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共有十六帝為何北京只有「十三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治腐敗,元順帝統治時期,爆發了紅巾軍起義。
朱元璋參加了紅巾軍,他南征北戰。
1368年,朱元璋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網絡配圖
從明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
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
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
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母陳氏。
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 應天孝陵」到明毅宗:「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
母賢妃劉氏。
年號崇禎(1628年-1644年)昭陵 。
」明朝共傳十六位皇帝。
大多史學家都認為明朝是16皇帝(從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認為是17帝(加上安宗)。
有的人認為:「如果承認南宋最後兩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趙昰(景炎帝)和在崖山即位的宋末帝趙昺(祥興帝)【編者註:這兩位皇帝是元朝攻陷臨安,俘虜南宋正統皇帝後,由遺臣所立,一般認為不在正統帝系內】,就應該承認明朝最後幾位皇帝即19位(加上安宗,安宗,昭宗三位【編者註:這三位即清軍入關後,明代遺臣所立的「南明」皇帝】)。
」
明朝萬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員腐化,關外女真叛亂,明朝開始 走向衰亡。
天啟年間閹黨專政加快了這一進程的發展。
至崇禎年間,多處爆發民變,後金軍隊也突破長城,五入關內。
公元1644年,大順軍隊攻占北京,崇禎帝自縊,但由明朝宗室在華南又鬥爭了數十年,直到明永曆年間(1680年代)方被清軍徹底滅絕。
南明至少有五個皇帝,兩個監國。
明安宗弘光帝、明紹宗隆武帝和明昭宗永曆帝得到史學屆普遍承認,魯監國、潞監國沒有稱帝,不算;隆武帝弟弟紹武帝和永曆帝一起稱帝,但很快就殉國了,連廟號也沒有,可以不算;定武帝據研究是訛傳,也不算。
明初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明成祖朱棣在位時以順天府(今北京)為京師,應天府改為留都永樂三年,朱棣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並設立北京國子監等衙門。
永樂四年,他下詔在北京修建宮殿。
1409年,朱棣巡幸北京,在北京設立六部與都察院,並在北京為逝世的徐皇后設立陵寢,已經顯示遷都的跡象。
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北京初步得到了繁榮。
1416年,朱棣公布遷都的想法,永樂十五年開始大規模營造北京,永樂十八年宣告完工,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從此明朝根植於北方,除「南明王朝」外,大多皇帝在當時的北京壽終正寢。
網絡配圖
1、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南京明孝陵
大家知道,永樂皇帝朱棣把首都從南京遷北京後,開始建陵墓的,所以,他前邊的兩個皇帝,當然沒葬在北京十三陵。
是建在南京的鐘山腳下的;明孝陵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
陵占地長達22.5公里,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
陵內植松十萬株,養鹿千頭,每頭鹿頸間掛有「盜宰者抵死」的銀牌。
為了保衛孝陵,內設神宮監,外設孝陵衛,有五千到一萬多軍士日夜守衛。
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時,都曾親往謁陵,還特設守陵監二員,四十陵戶,撥給司香田若干。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區成為太平軍和清軍對峙的重要戰場,地面木結構建築幾乎全毀。
2、明第二帝朱允炆為何沒葬進十三陵?
據說,建文帝朱允炆當皇帝前,他爺爺朱元璋就有點不放心,提醒他,你當了皇帝要當心你的那些叔叔不服.並給他留下一個包伏,讓他遇危難時打開。
後來,果然,四叔燕王朱棣發難,兵戎相見.從北京殺到首都南京.大兵很快攻進皇城.建文帝朱允文不知如何是好,他忽然想起爺爺當年交給他的那個包,趕緊拿出來,打開一看,是四套僧衣,還有佛家度諜,並且備有剃刀一把……孫子朱允炆很理解爺爺朱元璋良苦用心.當即,三個身邊跟隨的人同他自己剃光頭髮,穿上僧衣,從城角門逃之夭夭……等燕王朱棣打進皇城時,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不知他逃往哪裡.有人說他乘船逃往海外,所以後來.朱棣派鄭和幾次出洋尋找……然而至今下落不明。
也有人說建文帝朱允炆在某寺廟當了和尚,活了七八十歲才逝去.人們感嘆朱元璋早年當和和尚.給孫子留了一條佛家的生路,當然,這一切有待史學界進一步考證。
明朝一共十六位皇帝,為什麼叫「明十三陵」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陵墓指帝王、諸侯的墳墓。中國古代習用土葬,以秦始皇陵為代表。明清的陵墓都是選擇群山環繞的封閉性環境作為陵區,將各帝陵協調地布置在一處。增設牌坊、大紅門、碑亭等,建築與環境密切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