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從文物大區邁進文物強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內蒙古是個歷史寶庫,要引起史學界足夠的注意。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在參觀完內蒙古博物院後讚嘆道。

廣闊無垠草原上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各個遊牧民族的歷史文物陳列在內蒙古博物院裡,見證了他們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就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文物大省區。

70年來,內蒙古文物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成為自治區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從文物大區邁進文物強區。

加強草原文化遺產保護

「早在1948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就頒布了關於保護東北解放區文化遺產的文件。

為深入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自治區於1990年又率先出台了《內蒙古自治區保護條例》,對民族文物的內涵、外延等進行了界定。

從法制建設起步到今天,內蒙古自治區已經形成了重視文物保護法制建設的好傳統,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內蒙古文物局副局長王大方表示。

從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初期開始,文物保護法制建設就開始不斷推進。

此後,內蒙古自治區歷屆黨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長期堅持依法保護草原文化遺產的基本方針。

此外,自治區採取多項舉措嚴厲打擊盜掘古遺址、古墓葬、倒賣文物犯罪行動,僅2016年內蒙古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共破獲和受理文物案件24起,收繳各類涉案文物893件(套);並繼續發揮草原神鷹、馬背文物保護隊、駝峰文物保護隊等群眾組織作用,對古墓群、古長城等草原文化遺產進行巡查和保護。

另外,為加強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內蒙古編制完成了《內蒙古長城保護總體規劃》,並明確通過努力,在自治區、盟市、旗縣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長城保護管理制度,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保護體系,長城保護法制建設得到加強,保護狀況明顯改善,各時代長城均得到全面有效的保護。

民族特色博物館體系建成

「博物館是歷史的保存者,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下,通過全區文化戰線的不懈努力,內蒙古博物館事業從零起步、隊伍不斷壯大、事業不斷發展。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廳廳長佟國清表示。

內蒙古作為草原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物古蹟眾多,自治區境內的歷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是草原文明的瑰寶,是草原先民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實物見證,博物館承擔著保護、弘揚、發展的艱巨任務。

至今為止,全區民族特色博物館體系已經建成,全區登記備案博物館、紀念館228家,其中國有博物館、紀念館162家,非國有博物館63家,民政部門註冊登記的各類少數民族博物館為50餘座,一年舉辦展覽600多個,參觀人數2000多萬人次,舉辦教育活動1000多次,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

「博物館現有100多萬件(套)文物藏品、1000多名博物館工作者,在為內蒙古各族人民提供文化服務中,每年免費接待數百萬觀眾,成為內蒙古政府確定的「全區十大民心工程」之一。

今後自治區還要支持內蒙古博物館事業,大力加強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讓更多文物保護成果惠及人民。

」王大方說。

文物行政管理體系建成

70年來,自治區召來一大批重點院校的畢業生,把他們安排到內蒙古文博系統工作並委以重任,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專項政策保障下,各市陸續成立了文物站、博物館、展覽館等機構,全區的文物研究、文物展覽、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體系已形成了成熟的體系。

截至目前,全區已建立起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三級文物保護行政管理機構,為自治區文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王大方表示,內蒙古作為全國重要的文物大省區之一,文物古蹟豐富,特別是文物大遺址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

在十三五期間,內蒙古重點加強了歷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文物的保護、宣傳、傳承工作,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培養壯大文物保護力量。

至今為止,自治區已經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各級各類文物得到全面有效保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新疆讓寶貴文物世代傳承煥發新光彩

編者按 3月22日,我區召開了全區文物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區文物工作。文物工作,對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

南票區人大常委會關注文物保護

為促進《文物保護法》的貫徹實施及文物開發與利用,南票區人大常委會對全區文物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目前,南票區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220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

內蒙古今年推進多項文物重點工作

2月8日,來自內蒙古文物局消息稱,內蒙古今年將推動多項文物重點工作,並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對於下放內蒙古的文物保護方案審批工作今年由內蒙古文物局承擔審批任務,要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向國家文物局申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