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宿揚高速公路發現漢墓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胡場漢墓群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胡場村魏莊組,處於橫貫揚州地區的蜀岡丘陵中段,平均海拔34 米,東距漢廣陵城約6 公里。

2015 年8 月至12 月,為配合安徽宿州至江蘇揚州的宿揚高速公路建設,由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古隊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對揚州境內的胡場漢墓群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

此次發掘的墓葬分為兩個區域,位於蜀岡丘陵內兩條東西相鄰的東北西南走向山脊的陽坡上。

東側墓葬區屬於胡場村魏莊組中魏莊;西側墓葬區位於胡場村魏莊組花山,花山原為一座位於山脊頂部的東漢磚室墓封土堆,為周邊五公里範圍內最高點,原海拔高37米。

共發掘漢代土坑墓35 座、漢代陪葬坑4 座、唐代磚室墓1 座,出土漆器、釉陶器、灰陶器、銅器、鐵器等各類文物800 余件(套)。

墓葬結構

東側墓葬區為M1—M5、M20—M22,共8座,均開口於現代擾土層下,不見封土;M3、M5、M20 為「凸」字型帶豎穴墓道土坑豎穴墓,另外五座為方形土坑豎穴墓。

M1—M5、M20 六座墓葬沿山體走勢呈東北西南向兩列分布,棺槨保存較好;M21、M22 位於墓葬區東沿,棺槨已朽,僅存木材朽痕。

M3 通長610、寬228~135 厘米,頭向202°,墓道位於墓室南側偏西,墓道底部略高於墓室底部。

M5 通長840、寬420~220 厘米,頭向202°,墓道位於墓室南側偏東,墓道底部略高於墓室底部。

M20 通長620、寬220~236 厘米,頭向22°,墓道位於墓室北側略寬於墓室,長墓道底部略高於墓室底部。

M1、M3、M4、M5、M20 均為一槨雙棺帶廂合葬墓,M2 為一槨一棺帶廂墓;六座墓葬墓室內結構基本相同。

以M5 為例,M5 木槨底部為兩根南北向墊木,其上為十塊東西向木板高低榫拼合,東西兩側牆板分別用兩塊木板高低榫拼合,兩端留有凹榫,北側兩塊木板插入牆板凹榫內;南側東段做兩扇木門,門樞插入上下槨板,西段空隙用小方形木塊填入;木槨頂部為十塊東西向木板高低榫拼合。

槨室內被木刻門、直棱窗分隔為西側廂、頭廂、足廂、墓室四部分,槨室頂部滿鋪十字穿璧文天花板一層。

M5 內雙棺均為整木蒯制方形,棺蓋為四面坡錄頂狀。

西側墓葬區除M8、M12、M30、M32 外,均為方形土坑豎穴墓,為一槨雙棺或一槨一棺。

西側墓葬區埋葬地勢較高,棺木保存較差,大部分朽蝕嚴重。

M8、M12 逆向分布於花山東側二級階地上,M8 為帶長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墓,通長1200、寬670~260 厘米,方向20°。

