamiraSoftware(英語:AltamiraSoftware) AltspaceVR(英語:AltspaceVR) aQuantive Azyxxi Mixer TheBlueRibbonSoundWorks(英語:TheBlueRibbonSoundWorks) Bungie CalistaTechnologies(英語:CalistaTechnologies) Colloquis(英語:Colloquis) Connectix(英語:Connectix) ConsumersSoftware(英語:ConsumersSoftware) Danger(英語:DangerInc.) Farecast(英語:MSNTravel) FASAStudio FastSearch&Transfer(英語:MicrosoftDevelopmentCenterNorway) FastSearch&Transfer(英語:FastSearch&Transfer) 螢火蟲(網站)(英語:Firefly(website)) Forethought(英語:Forethought,Inc.) GIANTCompanySoftware GitHub GreenButton(英語:GreenButton) GrooveNetworks(英語:GrooveNetworks) HighHeatMajorLeagueBaseball(英語:HighHeatMajorLeagueBaseball) Hotmail Jellyfish.com(英語:Jellyfish.com) 領英 LinkExchange(英語:LinkExchange) LionheadStudios MassiveIncorporated(英語:MassiveIncorporated) MobileDataLabs(英語:MileIQ) MojangStudios 諾基亞裝置和服務 NuanceCommunications Onfolio(英語:WindowsLiveToolbar#Onfolio) PandoNetworks(英語:PandoNetworks) PerceptivePixel(英語:PerceptivePixel) PlaceWare(英語:PlaceWare) Powerset ProClarity(英語:ProClarity) Rare RevolutionAnalytics(英語:RevolutionAnalytics) ScreenTonic(英語:ScreenTonic) SecureIslands(英語:SecureIslands) Simplygon(英語:Simplygon) Skype SunriseAtelier(英語:SunriseCalendar) WinternalsSoftware SwiftKey WinternalsSoftware(英語:Sysinternals) Teleo(英語:Teleo) TelekinesysResearch TellmeNetworks(英語:TellmeNetworks) TwistedPixelGames VermeerTechnologies(英語:VermeerTechnologies) VisioCorporation(英語:VisioCorporation) Vivaty(英語:Flux(software))(解散) VoloMetrix(英語:VoloMetrix) VXtreme(英語:NetShow) WebTVNetworks Xamarin Yammer Yupi(英語:Yupi) ZeniMaxMedia 分類 共享資源 微軟主題 歷史 閱論編InternetExplorer版本(英語:InternetExplorerversions)主要版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其它版本 Mobile Mac UNIX Xbox IEs4Linux 概覽 歷史 IE盒模型缺陷 瀏覽器幫助物件(BHO) 彩蛋 擴展 擴充列表(英語:ListofInternetExplorerextensions) 移除 Shell 技術 加速器 ActiveX DHTML HTA HTCS(英語:HTMLComponents) favicon.ico HTML+TIME(英語:HTML+TIME) Index.dat JScript MHTML MSXML RSS平台(英語:WindowsRSSPlatform) 智慧型標籤 臨時Internet檔案(英語:TemporaryInternetFiles) 向量標記式語言 網頁快訊 WPAD XHR/XDomainRequest 軟體與引擎 AdministrationKit 開發人員工具 整合Windows身分驗證(英語:IntegratedWindowsAuthentication) Tasman Trident Chakra 實現 ActiveChannel(英語:ActiveChannel) 活動桌面 ActiveMovie(英語:ActiveMovie) 頻道定義格式(英語:ChannelDefinitionFormat)(.cdf) ComicChat/Chat2.0(英語:MicrosoftComicChat) DirectXMedia(英語:DirectXMedia) Internet郵件和新聞 MicrosoftJava虛擬機器(MSJVM) MSNExplorer(英語:MSNExplorer) MSNforMacOSX(英語:MSNforMacOSX) NetMeeting(英語:MicrosoftNetMeeting) NetShow(英語:NetShow) OutlookExpress 伺服器閘道器加密(英語:Servergatedcryptography)(SGC) Spyglass Windows通訊錄(英語:WindowsAddressBook) Windows桌面更新 人物 坦塔克·塞里克 托馬斯·里爾登 迪安·哈查莫維奇 斯科特·艾薩克斯(英語:ScottIsaacs) 藍澤祈 事件 第一輪瀏覽器大戰 第二輪瀏覽器大戰 美國訴微軟案 Download.ject(英語:Download.ject) Eolas與微軟(英語:Eolas#Patents) Sun與微軟 相關 對InternetExplorer的批評 IEOnly Edge 分類 共享資源 微軟主題 網際網路主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合众国诉微软案&oldid=68111297」 分類:​針對微軟的批評與爭議2001年法律2001年美國美國判例法InternetExplorerMicrosoftWindows隱藏分類:​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EspañolSuomiItalianoSvenska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