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丹青延年 讓「天人互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展廳一角
荷花四條屏
◎ 深圳特區報駐京記者 何凡
「學藝融通——饒宗頤百歲藝術展」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
此次大展是歷年來饒宗頤眾多展覽之中最具規模及展品種類最為齊全的一次,作品涵蓋其超過80 年的學術及藝術成果。
在學術上,展品包括他歷年來近百種著作、學術論文、各種形式的手稿、信札及學者研究饒學的著作。
藝術類展品包含饒宗頤自20 世紀50
年代至今各類形式的繪畫及書法方面,此外,亦有由其書畫所衍生的各種藝術品,如古琴、紫砂壺、端硯、明清式家具等,通過此次展覽觀眾可以見到饒宗頤在學術及藝術方面的各種卓越的成就。
昨日,記者走進國博展廳,觀看饒公大展,並採訪了本次大展的策展人陳履生先生。
學藝融通東西雜糅
展廳分為南1和南4兩個區域,南1展廳涵蓋了甲骨、金文、簡帛、篆、隸、楷、行、草的書法,晉、唐、宋、元及明遺民諸家筆意等書畫作品,南4展廳內則是陳列了敦煌白畫、禪畫、西北宗山水、水墨荷花等繪畫作品。
在這裡,饒公作品的內容和風格跨度之寬令人瞠目,與此同時,東西方文化的雜糅,畫風的創新,在空間維度上也讓欣賞變得充滿趣味,仿佛帶觀者走入了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藝術組合的萬花筒之中,每幅作品都在向觀者訴說著中國傳統經典文化的勃勃生機。
畫展中首先進入觀眾視野的是四幅風景長卷畫,創作於2001至2006年,分別是《仙山樓閣》、《北海道秋芳洞飛瀑》、《吳哥窟夜色》、《中嶠寫生》。
四幅作品用水彩渲染出了不同國家的各色風景。
仙山樓閣的雲霧繚繞,秋芳洞飛瀑的飛流直下,中嶠的漁舟唱晚,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特別要提及的就是《吳哥窟夜色》這幅畫,畫中峭壁上一個個佛面人臉,面容安詳,懸浮在夜晚的吳哥窟峭壁之上——正是饒公所追求的「天人互益」境界,而佛面人像的畫風又有一些敦煌佛像的感覺,時空交錯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之前聽聞荷花是饒公特別喜愛的繪畫題材,正想著,本次展覽最大幅的作品《水墨荷花》猛地在眼前鋪展開來。
《水墨荷花》創作於2005年,高兩米,寬六米,為設色紙本。
全作以水墨渲染出不同姿態的荷葉,又以青色勾勒出荷花的花瓣,間以枝幹和水草,描繪了荷塘中枝繁葉茂的景象,給人以「蓮葉何田田」之印象。
畫家在題記中將荷花形容為「花中君子」,與其相對,讓人感覺置身於夏季的荷塘邊,夏風吹拂荷葉輕柔地搖擺。
接下來的《荷花八連屏》,以八條條屏結合的形式展現出一幅完整的水塘荷花。
饒公以青色和綠色渲染荷花,深淺不一的紅色勾勒出荷花花瓣和花苞,與前面的《水墨荷花》相比更加寫實,洋溢著夏季的生機活力。
逛遍了南1展廳,走進南4展廳,由饒公書畫所衍生的各種藝術品,如古琴、紫砂壺、端硯、明清式家具首先映入眼帘,然後就是一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巨幅書法作品,題記中提到這幅作品是饒公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時為歡迎外國朋友創作。
窮其「源」,才能搞清「流」的脈絡
觀看了饒公藝術展後,記者採訪了本次展覽的策展人陳履生,
在國家博物館為饒公舉辦如此規模的大展,陳履生深感榮幸和自豪。
他告訴記者,饒公被學術界尊稱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是蜚聲國際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經學家、文學家以及書畫大家。
「饒教授運用甲骨文研究上古史,運用敦煌學研究中古史,都是在追尋中華文明的源頭流變。
饒公認為,研究問題,要窮其『源』,才能搞清『流』的脈絡。
饒公或許也認為,認清中華文化在人類文明中的位置,探得中華文明獨一無二持續幾千年的奧妙,才能清醒地把握中華民族的今天和未來。
」
「饒公現在的創作狀態很好,他不是為了書畫而書畫,而是以丹青延年。
」
陳履生說。
展覽中有一幅饒公今年創作的作品《游於藝》,以綠色、褐色的彩墨將「游於藝」3個大字寫在油畫布面上,3個字組合成了一個象形的圖案。
在饒公筆下,「游」字中的「子」像一個雙手舉向天空求知若渴的人,「藝」字像一棵枝蔓婆娑的巨樹,「於」則寓意著一條長路。
陳履生解釋說,饒公用這3個字概述了一個人求學的經歷,應是書山有路勤為徑。
天人互益的「新經學」
此次展覽,還讓更多的人在欣賞饒公書畫作品的同時,通過展出的饒公近百種著作、學術論文、各種形式的手稿、信札及學者研究饒學的著作,了解到饒公在學術上的成就和貢獻,特別是饒公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新經學」。
1998年饒公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紀念會上的講演《新經學的提出——預期的文藝復興工作》中曾充滿信心地預期,「二十一世紀將是我們國家踏上一個『文藝復興』的時代」,並提出「重新塑造我們的新經學」,正是基於他近七十年來對中華文明「源」、「流」的追尋研究和深刻認識,饒公的「預期」和「希望」,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實乃振聾發聵之說!
提倡「新經學」,但絕不是固守舊學的老古董。
精通英、法、德、日、古印度語等多國語言文字的饒公,治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有「世界眼光」。
他一生多次遊學海外,所謂五大洲已行其四,只有南美洲沒去過。
他研究中華文化從來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非常重視學術與文化的對外交流。
他的學生鄭煒明博士在接受採訪時曾這樣說過,四大古文明都是饒宗頤文化理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這個世界的歷史自古以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交流的歷史,就是人類發展的歷史。
因此,饒公主張不能只從中國本身看中國,而應從世界的視角看中國。
當今社會雖然是科技引領的時代,但人文科學更是重任在肩。
饒老的老友季羨林先生生前曾倡導天人合一觀。
而饒老認為「天人合一」不妨說成「天人互益」。
一切的事業,要從益人而不損人的原則出發,並以此為歸宿。
當今時代,「人」的學問比「物」的學問更關鍵,也更費思量。
幸好,我們有饒宗頤這樣的一位鴻儒大師,這是我們的幸運。
在這裡祝願饒公繼續用丹青延年,以此讓更多人了解新經學,了解「天人互益」。
人物
簡介
饒宗頤,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又號固庵,祖籍廣東潮州。
著名國學大師,其學問幾乎涵蓋國學的各個領域,且都取得顯著成就。
香港中文大學、南京大學等學校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長。