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過程
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
按中國乾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War)。
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
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基本信息名稱:甲午戰爭地點: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渤海時間:1894年7月—1895年4月結果:日本勝利,中國戰敗交戰各方:中國日本各方兵力:清軍630,000人日軍240,616人傷亡情況:清軍31,500人日軍13,306人主要指揮官:光緒帝、丁汝昌、李鴻章、鄧世昌相關人物:光緒帝、丁汝昌、李鴻章、鄧世昌伊藤博文、東鄉平八郎、山縣有朋相關事件:日本獲勝,簽訂《馬關條約》簡介甲午戰爭(點擊查看更多)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清日戰爭、清日甲午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中國晚清年間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
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乾支為甲午,中國史稱“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歷時9個月,分為陸戰和海戰兩個戰場,日軍攻下朝鮮的平壤,在黃海海戰中大敗北洋水師,之後又攻下中國的旅順、威海,並於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血洗全城。
戰後雙方於戰後簽訂《馬關條約》,規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賠款,中國清政府因此背負沉重外債,國力日趨衰退,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而日本因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國力軍力迅速強盛,並逐漸走上軍國主義對外擴張之路。
甲午戰爭之後,不少思想進步的中國人開始意識到“變法”的重要性,引發了”戊戌變法“運動。
背景日本方面日本明治天皇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
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
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為此,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灣,第二步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進軍滿蒙,第四步是滅亡中國,第五步是征服亞洲,稱霸世界,實現所謂的“八紘一宇”。
而甲午中日戰爭就是日本實現“大陸政策”前兩個步驟的重要環節,由於其自身實力資源都不具備相應條件,所以實行以戰養戰的策略來達到目標的實現。
清朝方面慈禧當時的中國處於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沉淪。
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景象。
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即使歐美列強也放緩了侵略腳步。
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所謂的“中興”並未能使中國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
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
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歐美方面那時候,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
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干涉政策。
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畫的有利條件。
戰前衝突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準備充分的。
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筆信》中宣稱“開拓萬里波濤,宣布國威於四方”,蓄意向海外擴張。
1871年,近代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款就說:“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
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獲永久安全。
”這是一個平等的條約。
但日本並沒有遵守這一條約,而是開始積極向中國擴張。
1872年,日本開始侵略中國附屬國琉球,準備以琉球為跳板進攻台灣。
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台灣高山族殺死的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員的糊塗,以琉球是日本屬邦為藉口大舉進攻台灣島,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對中國的武裝侵略。
但當時日本和中國實力懸殊,加上水土不服,日軍失利。
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台是“保民義舉”(即間接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屬民),才從台灣撤軍。
後來,由於清廷的軟弱無能,日本於1879年完全併吞了琉球王國,改設為沖繩縣。
隨後,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
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公然把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獨占朝鮮的野心。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如願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
1884年,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朝鮮的勢力。
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這次政變。
但日本人還是利用了清廷的昏庸同清朝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兩國出兵朝鮮須互相通知。
《濟物浦條約》使日本取得了以保護公使館為由出兵朝鮮的權利,《天津會議專條》則使日本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這兩個條約就為後來的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
起因甲午戰爭前,朝鮮仍是中國的附庸國。
當時的朝鮮仍處於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產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加強發展在朝鮮的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成為“獨立國”。
由於沒有足夠的實力作後盾,外交努力並不太成功。
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於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12月4日一夜間推翻了保守派政權。
次日,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開化黨政府。
保守派連忙請求清軍支援,於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為名,率兵二千聲討亂黨,12月6日攻入王宮。
竹添寡不敵眾,自焚使館,連夜潛逃。
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殺。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報,立即派外務大臣率大批軍隊入朝,清政府也派了欽差大臣帶了陸軍和軍艦到朝鮮。
對峙中日本感到軍事準備不足,因此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轉而運用外交手段。
當時日本不少人主張趁中法戰爭之機迅速發動對華戰爭,但以伊藤博文為首的一派人,考慮到日本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不足,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
