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上海「文物醫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周,上海發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考古成果,在青浦區白鶴鎮的青龍鎮遺址現場,發掘了一座距今約900多年的隆平寺塔基,大量出土文物,進一步確證青龍鎮早在唐宋時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貿易港口。

這段時間,上海博物館文保科技中心的專家們,正在對這些最新出土的文物進行體檢和修復,力爭明年三月讓它們在上海博物館與公眾見面。

現在就讓我們去這所被稱為全國最大的"文物醫院"探探秘。

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裡的這兩尊阿育王塔,就是9月9日深夜,被考古人員從隆平寺塔基內封存千年的地宮中清理出來的。

如今,它們已經褪去了滿身污泥,露出了真面目。

這座是銅鎏金材質的,由於埋在地下幾百年,受到水分侵蝕,表面金箔已經一片片脆裂、剝離,輕輕一碰就會掉落,因此修復起來絕非易事。

專家只能用棉簽蘸取少量植物膠水,一點點按照表面紋路,修補斑駁掉落的金箔。

相較而言,另一座銅製阿育王塔的修復,相對容易些,只要拆解下各個部件,用洗牙用的超聲波儀器,清洗掉表面污垢即可。

在這次青龍鎮的出土文物中,瓷器占了大頭。

由於大多有缺損,因此修復工程也相當浩大。

專家必須先在缺損部位做石膏模具,再澆上樹脂、脫模,然後用打磨器一點點磨出完整的器形,專家正在修復的是一個宋代建窯的茶盞。

別看它小,修復起來也至少需要兩周。

歷年來,青龍鎮已經出土了6000多件可復原瓷器,它們產自福建、浙江、江西,是唐宋時期運往日本、高麗的外銷瓷。

此外,還有數十萬片瓷片,它們都等著重現本來面貌。

文物修復,除了靠這些有著一手絕活的文物醫生外,會操作高精尖儀器設備的科研人員也不可或缺。

這個鐵函是幾個月前在地宮出土的,看上去普通無奇,但經過這台全國文物系統最專業的CT機掃描後,科研人員發現,它內部有一個木貼金的木函,最裡面還有一個銀函。

而前幾天首次亮相的四顆佛教聖物舍利,就是在裡面被發現的。

現在,鐵函內部所藏的舍利子、水晶佛珠、佛祖涅槃像等文物都被一一清理保存了起來,這個銹跡斑斑的鐵函,也被存放在一間拉曼光譜分析室,經過放大兩百倍的光譜掃描後,科研人員發現,其表面的銹跡會繼續生長,必須及時清除。

這座文保科技中心還有釋光測年實驗室、電子顯微鏡室、X衍射分析室等等,所有出土文物都必須接受重重體驗後,科研人員才能給出具體修複方案。

而更好地還原文物本來面貌,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還原歷史。

這次青龍鎮遺址考古的重大發現,改變了上海開埠前是個小漁村的說法,通過考古實物與文獻相互印證,為上海曾是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添加了新證據,而通過科技手段和傳統修復工藝相結合的保護方式,讓出土文物延續生命、駐留人間,更久遠地為後世講述歷史,這也是文物保護的價值和意義。

(實習編輯:祝聞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