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之秦昭襄王從周天子那裡搬走的九鼎去哪裡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九鼎」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化符號。
它的象徵意義,遠非一般夏商周青銅彝器所能比擬。
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這樣的成語中,我們還依稀可見九鼎在國人心目中所形成的至高無上的影子。
鼎之演變
鼎原本是古代烹飪之器的一種,用以燉煮和盛放肉食。
鼎內置物,鼎下足間舉火,功能與現在所用的鍋無異。
「鼎」字屬於象形字,經過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直至當今的楷書,仍保留著鼎的形體特點,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帶有濃重的活化石色彩。
據許慎《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而出土的古鼎可以證明,三足圓鼎確實是通用形制,但也有特例。
比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四足方鼎。
最初的鼎,是由黏土燒制而成。
屬於陶鼎;後來因鑄造技術的進步,青銅鼎逐漸成為主流。
鼎也終於成為中國青銅時代文化的典型器物,曾長期被視為立國重器,象徵著國家的威儀和權力。
同時,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
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
以鼎為祭器或禮器的作法,源遠流長。
禮儀源於先民的風俗習慣,禮器則脫胎於生產生活用具並予以升華,鼎隨之也就從當初的炊具被賦予了神聖的職能。
據《墨子・耕柱》,早在夏啟之時,鼎已被作為祭器或神器。
另據《說苑・君道》記述,商時,大旱七年,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天大雨,表明商代同樣以鼎為禮器。
在殷墟甲骨文中,求雨用鼎之記錄不止一處。
周代,重大祭典上重要祭品也被放置於鼎中。
《逸周書・世俘》載,武王滅商後。
返宗周告廟獻俘,殺祭商重臣百餘。
將人頭放在鼎中,奉上祭台。
夏商時期,等級制度不斷發展。
鼎作為祭器,也成為等級的標誌物。
至周代,等級制度即所謂禮制繁瑣而嚴密,各種禮器的使用因貴族身份等級不同而有嚴格的規定,用鼎制度更占有核心位置。
據《春秋公羊傳》載,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
漢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
」隨著用鼎制度的確立,鼎成了權力的信物,而「九鼎」則為最高權力的象徵。
九鼎溯源
夏代的時候,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出於一種象徵性的考慮,他命令九州的地方長官貢獻青銅,然後利用這些青銅鑄造了九個大鼎,代表九州,這就是九鼎的由來。
大禹將九鼎放在了都城,象徵整個國家,也象徵王權歸於一統。
在夏、商、周三代,九鼎一直被視為國寶,但是今天的人們只能想像九鼎的模樣。
歷史記載,在秦軍攻打西周的時候,將其中一隻鼎沉在了泗水之中,而其餘的八隻就下落不明了。
因為九鼎是權力的象徵,所以圍繞它出現了一些表示與權力有關的詞。
比如「定鼎」,因為鼎所在的地方,就是王朝都城所在,定鼎,就是定都,引申開來就有建立王朝的意思。
春秋時代,禮崩樂壞,諸侯群起,逐鹿中原。
楚莊王之「問鼎」,秦王之「求鼎」皆是對最高權力的覬覦;而周王為自保,便不斷神化「天子九鼎」,經御用文人前仆後繼的加工創作,使九鼎最終成為大禹所鑄,三代相承之寶器,被蒙上一層層神秘色彩,且不斷向細節深化。
《左傳》中便有塗山大會的記載。
禹大會諸侯於塗山,諸侯各帶朝賀禮物,大國獻玉,小邦獻帛。
後九州所貢之金(即青銅)年年增多,大禹便受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的啟發,將各方諸侯進獻之金,鑄成九鼎。
一州所貢之金用來鑄本州之鼎,並將州內山川形勢與各種奇異禽獸、神怪等一併鑄於鼎上。
五年後,九鼎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象徵中樞。
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禹為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
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君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大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
從此之後,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
九鼎下落
後夏朝為商所滅,九鼎遷於商朝的都城毫邑。
商朝為周所滅,九鼎就遷於周鎬京。
後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在洛邑,謂之定鼎。
這就是所謂「鼎在國在,鼎失國亡」。
九鼎作為鎮國之寶、傳國之鼎傳徙三代約二千年。
無論朝廷還是民間。
「禹鑄九鼎」的神聖性,已不容置疑。
關於周鼎後來的下落,「史記·封禪書》載兩種說法:「秦滅周,周之九鼎入於秦。
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沒於泗水彭城下。
」即一說秦昭王滅周,遷九鼎入秦。
此說又見於《漢書·地理志》:「(秦)昭王開巴蜀,滅周,取九鼎。
」同書《五行志》也載:「秦遂滅周,而取九鼎。
」而另一說法則稱九鼎沉入泗水,後世不復得見。
從《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記始皇二十八年「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來看,周之九鼎應當未曾人秦。
《史記·孝武本紀》又載:「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伏而不見。
」東漢王充在《論衡·儒增》中也認為:「昭王三世得始皇帝,秦無危亂之禍,鼎不宜亡,亡時殆在周。
」《漢書·郊祀志上》「鼎淪沒於泗水彭城下」王謙之補註引沈欽韓考證說:「九鼎之亡,周自亡之。
虞大國之數,甘心也。
為宗社之殃,又當睏乏時,銷毀為貨,謬雲鼎亡耳。
」沈說有理,惜無文獻佐證。
後來屢有水中發現古鼎之事,世人總試圖與淪沒幹泗水的九鼎相關聯。
漢武帝時,汾陰出土古鼎。
《孝武本紀》張守節正義附會說:「鼎雖淪泗水,逢聖興起,故出汾陰。
」此實為荒誕之說。
而九鼎不知所終,則是確實的了。
由上可知周亡後,九鼎不知下落。
秦始皇時,命制傳國玉璽,君權信物已由金轉玉,但其仍思得九鼎。
《史記》載,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至漢時,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方士新垣平雲「周鼎亡在泅水中,今河溢通泗,汾陰有金寶氣,周鼎要出現,要在汾陰南,臨河建廟迎周鼎」。
後新垣平因詐稱「金寶氣」等事發被殺,並株連其家室宗族。
但武帝即位以後繼續迷信鬼神,方士們在新垣平鼓吹迎取周鼎五十年後,詐稱汾陰出土寶鼎,獻於武帝。
武帝大赦天下,改元元鼎。
所謂三代承傳的九鼎,已堙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而九鼎蘊含的文化內涵,猶可從駱賓王的詩句中感受到那永恆的震撼力:「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中華文化之神話傳說-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