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統計- 維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二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佔67%,歐非戰場死亡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統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2018年3月14日)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3月14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統計"—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絡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本條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受波及國家造成的傷亡統計。

概要[編輯] 在二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佔67%,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33%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1)、蘇聯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1941年初蘇聯人口統計數為1.967億(包括新兼併地區),而1946年僅餘1.67億,因此蘇聯的實際死亡人數應該大於俄國官方公佈的數據;(2)、中國約佔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佔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河南省尤其慘重,僅僅兩次災難就導致400萬人死亡,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事件」,死難的890,000人中有320,000,在河南,1942年大旱引發的饑荒又導致300多萬人死亡),1927-1937年間中國年均人口增長大約350-360萬,1937-1945年期間降至年增310多萬(1936年中國人口估計為4.6-4.7億,另外東北有3000多萬人;1946年國府控制區的統計數為4.4億多,而中共控制區的人口約9000多萬)。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3類:1是死亡的軍人、2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3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於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萬-3,000多萬(這個主觀性比較強,看所在國怎麼劃定相關原因的範圍了,中國和蘇聯等國後來都大幅調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數,正因如此二戰死亡人數便有了5,000萬到7,000萬的變化)。

比如中國現在所列的傷亡數為3,500萬,其中死亡佔1,800萬,而在這死亡的1,800萬人中屬於前兩類死因的人數大概佔20%,蘇聯前兩類的死亡人數則要佔到死亡總數的六成以上,中華民國死亡的1,800萬人中還包括了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發饑荒而死亡的300多萬人以及其他非淪陷區各種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為戰爭導致救援無力災情擴大,把這些死亡列入也屬合理。

附中國政府歷年來公佈的抗戰軍民受傷及死亡數據: 1946年底,國民政府公佈軍人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共計1,173萬人。

1947年5月20日,國民政府對1946公佈的抗戰傷亡人員總數進行了修訂,軍人作戰傷亡3,227,926人,軍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傷亡9,134,569人,總計人口傷亡12,784,974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就日本侵華給中國造成的損失作了初步估計1,000萬人和500億美元以上的財產損失。

1985年公佈戰爭中的傷亡人數為2,100萬人以上。

1995年,公佈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多萬人。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

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蘇軍損失累計為2,959.3萬。

其中死亡為681.7萬(陣亡佔76%,因傷致死佔16%,因病、事故等死亡佔8%),被俘或失蹤為445.6萬,傷病累計為1,832萬人次(受傷佔82.9%,因病減員佔16.6%,凍傷佔0.5%)。

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0,000人、1942年614,000人、1943年655,000人、1944年573,000人、1945年700,000人,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000人、1942年為271,000人、1943年192,000人、1944年147,000人、1945年186,000人,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

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員所佔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員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佔的比例一般都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0,000名德軍,除了30,000多名傷員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

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而日軍的死不投降政策則更加劇了這一情況,於是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各國死傷人數列表[編輯] 下表列舉了各國的死傷人數,並且加入各國人口來判斷各國所受相對的傷害程度。

