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是如何發生的?先入為主的司法質詢、超譯的精神鑑定,與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把好事做對 把對的事做好編按:春山出版於 7 月出版《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作者陳昭如在此書中關注一樁沒有目擊證人,也沒有物證的校園性侵疑案──憑藉一位 8 歲智能障礙女童的說詞,特教老師許倍銘遭定罪為性侵犯。

翻開密密麻麻的判決大網,許多細節與真相仍在迷霧中待解,司法質詢、精神鑑定以及立基於瑕疵證據的有罪判決,有沒有可能讓人成為「無罪的罪人」?受限於篇幅限制,本篇為書中精華摘錄,以此討論各種可能造成冤案的複雜因素。

撰文/陳昭如  臺大人類學系畢業,現為自由撰稿人誰真正有罪?這個「罪」,未必指的是法律定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