清軍開赴前線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為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
談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國相要挾,後來李鴻章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儘管這樣,糾纏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
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制朝鮮。
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1880年起,日本全力擴充軍力,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
截至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了北洋海軍。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象鴉片戰爭中那樣,洋人幾艘炮艦就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
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併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
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
1891年以後,慈禧花重金修頤和園,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軍力對比開戰之初,雙方的力量對比如下:人數戰艦噸位火炮(其中速射炮)魚雷發射管編隊航速清軍63000012艘34466噸180(27)門27具15.1節日軍24000012艘40840噸273(192)門36具16.4節其中,日本第一游擊隊平均航速達19.4節。
另據英國海軍年鑑統計,當時速射炮的發射速度是原後裝炮的六倍,由此計算,日本艦隊的火力實際上相當於北洋艦隊的三倍。
中國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配置有主力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寸巨炮4尊,航速分別為14.5節及15.4節。
甲午戰爭前夕,英國的阿摩士莊(Armstrong)船廠向李鴻章推銷世界航速最快,達23節的四千噸巡洋艦。
這艘艦最後被日本買下了,也就是後來的吉野號,在甲午一戰發揮極大戰力。
1894年5月下旬李鴻章校閱北洋海軍,奏稱:“北洋各艦及廣東三船沿途行駛操演,船陣整齊變化,雁行魚貫,操縱自如……以魚雷六艇試演襲營陣法,攻守多方,備極奇奧。
”“於駛行之際,擊穹遠之靶,發速中多。
經遠一船,發十六炮,中至十五。
廣東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
”“夜間合操,水師全軍萬炮並發,起止如一。
英、法、俄、日本各國,均以兵船來觀,稱為節制精嚴。
”戰爭前夕,北洋艦隊的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寧大連)三大基地建成,英國觀察員看完北洋艦隊的操演後上書海軍部,也認為北洋艦隊的戰力不容小覷。
但是後期因為李鴻章解僱了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艦隊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見海軍提督正與巡兵團同坐斗竹牌也。
”“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
1888年原本預訂購入300箱炮,後因為軍費被挪用去修建頤和園,所以北洋海軍只購入了3發炮,“從前撥定北洋經費號稱二百萬兩,近年停解者多,歲僅收五六十萬。
”“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人掌管,外則鐵鏽堆積,內則穢污狼藉,業已無可駛用。
”至於領導丁汝昌“孤寄群閩人之上,遂為閩黨所制,威令不行”。
劉步蟾則被人們稱為“實際上之提督者”。
清朝方面當時的中國處於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沉淪。
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清朝中的洋務派掀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方面向歐美看齊,因此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景象。
清朝於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成為亞洲一個強大的海軍力量,即使歐美列強也放緩了侵略腳步,但清朝並未像日本那樣變革國家制度,因此所謂的“中興”也只是迴光返照而已。
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
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迴光返照的帝國,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歐美方面那時候,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美國希望日本成為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德國和法國為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
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干涉政策。
列強默許或縱容的態度,成為日本實施侵略計畫的有利條件。
北洋艦隊的12艘軍艦配備情況如下:艦名管帶排水量速度(節)主要火炮(門)魚雷定遠劉步蟾733514.54(30.5公分)2(315公分)鎮遠林泰曾733514.54(30.5公分)2(315公分)經遠林永升290015.52(21公分)2(415公分)來遠丘寶仁290015.52(21公分)2(415公分)致遠鄧世昌230018.03(21公分)2(415公分)靖遠葉祖圭230018.03(21公分)2(415公分)濟遠方伯謙230015.02(21公分)1(415公分)平遠李和210011.01(26公分)2(115公分)超勇黃建勛135015.02(25公分)揚威林履中135015.02(25公分)廣甲吳敬榮129614.02(15公分)廣丙程璧光103015.03(12公分)日本1882年,日本海軍還只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為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
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畫,意圖超過北洋海軍。
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Louis-ÉmileBertin)受僱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巡洋艦“松島號”和“厳島號”。
吉野號1890年時,中國北洋艦隊的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的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
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
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日圓,再從官員的薪水裡取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
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為72000噸,並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艦艇。
相反,北洋艦隊自1888年正式成立後,再未添加任何船隻。
1891年後,又停購槍炮彈藥,後來海軍軍費挪用修了慈禧的頤和園。
戰前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174017人有參戰經驗,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噸,超越北洋水師。
日本對清廷改革後的實力仍有顧忌,對於北洋水師不敢輕敵,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清帝國平時可徵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依航行次序,日艦配備情況如下:第一游擊隊:艦名艦長排水量速度(節)主要火炮(門)魚雷吉野河原要一422522.515公分512公分(速射8)高千穗野村貞370918.02(26公分)415公分(速射6)秋津洲上村彥之丞315019.015公分412公分(速射6)浪速東鄉平八郎370918.02(26公分)415公分(速射6)本隊第一群陣:艦名艦長排水量速度(節)主要火炮(門)魚雷松島尾本知道427816.01(32公分)412公分(速射12)千代田田內正敏243919.012公分(速射1)嚴島橫尾道立427816.01(32公分)412公分(速射11)本隊第二群陣:艦名艦長排水量速度(節)主要火炮(門)魚雷橋立日高壯之承427816.01(32公分)412公分(速射12)比睿櫻井規矩之228413.517公分15公分(速射6)扶桑新井有貫377713.04(28公分)215公分(速射4)過程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
