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高齡就業專法出爐!「高年級」勞工可簽定期契約重返職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央社)行政院會今(25)日通過中高齡者就業專法草案,為促進與保障銀髮族就業,規定雇主可用定期契約僱用65歲以上高齡勞工,若有職場年齡歧視,最高可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9/07/25,社會示意圖。

|PhotoCredit:中央社 AbbyHuang現任關鍵評論網新聞組採訪編輯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中央社)行政院會今(25)日通過中高齡者就業專法草案,為促進與保障銀髮族就業,規定雇主可用定期契約僱用65歲以上高齡勞工,若有職場年齡歧視,最高可罰新台幣150萬元。

法案後續送立院審議。

台灣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人口結構變化,55歲以上勞動力參與率明顯偏低。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草案,以促進在職中高齡者延後退休,保障退休後重返職場的權益,使其享有公平的工作機會。

中高齡勞動力不及日韓,行政院拋5誘因鼓勵重返職場勞動部次長林明裕上午出席院會後記者會表示,目前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不及韓國、日本,台灣僅約62%,韓國與日本是接近65%、70%。

台灣在職的65歲以上的勞工數量僅為28萬人,希望透過訂定專法,促進高齡與中高齡者的就業,逐年提升勞參率。

林明裕指出,專法有5個重心,分別是「一彈、一禁、三補助」。

「一彈」,是彈性放寬雇主聘用高齡勞工繼續工作,可以用定期契約僱用,增加雙方彈性;「一禁」,是禁止對銀髮人才或高齡者差別對待;「三補貼」,是指政府對失業的中高齡者有相關失業救濟、對在職中高齡者或高齡者有職務再設計補助、對原雇主繼續聘用65歲以上勞工有獎助辦法。

勞動部表示,中高齡者就業主要面臨年齡歧視、體耐力下降、社會刻板印象等問題,因此草案明定禁止年齡歧視、提供穩定就業措施及促進失業者就業,以提升中高齡者勞動參與。

高齡人力部分,草案放寬雇主以定期契約僱用65歲以上高齡者,補助繼續留用或僱用退休高齡者,擴大就業促進措施補貼對象,建置退休人才資料庫等,希望能促進高齡者再就業。

根據草案定義,「中高齡者」為年滿45歲至65歲者,「高齡者」為超過65歲者。

為提高雇用誘因,目前勞動部規定,雇主聘用中高齡(45歲至65歲)失業者,每人每月可獲1萬3000元補助,勞動部勞力發展署表示,未來法案通過後,將針對聘僱65歲以上高齡勞工研擬補助辦法。

高齡求職不易,勞動部鬆綁雇主可簽「定期契約」為支持銀髮族退休後再就業,草案規定雇主可以定期契約僱用65歲以上勞工,不受《勞基法》限制;雇主應依所僱用的中高齡者與高齡者需要,協助提升專業知能,調整職務或改善工作設施,提供友善就業環境。

根據《勞基法》規定,一般連續性工作都是簽不定期契約,只有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才可簽定期契約。

《經濟日報》報導,該法通過後,雇主可與65歲以上勞工簽定期契約,究竟是要一年一聘、三個月一聘、或一個月一聘,甚至是否採部分工時制、或月薪制等,由勞資雙方協商。

此鬆綁給予雇主聘僱高齡者相當彈性。

勞動部官員表示,目前有雇主回聘退休勞工,改為一年一聘,其實已經違法;但如果硬要求雇主與高齡勞工簽定期契約恐降低雇主的聘僱意願,對高齡勞工而言,也限縮了工作彈性,因此才會做此鬆綁。

禁止年齡歧視!違者最高可罰150萬草案也明定雇主不得以年齡為由而給予差別待遇,包括招募、分發、考績、升遷、薪資給付、退休、資遣等,若因年齡而有差別待遇,可罰30萬到150萬元罰鍰,且應公布負責人姓名,並限期改善,若未改善應按次處罰。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院會中表示,隨著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轉變,15至64歲工作人口自2015年達到最高峰後開始逐年減少,為因應未來勞動市場可能出現的勞動力短缺的風險,希望提升各年齡層的勞動參與率。

過去有些過早離開職場或退休的中高齡或高齡者,仍有體力、技術、經驗及意願重返職場,要活化這方面的人力資源。

蘇貞昌表示,為促進及提升中高齡及高齡者的勞動參與,以制定專法方式,明文保障其就業權益,一方面使其享有公平的工作機會,同時也讓雇主得以彈性的定期契約方式,讓65歲以上的勞動力能夠再運用。

新聞來源: 中高齡就業法草案政院拍板年齡歧視最高罰150萬(中央社) 中高齡定期契約簽多久由勞資協商(經濟日報)核稿編輯:楊之瑜 最新發展:【圖表】高齡勞動:10%銀髮族想上班,薪水外還有其他原因2年前Tags:中高齡就業法中國高齡化勞工老年勞動部行政院高齡勞工勞基法定期契約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歐盟淨零轉型下「碳關稅」將登場,台灣汽機車零組件外銷首當其衝1則觀點蔡英文宣示「2050淨零碳排」的同時,台灣的運具電動化政策是什麼?1則觀點目標「2030年新售新能源機車占35%」,從廣設充換電站到車行轉型都是必要配套1則觀點燃油機車大廠「髮夾彎」追捧電動車,來得及彌補「油電平權」下的失落兩年嗎?1則觀點台灣房價指數創歷史新高,內政部祭出打炒房5大措施,建商與房仲認為矯枉過正1則觀點在港慈善機構:無國界醫生公眾捐款額跌17%、保護兒童會未上傳最新年報1則觀點所謂遊民,不過是一群無家可歸的市民:「就地安身」是失敗的安置,還是成功的輔導?1則觀點【四個公投的公民課】選舉「投廢票」是一種意見表達,但用在公投上可能與你想的不一樣4則觀點「反內卷」的中國年輕人:只要我躺平了,不要往上生長,別人就割不了我的韭菜1則觀點李屏瑤:請回答1999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