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與匈奴的戰爭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匈戰爭,又稱漢匈百年戰爭是指西漢初年,對匈奴的一系列戰役,雙方各有勝負,前後歷經130餘年的戰爭。

此一期間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是以和親政策和戰爭政策互相存在, ... 東漢與匈奴的戰爭 漢匈戰爭,又稱漢匈百年戰爭是指西漢初年,對匈奴的一系列戰役,雙方各有勝負,前後歷經130餘年的戰爭。

此一期間漢朝與匈奴的關係是以和親政策和戰爭政策互相存在,另外,漢武帝的元狩二年(前127年)開始修築“漢長城”,以防禦匈奴的來犯。

戰爭簡介東漢建武九年(33年)至延熹元年(158年),東漢王朝與匈奴進行的一場長期、大規模的民族戰爭。

東漢與北匈奴之戰東漢初年,北方的匈奴又強盛起來,控制了西域和東北的烏桓等族,並在劉秀進行統一戰爭時,支持漁陽的彭寵、五原的盧芳反對劉秀。

劉秀為了減輕北部的壓力,曾遣使與匈奴修好,但沒有取得結果。

建武九年,(公元33年),劉秀派大司馬吳漢率軍抗擊匈奴,作戰1年,未獲任何戰果。

後東漢政府被迫下令將雁門、代郡、上谷3郡居民內遷至常山關(今河北淶源北)、居庸關以東地區。

匈奴左部乘機入居塞內,不斷南下虜掠,襲擊上黨(今山西長子西南)、扶風(今陝西興平)、天水(今甘肅天水)等郡,給東漢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東漢無力回擊,只能採取消極防禦措施,極為被動。

正在這時,匈奴遭到了連年的早蝗災害,赤地數千里,人畜死亡無數,實力大減。

統治集團內部又發生了爭奪統治權的內訌,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南邊八部擁立日遂王比為單于。

南單于比襲用其祖父呼韓邪單于的稱號,率部眾四、五萬人歸附東漢,東漢政府將他們安置在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等邊郡,助漢守邊。

從此匈奴分裂為南北2部。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東漢政府設定使匈奴中郎將,主管領護南匈奴事務。

後來為了加強北邊防務,又增設度遼將軍,統領度遼營,屯兵於五原曼柏(今內蒙古達拉特旗東南)。

南匈奴歸附東漢後,北匈奴的力量進一步減弱,原受其壓迫的北面的丁零、東面的鮮卑、西方的西域各族乘機起來反抗,加之東漢與南匈奴多次擊敗北匈奴,其內部矛盾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不願再跟隨北單于,大批地向東漢投降。

到漢明帝時,東漢國力已得到相當的恢復,於是東漢政府決定,抓住機會,對北匈奴發動大規模進攻,遏制其南犯,並相機打通西域。

戰爭階段第一階段第一階段從漢高祖七年(前200年)至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

這一階段採取了妥協的和親政策。

漢文帝時,“與匈奴和親,匈奴背約入盜,然令邊備守,不發兵深入,惡煩苦百姓”。

前198年,漢高祖接受漢匈雙方以長城為界並同意每年向匈奴朝貢絲綢,米酒和糧食,直至前138年漢武帝時期。

第二階段第二階段從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馬邑之戰開始,至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之戰結束。

前127年,衛青,李息出雲中,西經高闕,直到符離(今甘肅北部),取得河南之戰的勝果,奪取了河套地區,漢朝設定朔方郡。

次年,又派遣校尉蘇建率領十萬人興築陰山甫麓的長城。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殲滅渾邪王的部隊,越過焉支山一千餘里,取得了河西之戰的勝利,獲得隴西,設定涼州四郡。

匈奴人哀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匈奴單于恨渾邪王損兵折將,渾邪王和休屠王害怕,便投降漢朝。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餘里,越離侯山,渡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七萬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北部的肯特山),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回兵。

史稱“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鹵(虜)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僅二十四歲,一生戰無不勝,凡六擊匈奴,斬俘敵12萬餘人,收降4萬餘人。

征和三年(前90年),李廣利受命出兵五原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劉屈氂與李廣利合謀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