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
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甲午戰爭作戰圖平壤之戰發生於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
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三十五營共一萬七千人,日軍也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戰力相埒。
陸面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
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
太原鎮總兵馬玉崑奮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義昌負傷,只得下令退卻,午後二時全部撤離戰場。
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
玄武門為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
9月15日,日軍分三路總攻平壤,戰鬥至為激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激戰中,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
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阻擊,只得退守玄武門。
其三為城西南戰場。
晨七時,野津道貫中將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衝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
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
此時對清軍來說,戰事尚有可為,但清軍總指揮葉志超,於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
六天裡,清軍狂奔五百里,於21日渡鴨綠江回國。
日軍占領朝鮮全境。
同時,農曆八月十八(陽曆9月17日)日海軍聯合艦隊進入黃海鴨綠江出海口西“大東溝”合擊北洋水師艦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現代鋼鐵軍艦海戰,至今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
售出軍艦給中日雙方的英國及當時各軍事大國極為關注此場海戰。
北洋艦隊參加戰鬥的軍艦為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鬥的軍艦則有12艘。
海戰在中午時分開始,雙方在11時15分和11時30分發現敵方。
由於清艦是從朝鮮運兵回來,所以艦隊以一字形排開,日艦則是尋戰而來,所以艦隊成尖峰形。
12時清軍下令變陣,排成尖峰形。
13時開始炮擊,可是時間不足,艦隊中央凹陷。
面對清軍鐵甲艦攻勢,日艦被迫後退。
此時日艦包抄清軍右側,由於日艦較快加上指揮不當,右側艦隊被殲滅;丁汝昌之座艦也被炮擊,炮震力導致正在持雙筒望遠鏡觀看海面戰局的丁汝昌從二樓炸飛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斷重傷(戰後左手臂打石膏直到次年2月右手拔槍自裁)。
致遠號艦長接手指標,下令全部艦隻集中重炮攻擊日艦隊司令艦吉野號,14時吉野號即中彈甚至是艦長室中彈,但因為炮彈火藥不足沒有爆炸(艦隊司令伊東祐亨回憶)沒有沉沒,日艦後退,伊東中將司令且即更換座艦(當松島號由友艦拉回日本時,全艦千瘡百孔卻未沉沒,日軍頻呼:“不可思議!”)。
16時清軍左側艦艇中彈,背靠荒島一邊滅火另一邊攻日艦。
滅火成功,日艦在沒有優勢下撤退。
另一方面日艦所有火炮皆無法擊穿致遠號等清軍鐵甲艦,清左側艦隊回救運送重炮彈予兩艦,因此反而日艦多被重炮所傷。
日艦攜彈不足重部撤退脫逃戰場。
清軍追擊,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衝,以求同歸於盡,不幸中敵魚雷,200餘人犧牲。
17時30分日艦遠去,清軍下令停止追擊;此大東溝海戰清軍傷亡600餘人,“致遠號”管帶、留學英國鄧世昌與一條寵物狗與艦同沉忠烈殉國;日軍傷亡亦達300餘人。
日軍攻克平壤清軍激戰5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艘,受傷4艘,但成功完成護航運載清劉銘傳淮軍12營陸軍登入鴨綠江岸。
日艦僅傷5艘,但日艦隊先行撤離戰場。
清末政治家、詩人黃遵憲在其詩作《東溝行》中,這樣描述大東溝之役:“……,地爐煮海海波涌,海鳥絕飛伏蛟恐,人聲鼓聲噤不動。
漫漫昏黑飛劫灰,兩軍各挾攻船雷,模糊不變莫敢來。
”平壤、黃海戰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戰爭的野心。
而在清朝方面,身負軍事指揮重任的李鴻章則誇大失敗,以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后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
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防之戰開始於10月24日,是清軍抗擊日軍入侵中國國土的首次保衛戰。
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
清政府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
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
雙方兵力不相上下。
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
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於九連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
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
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
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
日軍遂占領虎山。
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
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
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
營口炮台遺址金旅之戰也開始於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
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入。
日軍的登入活動歷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
11月6日,日軍進占金州(今遼寧金縣)。
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
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后,開始向旅順進逼。
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璵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
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禦,將日軍擊退。
是日,龔照璵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臺。
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
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
22日占領旅順口並血洗全城。
“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炮台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
下有窪池列鉅艦,晴天雷轟夜電閃。
最高峰頭縱遠覽,龍旗百丈迎風颭。
長城萬里此為塹,鯨鵬相摩圖一啖。
昂頭側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終不敢。
謂海可填山易撼,萬鬼聚謀無此膽。
一朝瓦解成劫灰,聞道敵軍蹈背來。
”黃遵憲在《哀旅順》一詩中,描寫了旅順一戰的場面,表達了旅順陷落的悲哀。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占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
