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東德水電站考古新發現 幾千年前涼山古人愛打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位於會理縣新安傣族鄉的猴子洞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墓葬出土的兩個帶紋飾黑皮紅色彩繪陶。

猴子洞遺址石棺墓。

大劈山墓地考古發掘現場。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攝影 劉陳平

中國西南,橫斷山脈由南向北,怒江、金沙江、岷江等多條水系縱貫其間。

由於其上接甘青地區,下連滇西北高原,狹長的南北走廊地帶成為民族活動和遷徙的天然通道,被稱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民族走廊」之一。

這裡地理環境複雜,千年前,這裡的古人從何而來?又是如何適應這裡複雜環境的?隨著目前四川省考古發掘面積最大的烏東德水電站四川區域考古發掘項目的不斷展開,這些謎底有望揭開。

該項目去年6月啟動,近日,在金沙江下游又有考古新發現。

4月26日至27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會理縣政府共同舉辦的烏東德水電站(四川)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論證會在會理縣舉行,全國十餘名考古專家參會。

烏東德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會東縣和雲南省祿勸縣交界的金沙江上,是金沙江下遊河段(攀枝花市至宜賓市)規劃建設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個梯級水電站的最上游梯級,是我國目前第四大水電站。

2015年12月,烏東德水電站項目獲國務院核准建設。

受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委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了烏東德水電站(四川段)庫區的文物保護工作。

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影響區(四川段)共涉及文物古蹟22處,其中樞紐工程建設區3處,水庫淹沒影響區19處,計劃發掘面積共計13.48萬平方米,地面文物保護點1處,投入文物保護經費2.6億元,是四川省發掘面積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一次文物考古項目。

會理縣是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影響區(四川段)涉及文物古蹟最多的,共計17處。

2017年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涼山州博物館、會理縣文物管理所啟動了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工作。

目前文物保護及考古項目已按相關工作方案全面開展,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猴子洞遺址

文化層最早可至新石器時期

26日下午,考古專家一行來到會理城河西岸一個叫猴子洞的遺址。

此處遺址大致呈C字形分布,中間被一個采砂大坑破壞,因而劃分成為南北兩區。

「發掘中,我們看到有7層地層,其中第4、第5、第6、第7層都是年代較早地層,最早可至新石器時期。

」該項目總負責人劉化石說,這在此次考古發現中尤為重要。

猴子洞遺址是受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影響的一處重要早期遺址,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包含生活區和石棺葬墓地,墓地主要分布於生活區的邊緣地帶。

目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該遺址面積達4100餘平方米。

經發掘,共揭露石棺葬121座,灰坑78座,灰溝6條,房址19座,灶4座;出土陶器、石器、骨角牙蚌器等各類器物1000餘件,包括生產生活用具、裝飾品、武器等,並採集到較完整人骨數十架。

遺址初步判斷年代可早至距今4300-3000年。

同時發現石棺墓與居住區

「石棺墓和居住區遺址在同一個地方被發現,這是以前沒有過的。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羅二虎說,從現場看到的地層關係來說,石棺墓和居住區為同一地層,雖然石棺壓在了房址上,時間稍晚,但基本可以確定它們是同一個時代。

羅二虎說,就該新石器時代晚期居住遺址來說,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性。

「在橫斷山區南部,此前從沒有發現如此密集的房屋,從現場情況看,這很有可能是聚落的一個部分。

猴子洞遺址延續時間長,罕見的是同時發現石棺葬墓地及居住區,這將為探索城河流域石棺葬源流及與金沙江流域石棺葬文化的關係,解決青藏高原東麓、川西高原與雲貴高原石棺葬人群的文化互動、人類遷徙提供重要資料。

墓葬出土器物千餘件

現場墓葬絕大部分成組成排分布,並有數座合葬墓。

「這顯示了居民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習俗。

」劉化石說,除此以外,在近半數墓葬中,還發現了隨葬石鏃、陶器、骨飾、海貝、螺殼、蚌殼、動物骨、牙、角等千餘件,以陶器和石鏃為主,墓葬規模和隨葬品差異顯示社會總體較為平等。

擺放於出土文物陳列室內最左側的隨葬品中,兩個帶紋飾的黑皮紅色彩繪陶十分精美,為這一地區首次發現。

據介紹,在猴子洞遺址的17座墓葬中,發現了非正常死亡現象,包括身中箭鏃、骨骼缺失、錯位、破損、體態扭曲等5種形式,這表明,當時該地可能經常面臨人群間的劇烈衝突。

大劈山墓地

已揭露墓葬192座

城河是金沙江的支流,河水清澈見底。

通過一座臨時搭建的小橋,往山坡上攀爬數百米,便來到了大劈山墓地。

此處位於會理縣新安傣族鄉新田村5組,墓地位於城河東岸一處半坡上,高出城河河面百米左右。

北為陡坎,南與小營盤山石棺墓葬群相連,東靠大山,墓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

墓地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戰國時期石棺葬,距今約3000至4000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現場負責人高寒在現場介紹,2002年和2009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涼山博物館與會理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對該墓葬區進行了兩次搶救性發掘,發現墓葬21座。

從今年3月起,開始了大面積發掘。

目前,該墓地已揭露墓葬192座。

發掘清理完畢的27座,其中18座墓葬都有隨葬品出土。

石棺形制完整再現「割肢葬」

石棺葬是我國西南地區分布較為廣泛的一種考古學文化遺存,在岷江上游、雅礱江中下游、滇西地區、大渡河中游、金沙江流域都有分布。

大劈山墓地上,墓葬多為東北朝向,逝者頭朝山坡高處,腳向城河。

已發掘出的墓葬中均是單人葬,尚未發掘合葬墓。

高寒介紹,在已發掘的石棺葬中,其石棺形制大都較為完整。

「頂面有蓋板,旁邊有側板,底面有底板。

」一些墓葬中,考古專家還發現了頭箱、腳箱,內置器物隨葬。

石棺所用石材來源還有待考證。

令人驚喜的是,考古隊員們在此又一次發現「割肢葬」葬俗,石棺內,人骨骨骸清晰可見。

在一座墓葬中,人骨頭部被放置於腹部之上,還有的是割四肢的葬俗。

這是繼該考古區域內猴子洞遺址發現割肢葬後再次發現類似葬俗。

發現貝殼等裝飾品

考古發掘現場的一座墓葬內,在骨骸頭部上方,堆積了許多貝殼類飾物,頭部下方的身體遺存部位,則分布有大量細小的片狀裝飾物,這類直徑約2毫米、中間有小孔的片狀物吸引了考古專家們的注意。

高寒介紹,發掘的墓葬中,類似這樣的隨葬品不在少數。

主要包括蚌片,骨環,海貝等裝飾品。

對於這些薄片狀飾物,現場有專家推測可能是服飾。

此外,隨葬中還出土了石器和陶器。

「墓葬臨江,也許是當年人們從江里打撈的貝類,也許是人們通過貿易交換而來,又或許是從其他地方帶來的習俗。

」高寒說,對於此處先民來源,還需進一步的考證。

據介紹,雖然石棺葬在西南地區分布較為廣泛,但像大劈山墓地這樣,石棺葬如此集中且規模如此之大,在整個西南地區都極為罕見。

通過此次對大劈山墓地的發掘,將為石棺葬起源、發展和融合研究提供極為重要的資料。

來源:來源:華西都市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