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讓國寶告訴你,「中國」一詞最早出自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將於2018年1月1日登陸央視紀錄頻道。

紀錄片共100集,每集五分鐘,採用「一集主講一寶」的形式,介紹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件國寶。

本次播出的第一批內容共25集,將以每天五集的密度播出。

主創介紹 ,這是一部用文物講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的紀錄片。

《如果國寶會說話》中的國寶來自全國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誕生時代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歷史跨度達8000年。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國寶故事的主角包括西安半坡博物館的人頭壺、河南博物館的賈湖古笛、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陶鷹鼎、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龍山蛋殼黑陶杯、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的何尊、三星堆博物館的三星堆青銅人像、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等文物。

「這100件文物是推進或改變文明進程的見證,更承載著古人的價值觀與精神世界,透過它們可以一窺古人的創造力、想像力,以及我們所處的文明的發展脈絡。

」《如果國寶會說話》總導演徐歡表示,希望用紀錄片的形式建造一個中華文明的影像博物館。

除了主角是國寶之外,《如果國寶會說話》特別的形式也是一大看點。

近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成熟以及網絡自媒體的興起,一集幾分鐘的微紀錄片成為一種潮流。

《如果國寶會說話》同樣走個性化敘事路線,將每件國寶視為「明星」打造,為其「私人定製」造型場景,尋找最適合傳播的「說話」風格。

何尊來自西周早期,現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何尊內底鑄銘文12行122字,記載了成王在親政時期對其下屬的訓誥,其中出現了「宅茲中國」四個字。

這是目前所知的「中國」一詞的最早出處,雖然其表達的物理概念與今天大不相同。

何尊的發現過程也十分傳奇。

1963年的一個雨天,被雨水沖刷出一角的何尊被寶雞當地農民發現,因為農名不知道其是國寶,何尊成了農民家的米缸,甚至一度淪為廢品被回收。

好在被一位考古學者發現,才躲過了回爐的命運。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號墓出土,現在是湖北省博物館的館藏。

越王勾踐劍來自春秋晚期,長55.7厘米,寬4.6厘米。

劍身中脊起棱,飾黑色菱形花紋。

正面近格處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

劍格正面嵌藍色琉璃,背面綠松石。

大克鼎是青銅轉變期的典型代表,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大克鼎高93.1厘米,是西周時期的飪食器。

清朝末年它與大盂鼎、毛公鼎並稱「海內三寶」。

大克鼎的紋飾器形端正穩重,採用變形紋飾,其腹部波曲紋極具韻味,有「環帶紋」之稱。

大克鼎內壁有290個字銘文,記錄了鼎主人,西周的膳夫(宮廷廚師長)「克」的故事。

這讓大克鼎如同一本打開的青銅之書,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太陽神鳥金箔2001年2月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目前收藏於金沙遺址博物館。

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僅厚0.02厘米。

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12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

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動感。

此器構圖凝練,是古蜀人豐富的哲學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藝術創造力與想像力和精湛工藝水平的結合,也是古蜀國黃金工藝輝煌成就的代表。

這件三星堆青銅人像現在藏於三星堆博物館,是三星堆出土大銅頭像中最具寫實風格的一件。

銅像頭部為子母口形,原套接有頂飾或戴冠,腦後髮際線清晰可見。

人像被塑成杏狀立眼,蒜頭鼻,高鼻樑,其雙唇緊閉,似略帶笑容,下頜寬圓,面部豐腴飽滿。

因為整體造型線條流暢,表情溫和恬靜,一般認為該頭像可能是古蜀國女巫的形象。

該像頸部以下被火燒殘,出土時,頭像內壁殘留有鑄成後未去盡的泥芯土,也就是內范(內模)的殘跡,而其他許多頭像內也同樣發現有內范痕跡。

聯繫三星堆遺址有類似坩堝的陶器出土看,這就表明當地已擁有大型鑄銅作坊。

陶鷹鼎出土於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現在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該鼎採用佇足站立的健碩雄鷹造型,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緊密結合似背抱狀,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雄鷹眼圓睜,喙部呈鉤狀,結構簡潔,威武雄壯,極具生命力。

中國最早的陶塑藝術品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裴李崗和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至6000年,但那時的製作的陶器存在器形小,且製作比較粗糙的特徵。

這隻陶鷹鼎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仰韶文化的產物,那時的陶器已經能夠將繪畫造型藝術與實用價值完美結合。

陶鷹鼎與骨匕、石圭等不少作為禮器使用的物件一同放置於墓內,可能與當時的祭祀活動有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