史載:“征和三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兵出擊匈奴。

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與廣利辭決。

廣利曰:‘願君侯早請昌邑王為太子。

如立為帝,君侯尚(長)何憂乎?’”後劉屈氂被腰斬,李廣利妻被下獄。

此時李廣利正在燕然山乘勝追擊,聽到訊息,恐遭禍,欲再擊匈奴,取得勝利,以期漢武帝饒其不死。

但之後兵敗,李廣利只得投降匈奴,士卒死亡數萬人,在深入大漠一千餘里的境內,沒有足夠的給養,很難生存。

訊息傳來,漢武帝中止了與匈奴的戰爭,不復出兵。

《資治通鑑》卷二十一,對於漢武帝使李廣利對匈奴用兵一事,提出批判:“武帝欲侯寵姬李氏,而使廣利將兵伐宛,其意以為非有功不侯,不欲負高帝之約也。

夫軍旅大事,國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

苟為不擇賢愚而授之,欲徼幸咫尺之功,藉以為名而私其所愛,不若無功而侯之為愈也。

然則武帝有見於封國,無見於置將;謂之能守先帝之約,臣曰過矣。

”漢武帝晚年悔過,下罪已詔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此時漢朝大虛,《漢書》:“天下虛耗,人復相食”,漢武帝去世那年,“匈奴入朔方,殺略吏民”。

第三階段第三階段從漢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的浚稽山之戰開始,至漢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漢援烏孫擊匈奴之戰而結束。

漢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漢遣五將軍率16萬騎兵,烏孫發兵5萬騎兵,共擊匈奴,取得了對匈戰爭的最後勝利。

後記然而此一勝利是短暫,漢匈真正的戰事一直延續三百年之久,直到東漢永元三年(91年)大將軍竇憲、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出擊鹿塞(內蒙古磴口縣西北七十公里)三千華里,大破匈奴於金微山(今外蒙古杭愛山),徹底解決漢朝歷時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

東漢雖徹底擊敗北匈奴,但始終無法占領漠北之地,對領土擴張並無助益。

另一方面,東漢擊破北匈奴,使得鮮卑擺脫匈奴的威脅而壯大,鮮卑取代匈奴成為中國的邊患。

戰爭背景東漢初年,因長期內戰,無暇對外,東漢王朝對匈奴的南掠和襲擾被迫實行防禦戰略。

建武六年,劉秀曾遣使匈奴,贈送金帛,以通舊好,但未能制止匈奴南掠。

九年,以大司馬吳漢擊匈奴經歲無功。

而匈奴入邊擄掠日增。

十三年,匈奴深入至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具西北禹王城),州郡不敵,乃將代郡(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代王城。

曾移治高柳,後復還故治代縣)、雁門(郡治陰館,今山西朔縣東南夏關城)、上谷(郡治沮陽。

今河北懷來東南)三郡人民遷於常山關(又名鴻卜關,今河北唐縣西北太行山東麓倒馬關)、居甫關(今北京昌平西北居庸關)以東,匈奴左部轉徙居塞內。

漢廷患之,於是增加邊郡兵力,郡至數千人,大築亭侯,修烽火台。

其後,匈奴怨盧芳歸降永賞。

南掠尤深,二十年,匈奴南掠至上黨(郡治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扶風(治槐里,今陝西興平東南)、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等地。

二十一年冬,又掠上谷、中山(治盧奴,今河北定縣)。

由於東漢政府採取被動、消極防禦戰略,不能制止匈奴南下,故邊患越加嚴重,二十二年,匈奴單于輿死。

左賢王烏達革是侯、蒲奴兄弟先後繼立。

右?鞬日逐王比不得立,深懷怨恨。

時匈奴境內連年災害,人畜死傷大半。

烏桓(我國北部遊牧民族)又乘機進攻,匈奴北徙數千里,漠南地空。

二十三年,單于蒲奴欲誅比,未果。

二十四年,日逐王比自立為呼韓邪單于,匈奴遂分裂為南北二部。

南單于呼韓邪附漢。

二十五年,南匈奴擊敗北匈奴,北匈奴北退千里。

此後,南、北匈奴不斷攻伐,東漢北部邊患減輕,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五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北地(郡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朔方(郡治臨戎,今內蒙古磴口北)、定襄(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東南)、雁門、上谷、代郡等八郡南徙之民眾逐漸歸回本郡。

戰爭歷史東漢破北匈奴之戰明帝時,北匈奴挾西域諸國,屢犯河西諸郡,致使城門晝閉。

永平十五年(72年),為打開通西域道路,東漢王朝開始對匈奴實施戰略反擊。

十二月,明帝命耿秉為駙馬都尉,竇固為奉車都尉,屯涼州酒泉郡,積極部署對北匈奴的進攻。

十六年二月,漢軍分四路,分別出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塞、高闕(今內蒙古狼山中部計蘭山口)塞、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塞、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市)塞。

前三路均無功而還。

竇固軍由酒泉出塞至天山(今新疆天山),擊敗北匈奴呼衍王,斬首乾余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吏士屯伊吾盧城(今新疆哈密西北四堡),並以班超為假司馬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諸國。

十七年十一月,竇固與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率1.4萬騎出玉門關(今甘肅敦煌市西北小方盤城)進軍西域,在蒲類海擊敗白山部後,轉軍進擊依附北匈奴之車師(一作姑師,西域國名,都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10里雅爾湖村西之交河故城)。