二戰中各國的人口損失 國家 總人口1939年1月1日 軍事人員死傷 由於軍事行動和反人類罪造成的平民死傷 總死傷人數 死傷人口總數占1939年總人口百分比  阿爾巴尼亞[A] 1,073,000[1] 30,000[2] 30,000 2.81  澳大利亞[B] 6,968,000[1] 39,700[3] 700[4] 40400 0.58  奧地利[C] 6,653,000[1] 包含於德軍 120,000 120,000 1.8  比利時[D] 8,387,000[1] 12,100[5] 75,900[5] 88,000 1.05  巴西[E] 40,289,000[1] 1,000[6] 1,000[7] 2,000 0.02  保加利亞[F] 6,458,000[1] 18,500[6] 3,000[8] 21,500 0.33  緬甸[G] 16,119,000[1] 2,600[9] 250,000[9] 252,600 1.57  加拿大[H] 11,267,000[1] 42,000[10] 1600[10] 43,600 0.38  中國[I] 517,568,000[1] 3,000,000[11]至3,750,000+[12] 7,357,000[13]至8,191,000[14] 20,000,000至35,000,000 7000386000000000000♠(2.90至3.86)  古巴共和國(1902年-1959年)[J] 4,235,000[1] 100[15] 100 0.00  捷克斯洛伐克[K] 15,300,000[16] 35,000[17]至46,000[18] 294,000[18]至320,000[17] 340,000至355,000 2.12  丹麥[L] 3,795,000[1] 6,000[19] 6,000 0.08  荷屬東印度[M] 69,435,000[1] 11,500[20] 3,000,000[21]至4,000,000 3,000,000至4,000,000 7000567000000000000♠(4.3至5.76)  愛沙尼亞(1939年邊界)[N] 1,122,000 50,000 50,000 4.44  阿比西尼亞[O] 17,700,000 5,000 95,000 100,000 0.6  芬蘭[P] 3,700,000 95,000[22] 2,000[23] 96800 2.62 法國[Q] 41,700,000 217,600 350,000 567,600 1.35  法屬印度支那 24,600,000 1,000,000至1,500,000 1,000,000至1,500,000 7000610000000000000♠(4.07至6.1)  德國[S] 69,850,000 5,530,000 1,100,000至3,150,000 6,630,000至8,680,000 7001124000000000000♠(9.49至12.4)  希臘[T] 7,222,000 20,000至35,100 300,000至770,000 320,000至805,100 7001111500000000000♠(4.44至11.15)  匈牙利[U] 9,129,000 300,000 280,000 580,000 6.35  冰島[V] 119,000 200 200 0.17  英屬印度[W] 378,000,000 87,000 1,500,000至2,500,000 1,587,000至2,587,000 6999680000000000000♠(0.42至0.68)  伊朗[X] 14,340,000 200 200 0.00  伊拉克[Y] 3,698,000 500 500 0.01  愛爾蘭[Z] 2,960,000 200 200 0.00  意大利[AA] 44,394,000 301,400 155,600 457,000 1.03  日本[AB] 73,114,308 2,200,000至2,300,000 500,000至1,000,000 2,620,000至3,120,000 7000437000000000000♠(3.67至4.37) 日治朝鮮[AC] 23,400,000 378,000至483,000 378,000至483,000 7000206000000000000♠(1.6至2.06)  拉脫維亞(1939年邊界)[AD] 1,951,000 230,000 230,000 11.78  立陶宛(1939年邊界)[AE] 2,442,000 350,000 350,000 14.33  盧森堡[AF] 295,000 2,000 2,000 0.68 馬來亞[AG] 4,391,000 100,000 100,000 2.28  馬爾他[AH] 269,000 1,500 1,500 0.56  墨西哥[AI] 19,320,000 100 100 0.00  蒙古[AJ] 819,000 300 300 0.04 瑙魯[AK] 3,400 500 500 14.7  尼泊爾[BG] 6,000,000 包含於英屬印度陸軍  荷蘭[AL] 8,729,000 17,000 284,000 301,000 3.45  紐芬蘭自治領[AM] 300,000 包含於英軍 100 100 0.03  新西蘭[AN] 1,629,000 11,900 11,900 0.73  挪威[AO] 2,945,000 3,000 6,500 9,500 0.32 巴布亞新幾內亞[AP] 1,292,000 15,000 15,000 1.17  菲律賓[AQ] 16,000,000 57,000 500,000至1,000,000 557,000至1,057,000 7000660000000000000♠(3.48至6.6)  波蘭(1939邊界)[AR] 34,849,000 240,000 5,380,000至5,580,000 5,620,000至5,820,000 7001167000000000000♠(16.1至16.7)  葡屬帝汶[AS] 500,000 40,000至70,000 40,000至70,000 7001140000000000000♠(8.00至14.00)  羅馬尼亞(1939年邊界)[AT] 19,934,000 300,000 500,000 800,000 4.01 盧旺達-布隆迪[AU] 4,200,000 0至300,000 0至300,000 7000710000000000000♠(0.00至7.1)  新加坡[AV] 728,000 50,000 50,000 6.87  南非[AW] 10,160,000 11,900 11,900 0.12 南洋廳[AX] 1,900,000 57,000 57,000 3.00  蘇聯[AY] 168,524,000 8,800,000至10,700,000 12,700,000至14,600,000 23,400,000 13.88  西班牙[AZ] 25,637,000 包含於德軍  瑞典[BA] 6,341,000 600 600 0.01  瑞士[BB] 4,210,000 100 100 0.00 泰國[BC] 15,023,000 5,600 2,000 7,600 0.04  英國[BD] 47,760,000 383,800 67,100 450,900 0.94  美國[BE] 131,028,000 416,800 1,700 418,500 0.32  南斯拉夫[BF] 15,400,000 446,000 581,000 1,027,000 6.67 總計 1,978,167,400 22,572,400至25,487,500 37,585,300至55,207,000 62,171,400至78,511,500 7000400000000000000♠(3.17至4.00) 數字四捨五入到最接近的百分位的位置 1939年的人口資料來源[1] 基於1939年的邊界 軍事人員的傷亡,包括正規作戰死亡以及非戰鬥原因死亡。

