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說兵馬俑來源於古希臘,這些證據打他們的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說英國的BBC ,那是中國人名的「老朋友」了,每次說到中國的時候,要是不黑兩句那簡直渾身不舒服,比如好好的一個美食節目,介紹上海各處的美食的紀錄片,介紹上海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拜託了,你們還好意思談鴉片?最大的鴉片販子就是你們啊呸!

前段時間英國人在倫敦挖出了羅馬時期的中國人骸骨,論證了早在西漢早期,早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前,中國和西方就有了交流。

而另一項研究表示,在中國新疆,發現的歐洲人線粒體DNA遺傳密碼錶明,歐洲人可能在秦朝之前就在中國西部地區定居、繁衍。

所以BBC在10月13日的節目報導說,考古學家認為秦始皇帝陵墓里兵馬俑可能從古希臘獲得靈感;古希臘人甚至可能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抵達秦國,培訓了當地工匠。

維也納大學的尼克爾教授認為,秦始皇陵墓中新發現的馬戲雜耍陶俑可以支持這個理論。

他認為,古希臘雕塑藝術流入中亞的時間可以追溯到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23年去世)之後的一個世紀,他甚至推想希臘雕塑家在秦始皇時期指導中國工匠製作兵馬俑。

兵馬俑走的是寫實風格,和真人等高大小,和之前戰國發現的二十厘米的粗製塑像相差甚遠。

這也是很多考古學家支持「技術外來說」的重要依據。


但是我們同樣根據先有的證據,批駁了這種學說:

  1. 雖然都是寫實風格,但是兵馬俑的審美風格是整齊軍陣帶來的氣勢、靜態而肅穆的表情以及簡潔的藝術風格,而希臘的雕塑風格是用體積突出的肌肉、黃金人體比例以及較為動態的姿態動作和表情來表現美。

  2. 從材質技藝上說,希臘雕塑的主要材質是大理石、青銅、木材等,而兵馬俑則是陶質;希臘雕塑重在雕而兵馬俑重在塑,不能簡單的將兩者等同起來,兩種的工藝流程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3. 先有的證據只是證明了在中國新疆發現了歐洲人的DNA線粒體,但是並不能說明那就是希臘人,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希臘雕塑家來過中國。

  4. 在希臘,雕塑家有著崇高的身份,他們是為眾神和人類英雄雕塑,但是在中國古代,陶俑一直是作為隨葬的冥器存在,早在秦朝之前就已經存在,兩者的用途也不同。

  5. 在中國商周時期,就已經出土了寫實風格很重的藝術品,而作為中國第一位大一統的皇帝,秦始皇有能力發動最多的人力最多的工匠為自己的墓葬服務,他的陵墓的當時戰國時期諸侯的幾十倍,那麼作為殉葬的兵馬俑,當然也要比之前的陶俑更為高大,藝術價值也更高。

    (下圖為西周時期青銅器)

  6. 即使在絲綢之路的時候,也沒有人會背著全部盤纏馬不停蹄的從羅馬趕往中國,絲綢是先被賣到樓蘭等地,形成存量後被樓蘭人賣到鄰近的國家,然後繼續通過短距離的貿易,完成最終的長距離運輸。

    人正常流動能力是有地域範圍限制。

    所以希臘雕塑藝術到公元一世紀才被佛教真正吸收用於佛教造像,更不要說幾百年前更為遙遠的中國了。

當然,歷史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不過並不妨礙我們對此進行猜測,大家認為下面幾個猜測哪種更接近事實呢?

a.兵馬俑是在希臘雕塑家的指導下完成的。

b.兵馬俑是中國獨立的藝術成就,因為大一統提供了足夠的人力和技術支持。

c.兵馬俑是中國獨立完成的,但是也吸收了外來的藝術成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英學者稱:秦兵馬俑靈感「複製」古希臘!

早年曾有英國學者指出,兵馬俑的靈感很可能「複製」自古希臘,近日再有新的研討發現,中國與古希臘人接觸,比起馬可波羅東遊中國還要早了1500年以上。英國尼克爾教授認為,秦兵馬俑、雜技陶俑和秦始皇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