車師王降。

東漢置西域都護及戊、己校尉、宜禾都尉屯田,逐漸恢復了對西域的控制(參見疏勒城之戰)。

建初元年(76年),在北匈奴的支持下,西域諸國盡叛,攻殺都護,圍攻戊、己校尉。

時東漢社會動盪不安,故罷西域都護和戊、己校尉。

二年三月,又罷伊吾盧屯兵,完全放棄西域。

但此後北匈奴由於南匈奴的不斷攻伐和內部矛盾,入塞降者不斷。

東漢時的南匈奴元和二年(85年)春,北匈奴先後亡降入塞者共73批。

南匈奴攻其南,丁令寇其北,鮮卑擊其東,西域攻其西,北匈奴不能安居,乃遠引而去。

秋,南單于遣乾騎行獵至涿邪山(今蒙古戈壁阿爾泰省阿爾泰山東段),與北匈奴溫禺犢王相遇,因戰,斬其首級而還。

冬,復令?鞬日逐王出塞掩襲北匈奴,斬獲數千人。

章和元年(87年),鮮卑攻入北匈奴左部,斬優留單于。

北匈奴大亂,58部20萬人降漢。

永元元年(89年)六月,臨朝稱制的竇太后,鑒於北匈奴部落叛離,四面受敵,令竇憲、耿秉率南匈奴及度遼兵共5萬餘騎,分三路進擊,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今蒙古汗呼赫山脈),斬1.3萬餘,降20餘萬人。

登燕然山(今蒙占境內杭愛山)刻石記功而還(參見稽落山之戰)。

二年,竇憲遣副校閆礱率2000餘騎,奪回伊吾盧。

冬十月,南匈奴8000騎擊北匈奴,斬8000餘級,俘數千人,北單于受傷逃走。

三年二月,竇憲再遣耿夔出居延塞5000餘里,圍北單于於金微山(今蒙古境內阿爾泰山脈),斬5000餘人。

留在漠北的北匈奴10餘萬落後來附於鮮卑,鮮卑自此日漸強盛。

北單于率數騎逃走。

其弟左谷蠡王於除犍遂自立單于,率其部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遣使至漢塞請求附漢。

竇憲請立其為單于,並以中郎將任尚駐伊吾盧以為護衛,如南單于。

竇憲被誅,於除鞬率部北逃,被漢軍追斬。

永元六年(94年),降漢之北匈奴15部20萬人,擁立南匈奴日逐王逢侯為單于,叛出塞外。

元初四年(117年),為鮮卑破,部眾歸附鮮卑。

次年,逢侯降漢。

此後,有北匈奴殘部呼衍王等,仍輾轉於蒲類海、秦海(今新疆博斯騰湖)間。

其勢微弱,東畏鮮卑,不敢還故地。

時東漢以西域道路阻遠,費用大及諸國數叛等,罷西域都護,迎回屯田吏士。

北匈奴遂乘機控制了西域部分國家並脅鄯善(西域城國,原名樓蘭,都伊循城,今新疆若羌米蘭)、車師諸國,屢犯河西。

元初六年(119年),漢以索班為長史出屯伊吾盧,以招撫西域。

永寧元年(120年),北匈奴率車師後王軍就(人名)攻殺索班,擊走車師前王。

延光二年(123年),漢以班勇為西域長史,擊走北匈奴伊蠡王,破車師後王,敗呼衍王。

陽嘉三年(134年),漢車師司馬率車師後王兵大破北匈奴。

永和二年(130年)秋,敦煌太守裴岑擊殺呼衍王於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破其部眾。

至元嘉元年(151年),又一北匈奴呼衍王攻入伊吾盧,漢救兵至,始退。

此後,北匈奴不知所向。

附漢之南匈奴,參加了東漢對北匈奴、鮮卑等的戰爭,對保衛東漢北部邊郡作出了貢獻,但時有反叛。

永初三年(109年),南匈奴萬氏屍逐鞋單于反;延光三年(124年),因怨漢連年征其討鮮卑,一部大人阿族等反;永和五年(140年),左部句龍王吾斯、車紐等反叛;永壽元年(155年)秋,左?鞬、台耆、且渠伯德等叛;延嘉元年(155年),南匈奴諸部並叛,與烏桓、鮮卑攻漢邊9郡;延嘉九年(166年),南匈奴與鮮卑、烏桓數路入塞攻掠。

