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的史前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長濱文化(距今15000至5000年). 長濱文化是台灣地區目前已知舊石器晚期唯一的層位脈絡明確的考古遺址。

· 二、大坌坑文化(距今5000至4500年) · 三、富山文化(距今 ... 台東史前遺址  台灣東部地區位於中央山脈以東,一向被稱為「後山」 。

早期屬於番界禁地,直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開山撫番政策實 施後,漢人才大舉移入後山。

「後山」一詞雖然含有未開發和落伍的意思,但對於研究台灣考古的學者而言,就是因為該區開發 較晚,人為的破壞相對地較少,豐富的地下考古寶藏才得以完整地保存。

台東地區根據已發現的考古遺物及遺址,推知該區已有 超過一萬五千年的墾拓歷史。

  早在1896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調查東部原住民部落時,曾在海岸地點撿到石器,根據大巴望阿美族的口述史,他推測該區曾 有石器時代之存在。

鹿野忠雄於1944年首次提出的台灣史前史七大文化層中,與台東地區相關者計有三層:繩紋陶、巨石文化及 菲律賓鐵器文化層。

後來,日本考古學家金關丈夫、國分直一等相繼在東部地區進行了一連串地調查及試掘,但是台東地區史前 文化的層序無疑是由已退休的宋文薰院士所奠定。

依他之見,在台東地區之史前文化依據年代之早晚,屬於舊石器時代的有長濱 文化;新石器時代者有大坌坑、卑南、麒麟文化以及鐵器時代的靜埔阿美文化。

近十年來,台東地區的考古調查及研究主要是由 國立史前博物館籌備處研究人員們獨挑大樑。

後山人常說的一句話是「後山的土是黏的」 ,這一塊土地上曾黏過不少開疆闢土的 族群。

以下根據已發現的一百七十多處史前文化遺址及其文化內涵來淺談黏在台東地區的史前文化。

一、長濱文化(距今 15000至5000年)   長濱文化是台灣地區目前已知舊石器晚期唯一的層位脈絡明確的考古遺址。

該遺址位於長濱鄉的八仙洞洞穴群(潮音、海雷、 乾元及崑崙洞)(圖 1)。

出土的器物以石英、石英岩、玉髓、燧石與鐵石英的小型刮削器及刀形器為主,礫石砍砸器占次要 地位(圖2) 。

根據碳十四年代以及洞穴高度與海水面升降之比對,乾元洞的年代因標本量不足,推測大於15000年;潮音洞的年 代可晚到5000年左右。

當時先民的生活方式以漁獵為主,未見陶器之出現,因而又稱之為「先陶文化」。

   台東地區在東河鄉的小馬海蝕洞,以及距八仙洞遺址南方 10公里的露天下田組Ⅰ遺址,也出土近似八仙洞的石器類型。

但這 些遺址出土的石英及玉髓製小型器物,年代和潮音洞同時,都在5000年左右。

最近在大坌坑文化晚期的成功鎮芝田遺址、麒麟文 化時期的白守蓮遺址,以及花蓮宮下遺址也零星地發現一些小型石器,有學者也開始質疑未見陶器,只見石器的遺址都歸入「先 陶文化」之合理性。

  二、大坌坑文化(距今 5000至4500年)   典型的大坌坑文化式陶片近幾年分別在台東縣境內的卑南、芝田、長光及城仔埔遺址相繼出土。

國立史前博物館籌備處的研究 人員認為大坌坑文化在該區呈現南北兩大類型:北區屬大坌坑類型;南區屬台南縣八甲類型,其中卑南遺址所出土的陶片較近似 台南的八甲類型。

這些早期大坌坑式繩紋陶數量少而且少見口緣部位,其中繩紋或是平行劃紋多出現在折肩部位,每個遺址發現 的大坌坑式陶片數量不多,似乎反映出大坌坑文化人並未在此久居。

後來發現的長光(圖 3)與芝田遺址出土的大坌坑式陶片 在口緣及折肩皆飾以繩紋(圖4) 。

長光遺址繩紋陶片的年代經測定為距今5000年;而八甲類型繩紋陶年代約在距今6000至5000 年之間。

   東部大坌坑文化年代顯然晚於台灣西南部,兩者之間的文化關係,就目前已掌握的資料尚難耙梳清楚。

三、富山文化(距今4500至3500年) 台東縣卑南鄉富山遺址(圖5) ,過去因出土石板棺,一度曾視為卑南文化。

1994年由國立史前博物館籌備處發掘該址,出土的 陶器以橙紅色的素面陶及淡橙色的繩紋陶佔多數,器形以缽、盆及罐為主(圖6) 。

另外也發現石錛、石鑿、管珠、月牙型玉 飾、方形玦、圓形玦以及玉核、三角形邊料和不定形邊料等。

這層文化一度曾因陶器以細繩紋的夾砂為特點而稱為東部繩紋陶文 化、繩紋陶文化或富山文化。

這類陶器也出土於恆春墾丁鵝鸞鼻第三史前文化相,以及東部地區的卑南遺址、東河北遺址、花蓮 花崗山文化下層,以及最近在長濱地區新發現的三崙仔Ⅰ、Ⅱ、Ⅲ地點、城子埔Ⅰ、真柄Ⅰ和Ⅱ、崎腳上臺與頂平西等。