戰俘,游擊隊員和民兵的死亡,行動中的失蹤人員也包括在內。

各國軍隊作為單一實體處理,例如德國國防軍中的奧地利人,蘇聯人,法國人和德意志裔人,都包括在德國的軍事人員傷亡之內。

平民傷亡,包括戰略轟炸,猶太大屠殺受害者,日本戰爭罪行,蘇聯的人口轉移,盟軍戰爭罪行和戰爭有關的饑荒和疾病造成的死亡。

註譯[編輯]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PopulationStatistics.Library.uu.nl.[2011-06-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7).  ^Albania:acountrystudyFederalResearchDivision,LibraryofCongress;editedbyRaymondE.ZickelandWalterR.Iwaskiw.2nded.1994.ISBN0-8444-0792-5.AvailableonlineatFederalResearchDivisionoftheU.S.LibraryofCongress.Seesection"OnTheCommunistTakeover".LibraryofCongressCountryStudy.[2021-04-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5).  ^"AustralianMilitaryStatisticsWorldWarII–AGlobalPerspective". AWM,onMay27,2010.Retrieved2011-06-15. ^Clodfelter,Michael(2002).WarfareandArmedConflicts–AStatisticalReferencetoCasualtyandOtherFigures,1500–2000(2nded.).McFarland&Co.p.582.ISBN0-7864-1204-6 ^5.05.1GregoryFrumkin.PopulationChangesinEuropeSince1939,Geneva1951.p.44-45 ^6.06.1Clodfelter,Michael(2002).WarfareandArmedConflicts–AStatisticalReferencetoCasualtyandOtherFigures,1500–2000(2nded.).McFarland&Co.p.582.ISBN0-7864-1204-6. ^Clodfelter2002,p.540. ^Clodfelter2002,p.512. ^9.09.1Clodfelter2002,p.556. ^10.010.1CanadianWarMuseum.[2021-04-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1). Warmuseum.ca.Retrieved2015-06-29. ^Clodfelter2002,p.412. ^HoPing-ti.StudiesonthePopulationofChina,1368–1953.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59. ^R.J.Rummel.China'sBloodyCentury.Transaction1991ISBN0-88738-417-X.Table5A ^WernerGruhl,ImperialJapan'sWorldWarTwo,1931–1945Transaction2007ISBN978-0-7658-0352-8p.85 ^Clodfelter2002,p.540 ^WallerWynne,PopulationofCzechoslovakia.(InternationalPopulationStatisticsReportsseriesP-90,No.3).U.S.Dept.ofCommerce)Washington1953.p.43–TheU.S.CommerceDept.CensusBureaucitedthefollowingsourceforthepopulationat1/1/1939forCzechoslovakia,StateStatisticalOffice,StatisticalBulletinofCzechoslovakia,v.II(1947)no.4,Praguep.57 ^17.017.1Erlikman,Vadim(2004).PoterinarodonaseleniiavXXveke:spravochnikПотеринародонаселениявXXвеке:справочник(inRussian).Moscow:Russkaiapanorama.p.54.ISBN5-93165-107-1. ^18.018.1Urlanis,Boris(1971).WarsandPopulation.MoscowPage294 ^Hvormangedræbtedanskere?. DanishMinistryofEducation.2005-03-11. ^VanWaterford.PrisonersoftheJapaneseinWorldWarII,McFarland&Company,1994;ISBN0899508936,p.144(8,500DutchPOWdeaths) ^JohnW.Dower.WarWithoutMercy1986;ISBN0-394-75172-8,p.296(300,000forcedlaborers) ^FinnishNationalArchives.