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美女靜御前究竟有多美?為什麼被稱為日本的貂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她是日本鎌倉初期,帶有悲劇色彩的,日本武將源義經的愛妾,以美貌、舞技超群著稱的絕世美女,日本人喜歡的歷史人物之一,她出身並非貴族,但自幼跟隨母親跳舞,天資聰慧, ... 標籤:國際日本歷史美女貂蟬 日本古代美女靜御前究竟有多美?為什麼被稱為日本的貂蟬? 05-03 日本古代美女靜御前究竟有多美?為什麼被稱為日本的貂蟬?這個靜御前是至今流傳許久的日本古代美女,傾國傾城好不誇張。

年僅20歲的時候,被當時的當權者源賴朝殺害,但她年小志堅,不畏權貴,經歷嚴刑酷打,仍對所愛的人一往情深,堅貞不屈。

她是日本鎌倉初期,帶有悲劇色彩的,日本武將源義經的愛妾,以美貌、舞技超群著稱的絕世美女,日本人喜歡的歷史人物之一,她出身並非貴族,但自幼跟隨母親跳舞,天資聰慧,傳說14歲的時候,為了祈雨,在神泉苑前起舞,感動了上蒼,大雨傾盆而下,至今受到日本人民喜愛的貌美心善女子。

為什麼被稱為日本的貂蟬,估計被文人渲染的過多,演繹版本也多吧?同時貂蟬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古代美女,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大肆筆墨渲染後,更是廣為人知,紅遍大江南北,在中國人們形容女子長得漂亮,通常喜歡用閉月羞花直冒,沉魚落雁來形容,這其中的閉月就是古代貂蟬的代稱。

所以,日本人喜歡稱呼靜御前為日本的貂蟬,是自然不過了。

因為都是亞洲文化,二者還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其一,二者都是年輕、貌美,是大將軍的妻妾;其二,二者都出身卑微,但聰穎多才,深得王者權貴喜愛;其三,二者都保留著女性特有的堅韌和美好,為真愛願意付出的古代女性;他們在那個時代綻放、隕落,因為跟隨了當時有社會地位和影響的人,她們自然也成為古今熱議的歷史明星。

也許她們沒有蔡文姬的曠世才華、衛夫人的漂亮書法、李清照的經典宋詞、也沒有現代人要求的那麼純粹、可愛、善良、貌美,但在歷史上能夠傳誦至今,她們能讓跨越時空多年,仍舊被人提起和熱議,本身就說明了她們的歷史價值,她們是名副其實的顏值擔當、放飛如歌的人生寫照!她們在那個年代,能夠保持自己的堅守、才藝和道德操守,已經非常不易,況且她們都不屬於處心積慮的惡毒婦,沒有殘害眾生,沒有藉助夫君的力量去殘害無辜的生靈,她們的自身價值,已經大大讓人敬畏,為之點贊!因為她們跟隨的都不是一般的男性,都是位高權威的天子之一,能夠保持純粹,實屬不易,或許正是因為她們的純粹和善意,讓世代傳頌她們的美好,傳頌她們的美德,讓她們短暫的一生成為歷史的冰山一角,讓她們成為歷史人物的現代網紅。

所以,日本的古代美女靜御前,被稱為日本的貂蟬,在今天仍然沒有被人們忘記,人們依然還喜歡她,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美女是要和經歷、故事結合在一起才會顯出更美。

靜御前之所以被譽為「日本的貂蟬」,是因為她和貂蟬有不少相似之處。

首先,兩人都很美貌;其次,兩人都是歌舞姬(日本稱靜御前是「白拍子」),善舞;再次,兩人都生逢亂世。

貂蟬是在戰爭頻仍的漢末三國初期,靜御前是在日本戰爭頻繁發生的平安末期、鎌倉初期;第四,兩人都與傳奇武將、悲劇英雄相關,而且都是妾的身份。

貂蟬是呂布的愛妾,而靜御前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鎌倉初期)的傳奇武將、悲劇英雄源義經的愛妾。

