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實拍海昏侯墓、婦好墓展覽 遲到了一個星期的驚艷(多圖預警!wifi觀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第一周不熟悉首都博物館的預約情況,錯過首周的展覽。

上周六(3月5號)守在電腦前一個通宵,終於約到了本周六(3月12號)的門票。

海昏侯墓的展覽的確非常養眼,雖然遲到了一個星期,但是仍然讓人覺得不虛此行!

海昏侯墓,即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又稱南昌西漢大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該墓葬是目前我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

整個墓園由兩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還有園牆、門闕、祠堂、廂房等建築構成,內有完善的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具有漢代高等級墓葬所包含的許多重要元素,反映了西漢列侯的墓園制度,對研究西漢列侯的園寢制度價值非常巨大。

話不多說,看圖吧!多圖預警,一定要wifi情況下看哦!

青銅甬鍾:甬鍾,周代青銅樂器,屬打擊樂器類,合瓦形結構,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區別於舞部上立有懸鈕的鈕鍾而得名。

青銅鼎

青銅尊與青銅勺

青銅錞於:錞於,亦作錞釪、錞。

我國古代銅製打擊軍中樂器。

現發現最早的作於春秋時期,盛行於漢代。

青銅雁魚燈:也有人定名為鵝魚燈,其造型與雁魚燈 基本相同,作雁回首銜魚的佇立姿態,均由雁首與頸、雁體、燈、燈罩四部分套合而成。

雁額頂有冠,頸部修長,身軀寬肥,身兩側鑄出羽翼,雙足並立,蹼大而平,器形穩定。

雁嘴大張,銜一條大魚,魚身及燈罩。

頸體連通中空,是導煙的通路。

雁體上為燈盤,一側有柄,可轉動燈盤。

燈罩為弧形屏板,上部插入魚腹,下部插入燈盤內的直壁圈沿中,可左右開合。

傳了三次,還是橫著的,不曉得微信這個編輯器有什麼問題,大家就橫過來手機看吧!

玉璧

「海」字銅印

玉飾件

青銅提梁卣

商周時代,人們就已經熟練掌握青銅器的鑄造工藝,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里,出土了一件戰國時期的缶和一件西周時期的提梁卣,卣是用於盛酒的器具,這件提梁卣上有鳳鳥紋飾,造型精巧,考古專家猜測,墓主人有收藏的愛好。

這件來自西周的青銅提梁卣可以說是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中,最為古老的,是當時的「古玩」。

展覽最大的看點就是這枚「大劉記印」。

海昏侯墓大印上刻「大劉記印」,指明墓主的皇室宗親身份。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知名篆刻史研究學者孫慰祖之前表示,「大劉記印」中的「記」字是小篆文字,印風是標準的西漢晚期風格,印鈕也是典型的西漢晚期風格。

這個印其實非常小,現場配了放大鏡,可以看的很清楚上面的刻印。

放大鏡可以看到文物上的花紋特別精美

五銖錢:西漢海昏侯墓北迴廊的錢庫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有200萬枚,按漢制換算相當於現在的約50公斤黃金。

好,現在到了你們關心的黃金了!

目前展示出來的金器只是一小部分。

海昏侯墓已經出土金餅285枚、馬蹄金48枚和麟趾金25枚。

另外棺槨里還發現了20塊金板。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白雲翔表示,這是迄今我國漢墓考古發現金器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一次。

更難得的是,馬蹄金上刻有「上」、「中」、「下」字樣。

不過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目前尚無定論。

經過測量,展覽的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馬蹄金重量則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

專家說,雖然跟墓葬里出土的五銖錢展櫃緊鄰,不過這些金子並非貨幣。

馬蹄金和麟趾金擺放在棺槨附近,象徵著天馬、瑞獸帶領墓主人升天。

青銅溫鼎:青銅溫鼎外形酷似今天的火鍋。

實際上考古專家也初步認定其為一個距今2000多年的青銅火鍋。

它是一隻三足器,上端肚大口小,便於蓋蓋兒,下端連接著炭盤,上下之間不連通。

據介紹,出土時鍋內還有板栗等食材。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個疑似火鍋的物品應該是保溫器,而非真正意義的火鍋。

因為按照炭盤所能承載的炭量推測,這個火鍋很難將食物直接煮熟,有可能是將已經煮熟的食物端上去保溫。

陶鼎:陶鼎,新石器時期出現的炊器,用於煮食物,一般為夾砂陶。

器形大多為圓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圓柱形或扁片形三足。

有的有雙耳,帶蓋。

最早見於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遺址。

商周青銅鼎成為禮制重器,陶鼎地位隨之提高,也有禮制意義。

戰國至漢代出現鉛釉陶鼎和彩繪陶鼎,多作隨葬明器。

漢代以後消失。

都是廚房用具,還是微信編輯器的問題,只能橫著,大家湊合看吧!

