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讓寶貴文物世代傳承煥發新光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編者按
3月22日,我區召開了全區文物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區文物工作。
文物工作,對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反分裂鬥爭思想教育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十二五」期間,我區文物工作碩果纍纍,「十三五」期間我區將繼續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讓寶貴文物世代傳承、煥發新的光彩。
今日,新疆經濟報和亞心網推出專題,與讀者一起了解文物工作,學習歷史、增強認同感。
□亞心網記者張迎春
回顧「十二五」,我區文物保護成果突顯。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文物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方針,一邊謀好全區文物工作一盤棋格局,一邊畫好引導教育各族人民愛黨愛國的同心圓,使全區文物工作收穫滿滿。
截至目前,全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點9542處,可移動文物藏品總量45萬餘件。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3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58處,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854處。
「『十二五』期間,中央和全國不斷加大對文物工作的支持投入力度,全區累計投入文物保護資金20.3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14.9億元,自治區各級財政投入5.4億元,用於文物的本體保護、展示利用、科學研究、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
」3月25日,自治區文物局局長王衛東說,在此契機下,各項文物工作在傳承中華文脈,推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上成果突出。
細數成果,王衛東甚感欣慰。
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遺成功,北庭故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尕哈烽燧6個遺產地成為我區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了我區世界文化遺產的空白。
重點文物搶救保護工作不斷深入。
交河故城、克孜爾尕哈烽燧、艾提尕爾清真寺、庫木吐喇石窟、七個星佛寺、石頭城遺址等數十項大遺址的本體保護工程,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等十多項大遺址的防洪和安防系統工程,還有121處烽燧的維修加固,使全區文物搶救保護基礎能力顯著提升,文物保存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考古發掘工作取得新成果。
100多項考古發掘,一共發掘古墓葬2000餘座,面積達3萬餘平方米。
其中,吐峪溝石窟寺、溫泉阿敦喬魯遺址考古發掘項目先後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各項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僅配合了全區公路、鐵路、水利以及「定居興牧」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推進了西域歷史文化研究,從多角度印證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物科技保護能力和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紡織品文物保護、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金屬冶煉文化遺產研究等3個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在新疆建立工作站,新疆龜茲研究院和上海印刷集團合作成立的新疆龜茲研究院上海工作站,使文物保護的科研陣地建設實現了新突破。
紙質文書、紡織品、漆木器、青銅器、壁畫等館藏文物修復保護工作成果顯著,一共修復各類文物1000餘件,壁畫1500餘平方米。
博物館、紀念館展示水平提升,惠及更多各族群眾。
中央財政累計撥付資金3.2億元,自治區財政撥付配套資金200餘萬元,用於我區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以及30家地、縣博物館新改擴建及展覽提升。
