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四大發明」!中國學者提出30項原創性重大發明,你可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粟作和稻作

中國是世界三大農業起源中心之一。

距今約近一萬年的農業革命以穀物種植為主幹,對中國上古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北方地區早期以粟黍為主,南方地區則以水稻為主,兩者都原產於我國,為先民們的主要糧食來源。


蠶桑絲織

考古發掘表明,這一技藝之始創是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約與黃帝時代相當。

作為蠶桑絲織的母國,中國的絲織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著名的絲綢之路對東西方貿易和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漢字

漢字是中國人無與倫比的一大發明。

從陶文、甲骨文、金文到漢隸、楷書……漢字的創建和衍變,它的形、音、義之構成,都自成一格,與世界上其他文字迥然不同。

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將隨著中國的崛起進一步走向世界。


十進位值制記數法和籌算

逢十進位、以所在位置定該數之值,稱作十進位值制記數法。

中國至遲在春秋時期已經採用十進位值制記數和作四則運算。

這是中國人在數學領域內的一項原創性重大發明,之後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採用。


青銅冶鑄術

中國的青銅文明雖較為後起,但技術上卻後來居上且自成體系。

諸如具原創性的井巷木結構支護、豎爐、「硫化礦—冰銅—銅」冶煉工藝、分鑄法、失模法等技藝均由先秦礦師和鑄師率先發明,為創建位居世界前列的燦爛的商周青銅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以生鐵為本的鋼鐵冶煉技術

中國早在春秋時期便已發明了生鐵冶鑄術,比西方約早18個世紀。

從而創造了輝煌的鋼鐵文明。


運河與船閘

中國的運河建設歷史悠久,開鑿於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亦是我國現有記載的最早的運河。

同時中國也是建造船閘最早的國家。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鑿靈渠,設置陡門,又稱斗門(今名閘門),用以調整斗門前後的水位差,使船舶能在有水位落差的航道上通行。


犁與耬

中國農業歷史悠久,地域廣闊,民族眾多,農具豐富多彩。

古代傳說最先出現的農具是耒耜。

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播種用農具是西漢的耬犁,耬犁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


水輪

水輪,指以水流為動力的舊式機械裝置;排灌用的龍骨車。

見清 孫枝蔚 《不雨》詩:「水輪鳴晝夜,牛力盡淮湖。


髹飾

髹飾是漆藝的古稱。

中國是漆樹的原生地,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便用漆裝飾和保護器物。

戰國漆器已有很高水平,所制器物為世所珍重。

明代黃成所著《髹飾錄》是漆藝的最早專著。


造紙術

中國古代又一重大的原創性技術成就。

它的發明與推廣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字書寫載體及傳承方式,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印刷術的發明與推廣應用創造了前提條件。

2世紀中國造紙的主要過程


中醫診療術

被譽稱為岐黃之道的博大精深的中醫體系約自周代起逐步形成,後經長期發展趨於成熟和得到完善。

在五行生剋、經絡和臟腑學說的理論指導下,舉凡望聞問切、方劑、炮製、針灸、正骨等醫術無不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數千年來和藏醫、蒙醫等一道,為國人的健康、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


瓷器

中國是瓷器製作的母國,其英文名稱China即由此而來。

原始瓷早在商代便已出現,青瓷燒制技藝至東漢趨於定型。

之後,歷唐宋至明清,各類瓷器精彩紛呈,成為民眾居家必用之物,且大量外銷產生了世界性的巨大影響。


中式木結構營造技術

數千年來,中國人的居室、作坊、宮殿、廟宇均以木結構建築為主體而與歐洲古代以石構建築為主判然有別。

它是中華民族的又一獨特創造,其建築形式與技藝諸如樑柱結構、榫卯聯接、前堂後室的格局,城市的中軸線對稱布局、斗拱、藻井等均自成體系,對中國的周邊國家具有重大的影響,在現時代也仍有現實的價值和發展空間。


中式烹調術

中式烹調術在炊具、技法、菜式、餐具等方面都與西方大異其趣。

諸如用鐵鍋炒菜,用筷子進食,至為豐富和色香味俱全的各色麵食細點、八大菜系、素席、藥膳以及著名的北京烤鴨等等,無不膾炙人口、彰顯著中國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的獨創、卓越與精緻。