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
在此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
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
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鬚島登入,23日全部登入完畢。
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
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
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英勇抵禦,壯烈犧牲。
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中彈斃命。
由於雙方兵力眾寡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占。
2月3日日軍占領威海衛城。
威海陸地悉被日軍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
連日來,日軍水陸兩路配合,先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
在此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
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繼續搏戰。
10日,定遠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
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
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
楊用霖拒不從命,自殺殉國。
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
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劉公島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隻、劉公島炮台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
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入,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
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占鳳凰城、岫巖、海城等地。
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為幫辦,以期挽回頹勢。
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復海城之戰,皆遭挫敗。
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進犯,3月4日攻占牛莊,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台。
僅十天時間,清朝百餘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結果《馬關條約》的簽訂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
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
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日本人繪製的《馬關條約》簽字圖條約的主要內容為:①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②中國將遼東半島、台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③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④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紮,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徵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⑥日本軍隊暫行占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占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領軍;⑦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為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並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馬關條約》的影響甲午戰敗及《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從此走向更深重的災難。
巨額戰爭賠款相當於全國3年的財政收入,清政府根本無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貸款,不但利息很高,還要以海關、稅收、財政的管理權作抵押。
大面積割讓國土直接導致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戰後的幾年裡,外國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
長城以北屬俄,長江流域十省屬英,山東屬德,雲南、兩廣屬法,福建屬日。
而美國這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則打著“利益均沾”的旗號,以支持日本為主要手段,謀求在中國的更大權益。
戰後朝鮮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成為日本對外擴張的跳板,中國東北部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台灣被日本割占,使數百萬同胞,飽受欺凌50多年。
“城頭逢逢雷大鼓,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台灣去。
……”《台灣行》一詩表達了詩人黃遵憲,對台灣被割占的強烈憤慨和悲痛之情。
日本是戰爭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價值1億兩白銀的戰利品和2.3億兩的賠款。
這筆巨款相當於日本當時7年的財政收入,日本朝野對此歡欣鼓舞,外相陸奧宗光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之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幾億日元,本國全部收入只有8千萬日元,一想到現在會有3億5千萬日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和私人都覺得無比的富裕!”戰後,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飛速擴張,為其在上世紀30年代大舉侵華埋下伏筆。
總之,甲午戰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機,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戰敗原因實際上,當時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差,從經濟上看,甲午戰前日本的重工業還比較薄弱,輕工業中也只有紡織業比較發達。
鋼鐵、煤、銅、煤油、機器製造的產量都比中國低得多。
當時日本共有工業資本7000萬元,銀行資本9000萬元,年進口額1.7億元,年出口額9000萬元,年財政收入8000萬元,這些指標除了進口量與中國相當外,其它都低於中國,說明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和中國一樣並不強盛。
從軍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戰前的一二十年里,竭全國之力提升軍事實力,尤其重視海軍建設,到1893年,擁有軍艦55艘,排水量6.1萬噸,與中國海軍主力北洋艦隊相當(中國還有廣東、福建水師)。
日本常備陸軍22萬人,總兵力不到中國的一半,武器裝備也相差不大。
很顯然,中日軍事力量對比,不像鴉片戰爭時大刀長矛對堅船利炮那樣懸殊,有的方面如海陸軍總量中國還略占優勢。
也就是說,甲午戰爭中國之敗,並不是敗在軍事力量上。
一、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
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陽子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
