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處新的考古挖掘中 有兩個是西藏之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西藏網訊 西藏自治區是我國文物大省,文物風格獨具特色,是全國文物重要省區之一。

分散在青藏高原之上的燦爛文物,不僅真實記錄了西藏的歷史和人文,也是促進經濟社會長足發展的寶貴資源。

「十三五」期間,西藏文物保護維修項目數量創歷史新高。

據報導,近期,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考古人員在山南、阿里、昌都等地進行考古發掘時,都有重要發現。

 山南考古發掘出土陶器最多墓葬

西藏山南市洛扎縣廳村墓地。

圖片來源: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

西藏山南市洛扎縣廳村墓地出土的器物。

圖片來源: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

4月9日,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以「新時代、新思想、新起點、新作為」為主題的2017年度業務工作公眾分享報告會在拉薩召開。

在這次分享報告會上傳出消息,2017年4月底,西藏文化保護研究所考古人員與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在對山南市洛扎縣兩座早期墓葬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時,發現西藏境內距今單個墓葬出土陶器最多的一座墓葬。

據西藏文化保護研究所考古研究人員赤列次仁在報告會上介紹,此次考古發現的墓地位於西藏山南市洛扎縣廳村,搶救性發掘面積約為200平方米,所發現的兩座墓葬形制均為用青石板砌築的近正方形石棺葬。

出土的隨葬品主要以陶器為主,器型以圜底罐局居多,有單耳、雙耳、無耳等。

根據最新的碳十四測年結果,廳村墓葬考古學年代為距今3000年左右的早期金屬時代。

考古人員由此認為西藏南部高山峽谷地帶與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之間的早期考古學文化聯繫密切,是一個全新的已經進入銅器時代的考古遺存。

 阿里考古發掘迄今西藏境內最早墓葬

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格布賽魯遺址遠景(資料照片)。

據4月10日權威媒體報導,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考古隊在對札達縣象泉河支流桑達河谷台地格布賽魯遺址、象泉河中游相關遺址開展考古發掘與調查時,發現迄今所知西藏境內最早的墓葬。

經放射性碳素檢測,這一區域的墓葬年代有兩個時間段:距今3560—3000年期間和距今2310—2127年期間。

早期墓葬均為石室墓,晚期為豎穴土坑墓。

據介紹,此次考古發掘獲取陶質、石質、骨質、銅質、鐵質、木質、玻璃、貝飾、皮質等各類遺物300餘件(組),收集一批人骨、動物骨骼,採集朽木、木炭、土樣、作物種子等分析樣品20餘個。

昌都市發現吐蕃時期摩崖石刻造像遺存

西藏昌都市發現的吐蕃時期摩崖石刻造像局部(3月15日攝)。

次巴多吉 攝

日前,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發布信息,在西藏昌都市察雅縣阿孜鄉境內發現若干石刻造像,經考古專家鑑定為吐蕃時期的阿覺查納摩崖石刻造像遺存。

此次發現的摩崖石刻造像位於察雅縣阿孜鄉北約8公里的勒布曲和色曲交匯處,靠近勒布曲河右岸阿覺查納山嘴崖面。

該造像分布於近10米長的4個轉角崖面上。

目前,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已在第一時間對摩崖造像進行了保護,並對施工單位下發了要求停止繼續對發現摩崖造像的地方開採石料的通知。

近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各省(區、市)文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西藏文物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為順應新時代文物工作的新要求,西藏自治區不斷更新思想觀念和保護髮展理念,創新工作方法,讓文物在保護與利用中「活」起來,推進實現由文物大區向文物強區發展。

(中國西藏網文 綜合/王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原探古:合作開展的西藏文物考古工作

西藏考古工作的初創期西藏現代考古開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當時以羅列赫、杜齊、黎吉生等為代表的西方學者對西藏高原的早期墓葬、遺址以及吐蕃時期的墓葬、藏文石碑,還有展現佛教藝術的古建築、古壁畫等進行...

第一例西藏考古出土天珠-曲踏墓

曲踏墓地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西郊象泉河南岸的一級台地。2012年因修建公路,發現了古代墓葬。在搶救性發掘中,墓地1曾發現一枚羊眼板珠(應為馬眼板珠)。2014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西藏首次考古出土古天珠

中新網拉薩3月10日電 (白瑪卓瑪)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李林輝10日透露,在西藏阿里地區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者們首次發現了地層關係明確、年代確定的古天珠。該發現為考察西藏地區天珠的出現...

西藏阿里札達縣曲踏墓地的發掘

2015年5—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合作對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曲踏墓地進行了考古調查和發掘,並對噶爾縣加嘎子墓地等遺址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