各級博物館、紀念館,緊緊圍繞新疆「三史」和「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等主題,舉辦各類陳列展覽700餘個,100多場的「流動博物館」展覽,還有與義大利、比利時等國家合作開展的10多個大型文物項目交流和專題展覽,向疆內外和國內外各族觀眾正確闡述新疆「三史」,講述新疆故事,不斷強化文物工作的史證作用,充分發揮了文物在「五個認同」教育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還有,一批批專業技術人才培訓班,一期期管理人員業務培訓班,一批批中青年業務骨幹被選送參加文化遺產保護、博物館管理、考古研究、石窟壁畫保護等國內外交流合作項目,使我區一大批文物幹部得到深造,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藍圖已經繪就,責任就在肩上,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全區各級文物部門將以無愧歷史、無愧未來的責任心,全面貫徹落實文物工作的指示部署,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王衛東十分有信心地說,今年將繼續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方針,充分發揮文物「證史、資政、育人」方面的作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反分裂鬥爭思想教育,增強各族幹部群眾「五個認同」,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精神文化支撐,讓文物在「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生動實踐中展現歷史文化價值。
其次是加大保護力度,特別是加強對長城保護工作、世界文物遺產等重大項目和重大保護工程的組織實施,讓寶貴文物世代傳承、煥發新的光彩。
同時將合理利用文物,多措並舉,讓文物「活」起來,展示獨特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的文化需求。
我區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
觀眾每年以20%至30%的比例遞增
□亞心網記者張迎春
證史、資政、育人。
「十二五」期間我區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遍地開花,發揮出不可替代的真實而生動的教育作用。
一項成功的展覽,留給人們的記憶是回味無窮的。
記者了解到,在新疆博物館推出的《西域歷史的記憶——新疆歷史文物陳列》大型專題展覽上,一些平日觀眾見不到、價值極高的鎮館之寶,紛紛亮相展出。
如距今2500年的青銅武士像、距今2800年的木箜篌、漢代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唐代的「伏羲女媧」絹畫以及中國最早的《三國志》手抄本等700多件各類精品,全面展現著一個悠久燦爛歷史文化的新疆,一個自古以來多民族聚居、多種宗教並存、文化一體多元的新疆。
這項展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疆內外觀眾參觀。
一撥撥持續的參觀熱潮,使疆內外觀眾如同享受一次文化之旅,陶冶和升華著思想精神,又好像欣賞了一個全景立體式的新疆歷史,上了一堂真實生動而又直觀的新疆「三史」教育課,帶給無數觀眾潤物無聲、持久回味的思想精神影響。
之後,此項展覽獲得第十二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成為新疆文物展覽的一個品牌。
這正是我區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結果。
記者從自治區文物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共撥付免費開放經費3.08億元。
目前,我區共有博物館92家,共舉辦各類陳列展覽700餘個,全部對公眾免費開放。
博物館、紀念館結合新疆歷史,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展覽,免費接待觀眾達2000餘萬人次,其中青少年觀眾達900餘萬人次,觀眾平均數量以每年20%—30%的比例遞增,充分發揮了證史、資政、育人的作用,使各族群眾不斷增強了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信心。
新疆博物館是全疆博物館、紀念館的「龍頭」,它舉辦展覽所帶來的持久的社會影響力,帶動著各地州縣市,同時也激發了民間創辦博物館的熱情。
「我們塔城地區近年來非常重視博物館建設,一共建有博物館22座。
特別是通過政府主導、部門籌建、企業認建和鼓勵個人自建等多種方式,以俄式建築為基調,累計投入資金4000餘萬元,規劃建設了琳琅滿目的剪報博物館、展示達斡爾族古老生活用品的鄂·富常博物館等13座小型博物館和家庭博物館,以小、精、奇、特、專的特點,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塔城的歷史,形成了以塔城紅樓博物館為中心、民間小型博物館為支撐和補充的一個博物館網絡體系。
截至目前,已建設完成8個,正在進行施工的5個,今明兩年還將相繼規劃建設4個。
」塔城地區行署副專員阿里說。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全區新建改擴建了30家地、縣級博物館,不斷新建和改進展示條件環境,提高展示功能和水平,使各族群眾能夠欣賞到豐富多彩的各種展覽,進一步深化了新疆「三史」「五個認同」的思想教育。
