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出版工作將於2014年年底完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耿雪)近日,由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華再造善本續編》展示與文獻保護利用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隆重召開。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劉利、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魏大威、教育部政府採購中心政府採購處副處長王東、賈川出席會議。
參加座談會的還有北京各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在京文化單位的領導與相關負責人,以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榮強、韓格平、周少川、首都師範大學教授趙敏俐,著名收藏家韋力先生等專家學者80餘人。
傳先哲之精蘊,啟後學之困蒙。
中華再造善本工程是2002年5月正式實施的國家重點文化工程,由財政部、文化部共同主持,國家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具體承辦。
工程將分藏於國家圖書館、公共和高校圖書館、博物館的館藏珍貴古籍善本,通過大規模、成系統地仿真影印出版,合理保護、開發、利用善本古籍,使其化身千百,「繼絕存真,傳本揚學」,為學界所用,為大眾所共享。
據了解,工程出版共分五編,一期是唐宋編、金元編,共計787種,續編是明代編、清代編、少數民族文字文獻編,共計551種,重點是明、清兩代版本稀少、文獻及學術價值較高的珍貴古籍。
全部出版工作將於2014年底前完成。
中華再造善本工程被已故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評價為「酉山事業,功在千秋」。
該工程的實施,使散藏於各地的古籍善本予以系統整理,散落異地的同種善本得以完璧,諸多殘本得以補全,並有效地解決了善本收藏與利用的矛盾,使具有學術研究和文獻收藏價值的珍貴典籍從深閣內庫走進高等院校、公共圖書館這樣的科研、文化傳播前沿,擺上學者的書案、還流傳到海外,在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及續編,同時也囊括了國內圖書館所藏典籍中版本最精、品相最佳的稀見孤本、善本,選錄之豐富,影印之精緻,學術價值之高,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我國現存古籍善本中的精華,是最具文物價值和文獻價值的部分。
「再造經典,傳承文明」項目開展與實施,不僅為我國歷史文化典籍的保存保護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範本,也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傳播了中華文明的精髓。
為促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最大限度發揮其學術價值和社會效應,2005年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聯合開展《中華再造善本》進校園計劃,為全國100所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配備一套《中華再造善本》。
這一計劃極大促進了學術研究,增強了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深受師生好評。
北京師範大學在內的百所重點高校,繼獲贈一期《中華再造善本》之後,年內將接收全套《中華再造善本》續編的贈書。
座談會上,除了中華再造善本的樣書展示、編纂、出版、使用情況介紹外,還進行了「中華再造善本資料庫」的演示。
與會專家對於中華再造善本以及館藏文獻的保護利用展開深入研討。
肯定了「中華再造善本」對保護與弘揚寶貴的中華文化遺產所具有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而且認為「中華再造善本」一期及續編的配送、入藏,使更多的讀者能夠有機會接近和使用善本,真正作到藏以致用。
再造善本工程也推進了圖書館自身業務的建設,由此衍生的許多項目使古籍的研究和保護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對全國古籍文獻的保護、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文化事業的建設等,都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與會學者同時呼籲除了現有的國內館藏善本外,繼續啟動「三編」「四編」乃至「中華再造善本海外編」,使存藏海內外的珍貴古籍以善本影印的方式得以重煥新生。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魏大威介紹,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保護中心積極聯絡已先後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等中國古籍收藏量較大的國家機構開展。
2010年,國家圖書館啟動了「海外古籍普查與回歸」項目。
目前,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部分機構已與國家圖書館達成協議,聯合開展海外機構藏中國古籍數字化項目。
海外古籍聯合目錄編纂工作也擬於近期展開。
他表示,希望通過這些工作,使得因歷史原因流散、存藏海外的珍貴古籍以善本影印的方式實現另一種意義的回歸。
「冊府千華——貴州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開展
央廣網貴陽10月14日消息(記者王珩 貴州台記者周香馨)「睹喬木而思故家,考文獻而愛舊邦。」地方文獻古籍承載著人們對故鄉的記憶,涵養著千百年來地方文化的根脈。10月13號,由國家圖書館、貴州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