系駕法和馬鐙

馬鐙,騎馬時踏腳的裝置,懸掛在鞍子兩邊的皮帶上。

考古材料充分表明,馬鐙是中國古代人民獨創的;傳入歐洲後,使中世紀的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

晚清 景泰藍馬鐙


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北宋慶曆間中國的畢升發明的泥活字,標誌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


茶的栽培和製備

中國是茶樹的原生地。

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逐漸掌握了茶樹栽培、茶葉焙制及飲用的成套技藝,養成了飲茶的習俗。

唐代陸羽據此撰述了名為《茶經》的專著,被後人奉為茶聖。


渾儀、簡儀

渾儀、簡儀是我國古代天文儀器中一件十分傑出的創作。

在歐洲,要到16世紀左右,才有與我國北宋同樣精細的儀器。

渾儀

簡儀


水密艙壁

水密艙壁是中國造船史上的一項重要發明,其原理是用隔艙板將船艙分成若干個互不相通的獨立船艙,當船舶發生觸礁、碰撞等造成船殼破損時,即使某一船艙破損進水,也不致於波及其它船艙,從而提高船舶的抗沉性。


火藥

火藥的發明與煉丹術有緊密的聯繫,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加熱的爆燃現象是在唐代發現的。

黑火藥的配方首載於北宋曾公亮所著《武經總要》。

其後由阿拉伯人傳至歐洲幾經改進,在軍事上顯示了巨大威力,並在工業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指南針

中國人早在戰國時期便具備了某些磁學知識。

用磁針導航始自宋代。

指南針和船尾舵、水密隔艙、對風力的有效利用等傑出發明為遠洋航行的航向把握、動力與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從而改變了人們對地球的認識,極大地擴充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空間。


深井鑽探技術

四川自貢地區至遲自宋代起即開鑿小口徑的卓筒井,用以汲滷煮鹽。

之後,約於明代發展成使用衝擊式頓鑽法以及泥漿提升、固井防塌、鑽具打撈等技法的成套深井開鑿技術,至清代井深可達千米,是為現代油氣深井開鑿之先河。


精耕細作的生態農藝

約從戰國時代起,精耕細作逐步成為中國農業生產的一項傳統,經長期發展至明代趨於定型。

擁有土壤整治、田間管理、多熟種植、維持地力、良種選育,能量循環等眾多配套措施的這一農藝體系,既合乎人口多、耕地少的國情,又與注重環保和生態平衡的現代理念相契合,從而在當前和未來的農業生產中仍將蘊有充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


珠算

算盤是最早的計算器之一。

「珠算」一詞始見於戰國,但用算盤做珠算成熟於宋代,有《清明上河圖》所繪實物為證。

這一發明極為卓越和獨特,充分表現了中國人的巧思和想像力。


曲櫱發酵

白酒、白蘭地、威士忌並稱為世界三大蒸餾酒。

其中,唯獨中國的白酒是由人工制曲、用內含黴菌和酵母的曲種來發酵的,這是人類最早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實踐。

這一技藝還廣泛用於醋、醬和醬油的釀製。

韓國的大醬、日本的醬湯也都源自中國。


火箭與火銃

由噴射推進的火箭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

至遲在公元13世紀上半葉,筒式的飛火槍已在戰爭中使用。

明代火箭武器的射程可達三四百米,並出現了集束式火箭、飛彈型火箭、二級火箭和往複式火箭的雛形,是為現代火箭和飛彈的先導。


中醫診療術之人痘接種

我國在16世紀時就已經發明了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法。

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得病者死亡率非常高。

天花大約在漢代由戰爭的俘虜傳入我國。

古醫書中的「豆瘡」、「皰瘡」等都是天花的別名。

長期以來,人類對於天花病一直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

我國古代人民在同這種猖獗的傳染病不斷作鬥爭的過程中,於明代發明了預防天花的方法人痘接種法。


青蒿素

青蒿入藥,最早見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公元前168年左右)的帛書《五十二病房》,其後在《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均有收錄。

從歷代本草及方書醫籍的記載,青蒿入藥治療瘧疾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經驗所肯定的。


雜交水稻

袁隆平的超級水稻栽培技術堪稱世界級的原創性重大發明,可視作中國稻作在現時代的延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