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耕地意外挖出一陶器,上交國家成國寶,連奧委會主席都稱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歷史久遠,很多古人留下的文物很多,但自從盜墓賊的出現,很多文物都遭到破壞。

還有一些文物埋在地下,很少有人知道。

文物是記載一個民族歷史的見證物,但對我國很多文物,連考古專家都第一次見。

有的文物需要經過深入研究,才能斷定他的年代。

今天講的這個歷史故事,就是一個珍貴國寶的發現過程。

這個過程如果稍有閃失,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可能就會失傳。

1957年,位於陝西省華縣的一個叫太平莊的村裡,村民殷思義牽著牛到地里犁地。

但犁了一會我,殷思義感覺到犁刀好像震了一下。

殷思義斷定肯定地里石塊,於是就順勢挖了一下,沒想到土裡有一個像「母雞」般的陶罐。

殷思義感覺奇怪,這個陶罐又不像雞,前面的嘴很尖,又像老鷹。

但肚子卻很大,還有一個開口。

猛一看很不起眼,殷思義就拿回家當雞食盆餵雞用了。

1958年,由於華縣的東柳鎮發現了中國早期的仰韶文化,於是北京大學的考古隊就到華縣來考古。

當時考古隊員不僅要在考古現場,有的考古隊員還深入附近鄉村走訪了解村民們有沒有發現文物,如果有發現的可以提供線索,挖到的可以上交國家。

殷思義聽說考古隊在附近,就拿著自己挖的那個「雞食盆」找到考古隊,想知道這是哪朝哪代的,並且直接就送給了考古隊員。

當時考古隊員拿到這個似鷹非鷹的「雞食盆」,也感覺很奇怪,國為他們一直沒見過這種類型的陶罐。

那麼這個陶罐是哪朝的呢?

經過專家仔細研究,終於得出結論,這件陶罐並不是哪個朝代的物品,而是中國仰韶文化時期的陶罐。

但這個陶罐的外形引起專家注意,因為仰韶文化中還沒有這樣類型的陶罐。

後來陶罐被國家博物館直接收藏。

國家博物館的專家認為:這件鳥類在仰韶文化中是獨一件,所以成為珍貴文物。

1993年,來華訪問的國際奧委會薩馬蘭奇看中了陶罐,就讓中國把這件寶貝運到國外展出。

但是過了9年,也就是2002年,國家文物局要求中國64文件不能出國展覽,其中就有陶鷹鼎。

如果殷思義當時不小心把陶鷹鼎弄壞,這件稀世珍寶恐怕要消失了。

陶鷹鼎如果在外國展出時丟失呢,同樣也面臨消失的命運。

當然更應該感謝的還是北大歷史系的那些考古專學。

更多精彩歷史探秘,請關注【泥腿看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