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之神 庇佑四方—潮汕拜「土地神」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潮汕人民有濃厚的宗教信仰,因此一年到頭有許多種不同的祭祀活動去祭供不同的神明。

在潮汕人民的心中土地神是他們最為廣泛的信仰對象,幾乎遍及城鄉的每個角落,甚至可以說凡有人群的地方,便有祭拜土地神的活動。

據相關學者研究潮汕人拜土地神的習俗承襲於遠古時代的土地崇拜。

自古以來,萬民賴以土地生存,據蔡邕《獨斷》記載「凡土之所在,人皆來之,故祭之也」。

但是在過去土地神被稱為「社神」,那時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

潮人崇信土地神,相信只要虔心供奉便能求得家庭吉利、大小平安、六畜興旺,並且不需豐厚祭品,只要日常食物供奉即可。

在潮汕關於土地神的傳說故事非常多,傳說澄海某村有三人同一天前往拜土地爺,並且都承諾以豬頭作為供奉食品。

第一位是賣魚脯的,祈求出太陽可以曬魚脯;第二位是菜農,求雨水足菜生長快;第三位是漁民,求颳大風可以揚帆出海。

土地爺覺難以三全其美,緊鎖雙眉。

土地婆心機好,立即就想出辦法:「夜來落雨日來晴,魚脯會幹菜會青;半夜透風船出港,三個豬頭到俺家。

」結果三人都得償所願了。

土地神在潮汕被稱為土地爺,供奉的神廟也有多種稱呼:土地宮、土地廟等等。

祭拜土地神已經融入了潮汕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潮汕人走到哪裡,「地主神位」就跟在哪裡,在家裡、店裡、工廠里、養殖場、小作坊,安放適當地方,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兩天定期舉行祭拜,俗稱「牙祭」。

飯、菜、魚、肉、蛋類、水果、餅食凡是可吃的東西都可做祭品,祭拜時香爐里要插下五支點燃的香,意為東西南北中五方的五土神。

當然各地風俗有不同,但虔誠的心卻是一樣的。

潮汕地區的街頭巷尾與各鄉村大多有建廟宇祭祀土地神,在廟裡大多都立有土地公與土地神婆像,供人們朝拜,每到逢年過節時,廟裡充滿了人氣,很多還是千里返程的遊子,滿心希冀后土之神隨身庇佑。

商店開業、建造房屋、某項工程開工,無論規模大小,在動工之前,都必須先設置土地神位,用五幅紙錠、五支沒點燃的香一併夾在一段竹竿之中,作為土地神位的標誌,進行祭拜,工程完成之日,還要備辦牲禮謝土地神,以祈求一切順利平安。

被稱為「鎮土之神」的土地神,不僅庇佑著活著的人,也保佑著死去的人。

在墓側設置「土地之神」神碑,同享祭祀,這在潮汕地區是一種普遍現象,祭拜先人時先敬土地神,一是答謝它的守墓之恩,二是讓它通報並引領先人來納祭,享受後人的孝敬。

在潮汕有些地區,每年的六月廿六,是土地神聖誕之日,潮汕民間稱「土地爺生」,在這一天會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來慶賀土地神聖誕,民間也會出現虔誠的供奉和祈福活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祭祀活動已經不像曾經那麼盛大和熱鬧,特別是對於現代的年輕人,受多元新興文化的影響,對這些被稱之為「迷信」的文化顯然無感,所以現在拜祭的大多是中老年一輩。

祭拜土地神活動雖然不如以前繁盛,但這個傳統如今仍然在傳承,也希望能一直被傳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土地公——家族成員遍及五湖四海

土地神,又稱土地爺、土地、土地公,《西遊記》、《寶蓮燈》等中國神話小說中的重要人物。傳說中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住在地下,是神仙中級別最低的。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