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博物館珍藏3500年前君主權杖,國內只此一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銅戈成了錦州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說它奇特,是因為這件青銅戈不是武器,而是一把權杖,而且是3500年前的權杖,國內僅此一件,是國寶級文物。

圍繞著它,有太多的謎團需要破解。

鞍山市博物館展出的古代採礦冶煉場景(局部)。

砌豬圈挖出鏽蝕的青銅器——「鐮刀」

1月13日,在錦州市博物館,記者見到一件青銅戈。

講起這件青銅戈的發現過程,錦州市博物館副館長劉振陸仍唏噓不已。

劉振陸講道,1986年4月的一天,小凌河岸邊的錦縣(今凌海市)松山鎮水手營子村,一戶村民正在砌豬圈,當他向下挖土時,突然挖出了許多紅色和灰色的陶片,緊接著他又挖出了一件長有綠銹,有點像鐮刀一樣的器物,當時他也沒怎麼在意,用手掰了幾下,這件物品折成了三截,他便隨手扔到一邊。

他的小兒子正在旁邊玩,便撿了起來拿著玩耍,恰好被小孩的爺爺看見了。

小孩的爺爺曾經是小學老師,有些文化和見識,他把這件器物要過來,仔細一看,發現竟是一件青銅器,他便認定這是一件古代的兵器,是一件文物,於是他就拿著這件器物來到錦州市博物館,向專家請教。

錦州市博物館的相關人員看過器物後十分震驚,因為他們發現這是一件從未見過的青銅戈,立即向老漢問清了器物的來由,馬上趕到現場。

劉振陸說:「到達現場後,經過縝密的清理,我們發現這是一座古墓葬,南北長3米,東西寬1.2米,而且是一座單人的墓葬。

在墓穴中,我們還找到了一件有孔的磨製石斧、一件繩紋折肩鬲、兩件敞口折腹盆,以及一部分缽、罐、鬲等器物的口沿、腹部殘片。

「當清理完這處墓葬之後,當時的館領導找到了省及國家的文物專家對這件青銅器進行了鑑定,專家們認定這件青銅器是一件青銅戈造型的青銅權杖,為國內孤品,是國寶級文物。

」劉振陸說,「這件青銅器就是你現在看見的青銅權杖,它的紋飾精美,鑄造精良,造型獨特。

它也是目前遼西地區所發現的最早的青銅戈,是研究我國北方早期青銅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已超過3500歲

仔細觀察這件青銅權杖,戈頭與戈柄(即柄)是一體澆鑄而成的,青銅權杖全長80.2厘米,戈柄長73.5厘米,戈柄是扁橢圓形,戈柄表面飾有明顯的由凸線交叉構成的菱格紋,每個菱格內還填有小而密集的連珠紋,戈柄的頂端有向內側彎卷的「冒」,像捲雲一樣,十分精美,而且還帶有一個凹槽。

劉振陸說:「縱觀整件青銅權杖,其戈頭的造型和中原地區已發現的一些青銅戈十分相像,但值得注意的是,青銅權杖的內部周邊起框,中間下凹。

這一特徵在夏代的青銅戈中沒有發現過,卻與商代的二里岡時期的青銅戈相似。

此外,從青銅權杖的紋飾上看,戈柄上裝飾的菱格紋和內填的連珠紋也能在夏代二里頭時期的青銅器上找到相同或相近的裝飾。

如已發現的銅鼎、銅鉞都有菱格紋,其花紋凸起,網格較密。

由此,劉振陸判定,青銅權杖的年代約相當於夏商之際,其文化性質當屬夏家店下層文化。

具體一點說就是夏代末期或商代早期,距今3500多年,那個時期也叫作青銅時代。

商代時,東北與中原文化相互交融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我國北方地區青銅器幾乎與中原地區同期產生,但卻有著自己的發展淵源。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由於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特徵鮮明的地域民族文化,並在青銅器的藝術風格中表現出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器物造型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

隨著與中原地區文化交往的頻繁,北方的青銅器又呈現出了中原地區的文化特徵,並與中原地區的青銅器造型相互影響。

「在錦州市博物館的這件青銅權杖上,我們就能看出這種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青銅權杖的造型就是在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基礎上,又有著北方地區本土文化的特徵。