墓道位於墓室北側正中,墓道底端與墓室底部平齊。

墓道後端與墓室相接處有兩條凹槽,凹槽兩側有半圓形凹窩,這種獨特的遺蹟應為墓葬修築過程中用於堆建槨室粗大槨板所留,後被回填,其上放置方形外藏槨廂。

墓室西南角發現兩對相對的角窩。

墓室東北角被一條排水溝打破,排水溝西端位於槨室內東北角,西高東低,向東延伸到山溝內。

排水溝長約100 米、寬0.45 米,西端底端與墓底平齊。

整條排水溝底部鋪一層0.3 米厚礫石塊,在石塊頂部局部尚存木板,其上為回填黃粘土。

石塊有排水的功能,而木板能防止上部的泥土淤積到石塊縫隙中。

M8 木槨朽蝕,尚可辨為一槨雙棺,木槨北側為帶木門結構。

M12 位於M8 南側,為帶長斜坡墓道「甲」字形墓。

墓葬早期被多次盜擾,墓室墓壙坍塌,通長1135、寬670~250 厘米,方向200°。

墓道位於墓室南側偏東,前端為斜坡狀,靠近墓室部分為豎穴墓道,與墓室相接處發現兩道與M8 所見的相同的凹槽。

M12 被盜嚴重,僅存三根南北向墊木,以及一根取板時的木棍。

M32 為一座「凸」字形土坑豎穴墓,通長520、寬320 厘米,方向200°,墓道位於墓室南部東側。

墓道因施工南端被破壞,殘存部分為平底,較墓室底部略高,底部撒一層草木灰及灰陶片。

墓室為一槨雙棺帶頭廂,木槨南側殘存木門結構。

M30 開口於現代擾土層之下,開口距地表深約1.2 米,殘存墓室局部鋪地磚及西側壁磚數塊,磚均為夾細砂青灰色,細繩紋,磚長25、寬12.5、厚3.8 厘米。

墓內殘存青灰胎青釉瓷罐殘片。

根據墓磚規格,初步推斷時代為晚唐時期。

出土文物

根據質地可分為玉器、漆器、銅器、釉陶器等各類文物數百件。

玉器有玉劍彘、玉佩、玉環。

漆器出土了揚州地區獨特的漆面罩、漆枕頭、漆奩等珍貴品種。

銅器有銅壺、銅鼎、銅洗、銅釜、香薰等生活用具,有銅矛、銅弩機、弓箭等兵器,還有銜鑣、車軎、蓋弓帽等車馬器。

釉陶器有壺、瓿等,灰陶器主要為陶灶,此外還有玳瑁簪、木梳、木篦等小件器物。

初步認識

此次發掘的35 座漢墓,其中12 座墓葬被盜僅存少量漢代釉陶片或槨木等文物。

另外23 座墓葬雖然未發現明確紀年,但是墓葬形制清楚,出土文物的時代信息明確。

木槨墓葬流行於西漢,器物組合以釉陶壺、釉陶瓿為主,部分墓葬還有陶灶,銅錢大部分為昭宣五銖,因此,可初步判斷其時代上限為西漢晚期,部分墓葬中出土了大泉五十,其時代下限可能至新莽或者東漢早期。

此次發掘出土面罩7 件,其中3 件保存較為完整,為漢代揚州地區漆器增添了新資料。

面罩是流行於西漢晚期覆於死者頭部的一種殮具,又稱「溫明」,因多與漢代東園署所制的「東園秘器」配套使用,故又稱「東園溫明」,多出自下層官吏或者富有階層的墓葬之中。

此次出土的面罩從彩繪手法看,有彩繪面罩與漆面罩兩種,彩繪面罩由於保存狀況較差,彩繪大多脫落。

漆面罩形狀如倒置的方桶,側板上有馬蹄形缺口,背板有方孔,頂板盝頂並向前伸出,髹朱紅漆,內外壁均滿飾漆畫,漆畫裝飾題材廣泛,有雲氣紋、瑞獸、羽人、狩獵圖、御龍等畫面,其上的彩繪龍鳳、羽人圖案都起著引導靈魂升天的媒介作用。

不僅裝飾精美,代表了漢代漆器裝飾手法的最高水平,而且蘊含漢代文化中濃烈的升天、升仙思想,對探討西漢晚期揚州地區漢代手工業技術的發展、古人的喪葬習俗、宗教信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雖然此次發掘的古墓葬遭受不同程度的盜掘和損毀,但是亦獲取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對研究漢代手工業技術的發展、社會生活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此次發掘出土的漆器對研究漢代揚州漆器製造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漢代是漆器繁榮的時代,是揚州漆器燦爛輝煌的時代。

漢代揚州漆器品類眾多、工藝輕巧精細、裝飾精美華麗、造型自成體系、漆繪自成風格,有著漢代造型藝術的時代特徵與揚州地方特色。

這一時期漆器裝飾精美華麗,題材廣泛,漆器工藝發展到一個繁榮時代,進入了漆藝史上一個重要的演變階段,在漆藝裝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發現千年夫妻異穴合葬墓

中新社鄭州4月21日電 (記者 李貴剛)河南省文物局21日通報稱,該省境內發現一座保存完好距今兩千年漢代夫妻異穴合葬墓,專家推斷墓主身份應為一個封秩千石或以上的官吏。異穴合葬,也稱同塋異穴,是中...

山西汾西郝家溝發掘金元、明清時期墓地

郝家溝金元、明清時期墓地位於山西省汾西縣永安鎮郝家溝村北山樑上,山樑呈南北向,北高南低,東西兩側均為水蝕嚴重的陡峭山坡,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地貌。墓地東隔山溝與S204 省道(汾西-交口段...

湖南漢魏墓群2016年最新考古情況

2016年1月,受長期降水的影響,藍山五里坪漢魏墓群的發掘工作主要是清理湘江源皮具廠工業園(下稱為皮具廠)西側已布設探方內的表土,並用二分法對區域內的十餘座橢圓形封土堆進行了解剖。封土堆下多為土...

榆次發現金元時期仿木結構彩繪磚雕墓

本報4月6日訊(記者 孫軼瓊)今日,記者從晉中市考古研究所獲悉,該所於日前在榆次區東趙鄉下峪村搶救發掘出一座金元時期的仿木結構彩繪磚雕墓葬,為研究金元時期榆次地區的葬俗及歷史又增添了重要的實物資...

湖南衡東大浦發現漢代墓群及印紋硬陶窯址

衡陽大浦通用機場工程項目位於衡陽市衡東縣大浦鎮淺塘村、薊江村、新民村境內。2017年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衡陽市文物局、衡東縣文物局組成考古工作隊,開始對工程項目範圍內發現的洋塘山墓群進行...

西安張家堡村漢墓群

內容摘要:張家堡村漢墓群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鳳城七路與未央路十字路口西北角,行政隸屬於未央區張家堡街道辦,西距漢長安城遺址約2.3公里。其中洞室墓以豎穴墓道土洞墓為多,依據墓道和墓室寬度之比分為墓...

貴州赫章縣可樂墓地兩座漢代墓葬的發掘

內容摘要:2012年 8月,在赫章縣可樂墓地發掘了兩座長方形土坑豎穴墓葬,均屬土著墓葬,時代大致為西漢前期至中期。出土遺物較為豐富,包括陶器、銅器、鐵器、漆器殘件及各種裝飾品等。這兩座墓葬的發掘...

揚州發現漢墓群 出土800餘珍貴文物

2015年8月,在邗江區西湖鎮胡場村魏莊組發現漢墓群。此後至12月,由南京博物院、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近日,該考古項目具體情況報告出爐,共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