有這麼多相似之處,自然靜御前就被稱為「日本的貂蟬」了。

不過,靜御前到底有多美很難說,但估計比不上貂蟬。

要稱日本歷史上第一美女,靜御前恐怕也有些名不副實,因為對她的美是有爭議的。

一些日本歷史學家仔細看歷史記載,發現源義經捲入叛亂嫌疑後,靜御前一行中的從人作亂,將其財物搶光。

由於沒了盤纏,靜御前才由此被附近的山僧抓捕,送回京師。

靜御前的從人劫財而不劫色,也許說明靜御前只不過是舞技高超和善於化妝而已。

靜御前的美麗,很可能是後人同情她與源義經的愛情悲劇而誇張的。

這種看法不是沒有道理,靜御前的個人悲劇非常符合日本文化里所崇尚的精神。

比如日本人喜歡櫻花,就是因為日本的櫻花受氣候影響會在最絢爛美麗的時節翩然凋落,奮力將一種最耀眼的生命力通過死亡保留。

而靜御前因源義經受盡坎坷,剛生下的兒子也被源賴朝殺了,自己出家,20歲就去世了,這種花季凋謝很容易在日本人心中產生共鳴和巨大的同情。

與靜御前相比,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織田信長的小妹阿市的美麗則未受到懷疑。

阿市在當時就有「天下第一美女」的美稱,很多著名的武將都是她的崇拜者。

阿市16歲時嫁給了織田盟友淺井長政。

即使織田信長和淺井長政死後,還有武將紛紛向寡居的阿市求婚,這就說明阿市的美貌不是虛誇的。

而與靜御前幾乎同時代還有一位美女也有「日本第一美女」之稱,她就是源平時代赫赫有名的戰將木曾義仲的妻子巴御前。

這位美女不但長得美,而且還能征善戰。

不過,日本史學家普遍認為巴御前可能是杜撰的人物,類似於中國民間流傳的女英雄穆桂英。

日本NHK在2005年製作的大河劇《義經》,靜御前是由石原里美飾演的,與瀧澤秀明飾演的源義經可謂是俊男美女。

古代美女的故事無非三種:①因貌美,其生平得以流傳;②因生平富有戲劇性,其美貌為人所知;③美貌與故事都耐人尋味。

靜御前的故事應該屬於第二種。

因為論美貌,她肯定不敵阿市的傾城之姿(阿市和她的三個女兒都是日本歷史上有名的美女);然後論生平故事,靜御前夫婦的事迹廣為流傳。

NHK的大河劇《義經》講述的就是他們的故事,男女主角分別由瀧澤秀明和石原里美扮演。

(《義經》中的源義經與靜御前↓) 在日本古代,只有貴族或者與貴族有關的人有姓氏。

「源氏」最早可追溯到「清和源氏」,是日本古代皇族賜姓貴族源氏的一支,因其祖先可追溯到清和天皇而得名。

清和源氏以武士階級的領導者廣為人知。

在平安時代,清和源氏出了許多著名的武將而奠定了清和源氏在武家中的聲望。

源義經就是源氏後人,他的哥哥源賴朝為鎌倉幕府的創立者。

單從「戰事功績」來說,源義經是遠超其兄長的,但正是因為「功高蓋兄」才受到迫害。

源義經的人生如同煙花一樣,在黑暗的炮火中醞釀,然後在燦爛的盛開後轉瞬冰冷,極富傳奇與悲劇色彩,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其地位類似於項羽。

如果源義經是項羽,那麼靜御前就是虞姬了。

「御前」是敬稱,「靜」是名字,靜御前在成為源義經的妾室之前是「白拍子」,相當於「舞女」。

他們的結合,可以說是英雄美人的結合,也可以說是俊男美女的結合。

【命運般的邂逅】源義經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在「寄人籬下」和「厚積薄發」中度過。

他的父親源義朝在平治之亂中為平清盛所敗後,源義經在七歲時被送到京都鞍馬寺學習,改名遮那王。

之後投奔奧州,受到奧州藤原氏當主藤原秀衡的庇護。

承治四年(1180年),源義經與同父異母的兄長源賴朝一齊舉兵討伐平家,在著名的戰役源平合戰中戰功彪炳,威名顯赫。

那個時候,他只有21歲。

源義經的長相無從考證,但據說他的生母(名常盤)非常貌美,是近衛天皇中宮九條院的侍婢,共生三子,義經為長。

而且常盤攜子被平清盛逮捕後,平清盛貪戀美色,饒恕了母子四人,並納常盤為妾室。

所以,源義經的外形應該是很好的。

在源義經成名的第二年,一位名叫「靜」的白拍子在神泉苑為祈雨而舞,她的舞姿承自同為白拍子的母親,聰慧好學的她用完美舞姿感動了上天,大雨傾盆而降,從此,她以絕世舞女而聞名。