以上諸次叛亂,均為東漢平定。

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因懼怕漢徵兵不止,右部10餘萬人殺單于羌渠。

時值黃巾農民起義,漢廷無力控制,遂形成內訌。

於扶羅單于曾率眾參加黃巾起義,鏇又參加中原軍閥混戰。

後為曹操所降服。

戰爭點評東漢與匈奴的戰爭,東漢抓住匈奴遭受自然災害,內部分裂的時機,聯合南匈奴和其他北方民族,以大騎兵集團遠程奔襲,各個擊破,先圍後殲,窮追不捨的戰法,戰勝了輕捷、強悍、戰術靈活的北匈奴騎兵,保衛了東漢北部邊郡的安寧。

在南匈奴內附,北匈奴實力大減,遠遁大漠以北的情況下,東漢仍窮追不捨,雖然消滅了北匈奴政權,但卻為鮮卑的發展提供丁有利條件,成為東漢新的邊患。

東漢時匈奴文姬歸漢圖公元48年,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

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

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

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

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

秦漢戰爭列表垓下之戰|定襄北之戰|杜陵之戰|段會宗安輯烏孫之戰|東漢攻公孫述之戰|第二次河西之戰|東漢與西域各國的戰爭|東漢平隴西之戰|東漢與匈奴的戰爭|東漢統一關東之戰|東漢與羌的戰爭|東漢統一戰爭|范明友擊烏桓之戰|浮沮井、匈河水之役|攻大宛之戰|更始軍破長安之戰|廣武、晉陽之戰|廣宗之戰|關市下之戰|廣都、成都之戰|霍去病擊左賢王之戰|華陰之戰|黃巾農民起義|漢平劉興居之戰|漢武帝後期農民起義|七國之亂|漢平陳豨之戰|河西之戰|漢平東越之戰|漢平南越之戰|漢平諸呂之亂|下邑之戰|西漢與南越、閩越的戰爭|戲之戰|項羽、劉邦滅秦之戰|匈奴擊烏桓之戰|下曲陽之戰|匈奴爭奪漢車師屯田之戰|匈奴五單于爭位戰|西漢與匈奴戰爭|崤底之戰|西漢三路擊匈奴之戰|雲杜之戰|宜陽之戰相關詞條 東漢戰爭 東漢戰爭,是指東漢光武帝劉秀利用新莽政權被推翻後群雄並起、中原無主的有利時機,以武力進攻為主,以政治誘降為輔,先後鎮壓赤眉農民軍,兼併群雄的一場戰爭。

戰... 匈奴 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地區,他們披髮左衽。

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漢時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遊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 簡介   起源   歷史   後代   史料 匈奴族 匈奴族是中國古代一個強大而影響深遠的民族。

古代文籍記述其先民即殷周時期的鬼方、獫狁。

匈奴最初活動中心地區,為漠南陰山及河套一帶。

到了戰國末年,匈奴與東胡... 概述   淵源說法   生活習性   歷史名人   政權機構 東漢與西域各國的戰爭 東漢永平十六年(73年)至漢靈帝末年(175年),東漢王朝與北匈奴爭奪西域諸國控制權的戰爭。

簡介   背景   經過   影響 東漢與羌的戰爭 東漢建武六年(30年)至東漢末(公元185年),東漢與羌族諸種在西北地區進行的一場長期的民族戰爭。

概括   經過   影響 《匈奴史》 《匈奴史》是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發行的一本關於匈奴族的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政權組織、文化習俗、部族興衰、政治演變及與其他各族、特別是漢族的關係的書。

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內容 東漢 東漢(公元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與西漢合稱漢朝,為區別於西漢之前漢,故又稱後漢。

東漢首都洛陽被稱為東京,因此又以東京為東漢的代稱... 歷史   恢復集權   疆域   政治   軍事 東漢六大家族 光武帝之所以能夠復興東漢王朝,是因為得到了出生地南陽豪強地主和河北豪強大族勢力的援助。

這和高祖劉邦與殺狗的庶民一起創建前漢是根本不同的。

因此,一般認為東... 鄧禹家族   耿弇家族   梁統家族   竇融家族   馬援家族   相關搜尋劉秀蔡文姬匈奴百團大戰歷史甲午戰爭南京大屠殺九一八事變敦煌西域安史之亂七七事變抗美援朝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漢與匈奴的戰爭八路軍戰爭赤壁之戰熱門詞條1944無敵版Artifact上升丙烯醯胺勝地涼土窯雞奇拉奈特莉小孩不壞旭蟹溫德男性貞操罩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粵語紅木傢俱納瑟斯臺北日記旅店警察遊戲逍遙開心鬼上身陳敏之靈魂武器頁巖油馬哲黏液便lumixorganizationremitStayWithMe中出代償八仙吉米·萊科寧和潤哈達瑜珈噤若寒蟬戴勝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肩胛骨速水茂虎道鐵甲雄兵關子嶺溫泉陳勢安雷軍高上供應商保守大俠傳網頁遊戲大腿接發王八蛋索尼ST25i脫鞋東漢與匈奴的戰爭@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