全區各級博物館成立了「流動博物館」,以新疆「三史」教育為主題,在全疆各地開展巡展工作,將展覽延伸到基層,覆蓋更多的受教育人群。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流動博物館」一共舉辦1000餘場流動展覽,發放折頁、光碟等宣傳資料30萬餘份,免費講解5000餘場,參觀人數近200萬,受到基層群眾的廣泛好評。
從全疆各地博物館、紀念館到「流動博物館」,全新的展示條件、逐步提升的展示水平、豐富的展覽內容和完善的服務水平,推動著我區博物館事業惠及更多各族群眾。
不斷發掘吐魯番學的豐富 內涵
加深對新疆一體 多元文化的認識
□亞心網記者陳穎
吐魯番是個充滿文物的地方,也是一個值得不斷研究發現的地方,這些年來,吐魯番把文物研究工作擺在重要地位,不斷發掘吐魯番學的豐富內涵,在加強學術交流和科研成果轉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十二五」期間,吐魯番學專家委員會成立。
自此,吐魯番學研究與發展,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世界各地研究吐魯番學的專家學者紛至沓來。
先後成功舉辦了「古代錢幣與絲綢高峰論壇」「吐魯番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高峰論壇」「絲綢之路出土民族契約文書研究」等國際學術論壇會議。
與此同時,又組織國內知名吐魯番學專家進行科研攻關,設立吐魯番學研究院博士後工作站等,吸引人才,推動深化吐魯番學研究,並發表了一系列學術著作,其中《新疆鄯善洋海墓地考古發掘報告》《新疆吐魯番市勝金店墓地發掘簡報》先後獲得自治區級獎項。
國內首家以吐魯番學研究為主的專門學術期刊《吐魯番學研究》已公開發行出版17期,稿源質量逐年提高,深受學術界好評,已經成為國內學術界介紹吐魯番學研究最新成果的主陣地。
據相關專家介紹,吐魯番和敦煌文獻在近代史上擁有相似的歷史經歷。
但與發現於藏經洞而後散藏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不同,吐魯番文書多分散出自寺院遺址和墓葬,種類更多,而且新的材料還在不斷出土。
因此,當敦煌學因為材料的缺少而面臨挑戰時,吐魯番學則隨著新材料的不斷出現有了新的發展。
雖然如今吐魯番學已經成為一個吸收國內外學術活力的國際性學術領域,但仍然有很多研究工作在等待著專家學者的介入。
據吐魯番市文物局局長王霄飛介紹,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吐魯番學在文物保護方面,要加強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特別是加強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坎兒井的保護與研究,提升紙質文物的保護與研究水平;繼續做好考古發掘工作,做好吐峪溝等考古發掘工作,加快洋海古墓群考古報告全文的整理出版;在資料信息收集方面,加強對吐魯番學各類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通過對回紇佛教等專題的深入研究,進一步加深對新疆一體多元文化的認識,讓文物發聲,發揮以物證史,以史育人的作用。
投入9.85億元保護我區重點文物
讓文物發聲讓歷史說話
□亞心網記者張迎春
初春的陽光灑落在惠遠古城上,顯得這座歷史久遠並經過修繕的木結構古老建築,巍峨挺拔,雄渾壯麗,重新煥發熠熠光彩。
走進古城,乾隆皇帝親筆御賜、愛國將領林則徐的留存遺蹟、整齊的建築群,仿佛時光倒流,被那份莊重、素雅的歷史氛圍所吸引。
順著這座古城望去,附近的伊犁將軍府、鐘鼓樓、衙署、文廟、俄式建築、武備庫、望江樓等,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建築群,醒目地聳立在這座並不太大的縣城,靜靜地訴說著歷史。
清朝時期,惠遠古城是「伊犁九城」之首,是新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經歲月變遷,風雨飄搖,如今仍見證著伊犁各族人民,曾經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真實歷史。
3月25日,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常委、副州長葉力夏提·吐爾遜拜說:「為了使惠遠古城得到全面保護,近年來伊犁州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我們先後在北京、伊犁舉行3次專家諮詢會和歷史文化研討會,編制綱要、規劃,爭取國家、自治區項目資金7330萬元,修繕本體,完成伊犁將軍府、鐘鼓樓、俄式建築、衙署修繕等11項保護項目建設。
還從疆內外收集大量文物史料,翻譯文檔,進行民間文物調查、拍照、登記和徵集,又投資1000萬元對伊犁將軍府歷史陳列進行了改造提升,共展出複製故宮珍貴文物、圖片370件,包括複製的銅炮、仿製清代紅木家具等。
」
「修繕後的惠遠古城,先後被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和當地各族群眾,參觀城址,欣賞文物,品茶賦詩,飽覽伊犁河景色。
」葉力夏提·吐爾遜拜說。
這正是「十二五」期間我區重點文物保護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還有數十項大遺址的本體保護工程,讓交河故城、克孜爾尕哈烽燧、艾提尕爾清真寺、庫木吐喇石窟、七個星佛寺、石頭城遺址等大遺址,穩固如初,恢復原貌。
此外,防洪和安防系統工程使庫木吐喇石窟不再擔心被洪水沖毀的危險,讓被稱為「中國四大石窟」的克孜爾石窟安裝上國內先進的科技保護系統設施,發現有人入侵,立即會進行報警、聲音覆核、圖像覆核,並呈現在電視上,讓入侵者無處藏身。
