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博物館「亮家底」:百件文物展示城市滄桑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觀展者絡繹不絕

■青釉淺浮雕鳳鳥葡萄紋雙系扁壺(右),市博鎮館之寶

■商代的「亞伐」饕餮夔龍紋提梁卣,一級文物

■明青花纏枝蓮方熏盒(左),非常罕見

■正定南楊莊古文化遺址出土的石磨盤、石墨棒等

■商代青銅爵

5月10日,由石家莊市博物館舉辦的《石家莊市歷史文化陳列》展覽與市民見面。

此次展覽籌備近兩年,用116件珍貴文物為大家呈現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滄桑變化。

石家莊是座年輕的城市,但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少市民看過展覽後表示:「原來咱石家莊歷史長著呢!」

一百多件文物展示石家莊30萬年滄桑史

《石家莊市歷史文化陳列》展覽位於市博物館三樓西半幅展區,整個展區以褐色為主色調,一件件從歷史「穿越」而來的文物在暗黃色的燈光下靜候市民前來。

展台共800米,以時間為序,包括「史前文化綿遠流長」「先商之始邦畿之地」「諸侯稱雄中山崛起」「秦漢郡國常山之富」「門閥士族佛教興起」「隋唐風韻佛教發展」「宋金風雲佛教聖地」「京畿重地人傑地靈」8個部分,以116件文物、諸多圖片資料以及模型和場景復原等手段,展現了石家莊自史前有人類活動開始,到清末30多萬年的豐厚歷史和燦爛文化。

此次展出的116件文物中,有器皿、刻本、陶俑等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性文物,除市博物館原有館藏文物外,還向省文物單位和市轄區縣借調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文物入展,全面展示了我們的祖先在石家莊這片熱土上生存、發展、奮鬥的歷史。

市博「鎮館之寶」出現在展覽中

讀者最關心的問題,可能就是此次展覽中能看到哪些「寶貝」。

據了解,展出文物中,商代的「亞伐」饕餮夔龍紋提梁卣(卣字音同「有」)、西漢的折腹銀盆等都是一級文物。

其中折腹銀盆出土自鹿泉高莊村西的常山王劉舜之墓。

劉舜為景帝劉啟之子,銀盆出土時色白如新,盆腹刻有「五宮」兩個字,說明這是帝王侍妾之物。

另外,隋代的青釉淺浮雕鳳鳥葡萄紋雙系扁壺也是市博的「鎮館之寶」。

正定南楊莊古文化遺址是河北省境內發現較早、極具代表性的仰韶文化時期人類文化遺址,是原始社會晚期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階段的村落遺址。

此次展出了遺址出土的石磨盤、石磨棒,都屬於磨製石器,糧食加工工具。

陳列中還展示了石家莊先人創造的多項世界之最。

譬如藁城台西遺址出土了用於切割癰瘡的砭鐮,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手術器械;趙州安濟橋是世界公認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橋的鼻祖;元代數學家李冶著的《測圓海鏡》《益古演段》,總結完善了天元術,使其成為我國獨特的半符號代數,比歐洲代數的產生早300年。

展覽結尾部分的「明清文物珍品」單元更加有看點。

這裡首次展出了市博物館珍藏的20多件明清書畫和瓷器,不但有鄭板橋、董其昌、林則徐等的書畫,還有明青花纏枝蓮方熏盒、清釉里紅三魚盆等瓷器。

其中,方薰盒是大明隆慶年間生產的,而且是官窯生產的。

隆慶一朝非常短暫,只有6年,官窯生產的瓷器非常少,方盒的款識其他各博物館裡很少看到。

顛覆石家莊缺歷史少文化的觀念

10日上午,從事多年南越國和趙佗研究的廣州南越王博物館館長吳凌雲也跟隨廣州的一個調研組到市博物館參觀,看完《石家莊市歷史文化陳列》後,他對石家莊同行表示了敬意。

「一個城市的博物院首先要展示自己本地的歷史文化,這個展覽顯然達到了這個目的。

它用片段式的方式,選取重點來介紹石家莊地區歷史,傳承人文血脈。

說石家莊沒有歷史和文化,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74歲的靳彥老先生是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家住在市博附近,昨日一大早就過來參觀,「以前總說石家莊就是個村子,沒什麼文化,看過這麼多文物之後,發現石家莊歷史還挺長的,而且還有這麼多厲害的人物。

73歲的周女士和老伴一起從白佛口過來看展覽,也同樣對展覽所呈現的石家莊人文歷史表示驚嘆:「真該讓石家莊人都來看看,30萬年前石家莊就有人啦。

對於這樣的反饋,市博物館館長王諫表示在意料之中:「不少市民覺得石家莊沒有什麼和本地歷史文化有關的文物,這個展覽最大的意義就在於顛覆大家以往的觀念。

很多人總覺得石家莊是一個年輕的工業城市,是一個移民城市,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總之是一個歷史淺、文化貧瘠的城市。

看完這個展覽以後,相信大家會對石家莊的歷史文化有個全新的認知。

王諫說,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前來參觀,「儘管不能指望他們在這個展廳參觀完一圈之後就能詳細了解石家莊的歷史,但是哪怕他只是認識了一個饕餮夔龍紋提梁卣的卣字,認識了這樣一個皮囊壺形狀的東西是古代人盛酒用的,我覺得就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他下次可能還會有興趣再來。

下一步還將對展覽進行完善

對於這次展覽,王諫說這是一個從石家莊市民視線中消失十多年的基本陳列,「像這樣一個展示本地歷史文化的基本陳列應該是博物館的看家本領,十多年前館裡曾經做過。

後來因為種種客觀原因,停下來做調整。

這次是做了提升之後的一個改陳,它已經在公眾視線中消失了十多年,但很多老石家莊人可能還有印象。

本次展覽準備了將近兩年,但王諫表示還是略顯倉促,因此留有一些遺憾,「重點是大綱的編制,我們要囊括哪些內容。

實際上雖然我們在精心遴選重要的歷史文物、歷史事件,即使這樣,在內容的把握上還是百密一疏。

像范仲淹,他在著作里標著自己是河北真定人,我們這次沒有體現,下一步還要補充進來。

王諫說,另一個遺憾就是標識牌,「目前標識牌比較簡單,只標註了名稱和年代,將來還要完善,可能要整體更換,增加一些必須要素。

第一,這件器物的出土地點,比如正定南楊莊,或者藁城台西商代遺址,這樣會讓觀眾更有親切感:這麼有歷史文化的東西就從我們身邊來。

第二就是年代,我們現在標一個清或者宋,到底離我們有多遠,不是很具體,110年還是230年,讓它更加準確。

王諫說,博物館是一個以文化教育為圓心的文化樂園,最好讓市民能聽得懂、看得懂,用儘量直白的語言和文字來表達,有些文字說明不妨冗長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神秘古蜀王國「現身」石家莊

鎮館之寶銅戴冠縱目面具來了,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也來了……9月28日,《神·奇·古蜀——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不少得知消息的市民紛紛趕來現場,看到這些文物讚不絕口:「不愧是...

石家莊最早的五大古墓文化遺址

石家莊是中華大地人類文明開發較早、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區之一。無論是文獻記載,還是大量文物,都向世界展示著這塊土地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根據考古發現證明,從3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人類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