富山遺址出土的繩紋陶的年代用珊瑚礁測定為距今4580±40年;文化層底部發現的魚骨測定為距今6500±91年及7267±80年;繩紋 陶之熱釋光測年為距今2240±180年。

這些互相矛盾的絕對年代差距之大,是否代表富山文化延續之年代較久或是年代測定之誤差 較大,值得進一步選送測年標本才能證實。

富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石板棺石材多取自中央山脈,另外史前居民也善於利用陸海資源,反映出富山文化的季節性探墾生活方式 或是因海進及人口增加逐漸有向內陸及山地的適應趨勢。

四、卑南文化(距今3500至2000年) 卑南文化主要分佈在東部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和山區的緩坡地。

該文化重要的遺址在台東縣內有卑南、掃叭、 富山、漁場、漁場南、東河Ⅰ、東河Ⅲ等,另在花蓮縣內花崗山遺址中、晚期以及平林遺址。

在台東縣境內各遺址以範圍大及出 現石棺群為其特色。

其中最有名的卑南遺址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尺,代表了距今2000至3000年前龐大的史前聚落及墓葬群(圖 7) 。

民國69年因拓寬及設立卑南新站施工而重見天日。

該址建築物呈成排分佈,格局嚴謹。

建築物下的數千石板棺成帶狀分 佈,而且與地上建築物座向相同,顯然是屬於同一盛行室內葬社群久居的史前村落遺址。

石板棺內發現豐富的陪葬玉質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以及箭頭、矛頭及錛鑿器等。

其中玉器材料已知來自花蓮豐田及西林地 區。

出土的農具有大量的石鐮、石刀、石杵,以及狩獵用的矛和簇。

陶器以夾砂素面紅陶為主,陪葬的陶罐具豎把,另有陶壺、 陶杯和陶紡輪(圖8) 。

男女都有拔牙的習俗。

在海岸地區發現的卑南文化遺址出現豐富的網墜、尖器等漁具。

卑南文化晚期可代表台灣玉器使用及對外交易互動的巔峰時期。

其互動圈有跨越中央山脈經古道向南投埔裏地區移民的現象;向 北經由花蓮的花崗山遺址、宜蘭的丸山遺址與臺北盆地的圓山文化有些關聯;另外向南更與高屏溪附近的Chula遺址有過文化接 觸。

但是這些經由玉器之相似而引伸出的文化關係,是屬於人口遷移、交易或是玉器製作技術之採借,目前尚無定論。

  五、麒麟文化(距今3500至2000年) 麒麟文化在年代上幾乎與卑南文化同時,遺址多分佈在沿海岸山脈東側山麓邊緣(圖9) ,從最南端的都蘭至最北端的枋寮。

該 文化遺物中以使用岩棺、岩壁、大石柱、有肩及有槽單石、石像及有孔石盤(石輪)為主(圖10),故又稱「巨石文化」,該 文化陶器以紅褐色夾砂素面陶為主,已發現26個地點。

