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 中國文化研究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一直把侵略中國定為重要目標,而中國藩屬國朝鮮則成為跳板。

1894年,歲次甲午,日本的機會到了…… 圖說近代 主頁/ 圖說近代 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鴉片戰爭至洋務運動(1840-1894) 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 英法聯軍 洋務運動 中法戰爭 甲午戰爭至辛亥革命(1894-1911) 中日甲午戰爭 列強瓜分危機 戊戌維新 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晚清新政 反清革命 民國成立至南京十年(1912-1937) 中華民國成立 民初內憂外患 新文化及五四運動 國共走向合作 北伐、清黨與統一 南京十年 抗日戰爭(1931-1945) 從「九一八事變」到全面抗戰前夕 從全面抗戰爆發到 太平洋戰爭前夕 從太平洋戰爭爆發 到抗戰勝利 內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5-1949) 戰後內外交困 國共和解失敗與全面內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民國的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 近代香港(1840-1949) 英國佔領香港 開埠至二十世紀初的香港 香港與維新革命 戰前香港的發展與救國運動 日本侵佔與英治重臨 近代澳門(1840-1949) 鴉片戰爭前的澳門 葡人加快殖民步伐 洋務、維新和革命 民國初期的澳門 抗戰下的中立地 戰後的發展 近代化的城市 鴉片戰爭至洋務運動(1840-1894) 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 英法聯軍 洋務運動 中法戰爭 甲午戰爭至辛亥革命(1894-1911) 中日甲午戰爭 列強瓜分危機 戊戌維新 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晚清新政 反清革命 民國成立至南京十年(1912-1937) 中華民國成立 民初內憂外患 新文化及五四運動 國共走向合作 北伐、清黨與統一 南京十年 抗日戰爭(1931-1945) 從「九一八事變」到全面抗戰前夕 從全面抗戰爆發到 太平洋戰爭前夕 從太平洋戰爭爆發 到抗戰勝利 內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5-1949) 戰後內外交困 國共和解失敗與全面內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民國的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 近代香港(1840-1949) 英國佔領香港 開埠至二十世紀初的香港 香港與維新革命 戰前香港的發展與救國運動 日本侵佔與英治重臨 近代澳門(1840-1949) 鴉片戰爭前的澳門 葡人加快殖民步伐 洋務、維新和革命 民國初期的澳門 抗戰下的中立地 戰後的發展 近代化的城市 上一篇 下一篇 (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甲午戰爭 朝鮮 東學黨 高升號 牙山 成歡 宣戰 A A A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把侵略中國定為重要目標,而朝鮮則成為跳板。

早在1876年日本就通過《江華條約》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  而對朝鮮的宗主國清朝予以排斥。

後來日本又屢屢出兵干預朝鮮事務,取得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

日本還大力擴展海軍、陸軍,在中日戰爭前已成東亞軍事強國,而當時中國卻仍視其為「蕞爾小國」,麻痺輕敵。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民變,中、日同時出兵赴朝,但事變漸平後日本卻不願撤兵,反迫朝鮮斷絕與清之藩屬關係。

是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豐島水域擊沉清朝運兵船高升號,同時又出動陸軍突襲駐牙山之清軍。

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因事發於甲午年,史稱「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係清代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為何又被視為亞洲兩種改革的交鋒? 答案見下。

1894年的日本艦隊。

經過明治維新二十多年整軍經武,日本已有力與清朝一戰,乃加速推動以朝鮮為跳板向中國擴張的計劃,着力製造開戰機會。

中日戰爭前,朝鮮內政積弊多年。

當時高宗在位,先後由生父大院君(左)、妻子閔妃(右)執掌大權,自己卻無實權。

大院君和閔妃兩派爭鬥不休,令政局不穩,加上官僚腐敗、民生困苦,社會日益不安,遂予日本可乘之機。

1894年初,朝鮮爆發大規模民變,令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成甲午戰爭導火線。

圖為領導起事的東學道領袖全琫準及追隨者,全琫準站於中間,左手握劍,右手持卷軸。

領導是次民變的東學道,提出「輔國安民,斥倭斥洋,盡滅權貴」的主張。

因連同起事導火線及完全被鎮壓時跨三年,故也被稱為「1893至1895年朝鮮農民戰爭」,但主要事件發生在1894甲午年,所以常稱「甲午農民戰爭」或「東學黨起事」。

清軍在碼頭準備登船赴朝鮮。

朝鮮當時是中國的藩屬國,為幫助朝鮮政府鎮壓東學道起事,清廷於1894年6月派直隸提督葉志超率領清軍二千餘人赴朝鮮牙山。

當時赴朝鮮的主要是李鴻章麾下的淮軍。

1894年6月,日軍在仁川登陸。

清朝派兵的同時,日本亦陸續派軍萬餘人進入朝鮮,佔據仁川至漢城一帶的戰略要地,並逐漸對駐守牙山的清軍形成包圍之勢。

早於1884年,日本已在朝鮮助親日的開化黨策劃政變、引日軍入宮,但被當時駐守朝鮮的袁世凱率清軍擊敗。

事後中日於1885年由李鴻章、伊藤博文代表,在天津訂立《中日天津條約》,同意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約定:「將來朝鮮如有事,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行文知會;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這形同認可日本日後有權軍事介入朝鮮事務,實為清朝外交之重大失着。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道民變,日本在6月初即在廣島成立戰時大本營,全力備戰,並利用《中日天津條約》作為出兵依據,而且派兵數量遠超中國,民變平息後又拒絕撤軍,藉以製造機會與清軍開戰。

日本在外交和軍事上處心積慮,部署精密,處處早着先機,令清朝一開始即陷入被動。

掌管外交、手握淮軍和北洋水師、負責處理這次危機的李鴻章,本極力循外交途徑解決,後見形勢緊張,才急急增兵。

1894年7月,清軍租用英國商船高升號運載士兵到朝鮮增援。

7月25日,日艦在豐島海域擊沉高升號。

圖為高升號遭日艦轟擊後着火下沉。

                  高升號上一千多名清軍及船員,有二百多人獲救,其餘八百多人葬身大海。

圖為附近法國戰艦正在救援墮海清軍。

朝鮮局勢早已緊張,加上高升號是英國商船,列強在遠東的戰艦對事態一直密切注視。

豐島海戰爆發後,英國、法國艦隻隨後趕到,日艦救起高升號的英國船長,倖存的清兵則多由法艦所救。

日本畫師所繪牙山之戰圖。

1894年7月25日,與豐島海戰同日,日本駐朝鮮陸軍突襲駐牙山清軍。

7月26日,清軍敗走,由牙山退駐成歡。

日本畫師所繪成歡之戰圖。

1894年7月29日,日軍進攻成歡,清軍再敗,北撤至平壤。

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相互宣戰,甲午戰爭正式爆發。

甲午戰爭係清代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為何又被視為亞洲兩種改革的交鋒? 中國和日本雖大小不同,但在近代卻先後於1840年和1853年遭英美列強所侵,均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

其後兩國在1860年代也先後推行近代化的改革,中國洋務運動起於1860年,日本明治維新由1868年始。

除有無建立君主立憲制度外,兩國都向歐美學習軍事裝備、經濟交通及文化教育諸方面的成果,並均建設了近代的新式海陸軍。

因此,此次戰爭的勝負,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各自改革的成敗得失。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圖1-6、8、9)、視覺中國(圖2、7)、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四)新式海軍對決 (五)《馬關條約》簽訂 (一)日本明治維新與對外擴張 (三)新式陸軍對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