還有那些處在戈壁灘即將倒塌的121處烽燧,經過維修加固,變得牆體完整、威嚴聳立,印證著漢朝至清朝時期,中國長城在新疆的延伸。
記者從自治區文物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了對新疆重點文物的保護力度,先後投入專項補助資金9.85億元用於我區重點文物保護。
如今,這些得到了保護的重點文物遺址,本體得到穩固,保存現狀得到明顯改善,恢復了原貌。
更重要的是,它們正重放歷史光彩,發揮著「證史、資政、育人」的作用,成為新疆自古就是祖國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最好史料證明。
世界文化遺產成為新疆的 「 金色名片 」
推動我區文物保護與國際接軌
□亞心網記者張迎春
3月24日晚,夜色籠罩,涼風徐徐。
吐魯番市2017年首場「夜遊交河」活動,在位於吐魯番市高昌區境內的交河故城拉開了序幕。
遊客們在導遊的帶領下,走進了交河故城。
大佛寺前,一場古樸、高雅的晚會,正在等待著他們。
激情的民族樂器演奏、歡快熱烈的木卡姆演唱、抒情悠揚的詩朗誦,雖說沒有擴音設備,卻打破了平日的沉寂,讓交河故城頓時變得熱鬧了起來。
大家欣賞精彩的節目,手捧燭燈祈福,漫步城內,欣賞著淡淡月光下的殘缺城牆,感受著故城的歷史滄桑和浪漫詩意,對這座故城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認識。
這正是交河故城創新展示形式的一項活動。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
交河故城,與高昌故城、北庭故城、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尕哈烽燧一樣,經過精心修繕保護後,以本體的穩固、綠色環保旅遊及創新的展示內容和形式,打造著新疆文化遺產的「金色名片」。
「2014年,北庭故城、交河故城、高昌故城、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尕哈烽燧6個遺產地,作為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成功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區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這是『十二五』期間我區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
」自治區文物局局長王衛東說。
為了這個結果,新疆付出了太多。
王衛東說,絲綢之路是人類社會遺留的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是偉大遺存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是沿線各民族開拓進取、兼容並蓄的金色印記,早已引起了世界的矚目。
然而,各國社會發展、文化背景、經濟形態等差異,註定了這樣的一個跨國聯合申遺項目,必然要歷經一個長時間的磨合。
為了這一結果,申遺路上幾次策略方案的調整,都與新疆有著密切聯繫。
面對緊張而繁瑣的籌備工作,對新疆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和創新。
首先是保護理念和技術的創新。
我區文物古蹟眾多,氣候乾旱,風沙多,一些古遺址、石窟寺破壞較為嚴重,而申遺工作複雜、系統、規範。
在傳統思維和國際化理念的衝撞中,一項項國內先進理念的保護技術,經過新疆與全國諸多專家學者共同的鑽研與創新,成功地實施在了每個遺產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創新,逐漸建立了一個科學規範的文物保護工程管理模式,並走在了全國前列。
與此同時,新疆各級政府和文物部門高度重視,專門設立保護管理機構,緊密配合,加強文物的保護、環境整治、宣傳展示、監測,付出了大量艱辛努力。
吐魯番、阿克蘇和昌吉三地及所轄各縣市,分別成立相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團隊,協調當地其他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並投入資金,整治環境,讓保護工程惠及當地各族群眾。
一次申遺,就是一次文物保護新思維、新規範、新技術的引進,推動著我區文物保護與國際接軌,走上了科學保護的路子。
目前,交河故城等6處遺產地,正按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和要求,通過國家資金、地方自籌、引進社會資金等多種方式,加大遺址展示利用工作力度,為促進「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發展鼓勁、增色,為「一帶一路」戰略宣傳工作提供堅實基礎,為主動展現中國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提供現實依據。
建一批文保工程 打造「博物館之都」
日前,《洛陽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出台,明確了全市加強文物工作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面摸清我市文物資源狀況,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狀況明顯改善,二里頭夏朝遺址博物館、隋...