目前已知有三種巨石結構。

一種是由各種不同單石圍成長方形,座落在面海的緩坡上,長軸方向大致是南北走向,長約11公尺。

在結構物後方挖出一條排水溝,中間一塊岩石板上面放了一具石像。

第二種結構是使用大塊人工打造和天然礫石堆疊而成的石 牆,石牆中也有單石。

第三種是岩棺,有時與單石、石輪或石像相伴出土。

這些結構據宋文薰院士推測與宗教祭拜場所有關。

也 有人指出巨石文化面海的現象可能是海洋民族的特色。

  麒麟遺址在一單石的凹穴內採到木炭,年代測定為距今3060±280年。

可視為該文化在東海岸文化鼎盛期之代表。

麒麟文化與卑南 文化為何同時在東部地區不同的地形中出現,兩者之間的關聯,尚待釐清。

六、靜埔文化(距今2000至500年) 靜埔遺址出土的陶器因橫把與鈕把與現代的阿美族人所使用的陶器相似,又稱之為台灣鐵器時代之阿美族文化。

早期代表性遺址 位於花蓮豐濱的靜埔及長濱地區的石坑山Ⅴ遺址。

出土的陶器胎土多滲安山岩砂,器型以無把圓底罐與缽形器為主,大型陶罐則 帶粗大橫把或鈕把(圖11)。

  另在八桑安遺址出現兩座以礫石堆疊的墓葬,其中一座出土金質、銅質及鐵質項飾與臂飾,瑪瑙珠及服飾上的琉璃珠等陪葬品。

在花蓮富南國小遺址發現年代較晚帶橫把、圈足、敞口薄壁的大陶罐,石器卻少見。

晚期的遺址在東部地區只零星地出現在真柄 南、城仔埔Ⅰ及Ⅱ兩地點。

這些地點所發現的陶罐,常帶橫把的大腹陶罐,可能是屬於古阿美族的。

  為卑南遺址留下最早紀錄的是日治初期人類學者鳥居龍藏 。

鳥居四度來臺進行人類學調查期間,曾為卑南遺址的地表石柱拍攝 兩幀照片,時間可能是1896年。

鹿野忠雄是第一位將卑南遺址當作考古遺址加以研究的學者。

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敘述,有 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

鹿野採用鄰近卑南族的傳說,推測這裡曾存在一個古代部落,石柱是居屋的殘留。

日治五十 年期間,學者注意之焦點主要是地表的立石遺構。

1945年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對最大立石之周圍進行試掘,始初步發現地下   的陶器及住屋遺跡。

  光復以後,陸續前來卑南遺址調查的國內學者不在少數,但都未曾做過發掘。

民國64年,臺東縣政府將卑南遺址列為地方古 蹟,68年再提升為臺灣地區三級古蹟,只是遺址保護工作並未就此落實。

民國69年南迴鐵路卑南新站(今臺東站)開工,將地下沉 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大量揭露 , 並造成嚴重破壞,引起輿論及各方的高度關切。

臺東縣政府遂委託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 薰、連照美二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

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成果十分豐碩。

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 及遺物數量皆是臺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

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

卑南遺址為臺灣最具代表的史前遺址之一, 已無庸置疑。

由碳十四定年法推算,卑南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

古卑南聚落 的住屋毗連成列,略成南北軸向,遙指都蘭山。

每棟家屋坐西朝東,遠望溪流與海洋。

家屋主體為長方形平面,東西長11.5公 尺。

南北寬5.5公尺。

以板岩石板、大漂石為牆基,木材為柱,屋牆、屋頂葺以竹架、茅草。

屋前以石板舖成方形前庭,屋後有橢 圓形砌石圈,用來儲存食物及大陶罐。

聚落中還有零星分佈的高架榖倉,支柱上配有防鼠板。

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 業。

他們在山林間獵野豬,在丘陵、平原捕梅花鹿。

種植的穀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燒墾」方式開闢田地。

出土的農耕工具 相當多,有墾地伐木的石鋤、石斧,收割的石刀、石鎌,舂榖的石杵等。

狩獵的主要工具則有石矛、石鏃等。

聚落雖然瀕臨卑南 大溪,但村民並不擅長捕魚,魚類只是輔助的食物。

  長期定居促使族人發展出各類工藝技術。

除了農具、獵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來盛水、儲 物及烹煮。

陶器通常是手製,偶而使用轉盤整修技術,以露天方式燒成,火侯較低。

外表以橙色素面為主,少有紋飾。

主要器形 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以及陶紡輪、陶槌、陶勺、陶匙等工具,也有少許裝飾品如陶珠、陶環,隨葬品如陶偶等。

精緻的玉 器最能顯現族人審美觀與工藝技術能力。

包括玉與似玉材質製成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腕飾、臂飾,以及一些非實用性的 武器、工具,式樣繁多,風格別具。

造形上,以玦形耳飾最富於變化。

其中人獸形玦造形可作為代表,已成為史前博物館的館 徽。

製作工藝上,以小玉玲的細緻與長玉管的中空貫穿技術最令人稱奇。

這些玉器多為族人平常的裝飾品,人過世後則當作隨葬 品長埋地底。

  族人相當重視身後之事,主要葬具是長方形的板岩石板棺。

石板棺長軸與地面住屋的軸向相同,略呈南北向,指向都蘭山。

死者仰身直軀下葬,腳也指向都蘭山,似乎那裡就是魂歸之所。

一具石板棺通常埋葬一位死者,也有重複埋葬情況。

多數成年人 及少數幼兒入葬時都有隨葬品,包含玉、石質裝飾品,武器、工具、陶紡輪、陶容器等。

有些階級地位較高者棺具較大,甚至壘 石為槨,隨葬品也質精而量多。

死去的親人通常埋葬在屋裡或附近,與生人長相左右。

出土的家屋與墓葬上下緊密交疊,為卑南遺址的一大特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