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發現千年東漢古墓 出土大量古錢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浙江新昌縣發現了一座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東漢古墓。

經過挖掘,古墓內出土了大量東漢時期的器皿和流通錢幣等文物。

古墓位於新昌縣城區鼓山書院地下,墓坑長3.6米,寬1.8米。

經過4天的挖掘清理,整個挖掘工作進入尾聲。

不過即使是在底層位置,還是有大量青磚被挖掘出來,整個古墓的墓葬結構十分嚴密。

浙江新昌縣文廣局文管辦副主任趙菊芹:根據那個紋磚、磚的做法、榫卯結構、紋色,從這些方面看呢,斷定這個墓葬是東漢時期的墓葬。

據介紹,漢代時,磚的種類和紋飾十分豐富,顏色有青灰、褐色等,形狀有長方形、楔形等,紋飾有菱紋、水波紋、葉脈紋等。

而現場出土的墓磚,符合東漢墓磚的特徵。

在文物部門的指導下,施工人員又在墓首發現一些陶片和銅幣。

接著,又挖出了3件較為完整的陶器。

其中一隻雙系原始瓷罐更是保存完好,造型別致。

而原始瓷的燒制工藝在東漢屬於極為先進的技術之一。

浙江新昌縣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俞國璋:雙系罐以前在漢代也是儲存器,可能是填放那種穀物稻穀一類的,也有可能是以前一般的生活用器,但是在漢代能用這種生活用器的也是比較富有的人家。

今年9月底,鼓山書院修復工程開始動工,這處古墓,就在西側院復原處的地下。

此外,在20多天前,在這處古墓的邊上,也發現過兩處古墓,估計同屬東漢或西晉時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昌鼓山書院地下發現古墓

潘麗萍 梁鋒本報訊 新昌鼓山書院地下發現東漢古墓。昨天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墓室長3.6米,寬1.8米。目前,已出土3件形狀各異的陶製品和一些陶片。11月3日下午1點多,承建新昌鼓山書院修復工程...

文獻:東漢越瓷的裝飾特點詳解

東漢時期,曹娥江中游地區小仙壇窯首先創燒出成熟瓷,使越窯完成了由原始瓷向成熟瓷的轉化。但這個時期的越窯,從成型、裝飾,到裝燒等制瓷工序都深深刻印著原始瓷製作的烙印,特別是裝飾工藝繼承了古代陶瓷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