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師從中國千年,衣食住行乃至國體統統照搬,學成後竟叫板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曾經是日本的恩人,堪稱日本的老師。

日本本是一個野蠻的小國,是中國的文明改造了日本,讓日本一步步走向文明,慢慢強盛起來。

中日開始交往始於東漢,當時日本還不是完整的國家,由諸多島國構成。

《後漢書》記載:倭地最南邊有一島國來漢朝貢,漢光武帝盛情款待,並賜予一枚「漢倭奴王」金印。

此印於1784年在日本福岡市出土,至今保存在福岡博物館。

中國漢代流行跪坐,後來咱們嫌累,就坐著了。

日本沿襲過去之後,一直沒改變。

所以現在世界各國的人,都覺得日本人身高普遍較矮,與中國的漢朝有莫大的關係。

到了隋朝,日本諸國多次派遣使者考察隋的政治和佛學,並派遣留學生和留學僧常駐中國,學習中國的經濟、法令、醫藥、藝術、民間技藝。

中日交往在唐代達到頂峰。

日本效法唐朝,通過「大化改新」,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而且「大化改新」照搬唐朝政體。

經濟上仿照唐代「均田制」,實行「班田收授法」。

並參照唐代租庸制,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

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國家官吏任命上,廢除世襲制,實行科舉制,以才選官。

兵制方面仿效唐朝募兵制,首都置五衛府,地方設軍團,公民需服兵役。

在政治上模仿唐朝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設二官(祇官、太政官)和八省(中務、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宮內)、一台(彈正台)。

一般地方設國、郡、里。

城市建築仿照長安。

奈良位於大阪和京都中間,是古代日本文明的發源地,歷史比千年古都京都更為悠久。

1300年前模仿中國長安的布局,在奈良興建了當時的首都「平城京」。

就連現在的日本京都依舊保留唐朝的建築風格。

日本在大化改新中,文字方面參照漢字草書和楷書偏旁,創造出標音字母,形成日本文字,慢慢形成現在日本獨特的文字體系。

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也在唐代傳到了日本。

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留學,回國時,不僅將天台宗帶到日本,還將茶種帶到了京都比睿山。

後來的僧人榮西也在天台山研習佛法並修學茶藝,寫成了著名的《吃茶養生記》。

茶風從此在日本開始流行,成就了如今舉世聞名的「日本茶道」。

日本人喜歡穿和服,其實也是源自於中國。

在唐朝三百年時間裡,和服經歷了飛鳥、奈良、平安三個時代的歷史變遷。

公元719年天皇下詔,全國百姓皆可穿唐服。

自此「唐服」就在日本紮根落戶,並最終演變成了「和服」。

鑒真東渡還把中國的飲食文化帶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飯時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國的影響。

唐代的日本留學生幾乎把中國的全套食俗帶回了本國,如元旦飲屠蘇酒,正月初七吃七種菜,九月初九飲菊花酒等等。

其中,端午節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後,日本人又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作了一些改進,並發展出若干品種,如道喜粽、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

唐代時,日本還從中國傳入了麵條、饅頭、餃子、餛飩和制醬法等等。

一直到明代,日本還一直窺測中華文化。

其中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就傳入日本,成為日本顯學。

日本正式借鑑了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推翻「幕府統治」,開展了「明治維新」。

從此日本走上資本主義強國之路,國力躍居亞洲之首。

但是日本國富民強之後,卻忘恩負義,欺師滅祖,不斷地與中國叫板,侵略中國

1894年~1895年,日本引發甲午海戰,逼迫滿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強行霸占台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要求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闢通商口岸。

1904年~1905年在東北爆發日俄戰爭,爭奪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

戰爭過程中,日本在東北肆意妄為,踐踏東北的土地和人民。

1915年,日本利用袁世凱稱帝野心,與其密謀簽訂《二十一條》,接管了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1931年日本關東軍侵占東三省,並以東北為跳板,於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叫囂三個月內滅亡中國。

總而言之,近代日本罪行累累,深深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日本在傷害中國的同時,何曾想過他們曾經師從中國,學習了近千年,為何一點感恩之情都沒有,可謂無恥至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淺談中國文化對日本文化深遠的影響!

文:哲思錄(轉載請註明出處)近2000年來,中日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影響至今仍然可見。作為兩個古老而又豐富的文明,中國文化對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日本是由幾個大島...

奇怪:為什麼殭屍都穿著滿清朝服?

清朝的官服從拍攝效果上比較符合殭屍的形象,因為清朝官服比較直統統的,顏色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個服飾與漢服不一樣,有一種壓抑、沉悶的味道,所以用於拍殭屍最合適。如果用唐朝、明朝、漢朝的服裝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