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台灣、呂宋之島,占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
”吉田的這一思想,對他的弟子,後來成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陸政策,大臣田中義一在奏摺中說:“明治大帝遺策是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如果說這些議論還是一個“藍圖”,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體了。
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準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舟山群島。
7年後,日本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戰爭,並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幾十年里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準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
日艦擊沉“高升”輪與之相比,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戰爭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
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禎,台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
對國防負重要責任的李鴻章也認為“倭人為遠患而非近憂”。
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藥經費。
中國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清醒的狀態下,迎來了一場命運攸關的戰爭。
朝鮮戰場的失利,其根源就在於中方對戰爭缺乏預見性而放鬆了警惕,造成戰前缺乏準備,初戰舉措失當。
二、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從戰爭開始到失敗投降,中國最高統治者中掌實權的慈禧太后、奕昕等都是主和派,李鴻章也堅決主張“羈糜為上,力保和局”。
他們一直致力於爭取英俄德法美等國家的調停,以達到求和目的。
李鴻章想利用各國之間的利益衝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軍事對峙,用心可以理解。
但他顯然對外國干預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過分依賴外交斡鏇而放鬆了軍事努力。
李鴻章首先請求英國調停,他考慮英國在華既得利益最多,日本侵華“英人必不答應”。
但沒有想到英國和日本已經在背後進行了交易。
李鴻章轉而請求俄國干涉。
但這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通,在遠東爭奪的籌碼還不夠,並不想和日本鬧翻,只是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了事。
清政府還請求德、法兩國調停,那更是徒勞無益,白白浪費時間。
英俄德法調停落空後,李鴻章還異想天開地寄希望於美國調停。
美國則回覆說:“美國抱嚴正的中立態度,只能用友誼的方式影響日本。
”實際上美國並不是什麼中立的態度,而完全是倒向日本的。
美國在支持日本侵華的路上遠比其他國家走得遠,給日本提供軍事貸款,派遣軍事顧問,運送軍用物資,包庇日本間諜,甚至允許日本軍艦掛美國國旗蒙蔽中國海軍。
歐美之間存在著利益衝突,經常會有一些矛盾,但在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加深中國殖民地化程度,以攫取更大利益方面是一致的。
他們十分清楚,日本戰勝中國他們都可以分一杯羹,戰後的情況正是這樣,列強利用“最惠國待遇”“利益均沾”“門戶開放”的強盜條約都得到了很多好處。
三、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在晚清的政治家、軍事家中,李鴻章特別重視武器裝備。
由於他的大力倡導和運籌,推動了洋務運動,組建起北洋海軍和新式陸軍,有利於提升軍事實力。
但因為李鴻章把武器作用極端化、絕對化,由“武器決定論”導致悲觀情緒和失敗主義。
事實上,甲午戰爭無論從總體上還是從主要戰役來看,都不是敗在軍事力量對比和武器裝備優劣上。
黃海海戰中,單純從軍力上看,中國艦隊還略占優勢,但海戰的結局卻是相反。
北洋艦隊被擊沉5艘軍艦,受到重創;而日本艦隊未失一艦,只有幾艦受傷。
英國駐華公使歐格納給本國政府匯報時說:“中國軍隊雖然在數量上較日本有相當的優勢,但訓練方面尤其是管理方面遠不及日本。
無遠見和缺乏軍事知識的中國當局,將面臨著海軍艦隊被徹底摧毀的危險。
”事實證明這個英國人確有見地。
軍隊戰鬥力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直接因素,但戰鬥力的強弱不僅決定於武器裝備,還有軍隊的指揮、管理、訓練、精神狀態,戰略和戰術等。
四、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清政府避戰求和,消極防禦的指導思想,突出表現在忽視和放棄制海權的戰略失誤,這是甲午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
甲午戰爭的制海權主要指黃海海域。
黃海關係到三個半島,即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海上交通,所以黃海的制海權至關重要。
日本政府和軍方對侵華戰爭中制海權的重要性有著充分的認識。
相反,清政府和李鴻章對這個重大戰略問題的認識卻很模糊,對戰爭中海軍應該發揮何種作用,怎樣發揮作用沒有清晰的思路。
朝鮮開戰後,日本海軍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集中主力尋找中國艦隊決戰,而中國海軍卻儘量避免與敵軍在海上相遇,沒有進行決戰的思想準備和軍事準備。
一方主動,一方被動;一方有備,一方無備;一方伺機決戰,一方消極避戰。
一旦海上遭遇,後果可想而知。
五、戰爭失敗的政治原因導致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深層次的是政治原因。
當時統治中國並主持戰爭的清朝政府極端腐朽沒落,不可能領導一場反侵略戰爭取得勝利。
清朝末年,中國四分五裂,如同一盤散沙。
最高統治集團內部明爭暗鬥不停。
軍隊和軍事工業分屬幾個洋務集團,帶有封建割據性。
中央政府控制力減弱,地方和軍隊便自成體系,各行其是。
加之列強進行滲透,在中國培植代理人,派系更為複雜。
平時爭權奪利,戰時互不配合。
慈禧太后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為自己賀壽。
一方面窮奢極欲地揮霍,一方面國防經費極端拮据。
六、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政治腐敗必然影響軍隊建設。
甲午戰爭中海陸幾十次戰役,中國軍隊屢戰屢敗,潰不成軍,軍隊綜合素質低下是直接原因。
當時全國的軍隊,北洋最優,北洋裏海軍又較陸軍為優。
但就是北洋海軍,也嚴重存在著軍紀渙散、操練廢弛、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問題。
近代戰爭,要求將領和士兵熟知軍事技術,必須進行嚴格的訓練,才能成為能征慣戰之師。
但北洋海軍後期軍事訓練形同虛設,有時為了應付上級視察弄虛作假。
除了軍事技術之外,在部隊中還應該進行愛國主義、民族觀念和英雄主義的教育,培養視死如歸,敢於勝利的精神狀態,但這正是北洋艦隊所缺乏的。
李鴻章創建北洋海軍,注重武器裝備,開設新式學校,甚至把一些將領送到國外深造,這都是難能可貴的。
但李鴻章對整體訓練卻放任自流,對軍隊的思想教育更是漠不關心。
七、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出的軟弱、消極,急於求和投降的態度不是封建統治的腐朽性所能完全解釋的。
還有其更深層次的特定原因,這就是當時中國的封建政權和統治集團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買辦化了。
封建性加買辦化決定了對待資本主義侵略的妥協性。
封建政權買辦化源於社會經濟政治結構的半殖民地化。
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除了封建性之外,無一不具買辦性的特點。
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外國資本;技術上雇洋人、購洋器、用洋法;業務上是外國企業的附屬;創辦者大部分是官僚、買辦。
經濟上的買辦化決定了政治上的買辦化。
在這種情況下,希望清朝統治者擔負起領導反侵略戰爭的重任並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
買辦性比封建性就反侵略而言更加反動。
封建政權從維護統治出發,還可能全力投入反侵略戰爭,但買辦化的封建政權與帝國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大程度上淪為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言人、代理人,他們既有矛盾的一面,更有相容的一面。
列強既要侵略和掠奪中國,同時又竭力維護清朝的統治不使其垮台,其原因就在於此。
影響對日本的影響甲午戰爭中,日本獲勝,中國戰敗。