這年,她14歲。

又過了一年,15歲的靜與23歲的源義經偶然相遇了,成為了他的愛妾。

【源氏兄弟反目】源義經少年成名,也因功高震主為源賴朝所猜忌,最終兄弟反目成仇。

得到後白河法皇的院宣後,在全國發布通緝命令追捕源義經。

源義經在走投無路之下再度投靠藤原秀衡,藤原秀衡死後,其子藤原泰衡開始排擠義經。

文治五年(1189年),源賴朝親自率兵討伐平泉。

迫於源賴朝之壓力,藤原泰衡把槍口轉向了源義經。

源義經最後在衣川館自盡。

源賴朝排行第三,比義經大12歲,父親戰敗後被流放到了伊豆國,娶了伊豆國土豪北條時政的女兒為妻。

可以說,源賴朝是比源義經更有殺伐決斷的政治家,他滅堂弟、誅殺親弟、建立鎌倉幕府,鎌倉幕府一直到明治天皇在1868年頒布王政復古之後才結束。

【大和撫子—靜御前】「覆巢之下無完卵」。

靜御前的命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悲劇的開端。

《源平盛衰記》中開始記載靜御前,是在壇浦之戰勝利後凱旋迴京都的時候(1185年4月24日),此時義經和靜正過著甜密幸福的戀愛生活。

同年11月3日義經逃出京都時靜也在一起。

義經感到帶女人在雪地行走危險,就給了她許多金銀,派僕人護送出山。

不料下山途中錢財被僕人搶去,靜只得單身回到北白川的母親身邊。

不久靜被當局傳呼訊問,文治二年(1186)3月1日母女兩人被送到鎌倉,受到嚴酷審訊,但她決不供出義經的去向,幕府無法獲得線索。

不久,鎌倉八幡宮舉行祭祀典禮,賴朝之妻北條政子及其長女大姬要她表演。

靜再三固辭無效,最後於4月8日在鶴岡八幅宮的若官堂獻舞。

她穿上「白拍子」的服裝,在以賴朝為首的丈夫的敵人面前無所畏懼的起舞。

當時她邊舞邊唱的歌詞十分有名。

她唱的歌是對義經--她所愛的人的悲側思戀之情。

(靜御前跳白拍子↓)在大庭廣眾之下,靜以歌舞表示對愛人義經的思念之情,這種行為無疑意味著對賴朝的反抗。

而且與慶祝節日的的氣氛很不相稱。

靜御前當然是知道如此而特意這樣做的。

源賴朝果然被激怒了,最終還是在源賴朝的妻子北條政子的勸說下,才好容易退場。

靜御前懷了義經的孩子。

賴朝有令:是女嬰則不斬,但如果生下是男孩當即殺死。

政子和靜都希望生女孩,這一年閏7月29日,靜果然為義經誕下一子,但這個孩子隨即被遺棄在海濱。

由於政子的同情,9月16日靜離開鎌倉回京都。

靜御前回京都後,日夜想念逃亡奧州平泉的義經。

有一天她和侍女琴往來到下總田下邊見村(今茨城縣總和町下邊見)的思想橋,聽說愛人義經於文治五年(1189)4月在衣川的邸宅戰敗自殺,死前先殺害正妻鄉御前,再殺長女龜鶴御前。

靜御前萬分悲傷,在橋上徘徊哭泣。

不久為悼念義經的亡靈,在當地的高柳寺削髮為尼,為丈夫義經和被殺害的孩子念經禱告,過著凄涼的生活。

同年9月15日病死,時年22歲。

侍女琴往將她葬於高柳寺。

靜御前是歷史上第一位有著大和撫子之稱的女性。

在日本,大和撫子被用作性格文靜、溫柔穩重並且具有高尚美德的女性的代稱,可見靜御前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靜御前VS貂蟬】貂蟬: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

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後其身世後心生一計,設家宴款待太師董卓,讓貂蟬與董卓見面。

王允又設宴招待呂布赴會,讓他與原配妻子相會,並承諾改日讓他們正式團聚。

之後王允便送貂蟬到董卓家,董卓誤以為是王獻給自己的厚禮,喜出望外,當晚便共赴雲雨之好。

呂布得知董卓的行為後,勃然大怒,提劍入堂殺害醉倒的董卓。

「貌美善舞,嫁給悲情英雄,為愛不渝,忠肝義膽」。

因為兩人擁有同樣的標籤,所以靜御前才被成為日本的貂蟬吧。

而且後世的文學作品,對他們二人的相貌與性情不乏溢美之詞。

關於貂蟬的結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是在電影《銅雀台》中,劇本為貂蟬安排了這樣的結局↓是不是與靜御前的經歷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說二人相似,不是沒有道理的。

(《銅雀台》中劉亦菲飾演的貂蟬↓)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蘇菲的日本",不定期更新一些日本見聞趣聞、日本文化社會介紹和個人隨筆:SophieinTokyo 不同國家、地區、民族以及不同時代都會有各自的審美標準,所以世界各地出現眾多美女不足為奇,而且這些美女都帶有濃郁的地域風情。

日本歷史上的靜御前究竟有多美無從知曉,也沒人見過,只能從史籍的描述中進行推敲。

但從史料看的出,在日本,人們對她的評價是很高的,她的人生經歷也演繹著一個充滿悲情的故事。

和靜御前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日本戰國時代,還出現過兩個與她齊名美女,一個是織田市,日本歷史上有名的織田信長的妹妹,另一個是明智玉子,她的父親也非常出名,就是發動「本能寺兵變」最後迫使織田信長自殺的明智光秀。

她們都出生在群雄並起的日本戰國,她們的故事同樣跌宕起伏,但最終還是逃脫不了成為政治鬥爭犧牲品的命運,成為眾多悲情的女主角之一。

題外話,扮演靜御前的石原里美也是個大美人哦! 推薦閱讀: TAG:日本|貂蟬|歷史|國際|美女| 一點新知 GetIt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