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秦始皇兵馬俑可能受古希臘人啟發 西方人或在秦朝就到過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BBC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2日報導,考古學家稱,最新研究發現中國的秦始皇兵馬俑可能是受到古希臘人的啟發製作而成。

考古學家稱古希臘的工匠可能在公元前3世紀到過當時的秦朝,訓練當地工匠製作兵馬俑。

除此之外,考古學家還在位於新疆的秦代遺址里發現了歐洲人特有的線粒體DNA,說明西方人可能在秦始皇時代就已經到過現在的中國。

這比後來的馬可·波羅早了足足1500多年。

BBC和《國家地理》已將相關發現拍攝成了紀錄片。

據這兩家媒體報導,相關證據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考古學家在挖掘中發現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考古學家Li Xiuzhen表示,現在「我們有證據顯示中國和西方在有絲綢之路以前就已經出現了緊密的聯繫,這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早得多」。

考古學家認為,從兵馬俑的雕塑風格中就能找到相關證據。

其中一條線索就是在兵馬俑出現之前,中國並沒有製作真人大小雕塑的傳統。

BBC新聞引用Li Xiuzhen的話說:「我們現在認為兵馬俑、雜技俑和青銅雕塑是受到了古希臘雕塑和藝術的啟發。

」早在2013年,就有英國學者提出兵馬俑的靈感可能來源於古希臘雕塑。

維也納大學亞洲藝術史的教授Lukas Nickel指出,最近在秦陵發現的雜技俑證明了這個理論。

他認為當時從中亞傳入秦朝的希臘雕塑影響了秦始皇,「可能還有來自古希臘的雕塑師在現場訓練當地的工匠」。

通過使用遙感設備、透地雷達和岩心取樣,考古學家發現秦始皇陵內的墓穴區域面積約為98平方公里,比傳統預想的要大。

在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具年輕女性的屍骨,可能是秦始皇的妃嬪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一顆年輕男性的頭骨,額頭中間射入了一支箭,考古學家推斷此人可能是秦始皇的長子扶蘇。

BBC和《國家地理》的這部紀錄片將於本周日在英國和美國播出。

更多精彩新聞,更多專業報導,請前往各大App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介面新聞」,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英學者稱:秦兵馬俑靈感「複製」古希臘!

早年曾有英國學者指出,兵馬俑的靈感很可能「複製」自古希臘,近日再有新的研討發現,中國與古希臘人接觸,比起馬可波羅東遊中國還要早了1500年以上。英國尼克爾教授認為,秦兵馬俑、雜技陶俑和秦始皇陵墓...

兵馬俑考古:秦始皇靈感可能來自古希臘

IT之家訊 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自從重見天日以來,讓全人類為之驚嘆。兵馬俑的修造雖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這一形式首次避免了之前「人殉」的殘忍方式,大幅減少了帝王墓葬的人員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