日本經此一戰,提高了國際地位,當上了亞洲王,並摘掉了西方列強入侵日本時套在日本脖子上的不平等條約枷鎖,獲得了立國的獨立自主權,還擠身了帝國主義俱樂部,成為帝國主義俱樂部中平等的一員。
從1896年至1898年這三年內,日本的財政收入總計2億6890萬日元,但在這三年中,日本卻從中國共獲得庫平銀2億3150兩,折合成日元總計3億6488萬元,超過了日本三年的財政總收入,賠款的分配使用情況是:首先撥給皇室經費2000萬日元,補充戰費7895萬日元,用作擴充陸海軍的軍費最多,高達1億9605萬日元,剩餘的3600多萬日元,用作教育經費和災害救濟金。
日軍在花園口登入依靠從中國獲得的巨額賠款,日本在一夜之間變成了戰爭暴發戶,財力雄厚,國力增強,在戰後的十年間,日本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公司數由2844家,猛增至8895家,為保證軍工生產和各行各業對鋼鐵需求量增長的要求,用賠款建成了著名的“八蟠制鐵所”,鋼材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2%,銑鐵產量占53%,鋼鐵生產能力迅速增長,日本利用賠款作資本,實行了金本位制,更加有利於國際貿易的發展,便於引進先進國家的機器設備和獲取外匯,從而能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和各國爭奪一席之地。
由於這筆巨款是靠日本軍隊在中國拼殺中得來,日本政府將其中的一半交給它,用於擴充陸海軍,從1896-1905年,日本共進行了三期陸海軍擴充,即所謂“軍務擴張10年計畫”,在其擴軍過程中,來自中國的錢占其總額的62.6%,而且由於中國向日本支付的這筆賠款是依靠向英、法、俄、德等國貸款獲取英磅所實現的。
因此,中國向日本實際支付的不是白銀,而是相當於銀價的英磅,這就為日本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外匯,使其能徑直從西方國家進口先進的軍事技術裝備,購買現代化大型軍艦和先進的野戰重炮,從而使它的軍備擴張無論在數量或質量上都躍上了新台階。
甲午戰爭是日本近代明治維新,資本主義民族革命成功後第一次對外發動的大規模戰爭,並取得了全勝,向來被世界人嘲笑的封建落後,視為蔓爾的東洋小國日本打敗中華帝國,震驚了世界,世人是從甲午戰爭後才對日本、日本人刮目相看,它對日本人近現代都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它振奮了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增強了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榮譽感、使命感,使日本人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使日本民族舉國一致,空前團結,因此,它是對全體日本人的一次普遍的民族主義的精神心理教育,從而使日本人開闊了民族胸懷,在全日本實現了民族主義思想革命。
日本人從尊王攘夷的戰略角度看待日本歷史,日本各行各業的發展規律及世界走勢,從而能有效合理、科學的把握,取得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戰略成功;在尊王攘夷戰略思想指導下,日本人又以尊土攘夷作為戰術組織方法進行科學有效的組織協作,從而有效地推動了日本各行各業進步,日本各行各業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建設蓬勃發展,日本在近代又取得了資本主義組織協作管理的戰術成功,這就解開了日本近代資本主義繁榮,必然資本主義民族革命成功,必然有資本主義史之謎。
從甲午戰爭後,日本才真正步入資本主義良性循環的快車道,上了新台階,資本主義的各行各業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為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勝利,打贏日俄戰爭奠定了全面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基礎,並確立了日本發展模式:甲午戰爭後日本社會的尊王攘夷思想信仰意識形態已完全成熟,並不斷發展,極度膨脹,終於發展成為極端的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使日本人產生征服世界的野心,並以甲午戰爭的成功為模式,逐步走上一條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於1904年打贏日俄戰爭併吞並朝鮮,1931年發動“九一八”吞併東北,1937年7月7日全面侵華,打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於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對中國的影響戰後中國國貧民弱,生產落後,各行各業的資本主義改革是失敗的,社會腐朽,經濟水平低下,每年財政收入不足九千萬兩,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在《馬關條約》的三年期限內賠款全部兩億兩白銀的,為此,只好向列強各國舉借外債。
而列強向中國借款即可索取高額利息,又可附加種種條件擴大在華利益,所以俄、法、德、英各國都參加了競爭,要奪取貸款權。
1898年6月以前,為三年還清賠款的最後期限,清政府又要借款,英、德、俄、法競爭達到白熱化。
經過半年多的爭奪,清政府被迫宣布停止借款,轉向日本乞求延長二十年還清賠款,伊藤博文立即拒絕,清政府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得進行第三次大借款,經過複雜、曲折的鬥爭,財力雄厚的英、德銀行取得了貸款權。
至此大小借款共五次,以白銀折算,不少於7億兩。
通過巨額借債,國際金融資本乘機掠奪了中國的大部分財政收入,控制著中國海關收入,使中國喪失許多權益,中國在沉重的高利貸下苦苦掙扎了三四十年,被高利貨吸乾了血汗,中國白銀大量外流,民窮財盡,喪失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寶貴的資本金,以致中國沒有雄厚的資本金向西方學習,發展中國民族工業,中國經濟生產仍是落後,低技術的小作坊式家庭生產方式,只能生產低技術、低質量,質次價高的粗糙落後產品,不抵洋貨的衝擊,中國中小企業紛紛破產。
中國社會長期腐朽落後,國貧民弱,動盪不安,軍閥混戰,中華民族資本主義改革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中華民族沒有走上資本主義的富國強兵之路。
《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遭受空前的劫掠,國勢進一步衰落,中國的國際地位也一落千丈,自甲午戰爭後,中國人才被世人飢笑為“東亞病夫”,從此以後,國家主權逐步喪失,國土被帝國主義列強爭相吞噬;在經濟上列強拚命掠奪中國的廉價原料和廉價勞動力,極力向中國傾銷各種商品,並以政治代款、設立銀行、開辦工廠、開採礦產、修築鐵路等方式對中國進行資本入侵;在文化上,主要利用宗教為思想侵略手段,毒害中國人的思想,刺探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
特別嚴重的是,甲午戰爭後,列強以武力威脅、政治利誘等手段開始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
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加緊在華爭奪勢力範圍、強租軍港、構築炮台、修建軍事基地,控制了南起廣州灣,北至旅大的多個重要港口,從而形成了一個中國門戶洞開、藩籬盡失,京師腹地處於列強炮口之下的不利局面,中國主權進一步喪失。
評價中方評“甲午戰爭”中方認為,甲午戰爭是日本發動的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災難。
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日軍在旅順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並在戰後以賠款、割地的形式,掠奪、搜刮中國政府和人民。
中國(清朝)在這次戰爭中損失之慘重超過了鴉片戰爭以來歷次外禍之總和;甲午戰爭開啟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以後中國更為全方位地被迫開放,並且相繼受到大規模的軍事侵略,是民族危機最嚴重的時期。
清王朝衰朽不堪、積貧積弱現象徹底暴露,亡國之禍迫在眉睫。
也正是這場戰爭,促成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
日方評“日清戰爭”在日本眾多關於“日清戰爭”的報導中,對日本人思想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日清戰爭實記》。
《日清戰爭實記》是由日本的從軍記者編寫的。
於1894年8月30日首刊,一直到1895年1月7日,以連載的形式共發行50號。
該書以文字、刊頭畫、圖片和照片等形式向讀者提供了大量新聞。
它通過眾多的圖片與文字,極力宣揚日本所發動的戰爭是“聖戰”,是“正義之戰”,美化日軍,將日本侵略軍稱為“仁義之師”;同時成清軍為“匪徒”。
向日本命中宣揚“皇軍”的“軍威”及“忠君愛國”的思想,使民眾支持日本戰爭。
重要人物李鴻章李鴻章(1823.2.15-1901.11.7),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洋務,晚年外交,其一生榮顯得益於平定發捻,提倡洋務。
然而一生榮辱卻繫於甲午一役。
甲午一戰不僅使中國見侮於他國,亦使李鴻章喪失一身顯貴。
李鴻章甲午戰爭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北洋艦隊平時備戰水平嚴重低下,戰術理論水平極差,而指揮者丁汝昌又根本沒有作戰常識,艦隊在平時訓練中弄虛作假,水手紀律鬆懈。