」劉振陸說,「青銅權杖可以說是在中原青銅戈造型的影響下產生的。

如青銅權杖的戈頭、底端光素無紋的扁球形柄,在中原出土的商代的青銅器中均有出現。

此外,青銅權杖也有著濃厚的本土青銅文化特色。

劉振陸說:「中原青銅戈的戈柄一般為木質,埋入地下時間長會腐朽變質,而我們發現的青銅權杖的戈頭、戈柄則是整體用青銅連鑄而成。

同時,戈柄上的菱格紋與連珠紋搭配使用,裝飾在同一件器物上,這也是我們這裡獨有的一種青銅器裝飾風格。

而據青銅權杖的發現者回憶,在發現青銅權杖的地點附近還發現了一塊綠色的像石頭似的物件。

劉振陸猜測,那個綠色石頭一樣的物件應該是鑲嵌在權杖頂端的「冒」及戈頭一側的凹槽中的綠松石飾件,也就是鑲嵌在權杖中的「寶石」。

可惜這些「寶石」後來沒有找到。

劉振陸說:「這種造型與構造方式在中原地區發現的青銅戈中至今未見。

而在北方,目前發現的也僅此一件。

據介紹,重1.105千克的青銅權杖的戈柄與戈頭連鑄為一體,是一次澆鑄成形。

同時,青銅權杖的花紋說明當時北方地區已能一次性熔煉和澆鑄上千克的銅液,同時鑄出比較複雜的花紋。

所以從青銅權杖的鑄銅技藝上看,當時北方的冶銅鑄造技術並不亞於中原地區,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可能與屠何國或武庚的傳說有關

現在,很多博物館中都珍藏著青銅戈,它是古代的一種兵器。

戈頭為青銅鑄造,有較為鋒利的刃部和穿繩縛柄的「穿」,大多光素無紋飾。

戈柄絕大多數為木質,為了便於把持,而呈扁橢圓形。

既然相似度這麼高,錦州市博物館的這件青銅戈為什麼被稱為權杖呢?

錦州市博物館館長鄭志宏說:「這件青銅戈卻完全不是這樣。

它戈頭中的『穿』是假穿,是向下凹的槽,是為了鑲嵌綠松石等寶石飾物而設。

戈柄不是木質,而是與戈頭一起連鑄而成的銅柄,並且通體飾紋。

試想一下,在那個時代,如果拿著這件青銅戈在戰場上和敵人面對面格鬥,有必要鑄造得這麼精美華麗嗎?有必要鑄造成銅柄嗎?

鄭志宏告訴記者,青銅權杖頂端的捲雲形本來就不需要出現在武器中,在紅山文化遺址發現的玉器中,捲雲形玉佩是王權象徵的典型器。

因此,這件青銅戈不是一件實用的格鬥兵器,而是作為一種權力的象徵被製造出來的,是象徵王權的權杖,誰擁有它,就表示誰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我們認為那個時代王權的象徵物可能就是這件青銅權杖的模樣。

青銅權杖的發現地水手營子村位於錦州市東南方向,小凌河岸邊,那是一塊被小凌河衝擊而形成的台地,隔河與松山相望。

從地理環境上看,那裡水源充足、土質肥沃、氣候宜人,非常適合早期人類居住。

劉振陸表示,在青銅權杖出土地附近,方圓2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村民在蓋房取土時,經常發現有陶器、石器、燒灰等遺物、遺蹟。

因此,可以肯定,這裡過去曾經有一個比較大的方城或部落存在。

據考證,當時的錦州小凌河地區屬於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方國——屠何國的領地,而這個青銅權杖和屠何國國王是否有關係就沒法考證了。

屠何被認為是古代東胡人的祖先,具有國家雛形的方國形態,於春秋戰國時期滅亡。

除了屠何方國的猜測外,對於青銅權杖來歷的另一種猜測,則和周朝時期的「武庚北奔」事件有關。

據遼寧省博物館編寫的《走進遼河文明》一書記載,商滅亡後,周武王讓原商朝王子武庚繼續統治殷附近地區,並命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等人監視武庚。

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即位,武王遺命周公輔佐成王。

此時,管叔等人則造謠周公將對成王不利,武庚趁機挑撥管叔等人與周公的關係,並策動了東方諸國的叛亂。

周公見管叔等人夥同武庚叛亂,極為悲痛,寫下了《鴟鴞》一詩以明志。

隨後,周公親率士卒東征,歷經三年平定叛亂。

武庚逃往了北方。

武庚為何要逃往北方呢?很多學者猜測,因為商朝是起源於北方,所以武庚要跑回自己祖宗興起的地方。

對此,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先生曾說過:「商代興起於北方,及其被滅後又回到北方。

又因為青銅權杖上多處紋飾習慣都和中原地區發現的夏商時期的青銅器相似,所以青銅權杖和武庚逃往北方一事有聯繫也就順理成章了。

錦州市博物館展出的青銅戈

文物檔案:連珠紋連柄青銅戈

出土於錦州凌海市松山鎮水手營子村。

戈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兵器,既可橫擊,又可鉤援。

這件連柄青銅戈,不僅具有夏至商代早期青銅戈的基本特徵,而且為銅柄,戈頭與柄連鑄,極為罕見,是王權的象徵物。

此戈通長80.2厘米,重1.105千克,戈柄鑄菱格連珠紋,規整精細,說明該時期已掌握了鑄造青銅容器的技術。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