[2021-04-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Kronos.narc.fi.RetrievedMarch4,2016. ^TiinaKinnunen,VilleKivimäki.FinlandinWorldWarII:History,Memory,Interpretations,BRILL2011.ISBN978-90-04-20894-0pp.172 閱論編第二次世界大戰 概覽 起因 傷亡 戰役 戰鬥(英語:ListofWorldWarIIbattles) 軍事行動(英語:ListofWorldWarIImilitaryoperations) 會議 領袖 同盟國 軸心國 指揮官 參戰國同盟國(領袖) 美國(英語:MilitaryhistoryoftheUnitedStatesduringWorldWarII) 蘇聯 英國(英語:MilitaryhistoryoftheUnitedKingdomduringWorldWarII) 中國 法國(英語:MilitaryhistoryofFranceduringWorldWarII) 埃塞俄比亞 澳大利亞(英語:MilitaryhistoryofAustraliaduringWorldWarII) 巴西(英語:MilitaryhistoryofBrazil#WorldWarII) 比利時 波蘭(英語:HistoryofPoland(1939–1945)) 丹麥 菲律賓(自治領) 芬蘭(1944–45) 古巴(英語:CubaduringWorldWarII) 荷蘭(英語:MilitaryhistoryoftheNetherlandsduringWorldWarII) 加拿大(英語:CanadainWorldWarII) 捷克斯洛伐克 盧森堡(英語:GermanoccupationofLuxembourgduringWorldWarII) 波多黎各(英語:PuertoRicansinWorldWarII) 墨西哥(英語:Military_history_of_Mexico#World_War_II) 南非(英語:MilitaryhistoryofSouthAfricaduringWorldWarII) 南斯拉夫 挪威 希臘 新西蘭(英語:MilitaryhistoryofNewZealandduringWorldWarII) 意大利同盟軍 戰役 印度(英語:IndiainWorldWarII) 軸心國及其盟友(領袖) 德國 意大利(至1943.9)(英語:MilitaryhistoryofItalyduringWorldWarII) 日本 匈牙利(至1944.10) 羅馬尼亞(至1944.8)(英語:RomaniainWorldWarII) 保加利亞(至1944.9)(英語:BulgariaduringWorldWarII) 芬蘭(至1944.9)(英語:FinlandinWorldWarII) 泰國 伊拉克(至1941.5) 斯洛伐克 克羅地亞 汪精衛國民政府 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 匈牙利 滿洲國 維希法國 抵抗運動 阿爾巴尼亞(英語:WorldWarIIinAlbania) 奧地利 波羅的海國家 比利時(英語:BelgianResistance) 捷克(英語:ResistanceintheProtectorateofBohemiaandMoravia) 丹麥(英語:Danishresistancemovement) 愛沙尼亞 埃塞俄比亞(英語:GideonForce) 法國 德國 希臘 香港 印度 中國 意大利(英語:Italianresistancemovement) 猶太人(英語:JewishresistanceinGerman-occupiedEurope) 韓國 拉脫維亞(英語:Latviananti-Naziresistancemovement1941–1945) 盧森堡(英語:GermanoccupationofLuxembourgduringWorldWarII) 荷蘭(英語:Dutchresistance) 挪威(英語:Norwegianresistancemovement) 菲律賓(英語:PhilippineresistanceagainstJapan) 波蘭(英語:PolishresistancemovementinWorldWarII)(反共(英語:Anti-communistresistanceinPoland(1944–1953))) 羅馬尼亞(英語:Romaniananti-communistresistancemovement) 泰國 蘇聯(英語:Sovietpartisans) 斯洛伐克 西烏克蘭 越南 南斯拉夫 主要戰場及戰役歐洲(西歐)(東歐) 波蘭戰役 假戰 冬季戰爭 大西洋海戰 威悉演習行動 荷蘭戰役 比利時戰役 法國戰役 不列顛戰役 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巴巴羅薩行動 繼續戰爭 基輔戰役 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 拉塞尼艾戰役 列寧格勒圍城戰 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 