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诗词名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首页
分类
作者
排行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藏头诗
合称
古籍
安卓下载
综合
作者
标题
诗句
句首
句尾
古籍
成语
主页作者大全苏轼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4】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7】归去:回到天上去【8】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9】不胜(旧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
胜:承担、承受。
【10】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11】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2】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13】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4】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5】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6】但:只。
【17】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18】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类标签:
描写月亮
哲理诗
宋词三百首
初中
高中
豪放诗
作品赏析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
⑥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
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
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
“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
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
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 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 卷三九)。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
”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引自《风中的芥子》http://large_potato.myetang.com/myweb/index.html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
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
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
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上一首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下一首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相关诗词
1
[唐]
李白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展开全文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收起
苏轼的其他作品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顶部
诗人故事
歇后语
谜语
对联
Copyright©2010-2020京ICP备2021022011号-1
延伸文章資訊
- 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_百度百科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朝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闋詞。此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詞以月起興,以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 ...
-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诗词名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 3詞‧ 體制筆記 - 中國語文科中二級
詞牌→. 《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蘇軾. ← 作者→. 辛棄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小序.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4水調歌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
- 5投稿類別:文學類篇名:蘇軾〈水調歌頭〉探析作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何似在人間。」 王菲優美的歌聲輕輕地唱著這首〈但願人長久〉,在夜深人靜的夜晚,聽著這首. 歌,望向窗外高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