艦艇保養維護極差,軍火採購也存在嚴重問題,李鴻章親戚包辦軍火採購,結果炮彈質量問題很大,根本就不能用來發炮。
在甲午戰爭正式爆發前嚴重錯判局勢,過分寄望於國際調停,卻沒有在戰爭爆發前就迅速向朝鮮增兵,給日軍完全控制朝鮮政局和繼續向中國東北進攻創造了機會。
這一重大備戰失誤,李鴻章顯然是直接責任者。
李鴻章雖然搞洋務運動有功,但卻在甲午戰爭中犯有相當嚴重的備戰不足、調停外交、戰略保守等領導錯誤。
即使用李鴻章自己的“裱糊匠”自嘲來評價此人的歷史功過,也不得不承認:李鴻章雖然是中國這所破爛房子最早的“裱糊匠”,但他花了國家不少錢,卻連最起碼的“裱糊”功夫也沒有做到位。
丁汝昌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後世關於甲午戰爭的論著,幾乎都對丁汝昌有或多或少的評論,可謂眾說紛紜,褒貶互見。
丁汝昌從丁汝昌前半生的經歷來看,他後來能夠成為海軍統帥實屬機緣巧合。
他18歲投入太平軍,後降湘軍,鏇即轉隸淮軍,官至總兵加提督銜,1874年因朝廷裁兵節餉而解職回籍。
在家賦閒數年後復出謀職,恰值李鴻章籌建北洋海軍並物色海軍統帥,遂於1879年被委為督操北洋水師炮船,從此開始了他的海軍生涯。
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丁汝昌被正式任命為海軍提督。
在李鴻章看來,選擇丁汝昌,顯然也是為了更好地直接控制海軍。
丁汝昌並不是海軍統帥的合適人選,而且他統領海軍時已經43歲,這個年齡對於沒有受過專業和專業基礎培訓的人來說,要在實踐中精通近代海軍這個技術性很高的專業軍種顯然是極為困難的。
另一方面,丁汝昌為人隨和,不拘形跡,故與部下的關係較為融洽;但這種性格與其專業素質缺陷相結合,又使他難以在受過專業培訓特別是留過洋的部下面前樹立應有的權威。
丁汝昌是安徽人,而北洋海軍軍官絕大多數為福建人,戰前曾有撤換北洋海軍提督的密議,雖未立即付諸行動,卻預示著丁汝昌將是戰爭中朝野共同“高度關注”的對象。
甲午戰爭爆發,光緒帝下令要尋戰,李鴻章卻要“棄戰保船”保留淮軍的資本,使丁汝昌兩難。
政府官員不斷攻擊丁汝昌、李鴻章消極避戰。
9月丁汝昌奉命率北洋水師主力護送陸軍增援朝鮮駐軍,18日返航時在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附近海域遭遇日本艦隊,雙方發生黃海海戰。
海戰中,丁汝昌在旗艦“定遠”艦飛橋上指揮,被炮火所傷,事先卻沒有指定後何艦繼任,使得北洋水師各自為政。
經過5個小時鏖戰,北洋水師大敗,5艘巡洋艦被擊沉,其餘軍艦受傷,而日本聯合艦隊只有5艘軍艦受傷。
其後丁汝昌銜李鴻章之命鎮守威海衛。
他對陸軍的戰力表示擔心,建議做好炸毀陸路海岸炮台的準備,結果成了“通敵誤國”的罪證,清廷下令將其交刑部治罪。
在劉步蟾等將領的通電請願,李鴻章的極力申辯下,清廷命令,待丁汝昌手頭事務結束後,解送刑部。
1895年1月20日日軍在山東半島榮成登入,丁汝昌拒絕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勸降,隨後,日軍從陸路攻克威海陸上炮台,海陸合圍北洋水師。
炸毀旗艦“定遠”,2月11日在威海英國海軍顧問鼓動投降獻艦,部份水師叛軍持械要脅,丁汝昌服鴉片自殺(一說舉槍自殺),終年59歲。
北洋水師餘部投降,全軍覆沒。
光緒下旨“籍沒家產”,不許下葬。
直至宣統二年(1910年),經載洵及薩鎮冰等人力爭,清廷為丁汝昌平反昭雪。
民國元年(1912年),靈柩始歸葬於安徽無為縣西鄉小雞山梅花地。
鄧世昌鄧世昌(1849年—1894年),原名永昌,字正卿,祖籍廣東番禺,中國近代著名海軍將領,被稱為民族英雄。
鄧世昌鄧世昌是近代中國第一批自己培養出來的海軍將領之一。
1849年生於廣東番禺一個茶商之家。
1867年入馬尾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第一期,1874年畢業。
先後任“琛航”運船幫帶,“海東雲”炮艦管帶,“振威”炮艦管帶。
1880年調北洋水師。
同年到英國接“揚威”巡洋艦,回國後任“揚威”管帶。
1887年再到英國接“致遠”巡洋艦,任“致遠”管帶,職中軍中副將。
致遠號在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因“致遠”艦受傷,彈藥用盡,難以繼續戰鬥,鄧世昌語曰:“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是艦,則我軍可以集事。
”便意圖撞沉日艦旗艦“吉野”,但“致遠”艦因為日艦攻擊引起魚雷爆炸而沉沒,鄧世昌決心與戰艦同存亡,從而在落水後拒絕救援,與愛犬“太陽”一同壯烈殉國。
清廷謚以“壯節”,按提督例從優議恤並,追贈太子少保銜,入祀京師昭忠祠。
199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世昌”號命名一艘遠洋綜合訓練艦。
伊藤博文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明治維新元老。
伊藤博文伊藤博文1885年12月根據他的建議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出任首屆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並開始起草憲法的任務。
被譽為“明治憲法之父”。
伊藤博文是使日本邁進現代化國家、成為近代世界列強之一的功臣,但由於其一貫奉行對外擴張政策,在日本國內外都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
而伊藤博文的性好漁色也是許多人都知道的。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甲午戰爭爆發後,伊藤博文受到列席大本營會議的恩寵。
在整箇中日甲午戰爭過程中,所有日本明治政府和大本營作出的重大決策,他無一不參與,並且出謀劃策,親自作出重大決議,對於整個戰爭起了決定性作用。
伊藤博文不僅是一個狂熱的侵略分子,而且同時也是一個謊言家。
在中日開戰、旅順屠殺等問題上竭盡顛倒黑白、賊喊捉賊之能事,利用各種手段欺騙世界輿論,粉飾日本的侵略戰爭。
伊藤博文不僅是在幕後制訂重大戰略方針的決策者,而且曾兩次充任日本政府的和談代表,通過談判取得戰場上得不到的侵略權益。
1895年4月17日,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和中國和談代表李鴻章簽訂了《馬關條約》,在談及台灣問題時,伊藤博文要求一個月交割,李鴻章認為“一月之限過促”,要求展限兩月,並雲“貴國何必急急?台灣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飢甚”,一句話,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兇殘貪婪的本性。
戰後,因為在甲午戰爭中侵華有功,伊藤博文晉升侯爵。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組成第三次伊藤內閣。
三十三年組成“立憲政友會”,自任總裁。
同年十月,組成第四次伊藤內閣。
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再度出任樞密院議長。
日俄戰爭後,日本徹底霸占了朝鮮,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統監,於1907年迫使朝鮮政府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朝鮮完全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明治四十三年(1909年),伊藤博文第三次出任樞密院議長。
同年十月,為解決日俄爭端,到中國東北與俄國財政大臣談判,10月26日在哈爾濱火車站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擊斃。
西方大國戰時英國甲午戰爭前,英國早就成為遠東勢力最大的殖民主義者了。
英國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標,就是致力於維護並擴大在這一地區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
它不希望在同一地區出現新的競爭對手,這是十分自然的。
長期以來,在探討英國對中日衝突方針問題時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見解:一種觀點認為,英國在甲午戰爭時期完全支持日本,鼓勵日本發動戰爭;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英國對日本缺乏好感,一直帶頭幫助中國。
應該說,英國對日本有支持,也有抑制。
至於何時支持,何時抑制,則完全取決於英國利益的標準。
例如,英國在戰爭爆發前夕提議以仁川港為中立區,即會妨礙日本軍隊的登入活動。
不久,英國提出中日在朝鮮劃區占領的建議,是要劃出一條包括漢城和仁川在內的中間地帶,中日兩國軍隊分別駐紮朝鮮北部和南部,相互隔離開來,不僅使俄國無法乘虛而入並從中漁利,而且也堵塞了日本的軍事挑釁之路。
這當然是不利於日本實施其發動侵略戰爭的計畫的。
稍後,英國又照會日本:“中國之上海為英國利益之中心,故須日本政府承認不在該港及附近為戰爭的運動。
”當日本政府承諾英國在長江流域的權益不受影響時,英國不但放棄干預,還與日本簽訂了《日英通商航海條約》,以示支持。
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說:“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日本來說,比打敗中國的大軍還遠為有利。
”英國甚至對日軍擊沉本國商船事件保持沉默。
英軍所攝北洋水師照片在甲午戰爭中,有一支奇怪的艦隊始終在中日兩軍間游弋,這就是觀戰的英國遠東艦隊。