莫斯科戰役 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藍色方案 斯大林格勒戰役 迪耶普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 斯摩棱斯克戰役 下第聶伯河攻勢 納爾瓦戰役 科爾遜-契爾卡塞攻勢 霸王行動 諾曼第戰役 巴格拉基昂行動 坦能堡防線戰役 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勢 華沙起義 龍騎兵行動 雅西-奇西瑙攻勢 貝爾格萊德攻勢 解放巴黎 齊格菲防線戰役 市場花園行動 拉普蘭戰爭 突出部之役 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中歐會戰 巴拉頓湖戰役 柏林戰役 布拉格攻勢 布達佩斯圍城戰 德國投降 投降書 地中海中東非洲 西部沙漠戰役 塔蘭托戰役 馬塔潘角海戰 希意戰爭 羅盤行動 南斯拉夫戰役 南斯拉夫戰線 希臘戰役 克里特島戰役 英國伊拉克戰爭 英蘇入侵伊朗 加查拉戰役 第二次阿拉曼戰役 火炬行動 突尼西亞戰役 西西里島戰役 入侵意大利 卡西諾戰役 鵝卵石行動 哥德防線 意大利投降 東亞東南亞太平洋 七七事變 淞滬會戰 徐州會戰 武漢會戰 第一次長沙戰役 冬季攻勢 第二次長沙戰役 第二次泰法戰爭 珍珠港事件 馬來亞戰役 香港保衛戰 第一次菲律賓戰役 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 第三次長沙會戰 印度洋空襲 緬甸戰役 帝汶戰役 珊瑚海海戰 科科達小徑戰役 中途島海戰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英帕爾戰役 轟炸拉包爾(1943年11月) 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 常德會戰 豫湘桂會戰 菲律賓海海戰 馬里亞納群島及帕勞戰事 海堤行動 雷伊泰灣海戰 第二次菲律賓戰役 硫磺島戰役 沖繩島戰役 鄂西會戰 湘西會戰 馬尼拉戰役 婆羅洲戰役 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 廣島 長崎 蘇日戰爭 千島群島登陸行動 日本投降 終戰詔書 投降書 沒落行動 相關主題宏觀 空戰 閃電戰 各國軍銜 外交史 密碼學 大後方(英語:HomefrontduringWorldWarII) 租借法案 曼哈頓計劃 軍事勳章 武器裝備 軍工(英語:MilitaryproductionduringWorldWarII) 納粹劫掠 科技(英語:TechnologyduringWorldWarII) 總體戰 戰略轟炸 孟加拉饑荒 戰後影響 全球:冷戰 非殖民化 流行文化(英語:WorldWarIIinpopularculture) 歐洲:驅逐德意志人 摩根索計劃 迴紋針行動 嚴責行動(英語:OperationKeelhaul) 佔領德國 佔領奧地利 德國領土變更 希臘內戰 馬歇爾計劃 莫內計劃 英法聯合 亞洲:佔領日本 日本引揚歸國 殘留日本兵 國共內戰 朝鮮半島南北分治 印度獨立運動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 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 日本道歉發言 戰爭罪行 同盟國戰爭罪行 蘇聯 美國 英國(英語:British_war_crimes#World_War_II) 德國戰爭罪行 猶太人大屠殺 訴訟 意大利戰爭罪行 日本戰爭罪行 南京大屠殺 731部隊 慰安婦 訴訟 克羅地亞獨立國對塞爾維亞人的種族迫害 分類 主題 時間軸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oldid=73939851" 分類:​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口史隱藏分類:​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自2018年3月可能帶有原創研究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8年3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 導覽菜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賬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香港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最近修改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載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Hrvatski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Македонски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loven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