聽,習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怎麼說?
聆聽:習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的最新指示全國文物工作會議12日在京召開,傳達了習總書記重要指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
陝西文物工作的「2018藍圖」
1月23日,全省文物局長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傳達了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精神,總結了過去一年來文物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2018年全省文物工作任務。2018年,陝西文物工作將結合新時代要求,繼承創...
合理利用,讓沉睡的歷史文化「活」起來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夜幕快要降臨時,來自湖南的遊客周來德走進新疆吐魯番市文物遺址交河故城。依稀的光線讓這座千年古城仿佛有種穿越的感覺,熱瓦甫的琴聲響起,如夜空冒出的精靈,直入人心。30分鐘的演出,...
絲綢之路天山廊道——新疆昌吉古代遺址和館藏文物精品》出版
亞心網訊(記者 張迎春)《絲綢之路天山廊道——新疆昌吉古代遺址和館藏文物精品》近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分上、下冊,有700多頁的文物圖錄,內容豐富、製作精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絲綢之路:...
陝西領銜制定多項文物保護國行標準 科技保護工作成果豐碩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王瑛)11月2日,陝西文物系統科技保護工作會議在楊凌召開,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副司長羅靜,陝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部分高校分管領導,全省相關文博單位主要負責人,文物保護...
從事文物工作的經歷與體會
保護文物得到多、 得道多、 不後悔考古學對大多數人而言, 是非常陌生的「冷門」專業, 在當年更是很少有人知道考古學。 我中學的班主任蔣才其先生是中山大學歷史系畢業的, 他說考古專業好, 老師多,...
全區第十二個「草原文化遺產保護日」宣傳展示活動在我盟舉辦
本報訊(記者朱添月)9月6日,由自治區文化廳、自治區文物局主辦,興安盟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及盟藝術研究所、盟博物館、各旗縣市非遺中心承辦的全區第十二個「草原文化遺產保護日」宣傳展示活動暨興安盟...
流動博物館拉近群眾與文物的距離
□本報記者楊淑棟沂源境內共有各類文物點273處。近年來,沂源縣文物部門依託豐厚的文化資源,深入基層建立流動博物館,讓文物走近群眾,留住共同的記憶。文化沃土積澱深厚幾十萬年前,沂源猿人就在這塊古老...
雨露潤巴蜀 光芒照未來
——四川省「十二五」期間文物事業發展成果顯著 四川省是文物資源大省,擁有眾多世界和國家級文物資源,是推動四川省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重要源泉和有力支撐。記者從11月30日在成都召開的省文物工作會議上...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提出2017年四項文物重點工作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4日訊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從內蒙古文化廳了解到,日前,在召開的2017年全區文化(文物)工作會議上,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結合內蒙古文物工作實際提出2...
安徽將建十處考古遺址公園 將對太平湖進行水下考古
今後,安徽人將能看到更多大遺址公園,享受文物保護的成果。日前,安徽省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啟動實施10處省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今年,安徽省兩個國家級...
四川省文物工作會議召開 蜀道申遺等成重要任務
全省文物工作會議在蓉召開11月30日,四川省文物工作會議在成都舉行。會議表彰了四川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同時部署了「十三五」期間文物工作重點。蜀道申遺、川渝石窟保護展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