接下來是婦好墓的展覽!!!!

一入門口的司母辛銅方鼎:個人認為應該是後母辛方鼎,高80.1厘米口橫長64厘米1976年河南安陽小屯出土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長方形口,折沿方唇,立耳。

腹下微劍,平底,四中空柱足。

腹四角各飾扉棱。

口沿下飾饕餮紋帶。

四輔角加餓饕餮紋。

腹面兩側及下飾乳釘紋帶。

足上部飾饕餮紋,下加弦紋。

內壁中部有銘「後母辛」三字。

方鼎出自婦好墓。

銘文「後」即王后,「母辛」為婦好廟號。

婦好是商王武丁妃,見殷墟卜辭,此器當為其子輩祖庚、祖甲所制。

婦好墓里的青銅器

提示:以下圖片需要把手機橫過來!

現場會有一些仿製的青銅器可以用手觸摸與觀察

婦好墓中的首飾,雖然做工稍微粗糙,但有些首飾還是非常精美的,以當時的工藝水平來說,還是很令人驚嘆的!

骨蛙

這個算是展覽中比較重要的文物——婦好銅鉞:高39.5厘米、刃幅37.3厘米,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了4件青銅鉞。

其中一件大鉞長39.5厘米,刃寬37.5厘米,重達9千克。

鉞在商代是武器也是禮器。

此鉞的器身呈斧形,刃口為弧形,平肩,肩部有對稱的兩個長方形穿,肩下兩側有小槽六對,鉞身兩面靠肩處均飾虎撲人頭紋,人頭居於兩虎之間,圓臉尖下巴,大鼻小嘴,雙眼微凹,兩耳向前;虎作側面形,大口對準人頭,作吞噬狀,以雷紋為底地,虎後有一夔。

鉞身正面中部有銘文「婦好」二字。

各種玉器和兵器

白玉簋,有個講解的大爺說,這個是整場展覽里最值得看的。

婦好墓隨葬玉簋兩件,一青一白,造型美觀,刻紋精細,器型規矩,器壁厚薄均勻,製作工藝非常複雜,要經過切割成型、掏堂去余料,周身碾壓紋飾、拋光等一系列工序,耗時經年累月,全面體現了當時的雕琢工藝。

這件玉簋出土時,內有骨勺、骨匕、銅匕各一件。

婦好銅鴞(xiāo)尊

通高45.9厘米,重16.7KG

銅尊是大型盛酒器,鴞即貓頭鷹。

鴞尊在婦好墓中出土了一對兩件,呈昂首挺胸站立鴞形,頭頂羽冠,造型穩重雄奇。

中空的腹部用以盛酒,鴞頭後部為蓋,蓋上裝飾的立鳥與夔龍兼做蓋鈕。

鴞尊紋飾極盡華麗,通體以雲雷紋為地,地紋上裝飾了獸面紋、蟬紋、夔龍紋、盤蛇紋、鴞紋等多種紋飾。

器身口內壁鑄銘文「婦好」。

晝伏夜出的貓頭鷹在世界諸多古文明中被視為溝通人間與冥世的使者而受到尊崇,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至商代更是被視為祥瑞神鳥。

對婦好墓挖掘現場的還原

好了,就跟大家這裡啦!下周開始,團體的就不再預約了,每天可以接待5000名個人的預約了,有條件的朋友還是要去現場感受一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漢的收藏大家——海昏侯劉賀

王金中收藏是以器物為載體,對人類的各種文化和藝術品進行收集、整理、研究和傳承的活動。中國古代許多帝王將相、諸王列侯、貴族商賈都有收藏的雅好,劉賀也不例外。在海昏侯墓出土的眾多文物中,很大一部分都...

「摸金」海昏候之墓

最近幾個月來,隨著出土文物的不斷披露,在江西南昌發現的一個西漢古墓引發了越多越多人的關注。墓主的身份之謎(海昏候這個名字就夠搞的)?出土奇珍馬蹄金、金餅等文物的價值幾何?小西做了一些內容梳理。其...

漢代海昏侯墓的花花世界

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園及主墓結構最完整,墓園區與侯國都城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類數量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