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國真沒有!中國古代車戰的五大兵器之首: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戈最適於勾、掃和劈擊。
是商周至秦漢最常見的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青銅兵器。
曾被列為車戰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為兵器的統稱。
戈的形狀最初大體呈扁平的曲尺形,後來發展成略近似「丁」字形,春秋戰國時期又作「丫」字造型。
戈變化最大的部分是「胡」的出現和不斷延長。
「內」也逐漸從單一的固定、配重、裝飾作用,發展成為明確的作戰部位。
戈的柄稱「柲」,頂端銅帽稱「柲冒」,金屬柄的又寫作「鉍」。
根據考古資料記載,戈在商中期尚屬於短兵器,「柲」的長度多在一米左右。
商周之際才逐漸發展成長兵器,還出現了「柲」上同裝三戈頭的情況。
考古發現,戈作為鉤殺的兵器,為了準確地掌握援的鉤喙方向,戈柲的橫截面通常是扁圓的。
而經典的戈,是戰國後期秦國軍隊大批使用的「呂不韋戈」。
漢代仍用戈作為長兵器。
漢代的一種銅戈,形體較大,援與內均向上揚起,而且援、內胡上均帶刺,是戰國晚期的延續和發展,這種戈的造型像雄鳴昂首的翹尾、引頸長鳴狀,通稱雞鳴戟或雄戟。
初期其戈文在援和內之間也沒有明顯的界限,但為了防止戈頭掉落,在商以後加添了闌和胡。
所以在商後,直內戈很普遍。
在古代是一種主要的進攻性兵器,是用兩面刃的勾兵進行鉤殺。
它盛行於商至戰國,秦以後漸漸消失。
其間形制雖有變化,但幾個基本部位仍大致相同,分為戈頭、木必、木必冒和木必末的木必。
商代及西周木必冒大多為木質,青銅鑄造的極少,尊的裝置是東周時才發展起來的。
考古發掘中發現的戈絕大部分只剩青銅鑄的戈頭(通稱的「戈」即指戈頭)。
戈一般分為三種形式:直內戈、曲內戈和銎內戈。
現今出土在殷墟西區出土的二十一件直內銅戈中十一件有胡,從短胡一穿到長鬍四穿都有。
濟南市博物館收藏有一件銎內式有銘錯金目紋銅戈,於廢品倉庫揀選而得,屬商代晚期遺物。
通長25厘米、寬9.02厘米,重593克。
戈體寬厚,援部呈舌條狀,基本對稱,戈體呈等腰三角形,中間起脊,無胡無穿。
銎部橢圓形瓦紋,內尾部等寬平齊,平齊處正反兩面,各有一銘文和花紋。
在戈的援末與銎內相接處,正反兩面各有兩個錯金環形目狀紋飾,燦爛奪目。
原收藏者為此器配一長方形布面盒,盒面左上角豎排書寫「商句兵」3個字,右下一行中間的字跡已模糊,似是:爵齋所藏精品。
這件銅戈彌足珍貴,紋飾華美,器物本身及形制、銘文都很有特點。
原器物表面有很多劃痕,但銅質非常好,距今雖已3000多年,器體鏽蝕斑駁,刃一側也有殘缺,但錯金處仍金光閃閃,熠熠生輝。
早在先秦時代,貴族們便用金銀來鑲嵌青銅器物,此種裝飾工藝通稱為「金銀錯」,又稱「錯金銀」。
「錯」即 用厝石加以磨錯使之光平,其工藝可謂精密細緻。
其製作工藝是,先在青銅器表面預鑄出淺凹凸的紋飾或字形,再用硬度較大的工具鏨刻淺槽,然後在淺槽內嵌入細薄的金銀絲、片
戈,用厝(錯)石磨錯,使嵌入的金銀絲、片與銅器表面相平滑。
最後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進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艷。
被「錯金銀」工藝裝飾過的器物的表面,金銀與青銅的不同光澤相映相托,將其圖案與銘文襯透得格外華美典雅。
這種精細的錯金銀工藝,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始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戰國中晚期至西漢。
這件商代晚期錯金目紋銅戈,就目前所知,全國僅存一件,它將錯金工藝出現的年代提前了600多年,實為罕見。
由此,單從藝術欣賞角度來說,青銅時代神秘浪漫的藝術風格和創作靈性,在兵器製作工藝方面與其他青銅器一樣,具有奪人魂魄的震撼力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錯紅銅的直內戈為商代遺物。
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晉欒書缶,全素麵,蓋上環紐飾有錯金的斜角雲紋,器腹外表並有錯金銘文40字。
濟南長清崗辛戰國墓出土4件銅豆,其幾何連雲紋是由黃銅絲和綠松石鑲嵌而成。
這些被鑲嵌金銀的青銅器物,秀麗壯觀,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青銅工藝品。
這件商代錯金銅戈銎內式,使用時安木必比較方便,直接將上端穿入銎中即可,此種安木必法可以避免戈頭的鬆動與戈援後陷,但戈在鉤殺時,戈頭易從木必上脫出。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微信:lqlssfa
獲取更多兵器知識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yanwutang88
中國古代刀劍的裝飾工藝,簡直美呆了!
中國是世界刀劍製造業的鼻祖,當許多國家還處在原始部落石器時代的時候,中國的歐冶子、干將、莫邪等一大批能工巧匠就以其巧奪天工的精湛技藝,製造出許多聞名千古的寶劍,如湛瀘、龍淵、太阿、純鈞、魚腸、巨...
江漢湯湯——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
2014年9月2號,我來到國家博物館,來感受湖北先民給我們留下這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江漢湯湯」是《詩經•江漢》中描繪先秦時期湖北大地江河縱橫的詩句。先秦時期的湖北,北接中原,南通百越,西達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