這支八艘戰艦組成的艦隊沒有開槍開炮,但卻觀摩了整場戰爭中的全部海軍行動。
而且,當時的英國海軍,還專門配置人員根據所拍攝照片(因為當時攝影技術的限制,海上戰鬥照片多質量不佳)繪製所見的戰爭場面,發給倫敦的新聞報刊使用。
在整個甲午戰爭時期,英國曾先後三次調整其對中日衝突的方針。
每一次調整,也就是其遠東政策向日本的一次傾斜。
雖然在此期間,英國政府對日本時而支持,時而抑制,但總的說來,支持日本的意識是在不斷地強化,並終於成為英國遠東政策的主導思想。
通過英國政府對中日衝突方針的幾次調整,便可以明顯地看出其遠東政策重心移動的軌跡。
戰時美國英俄德法調停落空後,李鴻章寄希望於美國調停。
美國回覆說:“美國抱嚴正的中立態度,只能用友誼的方式影響日本。
”然而,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卻說:“戰爭是中國堅持在朝鮮的宗主國地位引起的,過在中國。
”美國駐華代辦田夏禮說:“應該讓戰爭順著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幹涉帶來和平,那種和平是不能持久的。
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這個國家和世界融洽共處,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脅,中國的戰敗倒是一個有益的經驗。
”田貝還寫信給李鴻章:“徹底放棄求得干涉的念頭,背向歐洲列強,面向日本。
”這裡的面向日本,不是指贏得戰爭,而是求和投降。
戰爭期間,美國曾向日本提供軍事貸款,派遣軍事顧問,運送軍用物資,包庇日本間諜,甚至允許日本軍艦掛美國國旗蒙蔽中國海軍。
美國把日本作為它在遠東的小夥計,而日本以美國作為後台老闆。
列寧在甲午戰曾分析的:“日本有可能掠奪東方的亞細亞國家,但是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他就不可能有任何獨立的財政及軍事力量。
”戰時俄國在俄國政府內部,對於中日衝突採取什麼方針的問題,很長時間內意見並不一致。
其駐外使節,駐華公使喀西尼主張對日本進行干涉;駐朝臨時代理公使韋貝是個兩面派人物,暗地唆使日本對中國開戰;駐日公使希特羅渥則對日本非常輕信,往往成了日本政府的傳聲筒。
其前任外交大臣吉爾斯,先是主張干涉,後又採取觀望政策;繼任外交大臣羅拔諾夫甚至一度想討好日本,建議實行親日的方針。
至於其他政府文武重臣,或主張宜與日本和解,或主張採取強硬手段,甚至不怕由此而引起戰爭,意見亦極為紛紜。
直到《馬關條約》簽訂的幾天前,俄國政府特別會議才統一了思想,就要求日本放棄占領遼東半島問題做出了決定。
大致說來,在整個甲午戰爭時期,俄國政府的對中日衝突方針曾有過兩次大的變化,即從干涉到不干涉,又從不干涉到干涉。
經過了差不多將近一年的觀望時間,才最後正式確定了對日干涉的政策。
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請求俄國干涉,因為俄國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東北,與日本有利益衝突。
但這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通,在遠東爭奪的籌碼還不夠,並不想和日本鬧翻,只是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了事。
擔任中國稅務司長的英人赫德這樣評價:“俄國人在天津挑逗了一番,過了兩個星期忽然又推卸了,李鴻章討了老大一場無趣。
”相關作品《甲午風雲》時間:1962年《甲午風雲》劇照攝製:長春電影製片廠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導演:林農攝影:王啟民主要演員:李默然(飾鄧世昌)浦克(飾丁汝昌)王秋穎(飾李鴻章)龐學勤(飾王國成)《甲午風雲》拍攝於1962年,是中國第一部有關北洋水師、甲午戰爭的影視作品,上映之時即引起轟動。
該片描寫爆發於1894年的豐島海戰與黃海海戰,由於滿清朝廷的腐敗和出賣,這場19世紀最大規模的現代海戰,以遠東第一艦隊北洋水師的慘敗告終。
《甲午風雲》整整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由李默然、龐學勤等飾演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影片於1983獲得葡萄牙第12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評審獎。
戰爭分類導航戰爭是集體、有組織地互相使用暴力。
廣義來說,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戰爭。
螞蟻和黑猩猩等等少數生物都有戰爭行為。
人類出現以來,戰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伴隨社會的革命,帶來新的格局。
古代各個部落之間的戰爭,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國家的形成,也是民族大遷徙直接原因;國家內部不同民族之間的戰爭,促成民族的獨立和新生國家的誕生;國家內部政治集團之間的戰爭,促成政權的更迭,如國共內戰。
各國戰爭現代戰爭古代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近代戰爭區域戰爭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韓戰曼哈頓計畫太平洋戰爭相關詞條 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開館於1985年3月21日,屬紀念遺址性博物館,以北洋海軍和甲午戰爭為主題,以豐富的歷史遺蹟和特色鮮明的陳列挺秀於中國博物館之林。
其轄... 簡介 榮譽 歷史背景 主要景點 館藏陳列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戰爭歷史的綜合性展館。
該館於2005年3月啟動建設,2008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
簡介 甲午戰爭史話 甲午戰爭史話的作者是寇偉,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甲午戰爭三部曲 全世界的眼世界的改變全世界的眼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山東省膠東半島東北角威海市劉公島,是清代北洋海軍提督署所在地,有提督署、水師學堂、碼頭、船塢、炮台、丁公府、丁公祠等建築。
中日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官兵在...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甲午戰爭宣戰書 大大大 介紹 原文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開館於1985年3月21日,屬紀念遺址性博物館,以北洋海軍和甲午戰爭為主題,以豐富的歷史遺蹟和特色鮮明的陳列挺秀於中國博物館之林。
其轄... 文物景點 館內陳設 《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爭》 《國際法視角下的甲午戰爭》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本資料 內容詳情 學術價值 著作新意 相關搜尋檳榔西施甲午戰爭宣戰書清朝鄧世昌甲午戰爭阿里山台灣省甲午戰爭新講美國甲午戰爭史話王瀅萬曆朝鮮之役正妹現象康熙朝鮮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甲午戰爭前中日西學比較研究戊戌變法甲午戰爭國際關係史日本李鴻章馬關條約甲午戰爭三部曲甲午戰爭史甲午戰爭博物館釣魚島日俄戰爭熱門詞條2015太平洋颱風季EHShomelessSPEEDO交通局函授動物醫院北京理工大學夢駝鈴媽媽的手從心發現愛心智圖法採光罩李真旭極黑的布倫希爾德殷正洋海峽號客輪海軍筏式基礎聖盃神器:骸骨之城豬油拌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陳逸宸鳳凰谷DirectorGigasetGPS衛星導航laptopwhatmakesyoubeautiful乳酪蛋糕伺服器傅天穎南沙也香幻龍騎士我很好,謝謝,我愛你新上海麻將柚木傢俱綠精靈花架蕭特遮陽簾馮侖高雄展覽館黃燦盛letao嬌韻詩安德烈·德拉蒙德愛票網獵殺戰場社區營造贊助黃柏鈞甲午戰爭@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甲午战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2甲午戰爭的發生經過 - 東吳大學
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併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於是就更加放鬆了軍備意識。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 ...
- 3影響現代日本的關鍵時刻: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導火線是一八九四年三月在朝鮮發生的東學黨之亂。東學是為了與西學對抗,混合了儒教、佛教、道教的民間宗教。(圖/視覺中國CFP,下同).
- 4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過程.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
- 5甲午戰爭 - 中文百科知識
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